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伴随华夏五千年文明,武术曾在中华民族史上起到非常之作用。它浓缩了中华先民的生活哲学和求生智慧,形成蔚为壮丽的文化景观。然而,自汉武帝“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武家文化同诸家文化一道成为不显之学。此后的两千多年,封建文化专制固若金汤,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人文景观荡然无存,文化生命的窒息终于导致民族的衰落。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社会在动荡中急速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复古、折衷和全面西化的争执中起伏转折,时至今日仍未了结。
丰涵传统文化的武术也无一幸免地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逐步汇入现代体育的渠流。在竞技体育独步天下的时代,武术在某些方面得以超乎常规发展。然而,拔苗助长却也付出惨重代价。武术既没有成为代表西方体育最高成就的“奥林匹克”麾下的一员,也没有真正成为“百年大计”教育的有机成分。“武术将何处去?”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文化焦点。
文化即是生活,文化学研究充满复杂性。而作为古代非官方所认同的武术文化由于缺乏经史子集经典论著的支撑,研究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我的博士生印东知难而进,凭借多年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习武磨砺的非凡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为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拓荒者。
研究工作是极为艰辛的,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构建这一理论体系时,连支撑理论地基都未成型。正是借鉴中国文化学、古代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伦理学、体育学理论成果,以武术理论与实践为蓝本,在夯实支撑武术学大厦起到梁柱作用理论问题基础上,构建起该论文的理论体系。
论文以武术学科发展中“现象明显、矛盾突出”事实为切入点,开宗明义指出产生矛盾缘由在于——“武术概念”这一最基本理论问题存在严重错误。并用无可辨驳实证史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揭示“武术具有体育属性,但不属于体育”这样一个重要命题,可谓“石破惊天”。
在占有相当史料基础上,以武术功能价值体系为研究构架,运用实证法,并结合社会学、文化比较学、经济学需求理论成就是本论文的研究特色。论文得出:防卫功能决定武术的历史存在;体育化是当代社会对武术发展的要求;武术的健身需求使近代武术功能价值的重心发生转移;武术文化是武术价值的核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的纽带;教育是实现武术价值的根本途径和归宿等这样一些结论。论文在许多研究领域都有重大发现和理论突破,例如,第一次揭示了武术与军事渊源关系;提出武术体育化的问题;武术文化的分类问题;武德源起的历史必然性等多个问题。
上述研究成果足以问鼎博士桂冠。更难能可贵的是,印东能将其理论直接用于对武术实践现实问题的考查,其勇气、胆识与自信可见一斑。
“文安邦,武定国”,文武兼备,本是追求完善人格的体现;一个国家发展,本应“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统治而重文抑武,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武分途的重要原因。这里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文化本应由“文与武”两方面构成,“武”文化的缺失使中国文化缺乏“刚健勇武”而过度“柔逊恭顺”。这无疑对于中国文化学领域的研究拓开了新的视角。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青年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者,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只有把青年塑造成自己的文化代表,才能实现对文化传统的续接,才能实现民族精神的再造。
与西方体育相比,武术背后承载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武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诚信守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爱国保家、勤劳勇敢的价值正是武术所倡导的。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经济腾飞、伟大复兴的时代,武术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培植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民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谁接收了你的文化,谁就与你拉近了距离。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已广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武术在宣传本民族文化,加强与世界各民族交流中也日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家文化战略的角度而言,武术也具有非常意义。
值得欣慰的是,北京体育大学一批中青年教师,已将研究重点锁定在武术文化领域,并取得了不菲的业绩。然而,文化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文化研究领域人士的广泛参与,希翼此研究能得到更多文化学者的关注与支持!
武术文化研究才刚刚起步,我深信此研究将成为后来者不可绕越的桥梁。我衷心地希望该书的问世能引起中外学者关注;能为武术管理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能开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新视角。
欣然感受,就此成序,以明其志!
2006年7月22日
北京颐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