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基础。
在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建设中,努力做到“三早”,即早选点、早规划、早实施;“四个集中”,即集中连片,集中机械,集中时间,集中施工;“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六个结合”,即与退耕还林草结合、与扶贫结合、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与淤地坝建设结合、与种草养畜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有效减免了水旱灾害,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
一、水浇地的基本建设
(一)库水灌溉和提灌(井灌)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建国前,海原县有自流灌溉的水浇地约500亩。
1955年海原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整修渠道33条,当年全县水浇地发展到23620亩,其中保灌面积为18986亩。
1964年海原全县组织了17000多劳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的水土保持和造林绿化运动。治山治水,平整土地,打坝修渠修地埂,水地面积发展到28000亩。其中:库灌面积为52255亩,井灌10000亩,扬水站(小高抽)灌溉8225亩。
当时在灌溉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灌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渠道渗漏严重,田面不整齐,大水漫灌和串灌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由于有的库水矿化度高,使部分土壤产生了次生盐渍化,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
(二)海原县扬黄灌溉区分布面积及农业生产建设
从1983年到1987年,已完成了配套工程和全部规划面积的土地平整任务,扬水从清水河西岸二级台地的兴隆乡李堡村进入海原县境内,穿过兴隆、高崖、李旺三乡的56.45公里地段,建有四座泵站县境内扬黄灌区高程在1436~1322米之间。三乡共平整水地121400亩,其中标准水浇地85000亩。
海原县扬黄灌区从1984年主干渠上水以后,农业生产条件迅速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山区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目前这里已是树木成林,牛羊遍地、五谷丰登,经济繁荣。
二、川、台、坝地的基本建设
(一)川地的基本建设
川地是指比较宽阔而地形相对较低的平地,主要分布于海原县东部和中北部,总面积为837415亩,占全县总面积为10.12%。川地中已有226000亩发展为水浇地。
川地分布的部位较低,日照时间较长,小气候条件好,更有利于早播和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成熟期也较早,霜冻害威胁比丘陵地和山地要小,作物保收程度较高。其特点是土层深厚,绝大多数为中壤土质地,土性良好,保水保肥性能好、耕性好,适耕期长。
川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开垦种植的地已全部开垦种植,净耕地面积系数高于沟阶地、丘陵地和山坡地。农业历史悠久,为海原县最主要的农作物区。
(二)台地的基本建设
台地是指沟台地(沟阶地)、沟掌地(簸箕掌)、壕地(沟壕地)和堆垫平地,为各乡镇的基本农田主要分布于海原县。面积为34782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2%,其中以沟台地面积最大。
沟台地为冲沟下切后形成的台地,比较平坦,有冲沟发育,岸边有塌坡,比川地破碎。北部乡为灰钙土性土,土层为深厚的黄土,有机质厚度多在50厘米以上,最厚达150厘米以上,以中壤土质居多,部分为轻壤土质,保水保肥性能好,是发展农业提高产量的理想之地。
海原县沟台地多为旱地,水浇地很少,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基本上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速效磷含量实属偏低,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明显障碍因素。建国后经过多年的治理,有些沟台地防护较好,或者经过水土保持工作,故塌坡不甚明显,但也有一些仍在发育和延伸的冲沟段,塌坡仍很严重,大雨后,可形成2米多的塌坡,严重的塌坡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使田边逐渐内移,道路逐渐变迁。
(三)坝地的基本建设
坝地主要分布于沟道和沟口,为人工打坝或引洪漫地淤积而成。到2006年全县沟坝地在册面积为40万亩,占基本农田的59.6%,占总耕地面积的8.9%。
坝地为洪水淤积而成,平均每年淤积10~20厘米,最厚可达30多厘米。由于不断淤积,不断抬高坝前的沟谷或河谷,比降也就不断变小,淤积越多,坝地面积就越大,坝面越加平坦,所以筑坝造田效果好、速度快。平坦的地形,较厚的土层是发展农业,建设稳产高产田的基础。一般1~2年即可种植作物。
坝地土层较厚,但因坝前来水面的环境和土质不同,因而坝地淤积的土质和养分含量都有较大的差别。就土质而言有中壤、轻壤、甚至沙壤与重壤之别。就有机质含量来说,最低的只有0.27%,最高的达1.37%,相差数倍。一般来说质地越沙,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越少,由于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91%,水解氮平均含量为43.8PPM,速效磷平均为7.4PPM,速效钾为163PPM。使增产效果明显,不仅比坡地产量高,而且比沟台地和川旱地有显著增产。
(四)治滩造田建设
治滩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将河床缩窄、改道、裁弯取直,在空出的河滩上,旧河床上,用引洪放淤、水力冲填或人工垫土的办法,建成能耕作的河滩地。
河滩上打坝造田的方法在海原县中部库井灌区比较常用,当地的老百姓夏秋季节洪水来临之前在河床顺直、河滩宽阔的地段,顺水流方向打上顺河堤坝,再分段划片,打上格坝,通过洪水淤积或人工垫土等办法即可造田。在河道弯曲的部位,采取裁弯取直的办法,选择河道上下游距离最近的地方开挖新河道,腾出弯曲的河道,通过打坝围片进行造田。治滩造田即治理了雨季的洪水泛滥,又增加了农田的面积,土壤比较肥沃,适宜种植各种高秆作物和植树造林。
(五)引洪淤滩建设
引洪淤滩就是把河流、山沟、坡面、村庄、道路流下来的洪水,漫淤在耕地或低洼河滩。
作用:
增加川平地,扩大高产稳产田。可以改良土壤,肥田抗旱。同时拦泥缓洪,防止河流决口泛滥,保护村庄、道路和农田。
三、水平梯田建设
(一)水平梯田
就是通过人工将坡地建设成台阶式的平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保住了水、肥、土,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到2006年全县旱地水平梯田累计面积达7.1万亩,占基本农田的10.58%。因此,建设水平梯田是黄土丘陵地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县已修建水平梯田的乡镇有海城镇、西安、郑旗、九彩、红羊、关庄、李旺等乡镇,其中以海城镇、郑旗等乡镇面积大、效果好,增产比较明显。
(二)水平梯田地块的选择
一般来说,修建水平梯田的地块,应选择在土质较好、坡度较缓(15度以下),距村较近,交通方便,位置较低,靠近水源,有利于精耕细作和发展灌溉的梁、峁、、塬上。
(三)新修梯田快速培肥改良技术
修造水平梯田是改良旱坡地的一项基本措施。但新修梯田在最初几年增产不明显,第一、二年还多呈减产趋势。这主要是活土深埋,死土裸露,肥力发生了变化。土壤有机质、速效磷显著降低,土壤耕层水分降低。在提高梯田质量和保证活土还原的条件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达到培肥增产的目的。
深翻深耕,耙耱镇压:在新修水平梯田种植时,应在挖土部位深翻30厘米以上,耕翻出的土块边翻边打碎,反复耙耱使土质松软。第二遍用步犁深翻,再耙耱。在填土部位用石磙适当镇压,使土地不疏松,以减少土壤空隙度和拦蓄雨水的能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根系发展。
增施肥料:增施肥料是改良生土、培肥土壤的基础。在新修梯田上施用土粪、磷肥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施肥时要给切土部位吃偏饭,肥料以农家肥为主,追肥也可用氮肥。每亩应施土粪不少于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配合适量氮肥,结合深翻施入。特别在取土部位应多施肥,以保持均衡肥田。
选好作物:第一年的先行作物很重要。根据群众经验,在人少地多地区,新修水平梯田可先种一两年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使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素养分,有利于今后的大幅度增产。马铃薯适宜在生土地生长,易抓苗,播期长,是首选的作物。第二年可以种豆类,以调节土壤水分、养分、恢复地力。第三年可种小麦,进入正常轮作。从作物抗旱性讲,糜谷当推首位,高产要数玉米,稳产要数洋芋、谷子,适应性小麦最强。
(四)水平梯田的效果
水平梯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8%,水解氮平均含量为38.7ppM。均属中等水平含量,速效磷平均为4.7ppM,含量偏低。
水平梯田能够蓄积降水,截止坡地径流,起到蓄水、保土、保肥、增产的作用,但其增产效果的大小,还取决于梯田表土保留状况、耕作培肥状况以及梯田的坡度。如果在建设水平梯田时,不但保留了表土,而且施了底肥,精耕细作,调好茬口,次年一般不会减产或减产不明显。修的水平梯田保留了表土,还耕翻施肥,比坡地小麦要高出15公斤。据在海城镇、郑旗、红羊等乡调查,未保留表土的水平梯田,通过耕作翻晒、增施肥料等技术措施,四年之后可增产,如果耕作粗放,不施肥料,8~10年也不会增产。
四、隔坡梯田建设
(一)隔坡梯田
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区为了保持水土,提高农作物单产,可以修建隔坡梯田,即在修筑梯田时自上而下留一块坡地修一台水平梯田,如此往复,使坡耕地变成坡、梯田相间的形式,叫做隔坡梯田。
(二)隔坡梯田的优点
增加水分及肥土的来源。修一亩隔坡梯田的水平梯田,可以控制3~4亩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加快水土保持的进展和效益。隔留的坡地给今后的梯田扩宽、适应机耕留有余地,可按需要进一步扩宽。按当前每人占有耕地7.5亩以上的情况,修隔坡梯田,符合近期和长远需要。随着梯田产量的稳定提高,所隔坡地可由初期种植油料作物过渡到草田轮作,进而林粮间作,最终退耕还林还牧,从而缓和并解决农、林、牧互相争地的矛盾,促进农林牧的全面发展。
五、水土保持建设
海原县水土流失面积44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4%。水土流失面积中水力侵蚀面积4387.7平方公里。水力侵蚀中微度侵蚀面积1223.6平方公里,轻度侵蚀面积605.6平方公里,中度侵蚀面积1136.3平方公里,强度侵蚀面积2501.7平方公里,极强度侵蚀面积144.1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9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000~7600吨/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沟壑密度2.83公里/平方公里。由于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明显的流域体系,按大流域可分为清水河水系、祖历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清水河水系共分为五个二级支流,即苦水河、西河、苋麻河、中河、清水河中游段。
近年来,海原县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全县上下及时调整思路,转变观念,顺应自然规律,遵循科学和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壮大种草养畜主导产业,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齐抓共管、常抓不懈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县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抓农业生产不抓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失职,发展农村经济不抓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失策。一是县上坚持水保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二是成立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业务局与乡村也成立了流域治理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保障。三是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点,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水土保持新局面。四是落实建立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保工作制度。五是每年组织观摩评比和监督检查。
(二)加快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使综合治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以保持水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中心;“两个突破”即有基本农田建设和种草养畜为突破口;突出“三大效益”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注重“五个结合”即治坡与治沟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治理与扶贫结合。在北部干旱带开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坚持以封为主、封治结合、当川打坝发展沟坝地、综合配套生态、生产体系。当地群众形象的把淤地坝称作“金饭碗”、“命根子”和“钱袋子”。在中南部开展的小流域治理,坚持以治促封、封治结合,以建设基本口粮田为突破口,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经济发展的经济生态型小流域已展现出勃勃生机,正在迈向人口、资源和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搞好区上批复小流域治理的同时,海原县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草、基本农田、人工种草、产业结构调整、扶贫等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资金捆绑使用,如三塘小流域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山顶退耕戴帽子、山腰隔坡梯田系带子、盆塘种草铺毯子、户户养羊撒欢子”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为海原县中南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出有效途径,起到了带动作用。
(三)修库打坝,使洪水资源得以合理地开发利用
长期以来,水是制约海原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农民穷在水上、苦在水上、难在水上。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是我们的基本县情。因此,积极推广园河流域“五库一坝”洪水资源拦蓄利用的成功经验,规划实施了苦水河流域“三库九坝”工程。水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所需的基本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海原县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把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重要防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