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意义
竞技体育,因竞技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因竞技而不断开化与进步。可以说,竞技体育的历史,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体育竞技的历史。
体育竞技,就其广泛含义来界定,就是: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个人或集体依特定的规则为夺取理想的名次和表现满意的竞技水平而展开的较量。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体育竞技至少包括了以下六个要素:第一,竞技者;第二,竞技目标;第三,竞技场;第四,竞技技术;第五,竞技规则;第六,竞技执法者。在这里,本文所涉及的竞技者是世界高水平的运动员;竞技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竞技场是国际体坛;竞技规则是国际奥委会单项委员会制定的竞赛规则;竞技执法者一般是持有国际级或国家级裁判证书的裁判员。本文论述的主题是第四个要素,即我们熟知的竞技体育技术,就竞技体育技术结构体系而言,若似诸多层次嵌合筑成的技术金字塔,本课题论域划定在塔尖部分──竞技体育前沿技术。
国际竞技体育之竞技,其核心是最前沿的竞技,只要国际竞技体育存在,前沿技术的较量就存在。前沿技术具有永不停息、不断扩展的本性。我国近半个世纪的竞技体育史,为我们展示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如:
中国乒乓球队30年来能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在技术发展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最前沿。据邱钟惠等(1992年)撰文统计,在迄今为止世界上出现的五大类12种最前沿的技术打法中,中国就拥有其中的五大类10种打法,占83 %;在世界乒坛13项发明情况统计中,中国7项,占53 %;在23项曾创造了辉煌战果的历史性前沿技术的创新技术情况统计中,中国14项,占61 %。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女排经历了30年的发展,初学欧美的强攻、拦网,后学亚洲的防守、发球,又学我国男排发展的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把这些先进的技、战术打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同时在自己的特点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交叉、夹塞、单脚背飞、快抹等快攻新技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技术绝招,对突破对方的拦网产生了特殊效果。终于在80年代成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荣获“五连冠”的辉煌战果。
创新就是生命,难尖动作造就冠军,已经成为难美竞技项群发展最基本的规律。1952年,苏联队首次参加奥运会体操比赛,便以高质量和优美熟练的动作技术夺得男女团体冠军,并称雄于整个50年代。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以做别人不敢想像的难尖动作和最高规格的动作质量为原则。在世界体坛称霸近二十年。在1979年第20届世锦赛上,苏联男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最新最难的“前沿技术群”和“优秀运动员群”,夺回失去多年的冠军宝座。中国体操队自80年代以来在历次世界大赛中成绩显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敢于向世界体操动作技术最前沿冲击。由国际体联正式命名的创新动作有:男子自由体操“月久空翻”、“童非跳”;吊环“李宁正吊”;鞍马“童非大爬”;单杠“肖瑞智空翻”;女子平衡木“杨波跳”;高低杠“佳妮腾越”、“李莉正吊”等等。显示出我国体操界掌握最前沿技术的丰硕成果。
在竞技体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前沿技术的出现主要有两种形式:渐进式和突变式。前者指原有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推进前沿技术逐步升级。如空翻一周──二周──三周,转体360 °──720 °──1080 °──1440 °等,后者指出现了以前没有的结构形式全新的前沿技术。如跳高过竿技术的演变,从蹲踞式──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到背越式,每一种技术从助跑路线、起跳方向、过竿姿势到落地方法完全不同于在此之前的技术。体操中的托马斯全旋将平面上的全旋与分腿的身体姿势结合起来,使身体运动从平面上升到立体;单杠上空翻与越杠技术相结合,把飞行动作推向了更高的技术层次。
如果说前沿技术的渐进式发展是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完成,体现着技术发展的连续性,那么,以创新为核心的突变式发展则更富于阶段性,即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使运动技术的整体水平得以飞跃式的、大幅度的提高。如1972年日本体操运动员冢原光男在单杠上完成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空翻两周转体360 °的高难动作。这一动作曾被形象地夸张为只有在月亮上失重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成,因而曾被称为“月亮空翻”。随之体操技术发展到复合轴多周空翻加转体的“旋”的时代。
形式全新的前沿技术的产生,往往会引起技术体系的震荡,改变原有的技术结构,建立新的技术结构体系,使技术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往往使率先创新者在优异运动成绩“争夺”过程中得到巨大的效益,因而倍受人们关注[1]。
不难看出,在国际竞技场上,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由前沿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前沿技术的开拓者,往往即为旧有平衡的率先打破者,并由此与对手形成技术水平的高低“落差”,站在了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由于人们对新的前沿技术有较长的适应与摸索对策的过程,所以使强者可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保持技术的前沿领先地位,尽享前沿技术的回报之果,并在推进技术进一步拓展过程中,率先站在了较高的起点上[2]。
在日常训练和竞技场上,几乎所有的竞技项目都在不停地探讨最有效的竞技技术,力图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建立自己的技术风格,形成前沿技术优势,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而难美竞技项群的诸多运动项目,更是以最前沿的绝招技术夺取锦标,并成为各国运动员、教练员日常训练的基本目标。然而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新技术只是昙花一现,很快被淘汰。有的走入歧途,被规则限制使用。只有部分精品技术,在精雕细刻和磨砺中,逐步成熟,出奇制胜,创造出令人注目的运动成绩,成为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各时期“系列优化技术的集合──前沿技术群中的一份子”。
竞技体育前沿技术可以说是竞技运动技术体系中的“精品”、“极品”,甚或是“孤品”技术。能否不断开发、研究、掌握并成功运用前沿技术,以及前沿技术的数量、质量如何,往往决定一个国家某一运动专项的水平是一流还是二流,有时甚至是夺冠军还是丢冠军。正因为前沿技术的意义重大,各个国家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都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地进行探索,力争抢在或保持在世界竞技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地位。显然,对这类尖端技术,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恰当的概念去描述它,以在思维上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且还应注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它,以在训练上有一个准确的引导。前沿技术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前沿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学机制何在?前沿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有何规律?如何看待前沿技术的价值品级?怎样对前沿技术进行评价?以及前沿技术可持续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对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及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课题试图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得到有价值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