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成长过程规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摘要

研究生 韩 慧指导教师 冯树勇

关键词:中国 高水平运动员 短跨、跳跃项目 成长过程规律

田径是奥运会项目中金牌数最多的项目之一,中国田径高水平运动员可谓是支撑中国田径竞技体育舞台上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在中国体育多年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研究、探讨中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成长过程宝贵经验,使中国有更多教练员在培养田径运动员的道路上能吸取其精华,培养出更多能参加世界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田径项目较多,本文仅选取“短跨、跳跃”分别代表“田、径”,且具有速度 力量类项目相结合特点 属快速爆发力项目中90年代至今达到国际健将或历届奥运会报名标准(A标、B标)的运动员76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高速摄像法,分析1993年~2005年期间中国短跨、跳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成绩变化趋势、选材特点、训练负荷变化、不同时期主要方法、手段,素质、技术训练的比例、比赛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他因素如:运动损伤、科技投入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运动员选材的质量、训练、比赛、教练员的能力、科研应用和运动损伤”,是影响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多年成长过程的主要因素。

2.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符合项目特点和要求。目前经验选材仍是教练员主要采用的方法,同时应注意二次选材的重要性。

3.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开始训练年龄、达到最好成绩年龄、结束训练年龄与运动训练学理论相一致的规律性特点。

4.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在多年训练过程的各个时期素质、技术训练的比例有一定不同,随着运动年限增多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呈逐渐减小态势,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的比例逐渐增大,体现出现代训练专门化的规律和特点。

5.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多年训练年度周期的规律和特点:基础和专项提高阶段为“双周期”;最佳和竞技保持阶段为“多周期”。准备期和恢复期内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所占比例较高,专项技术、基本技术及专项能力贯穿于训练周期的各个时期;训练方法、手段更趋向专门化;体现出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特点。训练全过程体现出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等一体化的趋势。

6.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年训练次数相对较少、两类项目在不同时期强度和运动量完全一样的规律性特点。

7.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损伤部位多为踝关节、膝关节、大腿后群肌以及腰部;受伤时期主要集中在准备期(冬训)、比赛期及调整期。训练中应加强错误技术动作的纠正,提高相应关节、韧带的肌肉力量训练,把“准备活动—训练—恢复过程”融入到完整训练中。

8.中国高水平运动员技术特点:高水平运动员整体技术环节比较合理,技术关键环节中蹬与摆的时机比较合理,但应继续加强两者之间的配合。

9.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比赛次数逐渐增多,连续比赛的能力增强,有更多机会与世界运动员同场竞技。

10.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教练员知识结构有一定程度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教与学”的单一训练模式逐渐被打破,多学科的科技投入在现代训练中所占比率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