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开创全民健身工作的新局面【6】
中国有着辉煌的过去,
但能否赢得未来?
关键在人。因此,
造就体魄强健的一代
跨世纪的中国人的重任,
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
体育工作者的身上。
——作者题记
同志们:
过去的1996年是体育战线在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体育工作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我想就全民健身计划落实问题谈一些意见。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全民健身计划从1993年提出,到1995年6月正式颁布,整整用了三年时间。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参与体育健身的需要,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全民健身活动更加巩固、发展。
若干理论与观念问题
特别是在抓理论探索——不断转变与更新观念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理论来自于实践”。在体育工作长期发展中,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及时总结亿万人民参与的体育健身实践,坚持滚动前进,不断丰富了群众体育理论的宝库,促进了群体战线同志们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人的进步主要是观念的进步。这几年我们体育工作涉及到的主要理论与观念可以概括为下十二点:
一是提出了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前两者的载体和重要物质基础。体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服务。
二是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造福子孙、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应当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工作旨在解决节制人口发展、实现优生优育的问题,属于人的个体发展中的前期工作;全民健身活动旨在增强人民体质,属于人的个体发展中的后期问题。两者不可分离。
三是提出了要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
两者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两者直接目的、训练手段等又是不同的,因此,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转化论和发展论。
四是提出了要把群众体育作为我们整个体育工作的基点和重点
“把体育工作真正转移到抓全民健身计划落实上来”,这是党的三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
五是提出了体育要“生活化、普遍化、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为改革目标的“六化六转变”
“六化”是目标,“六转变”是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相当长的。
六是提出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
其中包括: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促进人的社会化功能、促进信息交流功能、调节人的心理功能等。
七是提出了要加强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这是全国人大肯定的,全国人大会议提出了体育工作要产业化、社会化。同时将体育产业界定为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内部产业三种形式。党组已定下来,不搞争论,先抓发展。使体育产业逐步走向由“体育办产业”向“办体育产业”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八是提出了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出台为契机,坚持依法行政,以法治体,把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表明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九是提出了“祖国至上(即为国争光)、敬业奉献(即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科学求实、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即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
这六种精神是相互联系的,又是一致的,实际上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五种精神,就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这六种精神实际是一种时代精神,从不同侧面回答了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等问题。
十是体育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服从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正像山东同志提出的“站在全局看体育,服务中心搞体育,适应市场办体育,团结拼搏干体育”。
十一是科技兴体与人才工程
绍祖、伟民去年体工会上都讲了,只有体育科技发展了,才能确保体育的现代化,科技与人才是紧密相关的,市场经济要求资源配置合理性,而体育人才是体育界的最大资源,确有如何选拔、如何培养、如何优化构成、如何管理使用问题,这些都需要理论界进行研究和探讨。
十二是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来规划体育工作
相继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及网络图法等都是系统科学的运用。
上述十二个理论问题,如果我们能研究透彻,论述清楚,就从不同角度回答体育界内外当今关心和注目的有关中国体育的各种热点、难点和重点的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高于实践。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理论之树是长青的。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需要我们这代有作为的体育理论家们和各级领导们去努力总结,研究创造。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业已成为一项“旭日东升”的伟大事业。亿万人民参与的本身和参与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成果,无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鲜成果与经验,必将化作一种具有时代特点、包容着全民族创造精神的业绩载入史册。
下阶段实施《纲要》的主要工作
一、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
加强国民体质建设,增强人民体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利益的伟大事业,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体育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全民健身计划不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的计划,而是事关全中国人民的事;不是体委一家的工作,而是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要在建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基础上,逐步在地、市及区、县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城市社区要建立相应的体育协会,农村乡镇要成立体育指导站。同时要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动态领导与管理,全民健身工作要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确实把一个个纸上的方案与计划变为具体的行动与实践。
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
虽然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发动”阶段已经结束了,但宣传发动工作丝毫不能松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取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仍然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关键。要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积极推广全民健身主题歌、宣传口号、宣传画;举办“让我们健康走向21世纪”全国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竞赛项目”的评选活动。广播、影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要积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加强舆论宣传;要印制出版体育健身读物、音像制品,举办体育健身知识讲座。与此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宣传发动产生的效应,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动员和吸引广大群众投身体育锻炼。以更加新颖、活跃、有声有色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强有力的宣传工作形成强烈、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把全民健身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
三、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开放
体育场馆设施是群众开展体育健身的物质基础条件。要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必须为群众提供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始阶段就要迅速完善各种体育设施是不现实的。我们要以充分利用现有场馆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将现有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同时,一定要明确体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制定长远规划,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多方筹资,逐步修建各类体育场馆与设施,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四、要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
国家体委今年将继续举办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举办“全国第八套广播体操表演赛”和“全国百城市手足运动健身法手足操比赛”。各管理中心举办所管项目20个单项全国赛事。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应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科学、文明、多样、节俭、安全的原则。要注意与娱乐文化活动相结合;与节假日、工休日、农闲季节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单位要定期召开群众性体育运动会,并逐步形成制度。
五、要进一步加快社会化的步伐
各级要加强行业体育组织和各类体育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群众体育组织和体育社团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国家体委将筹备成立“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应广泛建立多种项目、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站)、群众体育协会、俱乐部和各种形式基层体育组织,以逐步形成覆盖面宽、容量大、适应性强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社会化组织网络。
六、要进一步开拓群众体育市场
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做好体育彩票的发行管理工作;鼓励群众自我投资和社会赞助体育活动,以弥补经费的不足。教育附加费中,应有一定比例使用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倡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产业,开展体育康复、医疗、健美、娱乐、咨询、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开发社会不同人群的体育消费市场,引导群众进行健身消费。国家体委将成立“中华体育基金会全民健身专项基金会”;成立“全民健身器材审定委员会”,以加强体育健身市场的管理与开发。
七、要进一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制定与完善各项体育法规
在这一阶段国家体委将相继推出体育市场管理、大型活动审批与管理、大型综合性群体运动会的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育场馆开放与管理、群众体育社团管理、社区体育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工作、县级体育工作等方面的法规性文件,使群众性体育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各地体育部门也应在加强地方群体法规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八、要进一步建立全民健身的评选表彰制度和科学评估体系
要抓好全民健身的试点工作,国家体委将在1997年召开“全国全民健身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把评比“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县级先进体育工作者”等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起来,在全国形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九、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教育工作
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广泛动员社会科研力量,对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进行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并搞好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真正把一个个科学的指标变为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国家体委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摸清全国群体现状的基本数据,把全民健身的工作逐步纳入科学化的轨道;研制中国幼儿、青少年、老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筹建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陆续征集、评选并出版《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其他各卷;组织撰写与出版《全民健身系列理论丛书》。
十、要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队伍的建设
1997年国家体委将下发《社会体育指导员补充教材》,评审第三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各级体育部门要重视与加强群众体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各种培训和在岗学习制度,逐步建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要把热爱群众体育事业、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的体育人才充实到群体工作的队伍中来。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做到培训、服务、管理“一条龙”。
以上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说体育工作的大政方针都已清楚了,我们要扎扎实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国家体委在1997年落实《纲要》重点要抓的20件大事:
1.建立健全全民健身领导机构;
2.举办第三届“全民健身宣传周”;
3.进行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
4.推广第八套广播体操;
5.建立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系统,在全国开展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
6.征集群众喜爱的群体竞赛项目;
7.成立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8.成立全民健身器材专项审定委员会,评审和推广优质的、深受群众欢迎的健身器材;
9.出版全民健身系列丛书;
10.筹办群众体育信息中心;
11.在八运会期间进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同时,开展评选表彰“县(市)级先进体育工作者”活动;
12.研制中国老年人、青少年、幼儿体质测定标准;
13.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14.推广全民健身主题歌、宣传口号、宣传画;
15.召开全国全民健身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16.出版《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征集第二卷》;
17.认真贯彻《体育法》,并结合全民健身计划实际。制定《大型群体活动的管理办法》、《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县级体育工作管理条例》、《学校体育督导暂行规定》等法规性文件;
18.筹建中华体育基金会全民健身专项基金;
19.对行业体育工作进行调研,提出加强与改进工作的意见。适当时机召开全国行业体育工作会议;
20.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调研,为同国家教委联合召开的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做好准备工作。
同志们,又一个千年之门即将打开,21世纪距离我们今天只有3年时间。中国人有着辉煌的过去,但能否赢得未来?关键在人,人是世间最宝贵的因素。因此,造就体魄强健的一代跨世纪的中国人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体育工作者的身上。《纲要》第一期工程第一阶段的实施工作已经结束,但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这个跨世纪的中国国民体质建设的宏伟工程却刚刚起步,我们要紧紧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把贯彻实施《纲要》第一期工程第二阶段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为增强全民族体质,为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