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优化生态环境离不开农林牧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宁夏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黄河上中游和西部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控制华中、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重要屏障。要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问题,唯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第一位,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海原县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封山禁牧、围栏封育、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使生态条件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中部干旱带是宁夏干旱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带,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带,也是全国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通过生态移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条件改变等综合措施的运用,缓解了生活和生产条件极其恶劣的山区生态条件,人口压力和乱垦滥伐、超载过牧的状况,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也为促使一定范围内的自我修复和技术治理的有效实施成为可能。

第一节 黄土丘陵区农林牧分布的历史变迁

宁夏回族自治区范围内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范围是西起甘肃境内的乌鞘岭,东抵陕西省东界的黄河边,南界至秦岭。高原平均海拔高度1200~1800米,地面覆盖着数10米以上的黄土层,地表侵蚀强烈,沟壑发育,形成塬、梁、沟地形。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居中纬度内陆地区,具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气流控制,寒潮盛行,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进入雨季。气象因子的水平变化为热量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是农牧交错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兼而有之,草地与农田插花分布,对家畜饲养采取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本区其他地区皆为农区,种植业是这些地区的主体经济。当地农民也素有养畜习惯,把养畜作为役用和增加家庭收入的副业。本区另一类主要草地是温性荒漠草原类,全区有温性荒漠。

宁夏中南部山区在黄土丘陵沟壑之间,分布着六盘山地和清水河、葫芦河河谷平原。由南向北分别为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和温带干旱干草原。目前以旱作农业为主,草原已残存不多,且多为零星小块。草场全面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牧生产低而不稳。宁夏西北部,这类草地由多年生丛生小禾草为主,并有一定数量旱生小半灌木、灌木参与组成草地类型。

海原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型气候特点突出。

一、史前时期宁夏中南部自然景观并不与今日完全相同

近年来,宁夏中南部泾源、固原、隆德、西吉、海原等地区不断出土古木,经鉴定,古木多为云杉、冷杉、落叶松、圆柏、油松等针叶树种,其中寒温性的云杉、冷杉多为7000年前入土,距今7000年之后,则寒温性树种消失。而有中温性的油松、圆柏、槭、杨等出现。这些广泛分布的出土古木事实以及大量历史记载证明,当时宁夏中南部以森林草原为主,森林分布范围远较今天更广,六盘山、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山地的阴坡均为森林覆盖。

处于半湿润气候与干旱半干旱气候过渡地带的宁夏中南部黄土丘陵,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进退,是导致历史时期内农牧分布发生变化的主因。

二、秦汉时期宁夏中南部地区第一次得到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宁夏中南部山区地属北地郡,辖有乌氏、朝那(均在今固原、海原境内)等县。农耕有所发展,但仍局限于部分地段,整个地区仍以牧业为主。因为有农业作为基础,加之宁夏的自然条件与军事需要,秦代宁夏地区的畜牧业有一定发展。战国时期,原居此地的戍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秦代乃之。

汉代是黄土高原农牧业大发展时期,有牧场分布于宁夏中南部山区一带。朝廷还大力扶持民间养马。当时有大批汉民族进入黄土高原宜农宜牧区,一边极力垦殖,又受畜牧民族影响,兼营牧业。

从秦汉时代起,由于农垦、放牧、建筑以及燃料等需要,开始较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山麓地带和沿河的走廊林等乔灌丛林首先被砍伐而逐步趋于消失。六盘山等山地成为当地和关中的重要木材供应基地。战争、森林火灾对森林也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草原和森林面积减少,为种植业取代,使某些地段原来轻微的地质侵蚀变为比较强烈的水土流失。

三、气候由汉代温暖期转变为低温期的重要转折时期

从东汉末期到隋朝统一之间的近400年,宁夏中南部山区再次成为北方各游牧民族频繁交替和相互融合的基地,经济上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区,牧业得到较大发展。

这一时期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是由汉代温暖期转变为低温期的重要转折。公元155年之后,年平均气温大致低于当今1℃,一直到公元589年为止。以后隋唐时期,气温又趋上升,大致高于今日0.5℃~1℃。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在此频繁活动的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好都是低温期。可见气候波动与农牧分布变迁之间的关系是值得人们注意的。

少数民族内迁黄土丘陵地区,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的结合,但也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由于其缺乏农耕传统,并将逐水草游牧的意识带入农业生产,不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和施肥、田间管理,倒山种地、“流耕”、“游农”等原始农业风气一直影响这里的农业生产,土地生产率极低。

四、农垦业的发展加速了森林的破坏

明代,军屯农牧业在元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固原镇作为北方“九边”军事重镇之一,在军事上、经济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明代中叶以后,是耕垦扩展、林草退缩的重要转折时期。宁夏中南部山区多数地方,在明初仍为土旷人稀的草莽之区,明初极力鼓励农民开垦,并向荒僻地区大规模移民。固原迤北各处,各筑屯堡,募人屯种,于是农耕扩展。

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时,今海原县关桥乡以下,已有引水灌溉的小型水利工程。不仅栽培麦、谷、豆类等粮食,胡麻、麻子、油菜等经济作物和桃、李、杏、梨等水果以及各类蔬菜也均有种植。

六盘山森林此时受到农垦业、畜牧业和建筑伐木业等几重影响,北段已成为濯濯童山。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农耕迅速扩展,不少森林由此彻底破坏和消失。

五、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

清初,各民族间和睦相处,为国土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是继汉、唐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发展农业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但随人口剧增,对水土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自然植被急剧缩减,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

(一)森林急剧减少

(二)水土流失扩展

(三)植被缩减导致水文状况恶化

(四)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六、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宁夏中南部山区黄土丘陵在历史上曾交替出现过多种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从新石器时代以农耕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文化,到青铜器时代的游牧经济,以后各代的半农半牧经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段又各有侧重,宋(金)元明军牧军垦和农垦范围逐步扩大,最后演变为清代以农为主的曲折过程。这种变化,大体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进退。军事和边防的需要。人口增长对粮食生产日益扩大的需求,特别是明代后期至清初,人口剧增,导致农垦大发展,加大了土地的压力。伴随着农耕扩展、林草缩减以及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形成一种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农牧生产方式,加重了水土流失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反过来恶化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

由于人口的增长,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子孙后代,人们拼命地乱开荒山,滥毁草场,广种薄收,而且屡禁不止,恶性循环,生态越来越脆弱,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而土地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可容纳的经济活动总量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自然和生态资源也是有限的,对它们,我们不但应该合理利用,而且要严加保护,大力培育。

明清时期,海原县境内的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包括西吉县一部分)尚有森林覆盖,木种有松、柏、槐、榆、柳、青杨、金钢树、龙柏树等,至民国初期,仅有柳树、桦树、辽东栎等为主的天然次生林3万亩。1958年统计,全县天然次生林总面积为5.05万余亩,至1990年,天然林总面积为3.9万余亩。

20世纪80年代后,造成林木锐减的原因其一是管理不严,造成人为的严重破坏,其二是遭受天牛的危害,其三是连年干旱,树木大量枯死。天灾加人祸,加速了海原森林覆盖率减少的速度。

我们可以设想几个问题,并在吸取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认识。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方,经济能持续下去吗?在缺乏土地、草原、森林和淡水等自然资源的不毛之地,在满目疮痍的荒山秃岭,能有好的家园和富足的生活吗?当生态环境被过度破坏得吃水困难、灾害不断、草木稀少,缺粮食、缺种子、缺燃料、缺肥料时,生存问题就严重了,伴随生态、生存问题的另一面,则是人丁兴旺,是人口增长建设超过生产发展速度,使生态修复速度慢于破坏速度,使人口数量超过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这时,我们除了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实行生态移民,加大重建生态家园的力度以及转移农民进城务工之外,恐怕就没有什么别的、好的生存之道了。

所以,由此造成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凡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大都是贫困地区,形成“越穷越垦越流失,越流失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土地资源在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下,土层变薄,地力下降,产出低下,很难解决温饱问题。

总之,在宁夏中南部山区黄土丘陵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逐步积累形成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已经成为当地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