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O 1.0模具设计授课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塑料件的设计

工程塑料制品大部分是用注射成型方法加工而成的,制件的设计必须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塑料本身的特性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结构和模具、节省材料、便于成型。

1.制品的形状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图1-15中合理的设计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图1-15 制品的形状设计

2.中空部分的处理

热塑性的中空注塑制品并不像金属般的那么难制造。然而,此举会增加模具的制造成本及灌入空气于中空部分的加工成本。所以,可能的话,最好减少或消除中空的产品。

如果产品的设计可选择包含中空或不平衡的异形时,这时最好选择中空如图1-16所示,当然含中空的异形制品,其尺寸公差比不含中空的大。图(a)中壁厚不均匀,尺寸公差不好控制,凹痕严重;图(b)较好,壁厚较均匀;图(c)为最佳设计。

图1-16 产品中空部分的处理

3.边角与支撑设计

陡峭的边角塑料制品,极不易被注塑出且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点而遭破坏。所以设计内外边角半径时,最好其值为壁厚的一半以上,并且内外边角半径同圆心以防止冷却时造成应力。如图1-17所示,图(a)中边角太陡峭,且内外半径非同心圆;图(b)较好,无陡峭的边角。

图1-17 边角设计

制品内部有大的无支撑区,注塑时须要较大的注塑力,在模具入口处必须设计为流线形,因此增加了加工困难性及成本。所以最好能修改原设计以增加强度。如图1-18所示,图(a)设计有较大的无支撑区;图(b)为改进后的设计,有足够的强度。

图1-18 支撑设计

4.产品的壁厚

虽然本质上任何异形件均可能由热塑性塑料制得,但仍有许多影响极大的设计因子需要考虑。首要是异形件的壁厚。具有均匀厚度的异形品最易制造,若是壁厚不均匀会造成塑料流动不平均,使得各部分的冷却速率不同,如此较厚部分易产生翘曲。如果不均匀的壁厚真的无法避免,最好于厚断面部分给予额外的冷却。当然这样一来,加工工具变得复杂,生产成本也增加了。

另外,非均匀壁厚的产品,其尺寸公差应为均匀肉厚产品的一倍。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凹痕常发生在厚肉断面对面的平坦表面上,这时最好将产品重新设计。如图1-19所示,图(a)极易产生凹痕,图(b)则将其凹槽化,以消除壁厚过大部分。

图1-19 产品的均匀壁厚

塑料零件的壁厚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太薄会造成制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受力后容易产生翘曲变形,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的零件就难以充满型腔。反之,壁厚过大,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率,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疵病。因此制件设计时确定零件壁厚应注意以下几点。

◆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壁厚。

◆ 零件的各部位壁厚尽量均匀,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不均匀的壁厚会造成严重的翘曲及尺寸控制的问题。

◆ 承受紧固力部位必须保证压缩强度,避免过厚部位产生缩孔和凹陷。

◆ 成型顶出时能承受冲击力的冲击。

一些常用塑料的推荐壁厚见表1-1。

表1-1 制品壁厚的参照值

5.产品的脱模斜度

为了在模具开模时能够使制件顺利的取出,而避免其损坏,制件设计时应考虑增加脱模斜度。脱模角度一般取整数,如0.5、1、1.5、2…等。通常,制件的外观脱模角度比较大,这便于成型后脱模,在不影响其性能的情况下,一般应取较大脱模角度,如5°~10°,如图1-20所示。

图1-20 制件的脱模斜度要求

6.BOSS柱(支柱)设计

支柱为突出胶料壁厚,用以装配产品、隔开对象及支撑承托其他零件。空心的支柱可以用来嵌入镶件、收紧螺钉等。这些应用均要有足够强度支持压力而不致于破裂。

为免在扭上螺钉时出现打滑的情况,支柱的出模角一般会以支柱顶部的平面为中性面,而且角度一般为0.5º~1.0º。如支柱的高度超过15.0mm时,为加强支柱的强度,可在支柱连上些加强筋,作结构加强之用。如支柱需要穿过PCB时,同样在支柱连上些加强筋,而且在加强筋的顶部设计成平台形式,此可做承托PCB之用,而平台的平面与丝筒项的平面必须要有2.0~3.0mm,如图1-21所示。

图1-21 BOSS柱的处理

为了防止制件的BOSS部位出现缩水,应做防缩水结构,即“火山口”, 如图1-22所示。

图1-22 做火山口防缩水

7.设计加强筋

为满足制件的使用所需的强度和刚度单用增加壁厚的办法,往往是不合理的,不仅大幅增加了制件的重量,而且易产生缩孔、凹痕等疵病,在制件设计时应考虑设置加强筋,这样能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它能提高制件的强度、防止和避免塑料的变形和翘曲。设置加强筋的方向应与料流方向尽量保持一致,以防止充模时料流受到搅乱,降低制件的韧性或影响制件外观质量。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料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于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分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分的刚性。

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未端部分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而且因为缩水的问题,筋骨的厚度不能大过平均壁厚的厚度。

加强筋高度通常塑件为壁厚的3倍左右,并有2~5度的脱模斜度,与塑件壁的连接处应用圆弧连接。防止应力集中,加强筋的厚度应为塑件平均壁厚0.5~0.7,如果太大,容易产生瘪凹。如果要设置多个加强筋,则分布应错开,防止破裂。如图1-23所示为推荐的加强筋截面尺寸。

图1-23 加强筋截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