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黄金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山西省

国发18号文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发布以来,山西软件产业借此东风,彻底摆脱“自发自为、无人问津”的盲目发展状态,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舞台,对全省“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成为山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山西省软件产业十年发展回顾

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发18号文之际,当时的山西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厅正处在改制之中,2001年6月8日,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厅积极争取整体转为山西省信息产业厅未果,最终改制成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机电行业办),隶属于山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行业管理工作,山西省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未设立信息产业厅的省份。2001年年底,省机电行业办“三定方案”基本落实,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2002年4月2日,为贯彻国发18号文,在信息产业部、山西省经贸委、山西省民政厅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牵头,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正式组建山西软件行业协会。该协会是由山西省从事软件研究、开发、出版、销售、技术服务,以及从事信息化系统研究、开发和开展信息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合,经山西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宗旨是:加强山西软件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合作、联系和交流;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软件产业商品化、集成化,推动软件经营企业化和软件企业集团化,积极开拓国内外软件市场,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在政府和行业组织、企业集团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遵守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开展本行业的相关活动,为会员服务。该协会经信息产业部授权,承担了山西省软件企业认定与软件产品登记工作。山西软件行业协会的成立为全省贯彻落实国发18号文关于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打造了一个承载的平台,对山西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2月18日,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与山西省国税局、山西省地税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山西省软件企业认定实施细则(试行)》、《山西省软件产品登记实施细则(试行)》作为该通知的附件随文发布。该通知明确了山西省“双软认定”的运作方法、标准、程序,成为全省“双软认定”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该通知的出台标志着山西省“双软认定”工作进入了快车道。3月初,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山西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召开了“双软认定”工作布置会,要求相关企业申报有关资料及送检申报的软件产品。6月20日,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山西省国税局、山西省地税局召开了汇审会。会后,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准予科特软件收费查询触摸屏系统等31个软件产品登记的通知》。6月24日,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召开了全省首批软件产品登记发证会议,为15个企业31种产品颁布了证书,并安排了下一步软件企业认定工作。

2003年10月20日,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山西省国税局、山西省地税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批准2003年度山西省第一批认定软件企业的通知》。同年11月11日召开了首批认定软件企业发证仪式,并在《中国计算机报》、《山西日报》等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和宣传。12月中旬,山西省国税局批复了上述企业的软件产品退税申请,兑现了国发18号文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2003年年初,经信息产业部、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授权,山西软件行业协会开始了全省软件企业统计工作,业务上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对口。2003年年末,首次列入统计范围内的软件企业13个,从业人员824人,全年共实现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13760万元,其中,软件产品5396万元;系统集成7135万元,软件服务1229万元;实现增加值7607万元;实现软件及系统集成利润1352万元;上缴税金606万元,山西软件企业首次以整体队伍的形式,在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正式亮相,成为山西省信息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2007年11月6日,经山西省科技厅批准,山西软件园在太原高新区成立。山西软件园由山西省科技厅投资的“山西创业大厦”、太原高新区建设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太原高新电子数码港”、“太原高新区国际大厦”、山西省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太原高新区电力电子科技园”和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投资建设的“山西软件大厦”共同组成。该软件园的成立为山西软件研发企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

2008年4月8日,山西省经济委员会技术创新处联合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化办公室、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处、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工业处、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处、山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科技处、太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组成“山西省IT企业联盟工作推进协调小组”,牵头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山西IT企业联盟”。“山西IT企业联盟”由57个信息技术企业和75个传统工业企业组成,重点围绕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集成及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及信息安全建设等方面开展经济协作交流与合作;加强山西IT企业间的合作、联系和交流,优化配置联盟成员内部资源,规范IT市场运作,减少企业间无序竞争,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自联盟成立以来,联盟理事会多次组织山西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开展信息技术需求现场研讨会,重点研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以两化融合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技术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联合创新。

2008年7月23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成立山西软件园专家咨询小组的通知》(晋科发[2008]67号),决定成立“山西软件园专家咨询小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审定山西软件园的发展战略及规划,确定软件园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并对技术研发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专家咨询小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担任;顾问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吴建平担任;组长由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建潮担任;成员由山西省8名相关专家担任。

2008年7月30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成立山西软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晋科发[2008]69号),决定成立“山西软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山西省软件园建设的领导决策机构,其职责是制定山西软件园建设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协调解决软件园开发、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平担任;副组长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廉毅敏担任;成员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卫小平、太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新伟担任。

2008年8月18日,太原高新区管委会设立“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西软件园管理中心”,在“山西软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山西软件园专家咨询小组”、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太原高新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负责起草软件园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负责软件园政策研究和招商引资;负责软件园的日常管理、企业服务;负责软件园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负责软件园的人才培训和各类资质认证。《山西软件园管理办法(暂行)》、《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山西软件园建设和发展的若干规定》也相继出台。

2009年1月7日,科技部批准认定山西软件园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山西软件园成为全国35个国家级软件园区之一,也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软件园。目前,山西省软件园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已达215个,其中,通过“双软认证”的企业69个,占到全省的81.18%。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7个,即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同昌信息技术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泰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奥科新得科贸有限公司。获得CMMI4资质的企业1个,获得CMMI3资质企业4个,通过ISO 9000认证企业35个。有省级技术中心3个。园区具有鲜明的产业独特性,空间的相对开放性,企业发展有效集聚性,初步形成以工业控制软件、煤化工软件、嵌入式软件、管理软件、动漫软件和软件服务外包等为发展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软件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为了进一步完善软件园区布局,形成研发与产业化相呼应的完整体系,打造一个集孵化、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身的技术创新平台,为软件研发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太原高新区管委会正组织“山西软件园二期工程”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12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投资约10亿元。

2009年10月,山西环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环保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软件”软件,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创新软件”,创造了山西软件产业新的历史。

山西省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003年的7607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38695万元,年平均增长31.16%;软件业务收入由2003年的13760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100664万元,年平均增长39.33%;实现利润总额由2003年的1352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26648万元,年平均增长64.4%;上缴税金由2003年的606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9823万元,年平均增长59.1%。软件出口额由2008年的97万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104.34万美元,同比增长7.6%;就业人数由2003年的0.0824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0.5397万人,年平均增长36.8%。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由2003年的13家发展到2009年的85家,现有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1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家。到2009年年底,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营业务收入上1亿元以上的软件企业有4家,主营业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软件企业有7家,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软件有17家。在煤炭行业,由山西清华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太原市精英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三极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煤矿瓦斯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联网”、“煤矿产量远程监近代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调度分析系统”等软件抢占省内煤炭行业;在电力行业,由山西省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振中电力软件有限公司、山西晋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电网运行方式核心平台系统”、“电力调度大楼综合管理系统”等软件得到用户的认可;在交通行业,山西润泽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轨道电路及机车信号分析记录系统”、山西欣奥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山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的“公路动态轴重超限管理系统”已走出山西;在制造业,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组态软件”随其生产的电子专用设备畅销国内外;在教育行业,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了“视频展示台控制系统”软件;在公共安全业,山西奥科新得科贸有限公司的“三警合一管理系统”,山西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监狱管理系统”都非常受欢迎;在医疗行业,山西导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受到用户欢迎;在环保行业,有山西环信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环保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太原中绿环保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固定污染源连续监测监理信息系统”;在电子政务方面,山西泰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山西同昌信息技术实业有限公司的“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都得到广泛应用。除上述的软件产品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外,软件企业的服务范围还涵盖信息传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娱乐运营服务、外包服务等多个方面,成为山西省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山西软件产业有省级技术中心3个,即太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西泰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西同昌信息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太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智能电子产品及软件、计算机及网络、教学仪器及设备、水文水利设备的研发,并提供以智能电子产品及软件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其研发与生产的“TC401感应式数字水位传感器及系列测控仪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山西省1311重点建设项目”等多个奖项;研发的“TC302遥测终端机”“水位流量计TC403”“高清一体化数字摄像机”“嵌入式便携文档播放器”“资源管理软件”“山西省乡镇天气预报系统(WEBGIS系统)”“矿产资源管理系统(GIS系统)”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山西泰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数字电视机顶盒、GPS卫星定位导航产品的研发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集成、系统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其开发的金翔协同办公系统V1.0,被山西软件行业协会评选为“山西省优秀自主软件产品”。

山西同昌信息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以政府、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研发为核心,综合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与咨询为一体,开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站自建平台、交通运输综合业务系统、国家统计宏观数据库系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系统、计划生育管理系统等产品,为政府提供了一体化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满足了政府网络办公的各种要求。该技术中心为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电力企业、煤炭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从企业协同办公到视频监控、即时通信、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求。

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要从事片式元器件专用生产设备、液晶显示器及模块(LCD/LCM)专用生产设备、薄膜电容器专用生产设备、镁及镁合金冶炼工艺装备等光机电一体化及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设计开发。其设计的液晶显示器及模块(LCD/LCM)设备已具备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后工序生产的系统集成能力,切割、分断、注液、消泡等部分关键设备已成功进入4.5代TFT-LCD生产线,取得相关专利30项,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ZFG-300片式电阻全自动一次分割机”等一批片式元器件关键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0402片式电阻关键生产工艺装备的技术突破。开展了高密度多层基板制造和新型倒装焊两大技术领域的研究与设备研制,是我国微电子组装项目的重点承担单位。

多年来,山西省“双软认定”工作严格按照《山西省软件企业认定实施细则(试行)》、《山西省软件产品登记实施细则(试行)》进行。软件企业的认定和年审的组织工作由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授权的山西软件行业协会负责。软件企业名单由山西软件行业协会初选,报经山西省机械电子行业管理办公室审核,并由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批准后正式公布,同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山西省现有认定企业85家,登记产品395件,认定工作体系运转正常。2009年11月,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全面负责全省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2010年5月,“山西省经信委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管理工作办公室”成立,山西软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山西省软件产业未来展望

“十二五”期间,山西软件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做强做大产业为目的,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为抓手,以落实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手段,在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巩固既有行业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和服务,产用结合,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全面提升产业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努力满足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遵循这一发展思路,将山西省软件产业发展主要目标确定为:2015年,山西省软件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上缴税金总额16亿元。

山西省软件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包括6个方面。

(一)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

重点围绕煤矿机械成套设备、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纺织机械、重型汽车、新型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电子装备等机电产品领域,研发推广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多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将其培植成为山西省软件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大力发展应用软件

重点支持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工业、农业、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国产软件的示范应用,鼓励集成创新和建立产业联盟,鼓励企业间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做强做大应用软件。

(三)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

着力推进软件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通过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认证。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或模块定制加工、数据和技术服务等,主动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加快软件服务外包绿色通道、综合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建设。

(四)培育发展数字动漫、影视与游戏产业

重点支持数字内容加工处理的工具、平台、环境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民族原创、健康向上的动漫、影视、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培育壮大一批数字娱乐企业,打造具有山西文化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五)加快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队伍

加快推进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格认证工作,提升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壮大集成电路设计队伍。

(六)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新业态

把握软件服务化的趋势,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SaaS(软件运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服务业态,提高山西省软件产业的支撑服务能力。

三、山西省软件产业“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产业发展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应按三定方案要求,全力整合“电子产品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管理职能,彻底解决议事机构争夺行业管理部门具体行政管理权的问题,理顺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综合管理,统筹产业发展。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尽快出台《山西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西省软件服务业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各级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合理调配利用各项扶持资金,支持有关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大项目。各级政府要建立必要的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引导推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完善落实奖励政策,对列入省级(含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设计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软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的电子信息企业和软件企业,所在地政府或园区应给予适当的配套或奖励资金。对引进重大项目、完成招商引资目标、做出突出贡献的招商引资人员、社会人员和中介机构,实行奖励。实施政府采购与补贴政策,将山西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以上名牌电子信息产品及软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推荐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对山西省自主开发的、经审定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并具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电子信息系统、产品和技术,可由政府采购或补贴,逐步在全省推广应用。

(三)加快山西省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山西省信息产业中长期规划和科技重点工作,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则,主要依托山西省具备一定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创新服务机构等组织,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完善相关基础条件建设,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为山西省软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四)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

进一步强化软件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入园,促进人才、技术、资本和企业集聚,集约使用土地、节约利用资源和集中治理污染。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有序、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和地区间恶性竞争。

(五)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和引导企业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建立一系列以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院校等共同参与的技术或产业联盟,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体。引导企业拓展和深化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之间的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究开发体系和技术创新管理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或其他科技和产业化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六)支持优势企业发挥自身的整合能力

以资产、资源、品牌、市场为纽带,积极推动企业间联合重组,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扩大优势企业经济规模,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推动产业升级。

(七)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路子

加快建立和培育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以应用为导向,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以软件、网络和系统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八)加强企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

引导软件研发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优化产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和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改进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九)加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系统集成、内容服务、通信网络服务、广播电视服务等信息服务业的合作,促进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要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支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要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牵引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造互动发展的产业链。

(十)继续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在煤炭、电力、焦化、冶金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继续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形成“以点带链,以链带群,以群带区”的发展格局。

(十一)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

积极吸收借鉴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为海外专业技术人才回国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山西省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稳定和扩大装备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成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