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10个领先者的突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81/684681/b_684681.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传:光荣历史与第一次产业升级
万事利的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乡镇企业“杭州笕桥绸厂”,由沈爱琴与22名“洗脚上田”的农民联合创办。杭州笕桥古称“茧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重镇,南宋时即形成成熟的丝绸产业布局,而创始人沈爱琴则是当地富有名望的丝绸世家沈氏之后人。
历史上,中国丝绸曾是令西方上流社会趋之若鹜的奢侈品,各国元首和贵族莫不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但到了近代,中国丝绸产业却严重落伍了。由于工艺技术落后,品牌意识淡漠,长期停留在粗放生产阶段的中国丝绸企业集体沦为西方品牌的原料商和代工厂。这些西方品牌以每平方米几元至十几元的价格从中国采购丝绸面料,经过印花、印染、防皱等一系列工序后,产品以数千人民币的价格上市,依旧供不应求。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中国生产了全球90%的蚕茧、70%的生丝、45%以上的坯绸,但丝绸工业总产值甚至不及法国的一个零头。
沈爱琴推动了万事利第一次产业升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沈爱琴大举借债,引入日本喷水织机,法国与德国的印花和印染工艺,借助国外先进工艺升级产业链,推出丝绸被面、丝绸服装等一系列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万事利从单一的坯丝生产商发展为综合性丝绸产品制造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2F6E9/35919772045061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81-01.jpg?sign=1739002537-KRGuP7KvVCsdUwR7LHa3wedcpYXCyyuA-0-c97406763912bc90e21a117a29cd7bc6)
万事利第一次产业升级后形成的一体化丝绸业务
在沈爱琴的带领下,万事利有意识地开始了品牌建设。1999年,万事利即取得“中国驰名商标”。2001年在美国纽约举办“黄河之梦”丝绸时装展示会,同年成为上海APEC会议国家元首唐装睡衣供应商。随着声誉鹊起,万事利也赢得了国外品牌厂商源源不断的丝绸面料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