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发展基金,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一、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2010年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63.4%;增加值13.4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53.2%;利润总额3.8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22%;税金总额3.4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83%。
重点产品集成电路完成产量55.03亿块,比“十五”末增长125%;无线电专用设备2312台,比“十五”末增长681.1%;电真空器件2.49万只,比“十五”末增长124.3%;波导元器件3.47万套,比“十五”末增长151.45%。
到2010年年末,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内企业93家,比“十五”末增长72.2%。按企业所属性质分,国有企业3家,国有独资公司2家,集体企业1家,股份合作企业1家,三资企业2家,其他企业84家。从业人员总数1.74万人,比“十五”末增长23.1%;研发人员414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3.8%;资产总计84.7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4.6%;2010年完成各项投资及研发费用9.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491.2%。
二、电子发展基金使用情况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把电子发展基金申报、使用、管理工作作为抓项目、促发展的重要内容,多次召开电子发展基金的专题会议,对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申报、使用等提出具体要求,项目申报上取消企业所有制限制,以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等来进行技术衡量,以有无过硬的管理队伍和严格的财务制度及良好经济效益为切入点,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初评,确保推荐上报项目质量。先后组织申报了38个项目,总投资为5.85亿元。
2006年以来,共有12个项目(含倍增计划项目6个)得到电子发展基金支持,资助金额1120万元。其中软件类3个项目,总投资0.22亿元;集成电路类1个项目,总投资0.18亿元;基础类1个项目,总投资0.07亿元;计算机和通信类1个项目,总投资0.07亿元。目前,10个项目已完成了验收,尚未验收2个项目分别是2009年和2010年才批准的项目,其中2009年的1个项目计划在2011年年底验收。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2008年设立了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0年落实地方配套资金870万元,支持27个项目,带动总投资7.27亿元。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专项资金规模已扩大到3600万元。
三、电子发展基金对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6.7%,利税总额年均增长24.62%;软件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6.04%,利税总额年均增长38.73%。软件服务业中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54家,超过亿元的企业有5家,较“十五”末的18家、2家,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日趋明显。全省微电子行业的生产能力95%以上集中在天水市,其销售收入占全省微电子销售收入的98%以上,已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封装为核心,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等产品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全省经认定的软件企业主要集中于兰州市,收入占到软件服务业总收入的99%以上,排列前10名的软件企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8.32%。
(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华天电子集团2005年与2010年相比,集成电路的产量从20亿块发展到55亿块,增长175%;销售收入从3.88亿元发展到12.06亿元,增长了210.8%;利润从0.5亿元发展到1.41亿元,增长了182%;税金从0.24亿元发展到0.98亿元,增长了308.3%。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与2010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从0.87亿元发展到2.43亿元,增长了179.3%;利润从0.24亿元发展到0.47亿元,增长了95.8%;税金从0.04亿元发展到0.18亿元,增长了350%。其研制开发的“交通综合业务平台”在西南、西北等地区多个项目中标,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领域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信誉和品牌。
(三)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企业的科技投入,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到2010年,有10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创建了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共开发新产品500多种,年均开发100多个新产品,其中30多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获得了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新产品年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共申请专利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约20项。兰州正远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型机场货运站物流服务管理系统——基于BSM的机场货运站业务服务平台及产业化”项目,结束了国内大型机场在该领域长期由国外大公司垄断的历史,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申请相关专利10项,其中5项已授权,发表学术论文13篇,制定了1项企业标准并实施应用,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品绿色镀膜工艺及成套装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有效解决了电子信息产品电镀中六价铬的污染问题,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镀膜行业提供了升级换代设备与工艺。该项目共申请应用和发明专利1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组建了我国镀膜行业第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实施,带动了装备制造、微电子、半导体、电信制造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深度融合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创新能力。骨干企业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管理系统,在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过程、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初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企业效益。目前,全省重点企业80%实现了办公自动化,50%以上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90%左右建立了内部网络。
四、电子发展基金管理经验
(1)重视项目的培育和申报。对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适当扶持,使它们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再借助更大的平台,做好项目申报,获得更多支持,加快发展速度。项目选取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杜绝“拍脑袋”行为,紧扣要求,不输在“起跑线”上。
(2)加强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在项目获得支持后,注意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优化资金配置使用,支持攻克技术难关,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使项目尽早发挥效益。
(3)做好项目验收前后工作。以“管理办法”为基点,以“合同”为准绳,全面或超额完成各项主要指标,做好项目总结及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后,推动企业继续挖掘项目潜力,做好配套,变产品为商品,开拓市场,实现多赢。
(4)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以项目为重点,以优化环境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部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考虑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研究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的财政、土地、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配套措施,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多方争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切实抓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