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体育改革的动力进行探究,试图找出体育改革深化的动力机制与路径,以推动体育体制改革深化的进行。
第一章对我国体育改革划分为4个阶段,对我国体育改革的状态进行了判断,并以足球交易费用为例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第二章对我国体育变迁路径、路径依赖、路径突破以及进一步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第三章对美国、日本和我国的体育制度进行介绍、分析和比较;第四章构建体育利益理论,并对我国体育利益格局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实现利益均衡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我国体育改革深化的动力和阻力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体育改革的主体政府进行分析,对政府办体育的利弊、政府体育职能、体育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体育改革深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体育改革在2000年后就处于停滞期,我国的体育改革处于夹缝状态,原因在于改革主体的动力丧失。
第二,我国体育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表现由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向体制内的存量改革的推进过程。我国体育改革的过程表现出了强烈的路径依赖,即行政垄断依赖和竞技体育路径依赖。要突破路径依赖必须国家力量和外生力量的推动,依靠由上而下地推动和由下而上地表达共同推动中间层的改革。我国体育制度变迁路径应该选择渐进式与激进式改革相配合、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形成以全运会为突破口的各个制度相互配套的平行推进路径。
第三,美国体育体制是分权型管理。其特点是开放的大系统,最大的包容性和体育设施运行的高效率。学校是美国体育的基础和中心,大众体育是公共产品。日本体育改革的道路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其特点是善于运用法律等正式制度来规制体育的发展和改革,重视青少年体育发展。
第四,我国体育体制改革深化的本质是体育相关利益的调整。我国体育利益表现在利益的多元化、利益的经济性和开放性、运行的双轨制、社团和市场主体没有形成独立的利益主体。而我国体育利益格局表现为失衡、扭曲和固化,因此必须进行均衡。利益均衡的过程就是体育体制深化的过程和体育体制变迁的过程。
第五,我国体育改革的外源性动力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体育的发展,内源性动力主要是利益、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目前我国体育要着重在产权清晰和扩大竞争两个方面进行。我国体育深化改革动力主体从理论上讲是政府体育管理官员和知识分子,实践动力主体是人民大众、体育经济主体和高校体育主体。现实阻力是旧制度和传统的思想观念,而体育行政部门及部分官员、全国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中心)、官办体育企业等成为体育改革深化的阻力主体。
第六,推动我国体育改革深化程度的核心是国家(政府),政府制约体育体制改革的各种制度的建设。政府体育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由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的转变、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合并、完善各个体育利益主体在体育政策形成中的表达机制、推动公民体育权利入宪、推动体育制度尤其是体育产权的创新和培育竞争性的体育市场等都是当前体育改革深化的重点和难点。在这方面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全运会的改革,这取决于政府对自身改革的态度和力度,也取决于法规政策的规定;取决于中央的推动,也取决于民众对于自身体育利益的觉醒和要求,而更重要的是对于体育部门和官员的宪政改革——体育部门职能的明确宪法(法律)约束、完善的监督和完整的信息公开 等。
关键词:动力机制;体育利益;政府;竞争性市场;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