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浅谈传统体育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
传统体育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完整的、系统的锻炼身心的修炼方法。“天人合一”思想是形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重要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是各种不同思想流派较为认同的一种观念。近百年来尽管西方文化对我国有明显的渗透,人们的生活节奏被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前有所区别,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的指导性地位依然未被动摇。最近几年掀起的传统体育文化热,以及人们对传统医学的信心的恢复和加强,可以作为佐证。但是,实际情况表明,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是肤浅的和凌乱的。由“知”的不足,而至“行”的漫无目的,甚至出现对某些功法和骗术的迷信、盲从。对于这种局面的产生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性,并有义务使更多的人明确这一点认识,从而使习练者能够自觉地去求真“知”真“觉”,并与“行”相合。
(一)何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形成于中国古代一种比较重要、有代表性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是各种不同思想流派较为认同的一种观念。与西方古代、中世纪哲学思想相比也是很独到的一种观念。对西方学者来说,这一思想多少有点“纯直觉”或者“超时代”的特征。它甚至可以成为拯救现代社会种种社会弊端的济世良方。哲学家罗素于本世纪初访问中国后总结道:“中国人已经发展了一种方式,并且实践了不少世纪,如果它能够被全世界采用,将会造福全人类。我们欧洲人未能如此,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斗争、开拓、无休止地变革、不知满足以及破坏,而毁灭则是这一切最终的结局。”
要想清楚“天人合一”的基本概念,就必须先弄清楚“天”和“人”的含义。人,毋庸置疑是我们这样一个生存在自然中的生物。天却不是指与地相对的天空,更不是封建的“义理之天”。它泛指世界万事万物和自然万物,而“天人合一”的最基本概念就是人物交融,主客浑一,人与自然相融的基本含义。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着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相处的信念,这显示着一种宽大广博的胸怀。归纳起来,天人合一主要是强调人是天的产物,人和天是合一的,人的存在与发展要同天道相合。人与万物“并肩而不相害”,人的道德原则要与自然法则相合。人的存在与发展要同社会相协调,视和谐为最高准则。
与西方的竞技体育完全不同,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是气功和武术。气功在古代称为导引、练气、静坐、坐禅、吐纳、行气、按跷等。武术则是在气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丰富多采的动气功。因此传统体育是一门“气”的学问,它的修习与锻炼是讲究“气”的功夫,具体来说就是练气、养气、悟气和用气。其中练气是根本,这不单单指形体的训练,而是指身心、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天仙正理直论·炼己直论第五》中说:诸圣真皆言,最先需炼己,诸炼者,即古所谓苦行当行之事曰炼;熟行当行之事曰炼;禁绝不当为之事曰炼;精进励志,而求其必成曰炼;割绝贪爱,而不留余爱者曰炼;禁止旧习,而全不染者曰炼。养气实即性功,也就是减少意识对内气运行的干扰,不动用、不消耗自身之气,亦有修德之意;养气作为气功的一个关键环节与练气是相互作用的。悟气是指思考领会气功的道理、哲学,进而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在增强理论修养的同时感悟气功的真谛。用气是指能够对自己、对他人运用和发挥气的各种作用和潜能进行服务,也就是说能运气、布气、收气,并能做到天人相应、收发自如。修习气者应做到炼与养、悟与用以及炼养与悟用之间的和谐平衡,以达到传统体育的追求目的,即人和自然及社会的协调共存。这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真髓。因此,天人合一思想是传统体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传统体育为什么追求“天人合一”呢?这是与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模式紧密联系的,有其悠久的历史根基,其中起最主要作用的当首推中国哲学对它的影响。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由来
《周易》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尽管它没有明确指出这个范畴来。《乾卦·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乐辞上传》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爱。安工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文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遣。通于书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另外《周易》还认为:太极为天地之本源,太极是阴阳未分之体,一阴一阳相互变化叫做道,继承道的是善,成就道的是性,阴阳变化而生生不息是易。传统体育就是按照其阴阳理论,虚实结合,刚柔并济,不断变化的理论形成的各家独特的行功方法和修炼途径。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起源于孟子。他主张人道相通,人性乃“天之所与”,天道有道德意义,而人禀受天道。因此,人性才是有道德意义的。总之一句话“人之性善有天之根据”。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有必要“养其浩然之气”,以天为榜样,使正气浩然独存,德行正直不偏。
老子也主张“天人合一”,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本,人亦乃道之体。老子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道作为超越时间的本体,粉碎了“天”、“上帝”等神秘宗教传说。《道德经》提出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的哲学思想为中国传统体育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根源。其根本的概念就是虚无、无为。从这种哲学观念出发,形成了“恬淡寡欲”、“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与原则。老子说:“归根归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他强调“至虚”、“守静”,指出虚静是一切事物最根本的状态。人们应归复于生命本源的虚静状态。老子提出一个“啬”字,作为对世事的根本态度。指出大主制国,小主养生,均应做到“啬”,即“清静无为,清心寡欲”。老子又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牡之合而血复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和而曰常,知常曰名,益生回祥。心使气回强,物则至,谓之不道,不道早己。”这一段讲的是要保持一种复归自然的状态。这也是许多养生思想、拳法所指之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把无为思想发展到了极点。而在养生方面,他要求人们做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恬而无为,动以天行,此养神之道。《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显示了要按照机体的构造和生理的客观规律来养生。庄子在他的《庄子·外篇》中则说得更加明确:“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固天地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固天地之委蜕也。”老庄提出自然无为正是他对自然和社会实际观察的结果。道是无形的,更不可用语言表达。人对道的理解只能通过对天地与万物的观察与体悟来实现的,而这实际上就是向天人合一目标的逐渐靠近的过程。
最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提倡顿悟成佛,反对积学渐修,不讲究宗教仪式,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道就是“无念”。 “无念”的一种解释是说: “于诸境上心不染”,即不执着于对象,而不是“万物不思”、“念尽除却”。按照此种无念的意思,则不是不接触对象。不是不要日常生活。而是认为心空则一切静空。即是说:“自性真空”,精神上不执着,则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的佛、道、儒三家都极力推崇“天人合一”。因此很清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各种修炼方法和修炼形式。它们只是入手的形式不一样。无论用那种形式的功法加以修炼,只要每日不断地练习,循序渐进,皆可使自身的内脏、精、气、神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发展,更能使思想境界和认识世界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解释了“天人合一”的基本概念和传统体育追求“天人合一”的历史与思想根据。但是进行自我修炼,终究有一天达到了“天人合一”这个最高境界,这会给修炼者带来什么呢?总结起来讲,即“我中有天”,“天中有我”,“我即是天”,“天即是我”。天与我是一个有机结合起来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对修炼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达到“知”与“行”的合一。
占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主导地位的儒家大都有“天人合一”后“知行合一”的思想。例如:孔子反对“言过其行”,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将“善端扩而充之”。在《孟子·尽心上》中他就曾说过“强怒而形,求仁莫近焉”。
(三)“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
“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知行合一”是“天人合一”在某个方面的表现。“知行合一”是方法是手段,“天人合一”是目标是理想。人与一切生物及一切非生物皆息息相通。当人不为私欲所“蔽”的时候,人既能“自知其良知”,亦必能实行其良知,故“知行合一”的本体是“天人合一”。但人为私欲障碍,往往不能“实行”其良知,亦不能“自明明德”。这就是知行“分离”。这既不是“知行”之本体,也不是“天人合一”之本体,更不是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只有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加强自身之修为,不断地自我修炼,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而去其私欲之蔽。以其自明明德“既致良知实行良知”,才能复天地万物之一体之本然,而“回复”到“天人合一”。
由此可见,如果达到了传统修炼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则既完成了“天人合一”带来的身体素质上的飞跃,更完成了思想与道德的飞跃。
(四)结束语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术语。它扎根于古人的生活实践及对宇宙自然的深入思考,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维和认识方式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种影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近百年来,尽管西方文化对我国有明显的渗透,人们的生活节奏被大大地改变了,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的指导性地位依然未被动摇。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气功热以及人们对传统医学的信心的恢复和加强可以作为佐证。但实际情况表明,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是肤浅和凌乱的,由“知”的不足而至“行”的漫物无目的,甚至对某些趋财谋利的“大师”盲从、迷信。面对这种局面我认为有必要重申“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性,并有义务使更多人明确这一认识,从而使修炼者能够自觉地去求真“知”、真“觉”并与“行”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