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精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杨式太极拳的传播

一、人才辈出,以授拳为职业进行传播

传播者的职业化,对太极拳的传播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杨式太极拳从第一代创始宗师杨禄禅开始,历代以教拳为职业,且子承父业,从第二代杨班侯、杨健侯、第三代杨少侯、杨澄甫到第四代杨振铭、杨振基、杨振铎、杨振国,直至第五代传人杨志芳、杨军、杨斌都以授拳为职业。在杨澄甫先生弟子传人中,分布各地的陈微明、武汇川、崔毅士、褚桂亭、牛春明、田兆麟、傅钟文、叶大密、李雅轩、郑曼青、董英杰等等都是职业或半职业的传播者,当时都是太极拳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其次,各地传播者的后人、再传弟子及学生,继承前辈的光荣使命,以传播健康为宗旨,担当了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杨式太极拳传播使者,使杨式太极拳继续开枝散叶,绵延不断,传承不绝。

二、内容丰富,大众适宜的传播内容

杨式太极拳在其定型、传承、发展的一百多年来,已形成完整的武术体系,是以一趟传统的太极拳架为主体,另有太极长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杆)、推手、对练、散手等阶梯式的体系内容。杨式太极拳在其几代人的传播过程中,适时地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国家体委于1956年以杨澄甫拳照、杨式太极器械为蓝本,推出了24式简化太极拳、32式简化太极剑。1990年又推出了杨式太极拳40式竞赛套路。这种政府认可并推广的传播内容,适应了社会上多种群体,为更大范围传播杨式太极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时俱进、广泛运用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与机构,是传者与受者之间进行沟通活动的桥梁。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昆明:云南人学出版社,2003.14 太极拳作为一种大众所需要、以技术传承为基础的特殊文化,除了原始媒介和语言媒介外,还随时代进步,广泛运用文字媒介和电子媒介。无论在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今天,杨式太极拳等各流派太极拳在各自发展的黄金时期,都与时俱进,善于充分应用时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四、多样的传播类型

传播的类型,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包括师徒传承、人与人之间的互学互教等;组织传播是指以协会、社团的形式传播武术。组织传播具有团体性,在传播武术时以团体的形式进行传播。组织传播在传播单项拳种流派时、优于民间许多拳种的师徒传承模式;大众传播指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武术的传播。郭玉成,等.武术传播基本理论概述,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28卷第6期

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广义传播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人际传播具有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以及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快等特点。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和交流,能够较快地进行交流和反馈。人际传播是杨式太极拳古老、基本、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在杨式太极拳的传承过程中,早期以家族或直系亲属的传人的传播为主,家族中的传承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言传身教、口传身授的传承优势,且开始分布全国各地。如早期杨澄甫、崔毅士在北京中山公园;牛春明在杭州;李雅轩在南京、四川;武汇川、陈微明、叶大密、田兆麟、褚桂亭、傅钟文等在上海;杨振铭、董英杰在广州设点授拳,传播杨式太极拳。后随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多样性的传播方式。

2.组织传播

(1)建国前杨式太极拳的组织形式

清末时期,传授武术的形式已经完全摆脱了过去单一的家传、师徒传承、在秘密结社中传授的状况,而是面向社会,公开地以团体传授方式。当时的政权组织者及社会上的名流或教育家,都出面组织社团,一大批武术社团相继在大中城市里建立起来。原来的师徒传承为主渐变为拳社开办招生进行授课。这些武术组织的建立,改变了原来武术主要在农村传习,自生自灭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前,杨式太极拳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拳社的组织形式为主,规模小、数量少、传播的地域范围有限,主要设立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社如下。

①北平体育研究社

1912年,杨健侯传人许禹生成立北平体育研究社,邀请杨少侯、杨澄甫教授杨式太极拳,全佑之子吴鉴泉教授吴式太极拳。

②致柔拳社

1925年5月,由陈微明创建,它属于民间武术社团。社名取老子“专气致柔”之意。社址设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今西藏中路480号)。1926年起先后在苏州、广州等地设立分社。1931年起增设函授部。拳社学员数以万计,遍布海内外,使原来流传于北方的太极拳普及到南方,并影响至海外,鼎盛时期曾被誉为武界的“孔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致柔拳社停止活动。1990年,陈微明的弟子分别在无锡、宁波、上海等地恢复致柔拳社的活动。拳社以宣传国技为宗旨,注重养生,以教授太极拳为主。拳社始创即订有严格的章程,注意因材施教,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其毕业标准:专为祛病养生者1年毕业,求体用兼通可作师范者3年毕业。一学年以300天为度。每日到社学习必须“画到”,凡学满300天者为1年。凡3年期满,经“考验合格,给以凭证,将姓名登报宣布”后,方可在外教授及表演。1929年11月,在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开幕式上,表演了集体太极拳。陈微明与田兆麟合作多次表演太极推手、太极对剑等,对推广太极拳起了一定的作用。

③汇川太极拳社

1927年由武汇川创办于上海。汇川太极拳社是民间太极拳团体。主要传授杨式太极拳、械功夫,培养学员逾千人。社址在上海法租界浦石路。抗战前停办。

④用中太极拳社

20世纪30年代开办于上海的太极拳教学机构,由杨式太极拳传人吴云倬主持。

⑤上海永年太极拳社

由傅钟文倡导主持于1944年10月1日成立,以“永年”命名拳社的意义有三:一是近百年来太极拳始于河北永年,饮水思源;二是习拳可强身延寿;三是体“自强不息”之意,持之以恒,树民族体育百年之基。拳社以开班招收学员的形式传播太极拳。社训:勤、恒、礼、诚。1954年成立10周年时,学员逾千,1989年,举行社庆45周年,并出版《永年太极拳社四十五周年纪念刊》,对该社历史有详细记载。傅钟文去世后,傅声远在澳大利亚创立了澳大利亚永年太极拳社。

(2)建国后杨式太极拳的组织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杨式太极拳的传播是在各地方武术协会统一管理下,从较为单一的组织形式到多样化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协会、联盟、委员会、研究会等多种组织形式,传播范围从少数大城市扩散到全国、全世界。

建国后,杨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北永年县组织当地太极名师在永年教拳。创办了河北永年广府太极拳学校、河北省永年县古城武术学校等传播太极拳的学校。

北京永年太极拳社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长是杨澄甫的弟子崔毅士先生。拳社在文革期间停办,后崔毅士先生的弟子刘高明、女儿崔秀辰、孙子崔仲三、外孙张勇涛等北京传人成立了杨式太极拳研究会。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李雅轩、顾丽生、郑曼青、董英杰等分别在四川、贵州、台湾、香港等地成立相关杨式太极拳协会、拳社或研究会;1988年傅钟文儿子傅声远、孙子傅清泉在澳大利亚创立了澳大利亚国际永年太极拳社。1984年杨澄甫侄外孙、亲族传人赵斌在西安创办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

1982年,杨澄甫之子杨振铎在山西太原成立杨氏太极拳研究会,后改为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将杨式太极拳普及到山西省的各个城市、乡村,是国内知名的杨式太极拳团体。1998年10月,在杨振铎先生的倡导下,国际杨式太极拳协会在美国西雅图成立。1999年,杨振铎长孙、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军移居美国,创立国际杨氏太极拳协会,并担任会长。到2010年底,已在美国、南美和欧洲建立了37个国际协会下属的杨澄甫太极拳中心,将太极拳传播发展至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16个国家,成为国外知名的杨式太极拳团体。次孙杨斌,职业授拳,现任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会长。

(3)杨式太极拳的海外组织传播

从上世纪40年代后,杨式太极拳开始传播海外,杨澄甫先生长子杨振铭在香港;杨澄甫弟子郑曼青、再传弟子王子和、王延年在台湾及东南亚、美国;杨澄甫弟子陈微明在香港、台湾;弟子董英杰在香港、东南亚、美国;弟子濮玉(女)在美国;弟子曾如柏在香港,杨振铎先生以美国中心,纷纷建立海外的杨式太极拳社团,倾毕生之精力,著书立说,与再传的国内外弟子们一道,传承传播杨式太极拳,使杨式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互联网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的载体形式有:印刷媒介(如书籍、报刊、会议印发的公报、新闻稿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杨式太极拳开始传播之初,较好的运用当时社会传播的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与宣传。

(1)图书、杂志、音像刊物

清末民初时期,出版了大量的武术(太极拳)著作,经《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统计,从1919~1929年仅10年的时间,就有不少于12种的重要武术期刊创刊发行,均有大量登载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文章。

1921年,杨健侯先生的弟子许禹生出版《太极拳势图解》,这是杨式太极拳史上第一部技术和理论完整一体的著作。杨澄甫先生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的架构,于1925年嘱弟子陈微明执笔著述《太极拳术》,1931年出版了《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与弟子张庆麟示范太极拳式散手,介绍了杨式太极拳的技击。1933年,与弟子郑曼青执笔修订了《太极拳体用全书》,所照拳姿沉着松静,刚柔内含,已臻化境,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性。他还留下《太极拳十要》、《太极拳练习谈》重要论述,这些著述至今仍然成为后人研究杨式太极拳的“圭阜”之作。随后杨门弟子著述频出,较有名的有陈微明的《太极剑》、《太极答问》,陈炎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吴志清的《太极正宗》,姜容樵的《太极拳讲义》,董英杰的《太极拳释义》,王新午的《太极拳法阐宗》,郑曼青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及建国后杨振铭的《双人图解太极拳用法及变化》、杨振基的《杨澄甫式太极拳》、杨振铎的《杨氏太极拳剑刀》、傅钟文的《杨式太极拳》等等。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著作《偷拳》及连环画《偷拳》,以小说和绘画的形式引发大众对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学拳经历和杨式太极拳的极大兴趣。

如今无论是图书馆还是书店,90年代后以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山西科技出版社等国内著名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大量琳琅满目的杨式太极拳书籍和音像制品。在武术刊物方面有关杨式太极拳方面的文章也层出不穷。在国内较有广泛影响的武术刊物如:《武林》、《中华武术》、《精武》、《武魂》、《太极》,均大量登载有关杨式太极拳方面的文章。

(2)电视媒体、武侠电影、武侠影视作品

电影《少林寺》曾让李连杰一夜成名,嵩山少林寺也一并声名大噪。很多人因此影片而喜欢上武术。1984年进入大陆的《霍元甲》更是带来收视高峰。杨式太极拳较好地借助了电视、电影等媒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体现杨式太极拳风格,影响较大的如电影《神丐》、吴京主演的电视剧《太极宗师》、杨式太极拳发源地永年实地拍摄的《广府太极传奇》、赵文卓主演的电视剧《太极》,李连杰即将在永年开拍的《太极》及各地电视台采访、制作的杨式太极拳人物、拳种、健身、文化访谈节目等等。

(3)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有效的大众传播工具,已成为太极拳传播的重要媒介,太极爱好者可以尽情地在网上冲浪,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购买太极商品等,达到了互动的功能。互联网凭借良好的交互机制和导航、链接方式,使人们了解太极拳的过程进一步简便化,极大地符合了现代社会大众性传播的要求。现今,太极拳网络的发展与网民的骤增也相应地促进了太极拳网络化传播的发展,所以网络媒介对太极拳发展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孟祥太.浅析现代传播媒介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搏击·武术科学,2006年2月第3卷第2期

以“杨式太极拳”或“杨氏太极拳”建立的网站数不胜数,在搜索引擎“百度”上进行“杨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网页搜索,“杨式太极拳”找到相关结果约1710000个,“杨氏太极拳”找到相关结果约628000个。“百度”上搜索视频中“杨式太极拳”找到相关视频约26136个,搜索“杨氏太极拳”找到相关视频约5866个,搜索截止于2011年7月15日。 多于其他太极拳流派。如今,在新型网络传播应用上,杨式太极拳的传播还大量应用了网络电视台、语音群聊、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介。欲充分发挥它的跨媒介的特性,还应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扩大杨式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

五、传播环境

对于太极拳各个流派传播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方面。社会环境因素来自于政府的主导力量,良好适宜的社会环境对太极拳传播的积极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杨式太极拳经历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期传播发展的黄金时代。

清末民初,西方体育被大量引入,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他国的体育运动,未必就适合我国的国情,力主对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加以深入的研究,找出其在时间上、能力上、经济上都适宜的运动来。同时,各界人士认识到萎靡的精神,荏弱的身体,是不能抵御强敌自强自立的。因而提倡体育实施体育之声日高,国民体育之风蒸蒸日上。而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也备受关注,一时间全国上下形成了习武以救国的观点,武术就成了中西体育对抗下的一种选择,上层人士也纷纷投身于“国术”的宣扬。自杨禄禅进京到杨澄甫广传太极拳,适值国运不济,国人体质衰落,各界仁人志士纷纷提倡强身御侮、强国强种。杨禄禅祖孙三代,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国民医疗保健需要,修订拳架,形成了架势宽大、动作柔缓的杨式太极拳,确立了太极拳以健身为主的发展宗旨,经各地方国术馆和团体,由北至南规模传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中央领导重视太极拳活动的开展。1969年,《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毛主席有关提倡打太极拳的语录:“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像做体操、爬山、跑步、游泳、打太极拳……。”1978年邓小平为日本友人题字“太极拳好”,对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国家体委按照杨式太极拳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32式太极剑、整理了杨式88式太极拳。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杨式太极拳的普及。

六、竞赛体系的建立及商业赛事推动了杨式太极拳的传播效应

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竞赛为武术界人士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各个拳种流派在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传播。同时,它利用了自身的丰富多彩的项目内容吸引了更多群众的眼球,致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武术运动中来。

从1959年第1届全运会开始,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已列为正式武术比赛项目。1986年,国家正式举办了迄今为止全国单一拳种的全国赛制——每年一届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为适应太极拳竞赛的需要,自1989年起,国家武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相继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还创编了全国武术锦标赛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从1990年以来,在亚运会、东南亚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武术比赛中都有太极拳比赛。在1991年开始举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中亦设有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比赛。这些竞赛活动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杨式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提高了太极拳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中国各地民间也争相举办各类观摩交流、邀请赛、联谊会、年会等,开展太极拳竞赛活动或商业赛事,各类活动赛事均有设置杨式太极拳的项目。其中规格、规模影响较大的有1991年发起的河北邯郸永年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后改为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和1992年发起的河南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后改为河南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山西国际杨式太极拳邀请赛。从2001年开始,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主办了3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及香港国际武术节等商业赛事。国际武联规定的自2001年起每年5月为“世界太极拳月”、199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声势浩大的万人简化太极拳集体表演、进入中央电视台春晚的太极节目“行云流水”、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1500名中日太极拳爱好者表演、1998年天安门万人太极拳表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太极拳表演”等极具东方民族文化元素的大型太极拳展示,有力地推动了杨式太极拳传播的速度。

七、杨式太极拳传播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大众传播媒体缺乏太极拳的对外传播。随着国内大众传播媒体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太极拳书刊杂志和音像制品及网站的增多,标志着太极拳开始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太极拳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但太极拳真正走向世界的时间不长,国外市场有待培育,商业开发不足。另外,在太极拳图书、音像等在翻译、制作、出版、发行、销售上存在许多缺陷,且具有太极拳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也极为欠缺,有关太极拳的电视节目不仅很少而且缺乏可看性。

2.国外大众传播媒体对太极拳的信息传播较少。大众要获知某种信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目前太极拳在国外媒体的传播总体上仍处于边缘的地位,我国有关对外媒体机构对太极拳的信息输出不够造成了国外太极拳信息资源匮乏,以至外国人对太极拳认识仍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和接受太极拳深层所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安畅,大众传播视角下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今传媒2011年第5期

3.进一步开发网络新传播媒介。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31日,我们移动电话用户合计7.1亿,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53.5%,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的一个崭新媒介平台。手机媒体可以达到传统媒体所达不到的受众群,针对这部分受众,可以实现体育信息的个性传达,将为顾客量身定作的个性化体育信息准确发送至个人。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新兴行业,加快传统发行业向现代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业态,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兴的传播载体。”这些新兴的传播载体也是杨式太极拳在新的时势下亟需开发、挖掘的传播空白点。

4.增强校园传播,提高青年太极拳人口比例。如今杨式太极拳像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一样,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年化、边缘化、传承断代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申报的杨式太极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是青年人的天地,是培养传统武术精英及传承的场所。青年是振兴太极拳的希望和未来,如没有他们的参与,太极拳谈何发展?所以,应该让传统太极拳进入学堂,贴近年轻人,让杨式太极拳等传统太极拳成为青年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内容。

5.各学科的介入与研究滞后,未建立起相应学术理论体系。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界一直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太极拳学术社团及相对权威的学术论坛和定型的学刊(永年县主办的《太极》还属内部发行刊物)。太极拳具有多学科属性,是交叉兼容的学术领域,如果仅从体育视角去观察,去研究,甚至于主要依靠体育专业的力量去研究,很容易失之偏移,甚至于趋向浅薄,只能在“术”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对其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不能深有所知。因此,应在改革上下功夫,加强科研,尊重传统,综揽全局,另辟蹊径。太极拳的研究队伍应该是多元结构的,各行各业的太极拳爱好者都可进入研究行列,以尽快改变学科建设滞后的局面。马明达,《珍重太极资源 推动学科发展》,《2009年香港杨式太极拳国际论坛文存》,香港杨式太极拳总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