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宁夏水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宁夏内河航运史略

鲁人勇

民谚曰:“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得黄河之利,不只是农业灌溉之利,还有水运舟楫之利。宁夏段黄河自古就可通行木帆船,自北魏开创大规模长途水运,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一、古代

1.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据《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为了疏导黄河,“浮于积石(今青海省循化),至于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东北)西河”,其间要经过今天的宁夏平原。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经过宁夏时,既有黄河之便,当然是“乘船”。后人为了纪念大禹之功,还在青铜峡口建起禹王庙(已被库区淹没)。

此后,宁夏已有舟船,也出现了渡口,但可惜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率大军出北地郡(治甘肃环县马岭),过居延,至祁连山大败匈奴。霍去病的行军路线经过了今天吴忠、贺兰山,其间要渡过黄河,说明当时的渡具数量已不少。《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曾记载了东汉时,居住在河套地区的匈奴族大量使用马革船,这是有关宁夏使用“船”的最早、最明确的文字记载。

宁夏段黄河开创大规模水运是在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据《魏书·刁雍传》记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命令薄骨律镇(今吴忠市利通区)镇将刁雍将河西(今银川平原黄河以西)历年屯垦积存的粮食50万斛(古容量单位,即1石。50万斛合今13250吨)运至沃野镇(今内蒙古原县西),以供军需。魏太武帝在诏书中指定由统万(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南)、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及薄骨律镇调牛车5000辆作为运输工具。

刁雍接诏后,上奏曰:“奉诏高平、安定、统万及臣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轻车来往,犹以为难,设令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又谷在河西,转至沃野,越渡大河,计车五千乘,运十万斛,百余日乃得一返,大废生民耕垦之业。车牛艰阻,难可全至,一岁不过二运,五十万斛乃经三年。臣前被诏,有可以便国利民者动静以闻。臣闻郑、白之渠,远引淮海之粟,泝流数千,周年乃得一至,犹称国有储粮,民用安乐。今求于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二船为一舫,一船(应为舫)胜谷二千斛,一舫十人,计须千人。臣镇内之兵,率皆习水。一运二十万斛。方舟顺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牵上,十日还到,合六十日得一返。从三月至九月三返,运送六十万斛,计用人功,轻于车运十倍有余,不费牛力,又不废田。”

魏太武帝见到奏表立即复诏:“知欲造船运谷,一冬即成,大省民力,既不费牛,又不废田,甚善。非但一运,自可永以为式。今别下统万镇出兵以供运谷,卿镇可出百兵为船工,岂可专废千人?虽遣船匠,须卿指授,未可专任也。诸有益国利民如此者,续复以闻。”

刁雍开创黄河上游大规模水运,是宁夏乃至西北水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魏书》的这段记载,许多经典著作、史籍、地方志都全文照录。刁雍造船的“牵屯山河水之次”,是指牵屯山紧靠黄河之滨,约在今中卫县宣和堡到下河沿一带。一冬造船200艘,次年三月开始水运,九月即将50万石军粮运完。事实上,刁雍的“水运之法”也已“永以为式”,延续到后代。北魏正光末年(公元525年),高平镇农民起义军攻打灵州,灵州守将贾显度见义军气势大,无法固守,遂率灵州军民登船,顺河而下,抵达秀容(今山西省忻州西北)。

2.唐代

据《新唐书·突厥上》记载,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为防御突厥渡河南下,曾在灵武、五原设舟师(水军),派匠作大将于筠率领大批江南船工,到这里修造战舰。唐代的灵州(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是整个河套地区的军事防御中心。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灵州设置朔方节度使,其防区相当大。按《新唐书·方镇表一》记载:东北辖至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至邠州、鄜州(今陕西省彬县、户县),北至单于大都护府,西至会州(今甘肃省靖远县)。这一时期黄河上游的航道,基本在朔方节度使的防区内。所以,在朔方节度使之下,又设水陆转运使和六城水运使。

六城水运使有时由朔方节度使兼任,有时又委以专人。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魏少游任六城水运使兼水陆转运副使。此时发生了“安史之乱”,长安失陷,唐玄宗逃入蜀地。太子李亨北上,魏少游亲迎到灵州。李亨(唐肃宗)在灵州登基,魏少游大兴土木,营治宫室,《旧唐书》称其为“供应穷水陆”,水运所起作用极大。六城水运使管理河套地区的水上运输,六城为:丰安城(中宁县石空附近),驻军7000人;定远城(今平罗县南姚伏镇),驻军5500人;西受降城(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中受降城、东受降城、振武军(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黄河外侧)。为供应这些地区的驻军,曾由北都(今太原市)起运军粮至黄河边,然后装船溯流而上,运至灵州界。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郑克钧由胜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往灵州运军粮,也全部用木帆船。黄河航道变迁无常,逆水重驶十分困难。所以,《新唐书·食货志》描述说:“泝河舟溺甚众。”按唐《六典》所列典章制度,黄河顺流之舟,空重每日行程75公里;逆水行驶,日行程仅15公里。北部太原之粮运至灵州,至少用两个月。

3.西夏至元代

黄河流经西夏全境。过渡是西夏交通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据《西夏天盛律令》记载,天盛年间,全国共有24个设置税监的黄河官渡,所列渡名均为西夏文,由于翻译的原因,其具体地址多数尚未考证清楚,只有2个渡口可以确定位置:大都督府渡,在灵州东北通往都城中兴府的大道上,又名吕渡,约在今仁存渡附近;定远渡,在定州(今平罗县姚伏镇)东。另据《西夏纪事本末》卷首所附《西夏地形图》标注,兴庆府(今银川市)东设有顺化渡(又名怀州渡),在今横城附近;应理州(今中卫县)南设有郭家渡,在今莫家楼附近。这些渡口远不能满足民间、军队需求,但西夏人渡河另有妙法。宋朝派往高昌的使臣王延德路过西夏,亲自看见夏人“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用作渡河工具。这就是宁夏老百姓世代沿袭下来的浑脱。西夏正规军中士兵的装备也有浑脱一物。

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因与阿里不哥征战之需,忽必烈曾“命西京宣抚司造船备西夏漕运”。这是元代恢复宁夏漕运之始。由于浑都海之乱,西夏漕运一度中断。及至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才开始重建漕运线路。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从张文谦行省西夏。次年,郭守敬选派善水者探测宁夏至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的黄河航道,称“舟自中兴沿河四昼夜至东胜,可通漕运”。公元1266年,在应理州(今宁夏中卫县)至东胜州的黄河航道上设置水站(水驿)10处,命西夏中兴等处宣抚司(驻今银川市)督造漕船。自此,西夏地区的漕粮便可以畅通无阻地输往西京、大都等地。

将西夏中兴等路(后来的宁夏府路)的粮食输往大都(今北京市),其间要经过两段路程:漕粮在应理州等处装船,顺河而北到东胜;再从东胜经旱路输京师。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在应理至东胜的水道上所设的10处水站,其中属西夏中兴等路者7站,属东胜州者3站。后来行政区划重新调整,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置宁夏路总管府,隶属于甘肃行省。原属宁夏中兴等路的河套东北地区划归中书省大同路管辖。大同路和宁夏路各管辖水站5处。宁夏路各水站的站名为:应理州首站,东北90公里鸣沙州站(今中宁县鸣沙乡),东北85公里灵州朵儿灭站(今吴忠市古城乡附近),又60公里宁夏府路站(约在今横城渡附近),再北行90公里站名不详(约在今宁夏平罗县宝丰乡)。

这条水上驿道的筹建过程为: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四月,中书省派遣忙古斛、锁赤等官员,携带圣旨,宣谕阿出凤哥及东胜达鲁花赤(官名),从应理沿黄河至东胜设立水驿,配水手240人,置驿船60艘。5月21日,中兴(今银川市)等处宣府司呈报;因船只缺额太多,要求拨付银两,伐木造船。7月1日,中书省准奏造新船30艘,再从各处调拨旧船36艘。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西夏中兴等处宣府司从西宁州境的大通河山区伐取木材,建造新船30艘。只打忽等处的36艘旧船也得到了整修。此时应理至东胜这段航道上共有驿船87艘。水手由各地差拨162名,西夏中兴府民户内差拨6名,西京抄海所管水手内差拨72名。每处水站平均有驿船9艘,水手24名。每个站养牛10头、羊100只,拨给耕地,起置馆舍,添置被褥,以接待过往使臣。

4.明清

明代中央政权在河套地区的统治范围仅达到宁夏平罗县以南。因此,黄河上游的水上运输不及元代,宁夏境内的航线仅200多公里。其间,偶尔也出现过动用数百艘木船的事件。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灵州黄河决堤。为修建新的“灵州河堤”,需要集中抛投大量石料,“乃造船百艘,运峡口石(料),往来不绝”,“益令聚石投之,一日尽八百艘,三日基始定”。

清代宁夏段黄河的木帆船运输有新的发展。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到宁夏,指挥平定噶尔丹战事。大军由宁夏沿黄河北上,到白塔(今包头市)离开黄河向北。这次军事行动,共征集运粮船只103艘,由左都御史于成龙专门负责将军粮由宁夏运至白塔。康熙及其随行官员、侍卫由宁夏城返回北京时,又征用船只101艘,其中还有“楼船”。乾隆年间,宁夏平原农业生产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大批粮食的入仓调运工作,常以水运方式完成。仅中卫县的宁安堡、宁安新堡、恩和堡3处(今均属宁夏中宁县)。每年装船的公粮就达5090石。当时宁夏平原共有151堡,大部在黄河两岸,粮食运量极大。

光绪年间,由于英法商人进入西北大量收购廉价皮毛,刺激了木帆船运输业的发展。宁夏北端的石嘴子(今属石嘴山市的石嘴山区)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至1926年,有英德商人开办的洋行10家。西北各地运来的皮毛,都在此整理打包,然后装船运往包头转口,外商雇来运输皮毛的木帆船达千余艘。这些木船多数为宁夏所有,也有少数绥运船只。有人估计,每年由此运出的各种绒毛有1500万千克,皮革100万件。

二、宁夏道时期

1913年2月,宁夏府改为朔方道,不久又改为宁夏道,仍属甘肃省。此时宁夏的水运仍较繁荣。1992年,林竞在京绥铁路服务时,奉命调查兰州至包头一带水陆交通情况,并将调查情况汇编在《西北丛编》(1931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中。其中有关宁夏水运的情况如下。

1.各码头的商务状况

(1)中卫。城内商店200余家。输入京津一带货物年约20万元。输出以枸杞(约1500担,每担120千克)、甘草(1000余担)、皮毛(100余万千克)为大宗,还有红枣(1000千克,数百担)、白米1000余担。

(2)横城堡。为宁夏(今银川)码头,在黄河东岸。每岁输出土产有甘草(5000担)、羊皮(约1000担)、羊毛(500多万千克)、驼绒和羊绒(20万千克)。输入洋广杂货、布匹等(约13000担)。

(3)石嘴子。位于蒙古和宁夏的交界处,居民700多家,商店20多家,从事蒙古贸易。每岁输出皮约100万件,毛约1500万千克。

2.木帆船种类

(1)高帮船。往来河口(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南海子(包头)、宁夏、五方寺(今甘肃省靖远县)之间。下水可装10000千克,日行40~60公里,上水可装2500千克,日行20~25公里。

(2)七站船。专行宁夏、河口、包头之间,上水装4000千克、下水装15000千克,行驶速度和高帮船差不多。

(3)小五站船。形式和高帮船相同,唯比七站船小,亦往来五方寺、包头和河口之间。

3.结论

包头至宁夏、兰州,运输货物由黄河者十之有七,其余则靠骆驼和大车。

三、宁夏省国民政府时期

1929年宁夏成立行省。建省伊始,战争频繁,无力顾及水路交通。1933年3月1日,由马鸿逵改组的宁夏省国民政府成立。1935年,宁夏省国民政府拟发放无息贷款19287元,鼓励沿河各县船户制造木船。原计划造船57艘,实际造船42艘,实发贷款15327元。抗日战争爆发后,包头被日本军队侵占,宁夏至包头航道无法使用,船舶数量锐减。据统计:1940年宁夏省河运管理局有五站船88艘、高帮船81艘、渡船51艘、渔船(小划子)5艘,共计各类船只225艘。此后,船舶数量逐年递减,1942年11月全省实有木船170艘,1943年仅有100余艘。抗日战争胜利后,宁夏省国民政府虽又提倡,甚至发放贷款鼓励沿河各县船户造船,但因大多数船户不愿再干,因此成效甚微。1946年仅造渡船20艘、运输船30艘、皮筏270副。1949年9月,宁夏仅剩长途运输船54艘、渔船10艘、渡船48艘、皮筏子440副。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1年间,木帆船在宁夏出入境物资运输中发挥主导作用。1960年后,由于航道被碍航构造物堵死,木帆船长途运输很快消亡,仅有个别运煤、沙石、饲草的船只在中卫下河沿至中宁、吴忠至石嘴山作短途运输。1990年后,木帆船运输在宁夏段黄河中基本消失。

1.木帆船数量和吨位

1950年,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河运管理局(不久更名为内河航运管理局)专司水上运输。除组织原有木船参加运输外,还积极鼓励沿河船户建造新船。经政府批准,计划当年建造木船30艘,有些县如贺兰、磴口(当时属宁夏省管辖,下同)等县造船积极性很高,结果当年造船60余艘,超计划一倍。加上原有的船舶,1950年年底全省共有木帆船117艘,3188载重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117%和145%。

1951年12月10日,宁夏省人民政府向沿河各县(市)人民政府发出建造木帆船命令,指出“发展本省河运事业,完成1952年的运输任务,是繁荣经济、推广土产、交流物资的重要环节之一”,计划造船450艘,其中:

(1)群众造七栈船400艘。分配各县造船数:中卫县30艘、中宁县40艘、金积县50艘、灵武县33艘、吴忠市35艘、永宁县20艘、宁朔县30艘、贺兰县43艘、平罗县48艘、惠农县45艘、陶乐县8艘、磴口县5艘、银川市13艘。

(2)航运局建造公船30艘。

(3)盐务局建造公船20艘。贷款计划:根据计算:建造一艘七栈船约需1020万元(旧币),除自筹外,每船贷款400万元。群众建造的400艘,共需贷款16亿元。航运局造船30艘,除自筹2亿之外,需银行贷款1.1亿元。此外,银行还贷给群众运输周转金2亿元。共计贷款19.1亿元。

1952年2~6月份造船工作基本完成,共造船555艘,比计划多105艘,超额23%。其中平罗多造18艘、惠农多造40艘、磴口多造7艘、航运局多造6艘。加上1951年原有船舶的数量,6月份船舶合计676艘,总载重吨为18800吨,这是宁夏历史上船舶数量最多的年份。同年10月7日,宁夏省内河航运管理局向省交通处及省财委报告:“全省公私木船参加长途运输的有650艘……尚有100多艘木船无货可运,形成运力浪费。拟在封河前将本省木船有计划出售100余艘。”10月15日,省财委批复同意出售部分木船。1953年5月21日宁夏省政府在批复交通厅《关于目前船运停滞情况的报告》中指出1952年建造木船带有盲目性。批复还指出不能因发展公营船运而影响私人运输业。1953年实有木船总数587艘,16527载重吨。其中国营木船增加为93艘,2935载重吨;私营木船494艘,13588载重吨。国营木船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年增1.6倍。1954年,根据交通部“民船在现阶段中只是采取继续维护与提高,保持原有吨位,充分发挥潜力”的精神,再加上宁夏省建制撤销,木帆船数量有所下降。1955年建造木帆船49艘,1956年因1952年建造的木船到期报废,又建造新船354艘。从1952~1956年的5年间,宁夏木帆船保有量年平均在500艘以上。1957年,私营木船都参加人民公社,成为集体船只,此后船舶数量逐年减少。1961年后,因青铜峡大坝合龙、三盛公水利枢纽及乌达铁路桥切断黄河航道,长途运输船舶全部停航。次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航运公司撤销,民间木帆船交各县市负责管理。1964年,宁夏仅有的29艘国营木帆船都处理给社队作短途运输(1949~1964年宁夏木帆船数量见表4-1)。

表4-1 宁夏木帆船货物运输量统计表(1950~1963)

2.客货运输量

20世纪50年代初,宁夏的陆路交通还很落后,公路通车里程短、路况差、汽车少、运价高。因此,水路运输是当时人们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

(1)客运。当时没有客船,但有零星旅客搭乘货船,多从中卫、中宁到银川或从银川、石嘴山到磴口、包头等地。从1950~1954年的5年间,共载客15417人次,平均运距308.6公里。其中1950年最多,达6975人次。1951年载客3870人次,其中出省699人,平均运距717.9公里;境内3137人次,平均运距303公里。1954年仅244人次。搭乘旅客的船舶多是私营木船,占旅客人数的97%。1954年后因汽车渐多,再无木帆船载客。

(2)货运。根据1950~1963年的统计资料,14年间木帆船共完成货运量119.84万吨、货运周转量为24075.12万吨/公里,平均每年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为8.56万吨/公里、1719.65万吨/公里。这对当时宁夏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年木帆船货物运输量(见表4-1)。

货物运输的种类以食盐、粮食、煤炭、建筑材料为主。1950~1952年,一是食盐运量居首位,占总运量的30%、货运周转量的48%,多从磴口运至包头;二是建筑材料,货运量占36%、周转量占9%,多是省内短途运输;三是煤炭,货运量占11%、周转量占8%。第四是粮食,货运量占10%、周转量占9%。1958年磴口县划归内蒙古,食盐运量锐减,货运量和周转量下降到4.87%和2.76%,到1960年已无盐运。1954年后,粮食运输已上升到第二位,当年共运粮23688吨,占年总运量的24.88%。1955年粮食运输占首位。1958年粮食运输的周转量占40.33%,以后逐年减少。煤炭主要是省(区)内运输,1958年以后成为主要的短途运输物资。

1950~1957年间平均运距335公里,至1963年仅24公里。历年木帆船平均运距(见表4-2)。

表4-2 宁夏木帆船历年平均运距表表(1950~1963)

在公路、铁路交通不发达时期,水运所占比重很大,在运输周转量中,一般都在70%左右。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其比重逐渐缩小。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水运的比重下降到14%。到1961年,其比重接近于零(见表4-3)。

表4-3 宁夏运输周转量中水运所占比重表(1950~1954)

五、宁夏长途水运的消亡及其原因

1961年,宁夏内河航运公司的多数船舶因货源不足而停航,公司也出现严重亏损,船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去,甚至组织船工在沿河滩涂打草卖。1961年4月2日,自治区交通局党委将《关于航运公司与区运输公司合并的报告》呈自治区党委。5月4日,自治区党委正式批复合并方案。6月30日,宁夏内河航运公司正式撤销并入自治区运输公司,原管两个公路渡口成建制移交自治区公路处,其余渡口及民间船舶交所在市、县管理,撤销石嘴山船舶修造厂,保留石嘴山、下河沿两个航运管理站,由自治区运输公司增设的航运科管理。航运公司的职工,大部分精简(船工随船精简下放), 100多人并入运输公司,船厂、两个航运站近100人调至公路处。进入1963年,整个国民经济形势好转,但两个航运站的船舶仍是无货可运。是年12月28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石嘴山、下河沿航运站及区运输公司航运科,其船舶或作调拨处理,或拆做他用。至此,宁夏长途水运撤底消亡,以后的10年间,偶有社队船舶从事区内短途运输,运距最长的也仅150多公里(吴忠至石嘴山、陶乐运草和沙石),运距途的仅40多公里(将中卫下河沿煤矿的煤下运至中卫、石空等地)。1980年后,这种短途货运曾因挂浆机船的兴起一度恢复,但到1990年后也消失。20世纪80年代末,宁夏水上旅游悄然兴起。

宁夏长途水运消亡的原因有:

1.航道被人工构造物截断

宁夏与内蒙古的河套地区自古属同一天然航道,上起中卫县南长滩,经中宁、吴忠、横城、石嘴山、磴口、包头直达托克托县,全长1000多公里。宁夏船只都是下水满载,上驶空载或最多装载1/3,一般都由宁夏装货运至包头。1961年,三盛公、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紧张施工,均无过船设施,相继截断航道。青铜峡大坝本来设计有船闸(设计图纸尚在),但在施工初期“按预留船闸位置处理”,后期又将位置占用建成泄洪闸。包兰铁路的乌达(今乌海市)黄河桥净空又小,不能过船。这样,航道被截为4段。宁夏境内青铜峡无货源,货源多的银川到石嘴山不足100公里。水运利在长途;短途因两端要用汽车接运,增加两装两卸,既延误时间,又大幅提升成本,不如直接用汽车运输。

2.包兰铁路的通车

在宁夏没有铁路的时代,木帆船承担了进出境物资运量的七成,主要是将土特产、农副产品运至包头,再以其他运输方式转口。尤其是京包铁路建成后,货物转口的闸门大开,宁夏水运也就更加繁荣。1958年8月1日包兰铁路通车,各种急用、贵重物资自然要选择先进、快速、安全的运输方式,舍水运而取其他,这样,就把长途货源竞争去一块。

3.公路交通的兴起

1960年后,公路渐至发达,汽车与日俱增。公路运输的优势为400~20公里的中短途。宁夏的经济航道只剩百余公里。只要有汽车,这种运距的货物不可能再找船运。所以,公路交通把运距短的货源全部竞争走了。

总之,航道被截断,船只下驶出路被堵死,是宁夏水上长途货运消亡的根本原因。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的兴起,则是落后的木帆船运输被淘汰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

鲁人勇(1941~),重庆市万州人。1960年交通部重庆航运专科学校轮机专业毕业来宁,历任技术员、干事、调度员。1980年后在宁夏交通厅任史志办主任、科技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助巡。退休后被聘为《宁夏通志·交通邮电卷》主编、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专家库成员、宁夏社科院特邀请研究员。长期业余研究历史地理、宁夏地方史志、丝绸之路。专著有《宁夏交通史》《宁夏历史地理考证》《丝上丝路》《丝路宁夏段揽胜》。他是《宁夏百科全书》《西夏通史》等10多部宁夏大型专著的撰稿人之一。在《西北史地》《中国交通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有近200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