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女童教育的成功尝试

女童教育已成为世界妇女组织和妇女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女童教育牵动着我们的心。回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更关系着穆斯林群众的前途和命运。回族女童就学难,新生文盲率高,这并非因为她们先天愚笨,在智力上与男童或汉族儿童有明显差异,而是得不到应有的文化教育。根据回族的传统,女孩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和陌生人接触。因此很多家长不愿自己的女儿到学校去念书。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整体上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保障回族女童平等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

韦州和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样,是一个落后、偏僻、封闭的回族地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观念陈旧,民族文化教育十分落后。1985年3月,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山区学生的入学巩固率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的女学生,全韦州镇不足40个人,女学生入学率仅40%多—点,辍学率高得惊人。鉴于此,几名宗教界人士带头呼吁,在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停办了30年的韦州“回民女子小学”(始建于1929年,1954年停办),于1985年恢复了。建校10年来,在校长马新兰的带领下,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共毕业八届回族女学生523人,考入初中503人,升学率为96.2%。

建校初期,校园杂草丛生,一片狼藉,只有5名教师和从几个小学调来的几十名学生。当地回族群众与全体师生共同动手,铲除了杂草,运走了垃圾,平整了坑洼,还用自己的双手砌起了围墙,盖起了灶房、煤房。昔日的荒凉废淹之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回族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宗教习俗的原因,也有经济贫困的原因,这是校长马新兰苦苦思索,多方求教、探讨得出的结论。为了提高回族女童的入学率,她首先拜访当地的开明阿訇,请他们利用自己在回族群众中的威望,宣传女童教育的重要性。这些阿訇利用穆斯林聚会时,引经据典,讲“求知是每个穆斯林的天职”,妇女也不例外,家长为了尽责任,应该送孩子上学。此举反响很大,解除了回族群众的顾虑,许多本不让女儿上学的家长纷纷送女读书求学。这时马新兰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带领全体教师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动员劝说。这一招果然奏效,当年女童入学总数接近300人,入学率由40%提高到90%。

学生巩固率低,流失严重,是学校面临的又一棘手问题。为此,学校研究决定实行几项特殊的“土政策”,超常规办学。一是一家有三个女孩在该校念书者,免收一个学生的学杂费,家庭特别困难的,免收学杂费。二是开设学前班,这主要是照顾一些家境特殊的孩子,他们往往因为要照顾弟弟妹妹而上不了学。学前班负责照顾他们的弟弟妹妹,从而给她们提供上学的机会。三是根据回族女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家庭生活的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增设了有地方、民族、女童特色的课程。一年级开设了简单的绘画、折纸、剪贴课;二、三年级学习刺绣、小制作;四、五年级开设了书法、果树栽培、缝纫、绒线编织、烹饪等课程。为了弘扬回族文化传统,扩大对外交流,还特地开设了《阿语二百句》,聘请女阿訇教授阿拉伯语基本的日常会话。这些课程实用性很强,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自立自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四是开设家长培训中心,给学校和家长之间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教师和家长一起讨论教育的重要性,批判重男轻女观念的危害,探讨如何教育子女。五是创办《家长报》,专门请人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及致富门路等,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

学校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要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品德、修养、人格和情操,就必须接触社会。为了帮助克服女孩的羞怯心理和自卑情绪,学校把演讲比赛、故事会、智力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均交给学生自己来策划、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解决。学校还请学生担任“代理校长”、“代理班主任”,实行“学生治校”。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1986年,在校长马新兰的倡导下,全校师生给老山前线战士写慰问信,寄慰问品。“老山前线某部全体战士”寄来了包裹,里面有老山主峰彩照、猫儿洞的歌声和战斗实况录音。这项活动鼓舞了前方战士的斗志,也使全体师生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学生们想到了北京的交通,她们缝制了许多小手绢,上面一针一线地绣着“叔叔请您安全行车”、“阿姨,您的家人等您团聚”。随后寄到了北京、上海、西安、银川等地的交通部门。这小小的手绢引起各地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二汽公司专门召开万人大会,开展向宁夏小朋友学习的活动。而且规定小手绢只有“三八”红旗号、共青团号、文明号客车才能悬挂。

1992年,韦州女小被列为《农村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这一国家“八五”重点科研课题的试验学校之一,得到了宁夏科所的帮助指导,使这儿的女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进一步提高。目前该校拥有19名教师,11个班,387名学生,入学率达98%,巩固率达98.5%。许多家长宁可舍近求远,也要将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来。

韦州回民女子小学办出了回族特色、地方特色、女童特色,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培养了“心灵手巧,自立自强”的一代新人。迎来了八方赞誉和支持。加拿大驻华使馆基金会为该校投资建立了农场,巴林国塞拉女博士以母亲的名义给该校捐赠一所图书室。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臧健、郑必俊教授将年终800元的奖金寄给了该校。1994年12月,国家教委、全国妇联、中国少儿基金会、西部女童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北大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以及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妇联的领导、专家近百人,饶有兴趣地观看了韦州女小的女童教育试验成果。1995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的伊丽莎白女士来该校参加考察。

校长马新兰也出了名,199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4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特别节目“东方之子”,还被评为“宁夏十大杰出职工”,1994年获“亚洲十大杰出妇女”殊荣,并于当年走上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讲台。她的朋友越来越多,有自治区的教育专家,也有北京的教授博士。

韦州回民女子小学在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学校建设,改善学校管理,美化校园环境,改革课程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家长培训,提高母亲素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校正朝着“争创一流,办出特色,改革开放,走出宁夏”的目标,开拓奋进!

(原载同心文史资料《光辉的历程》)

音乐电视片《好歌颂吴忠》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