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指导思想。对于宁夏这样一个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文化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来说,解决农业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始终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头等大事,农业始终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一、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已是被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证明的真理。解决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首先还是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农业问题,绝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不是一般的经济工作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经济战略问题。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由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及其产业特点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不以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改变,也不能用农业所占的份额大小来衡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国家工业化也非常需要农业强有力的支持,这就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比任何国家都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我国,如果不重视农业,不加强农业,来之不易的经济大好形势将难以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二、农业不仅提供食品、原料,还为社会发展制造剩余
如果没有农业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也就谈不上进行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人类在解决了吃饭问题,有了剩余,才能发展分工,才能有其他经济事业、文化事业、社会事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兴,百业兴,天下安宁;农业衰,则百业衰,社会动荡。”这是一条古今中外的普遍规律,农业的这种特殊地位,即不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改变,也不因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缩小而降低。建国后50多年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的几次大的波动,为此进行的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治理、整顿,农业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是一个“生物 ——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的复合系统。其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自然环境(水、土、光、气、热)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这个系统又经常受人类生产活动和科学试验活动的干预,要求对其加以控制和改造,以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而农产品的生产、收获、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又与各种社会发展需要相关联,并受市场价格的影响。
四、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全
粮食,它不仅是一种食用商品,而且还是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特殊商品。粮食安全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民以食为天”,翻开中国的历史,饥饿几乎是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旧中国,有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终于解决了吃饭问题。中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25%的粮食产量,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粮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并呈现出地区性阶段性的供大可求的局面。此时有一部分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了,种粮比较劣势明显,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第二三产业上。这种认识显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颇,缺乏对粮食安全概念完整的认识。
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是,保证粮食资源从数量到产品合理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开发和应用。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重点保证军需民食,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一)从影响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来看,今后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安全局面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农业生产力极不稳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
二是耕地、水和其他主要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还在不断减少,提高单位资源生产力的难度增加。
三是我国的人口多,粮食消费是一个刚性指标,必然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长。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外出务工人员由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增加了消费数量。
四是人民对粮油产品的需求既有总量的增加,也有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也是近几年粮食销售困难,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受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发育不完善限制,保障粮食和农业物资稳定增长有较大难度。
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人人有饭吃。因此,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是粮食安全最有利的状态。
(二)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应采取更有力的综合性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基本农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确保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能力。
二是要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要利用WTO允许实行的“绿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适用技术推广,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力度,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的单产,提高农业生产力,降低生产资料要素投入成本,优化粮食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应充分认识到,抓住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农民的种粮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粮食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因粮食问题始终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