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河南省
一、河南省软件产业十年发展回顾
国发18号文执行的十年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河南省软件产业快速成长的十年。十年间,河南省的软件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2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20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在50%以上。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河南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据工商部门统计,全省注册登记业务范围涉及软件开发、生产、销售和信息服务的企业约有1500家。截至2010年9月底,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380家;获得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116家,其中一级资质3家,二级资质11家;通过CMM/CMMI认证的企业14家。全行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
(一)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河南省软件业起步于行业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信息安全、电力信息、轨道交通、地理信息、金融税务、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水平的软件产品。
1.信息安全
河南省在信息安全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国内从事信息安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知名学府——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就坐落在河南省郑州市,该大学很多成果在当地得到转化,带动一批企业的发展。目前,河南省从事信息安全的软件企业有20余家,2009年产业规模超过10亿元,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如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山谷创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数字证书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推出了“Ipv6核心路由器”、“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移动安全认证交换系统”、“CA认证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网络防火墙”、“安全计算机”等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产品。
2003年1月23日,原信息产业部批复同意建设“郑州国家级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对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电力信息
河南省是一个电力大省,为电力系统服务的企业也比较多,通过认定的从事电力信息业务的软件企业有30家,2009年产业规模15亿元。主要企业有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分仪器有限公司、河南思达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大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智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洛阳斯尔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力系统数字化软件平台”、“线损精益化管理与降损决策支持系统”、“组态化的嵌入式智能仪器仪表集成开发系统”、“基于可视化诊断技术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等产品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轨道交通
河南省从事轨道交通方面业务的软件企业有20多家,主要有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三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辉煌公司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WJC型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及思维公司的“LKJ系列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产品都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为我国几次铁路提速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5月,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及相关的高校、科研单位、中介机构发起成立了“河南省轨道交通电子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以整合及协调产业资源,加快轨道交通软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建立一个完整的轨道交通软件产业链,加速推进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信息化。
2009年9月,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软件企业。
2010年10月,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论证会在郑州召开,会议通过了把“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列为河南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的提议。
4.地理信息
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为主要技术依托,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例如,郑州威科姆软件有限公司的“应急地理信息系统”和“北斗网络服务器系统”、郑州时代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时代之星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和印前工作站软件”、河南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用于省级输配电网的“HIT-PGS2000应用软件”等产品都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时代之星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和印前工作站软件”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南阳金冠集团联合组建了河南省3S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GIS、GPS和RS领域研究开发和成果产业化工作。
5.医疗卫生
河南省从事医疗卫生方面软件开发的企业比较多,有30余家,主要有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华东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好友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等,“多道生理参数分析记录系统”、“数字式多道心电图”、“专家远程会诊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等产品在国内多个省份得到推广,并得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电子发展基金的支持。2009年9月,深圳天图风险投资公司与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为其注资4200万元。
6.工业控制
近年来,河南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推进两化融合,大力推进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过程管理软件的研制开发,并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其中以大型企业所属的专业化软件研发机构为突出代表,如中信重工所属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所属平顶山信息技术开发公司、中铝长城铝业所所属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009年,工业控制软件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4.5亿元,成为河南省软件产品的第三大板块;2010年10月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铝冶炼制造执行系统MES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5个装备制造业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典型解决方案之一。
7.物联网
2010年,河南软件行业围绕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有大动作出台:3月,河南省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中心设立多个技术研发平台,主要针对河南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省内外创新合作,开展相关产品的系统化、工程化研发,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5月,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联盟由21家常务理事单位和53家理事单位组成,通过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物联网产业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物联网产业推进体系。
目前,河南的物联网技术研究重点围绕传感器及信息采集前段和技术推广应用来展开,并在多个技术和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在省内外有多个示范项目工程已有显著进展。
(二)园区建设与公共服务情况
截至2010年10月底,河南省内共有4个国家认定的软件园区,分别为一个国家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部软件园)、两个省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河南省软件园和洛阳软件园)、一个国家级软件孵化器(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以及正在扩建中的郑州软件园(河南科技市场)。软件园为河南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发展平台,成为河南省重要的软件产品研发基地、软件企业孵化基地、软件产品出口基地、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软件技术合作基地。此外,还有建设和待认定的软件及动漫、创意产业等相关类园区近10个。
河南省各软件园成立以来,软件园建设已从初期注重完成土地开发、利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建设为主向注重核心能力建设、注重公共支持体系建设转变,是软件产业中最大的增长点。各软件园纷纷建立软件人才培训体系,多模式、多渠道培养软件人才,同时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河南863软件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其中最为成功的范例,该平台在为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的会员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技术服务”的目标下,按照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原则,以J2EE为框架,综合运用先进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质量保证的思想和技术,承担信息发布与管理、用户与资源管理等任务,用户可通过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访问或使用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中的所有资源。
截至2009年年底,各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有些相关企业也入驻),其中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达340余家,创造软件收入数额达160亿元,占全省软件行业收入的90%强。
(三)人才培养情况
河南省内高校对软件人才培养均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目前,全省所有46所本科院校均设立了软件学院或计算机技术学院,绝大多数专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计算机软件或相关专业。每年本专科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达10000人以上。
河南省内仅有郑州大学等6所高校开设硕士及以上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每年约有300名软件专业硕士及以上研究生毕业,但由于其中多数人选择到发达地区工作,省内高层次软件人才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目前,河南省的软件人才在职教育主要是依托社会力量,各高校及其他组织尚未开展此项工作。河南省已将软件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类考试完全纳入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评定范畴,但仍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事业单位、院校及非企业类社会组织仍采取以往评定方式,所有企业均采用考试方式。
二、河南省软件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一)规划体系建设方面
2000年国发18号文发布时恰逢“十五”规划制定和启动之时,由于当时河南软件行业还处于相对弱小的阶段,因此只是将其作为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河南省“十五”规划体系,未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
2005年“十一五”规划制定时,河南软件行业已经历经了5年每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长,产业规模扩大了数10倍,已经成为全省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制定专门的行业发展规划条件已经成熟,原河南省信息产业厅于是启动了《河南省软件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05年年底编制完成并对外发布,这是河南省制定的第一个软件行业专题发展规划。2006年7月,河南省政府以豫政[2006]39号文印发了《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规划,其中,对全省软件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论述。
2009年8月,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编制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的通知》(豫政[2009] 64号),决定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经省政府研究,全面开展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该通知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担了现代服务业规划中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据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专门班子,在省电子学会等单位的支持下,完成了《河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编制工作,即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发布。
(二)“双软认定”实施和重点企业培育方面
1.“双软认定”实施工作情况
2000年原省信息产业厅组建完成后,即按照国发18号文和《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于2000年12月15日组建了河南省软件行业协会,其主要工作是: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本地区的软件企业认定和产品登记工作;宣传、贯彻、落实政府的软件产业政策;加强全省软件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合作、联系和交流;推进软件开发工程化,软件产品商品化、集成化、软件经营企业化和软件企业集团化;协助软件企业开拓国内外软件市场,发展河南省软件产业。积极开展国内外软件业的交流与协作活动。
随后,原省信息产业厅与省国税、省地税、科技等部门举行联席会议,制定了关于“双软认定”工作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跨部门“双软认定”协调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这一机制运行良好,有效保证了国发18号文在河南全省的全面贯彻执行。
截至2010年9月底,河南省“双软认定”企业累计达到380家,软件产品累计达到1239件。累计增值税退税4.4亿元,所得税减免5.08亿元。
2.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培育工作情况
河南省未单独建立省内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制度,而是将此项工作与省政府组织的省重点服务企业(省重点企业)结合进行。此项工作自2004年开始执行。申请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的由河南省发改委和河南省信息产业厅联合推荐,2004年,许继软件公司、郑州思维自动化有限公司入选,并蝉联多年。
为推动河南省的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培育工作,河南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推动大型企业软件部门的剥离工作。这些剥离企业都有着雄厚的人才、技术、经济实力,而且“背靠大树好乘凉”,发展基础要好于一般软件企业,这是河南省培育重点企业关注的重点。二是积极协调各方面给予其政策方面的支持。对列入培育对象的企业,河南省在企业优惠政策享受、财政支持资金争取等各个方面都给予最大限度的关照,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三是积极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协助培育对象企业与其他软件企业沟通联系,鼓励培育对象企业通过外包、分包等方式提高软件产品开发效率,在带动其他软件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以后的兼并重组打基础。
(三)财政资金支持方面
2002—2006年,省科技厅曾从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支持软件产业发展。2009年,河南省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该项资金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共同管理,用于支持信息化项目与软件项目,软件方面主要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0年,支持软件项目8个,经费总额达650万元。
河南省有郑州、洛阳两个省辖市设立了可用于当地软件产业发展支持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规模总额分别达到5000万元和1000万元。
三、河南省软件产业展望
(一)战略定位
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带动下,发挥服务、支撑、助推的功能与作用,提供适用优质的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在信息服务领域做到中部地区居前,部分产品位居国内领先水平。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业,把软件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贡献。
(三)发展策略
1.市场导向,抓住重点,有效服务
以产业改造升级、“三农”信息服务、社会信息服务为主攻方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抓住重点,为河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和服务。
2.发挥优势,局部突破,带动提高
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重点项目、优势企业聚集,在重点领域、重点产品方面取得突破,进而带动全省信息服务业做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3.突出软件,内外兼修,协调发展
把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管理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作为信息服务的核心业务,精心组织、大力发展。在服务保障省内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扩展国内的信息服务业务。出台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动漫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推动河南省信息服务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4.优化环境,培养人才,创新进取
制定并完善信息服务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落实相关政策,优化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培养信息服务业的各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加快引进前沿技术和领军级人才,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主要目标
1.产业增速目标
全省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信息传输服务业(通信、互联网、广播电视)年均增长13%;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服务外包)年均增长20%左右;信息数字内容服务业(动漫、网游、电子数字电子出版物等)年均增长32%以上。
2.产业规模目标
全省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2012年达到1020亿元,2015年达到1366亿元,2020年达到2795亿元。其中信息传输服务业同期达到700亿元、796亿元和1315亿元,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期达到300亿元、520亿元和1300亿元,数字内容服务业同期达到20亿元、50亿元和180亿元。
3.园区建设目标
到2012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园区1~2个,超100亿元的园区2~3个;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园区1~2个,超200亿元的园区2~3个;到2020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园区1~2个,超300亿元的园区3~5个。到2015年,许昌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郑州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基地、郑州中部软件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要率先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领先、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基地)。
4.骨干企业目标
到2012年进入全国软件百强企业2个,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3~5个;到2015年进入全国软件百强企业3~4个,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6~10个;到2020年进入全国软件百强企业5~6个,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15~20个。2015—2020年有3~5个骨干企业成为全国知名的软件开发或系统集成商。
5.自主创新目标
到2012年信息服务行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2~3个,省级技术中心25~30个;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4~5个,省级技术中心50个;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8~10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00个。力争有3~5个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成为国内的知名品牌。
6.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多层次、适用型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体系。到2012年,重点企业高、中、低三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匹配合理,其中高端技术研发人才,达到在职员工的1%~2%;2015年达到2%~3%;2020年达到4%~5%。
(五)重点关注领域
1.两化融合促进工程
(1)在产品设计和工艺管理方面:为生产(制造)企业普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PLM等,开发基础应用软件;为企业利用计算机开展网络化办公,提供方案咨询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设计数字化、办公信息化。
(2)在企业电子商务方面:开发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库存、销售、物流、财务管理系统软件,通过互联网快速沟通供需信息,实现企业商务信息化。
(3)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针对有色、冶金、化工、食品、轻工、服装等行业的需求,开发建立企业数据库、信息管理软件包;重点开发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企业产销管控一体化系统(CIMS)、物流管理系统、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ERP)等应用软件。建立安全生产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
(4)面向电力行业信息服务的重点是:开发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DMS),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等工程软件及系统集成产品。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开发电能计量计费系统、电力信息数据网络系统、网上结算交易运营系统等管理软件,做到网上结算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实现电力结算业务闭环自动化管理,为电力交易提供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技术平台。
(5)面向工业装备、通信网络、汽车电子、数字家电、医疗电子、交通电子等行业信息服务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研发各类应用软件,提高产品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程度。
2.“三农”信息服务工程
立足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开发推广“三农”信息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农村信息网平台增值业务、农村远程教育软件、新农合医保系统应用软件、完善农村网络平台建设。为“三农”信息发布系统、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3.社会信息服务工程
以电子政务工程为重点,构建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开发提供各类基础资源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系统应用软件;开发数据交换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系统软件和服务平台;为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务联合审批系统、社会保障与就业信息系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公路和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等,提供可靠稳定的系统软件和技术服务,支持协助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4.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依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发挥骨干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国家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为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发展基于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安全路由器、安全服务器、安全数据库系统、中高端网络防火墙、防病毒、入侵监测防御软件等专项信息安全产品。着力开发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应用的信息安全产品、无线网络条件下的信息安全产品、涉密安全等级操作系统、各类商用安全软件、个人信息安全软件和信息安全保密系统。
鼓励研发生产基于自主密码技术的安全软件与安全产品,重点发展安全防涉密计算机、服务器、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警务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生物识别安全保密产品、“云安全”智能主动防御型信息安全应用软件。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创立名牌,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
5.服务外包推进工程
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河南交通信息便利,商务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以郑州、洛阳高新区为重点,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依托“河南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联盟”,加大对外招商合作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客户软件定制、软件编程和软件测试等软件开发外包。培育软件系统租赁、系统托管等软件系统应用外包。加快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推动研发设计等知识外包服务(KPO)。鼓励支持以第三方在线服务模式,开展信息处理(如动漫、游戏产品设计制作)、数据托管、系统维护等信息服务外包;研发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协同管理软件;降低企业信息化运营成本,促进服务外包业务发展。
(六)“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的优势特色产品
1.电力自动化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
重点产品计划:电力系统数字化软件平台,线损精益化管理与降损决策支持系统,电能采集负荷管理系统,组态化的嵌入式智能仪器仪表集成开发系统,CJK—80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铁道机车供电系统自动化软件。
2.工业生产与管理应用软件
重点产品计划:铝工业企业管控一体化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软件,计算机生产线制造执行系统,基于SaaS技术的企业服务平台,粮食工程控制系统,瓦斯抽放监控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嵌入式软件和中间件软件,继电保护控制装置、电源装置、仪器仪表和通信设备类嵌入式软件产品。
3.铁路运输信息化应用软件
重点产品计划: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调车监控系统、机车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高速铁路应答器及读取设备、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票务系统,积极研发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键软件、轨道交通运行监控系统软件,创建面向铁路、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名牌软件产品。
4.信息安全管理软件
重点产品计划:移动电子政务便捷介入安全平台、电子政务安全共享交换平台、公网移动安全接入系统,基于网络的有害图像/视频检测阻断与监管系统、有害信息过滤取证与监管系统,PCMCIA密码卡、电子认证多应用融合服务平台、密级标识与定密管理系统,移动代理服务器、安全MAS系统、生物识别安全保密装备。
5.基于网络的新型数字产品
重点产品计划:MAS08-V100移动代理服务器,CDMA基站北斗时钟、北斗高精度时频应用系统,交互式网络数字电视(IPTV)系统及终端设备,宽带多媒体系统及终端设备,移动式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网络智能型视频终端设备,税控机、银税机系列产品。
6.公路运输和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重点产品计划:公路运输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非接触式车辆通行规费收取信息管理系统,多路径车型识别和流量信息管理系统,GIS综合信息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的升级改造工程,高精度、高稳定性计重系统集成和嵌入式软件。城市交通监控及综合调度智能管理系统,城际交通信息管理平台。
7.数字内容服务方面
重点项目计划:建立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测试技术平台,支持《小樱桃》系列动画片、《独脚乐园》三维动画片、《漫画月刊》等动漫、数字文化产品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