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12机械设计授课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讲 AutoCAD机械设计概述

老师的话

本讲主要介绍AutoCAD 2012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技术,包括机械制图知识、机械图样的尺寸标注方法、几何作图方法、一般绘图方法及步骤等。

第一节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在利用AutoCAD制图之前,需要了解一些机械图形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下面逐一介绍。

在机械工程中,人们常用图形来表达思想、分析事物、研究问题和交流经验,具有形象、生动、轮廓清晰和一目了然的优点,弥补了有声语言和文字描述的不足,AutoCAD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图软件之一。如图1-1所示为利用AutoCAD 2012绘制的机械图形。

图1-1 利用AutoCAD 2012绘制的机械图形

一、制图的基本规定

技术图样是表达设计思想、进行技术交流和组织生产的重要资料,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因此,对于图样的画法、尺寸注法等都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定,这些规定即制图标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技术制图》是工程界的基础技术标准,是绘制、阅读技术图样的准则和依据,且必须严格遵守。

用CAD绘制机械工程图样时,首先应考虑表达准确、看图方便。在完整、清晰、准确地表达机件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二、图纸幅面及格式

一幅标准图纸的幅面、图框和标题栏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确定和绘制。

1.图纸幅面

为了便于绘制、使用和保管,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1-1所规定的基本幅面尺寸。

表1-1 基本幅面

在基本幅面中,A0图纸长边比为∶1,其面积是1m2。A1图纸的面积是A0的一半。其余各种幅面都是后一幅面的面积为前一幅面的一半。

如果必要,可以对幅面加长。加长后的幅面尺寸是由基本幅面的短边乘倍数后得出的。加长后的幅面代号记作:基本幅面代号×倍数。如A4 × 3,表示按A4图幅短边210加长3倍,即加长后图纸尺寸为297 × 630。

2.图框格式

无论图样是否装订,均应在图幅内画出图框,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需要装订的图样,其图幅格式一般采用A4 幅面竖装或A3 幅面横装。装订边预留25mm宽。图框距图纸边界的尺寸视图大小及有无装订边而不同。格式如图1-2(a)和图1-2(b)所示。不需装订的图样则不留装订边,其图框格式如图1-2(c)和图1-2(d)所示。

图1-2 图框样式

3.标题栏

标题栏的格式和尺寸按GB 10609.1-1989的规定,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其他区(如材料、比例、重量)、名称及代号区(单位名称、图样名称、图样代号)等组成。通常工矿企业工程图的标题栏格式如图1-3所示。

图1-3 标题栏格式

在学校的制图作业中可采用如图1-4所示的简化标题栏格式及尺寸。必须注意的是标题栏中文字的书写方向即为读图的方向。

图1-4 简化标题栏格式

三、比例、字体和图线

图纸幅面中,图形的比例、标注文字的字体和图样线等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置和标注。本节将着重介绍这几个要点的国标规定用法。

1.比例(根据GB/T 14690-1993)

机械图中的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称为原值比例,比例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比例,比例小于1的比例则称之为缩小比例。绘制图样时,采用GB/T规定的比例。如表1.2所示的是GB/T规定的比例值,分为原值、放大、缩小3种。通常应选用表1-2中的优先比例值,必要时可选用表中的允许比例值。

表1-2 图样比例

绘制图样时,应尽可能按机件的实际大小(即1∶1的比例)画出,以便直接从图样上看出机件的实际大小。对于大而简单的机件,可采用缩小比例,而对于小而复杂的机件,宜采用放大的比例。

必须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比例画图,标注尺寸时都必须按照机件原有的尺寸大小标注(即尺寸数字是机件的实际尺寸),如图1-5所示。

图1-5 采用不同比例绘制的同一图形

画重点

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标注所采用的比例。当同一机件的某个视图采用了不同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

2.字体(GB/T14691-1993)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1993中,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如下。

◆ 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必须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 字体的大小以号数表示,字体的号数就是字体的高度(单位为mm),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如需要书写更大的字,其字体高度应按2的比例递增。用做指数、分数、注脚和尺寸偏差数值,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

◆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长仿宋体字的书写要领是: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均匀、填满方格。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其字宽一般为h/

◆ 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用d表示。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h/14,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h/10。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和直体。

◆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绘图时,一般用B型斜体字。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字体。

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是图样上常见字体的书写示例。

图1-6 长仿宋字

图1-7 数字书写示例

3.图线(GB 4457.4-1984)

绘制技术图样时,应遵循国家标准《技术制图 图线》的规定。

所有图线的图线宽度 b 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系数中选择:0.13mm、0.18mm、0.25mm、0.35mm、0.5mm、0.7mm、1mm、1.4mm、2mm。粗线、中粗线和细线的宽度比例为4∶2∶1。

基本图线适用于各种技术图样。如表1-3所示列出了机械制图的图线型式及应用说明。

表1-3 图线的名称、型式、宽度及其用途

画重点

表中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的数值可供参考。粗实线的宽度应根据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取,一般取0.7mm。

如图1-8所示为常用图线应用举例。

图1-8 图线应用举例

绘制图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短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的两倍宽度,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7mm。

◆ 虚线及点画线与其他图线相交时,都应以线段相交,不应在空隙或短画处相交;当虚线是粗实线的延长线时,粗实线应画到分界点,而虚线应留有空隙;当虚线圆弧和虚线直线相切时,虚线圆弧的线段应画到切点,而虚线直线需留有空隙,如图1-9(a)所示。

图1-9 虚线连接处的画法

◆ 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细点画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横,同时其两端应超出图形的轮廓线3mm~5mm。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如图1-9(b)所示。

第二节 机械图样的尺寸标注方法

图形只能表示机件的形状,而机件的大小则由标注的尺寸确定。国家标准中对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做了一系列规定,必须严格遵守。

一、基本原则

机械图样中,尺寸的标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机件的实际尺寸,与图样比例无关,与绘图的准确性也无关。

◆ 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使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

◆ 图样中的尺寸为机件的最终加工尺寸,否则应加以说明。

◆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样上。

二、尺寸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尺寸应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4个要素组成,如图1-10所示。

图1-10 尺寸要素

1.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做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超出尺寸线终端2mm左右。

2.尺寸线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如图1-11所示,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

图1-11 尺寸线终端形式

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图中h为字体高度。当尺寸线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并且同一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

3.尺寸数字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同一图样内大小一致,位置不够可引出标注。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把图线断开,见图1-10中的尺寸R15和Ф18。

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朝左;倾斜方向的尺寸数字其字头保持朝上的趋势。但在30º范围内应尽量避免标注尺寸,如图1-12(a)所示,当无法避免时,可参照如图1-12(b)的形式标注。在注写尺寸数字时,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当不可避免时,必须把图线断开,如图1-12(c)所示。

图1-12 尺寸数字方向

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一些注写在尺寸数字周围的标注尺寸的符号,用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尺寸:Ф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S表示球面;δ表示板状零件厚度;□表示正方形;▷(或◁)表示锥度;∠表示斜度;±表示正负偏差;╳表示参数分隔符,如M10╳1等;—表示连字符,如4—Ф10、M10╳1—6H等。

三、尺寸注法(GB/T 4458.4—1984

同样,机械图样的尺寸标注也要符合国家标准。尺寸注法的常见基本规则,如表1-4所示。

表1-4 符合国家标准的常见尺寸注法

续表

第三节 几何作图方法

圆周的等分(正多边形)、斜度、锥度、平面曲线和连接线段等几何作图方法,是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应当熟练掌握。

一、直线作图

直线作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线段等长性质来绘制等分线段;另一种就是过某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等分线段

将线段AB三等分,过点A作任意直线AB1,用分规以任意长度在AB1上截取3个等长线段,得123点,连接3B,并过12点作3B的平行线,即得3个平行线段,如图1-13所示。”

图1-13 等分线段

2.过某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先使三角板的斜边过 AB,以另一个三角板的一边作导边,将三角板翻转90°使斜边过点K,即可过点KAB的垂线,如图1-14所示。

图1-14 过某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圆周的等分及正六边形

绘制正六边形,一般利用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外接圆半径的原理。绘制正六边形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圆弧等分法;另一种是利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的角度配合来绘制。

1.圆弧等分法

以已知圆直径的两端点 AB 为圆心,以已知圆的半径R为半径画弧与圆周相交,即得等分点,依次连接等分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15所示。

图1-15 圆弧等分法

2.利用丁字尺和三角板

30°~60°三角板与丁字尺(或45°三角板的一边)相配合作内接或外接圆的正六边形,如图1-16所示。

图1-16 利用丁字尺和三角板法

三、五等分圆周及正五边形

正五边形的绘制有两种方法。一是已知正五边形的边长,二是已知外接圆直径。

1.已知边长画正五边形

已知正五边形的边长AB,绘制正五边形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01ON为半径、N为圆心作圆弧,与圆交于FG

02 连接FG点,得到点M

03M 点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圆弧,与ON延长线交于H点。线段AH为五等分圆周的弦长。

04AH为弦长依次截取圆周,并得到BCDE 正五边形的5个顶点。连接5个顶点即可得到正五边形。绘制的正五边形如图1-17所示。

图1-17 已知边长画正五边形

2.已知外接圆直径画正五边形

已知外接圆直径,绘制正五边形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01 取半径的中点K

02K点为圆心,KA为半径画圆弧得到C点。

AC即为正五边形边长,等分圆周得到5个顶点。

四、斜度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工程上用直角三角形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来表示,并固定把比例前项化为1而写成1∶n的形式。如已知线段AC的斜度为1∶5,其作图方法如图1-18所示。

图1-18 斜度的画法

五、锥度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D与高度H之比,通常,锥度也要写成1∶n的形式。锥度的作图方法如图1-19所示。

图1-19 锥度的画法

六、圆弧连接

圆弧与圆弧的光滑连接,关键在于正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及切点的位置。由初等几何知识可知:当两圆弧以内切方式相连接时,连接弧的圆心要用R-Rn来确定;当两圆弧以外切方式相连接时,连接弧的圆心要用R+Rn来确定。用仪器绘图时,各种圆弧连接的画法如图1-20所示。

图1-20 圆弧连接

七、椭圆

常用的椭圆近似画法为四圆弧法,即用四段圆弧连接起来的图形近似代替椭圆,如图1-21所示。

图1-21 椭圆的近似画法

如果已知椭圆的长轴、短轴ABCD,则其近似画法的步骤如下:

01AC,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交CD延长线于 E,再以 C 为圆心,CE 为半径画弧交 ACF

02AF线段的中垂线分别交长轴、短轴于O1O2,并作 O1O2的对称点 O3O4,即求出四段圆弧的圆心。

八、渐开线近似画法

直线在圆周上作无滑动的滚动,该直线上一点的轨迹即为此圆(称做基圆)的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大都是渐开线,如图1-22所示。

图1-22 圆的渐开线

其作图步骤如下:

01 画基圆并将其圆周n等分(图1-22中,n=12)。

02 将基圆周的展开长度πD也分成相同等分。

03 过基圆上各等分点按同一方向作基圆的切线。

04 依次在各切线上量取1/D、2/D…、πD,得到基圆的渐开线。

第四节 绘图方法

任何平面图形总是由若干线段(包括直线段、圆弧、曲线)连接而成的,每条线段又由相应的尺寸来决定其长短(或大小)和位置。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正确绘制出来,要看图中所给的尺寸是否齐全和正确。因此,绘制平面图形时应先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以明确作图步骤。

一、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可以分为3 大类: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1.尺寸基准

确定尺寸位置的点、线或面称为尺寸基准。通常将对称图形的对称线、大圆的中心线或圆心、重要的轮廓或端面等作为尺寸基准。平面图形通常在水平及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有尺寸基准。且在同一个方向上往往有几个尺寸基准,其中一个作为主要尺寸基准,其余的则称为辅助尺寸基准。

2.定形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中几何元素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例如直线段的长度、圆弧的半径等。如图1-23所示挂钩的尺寸φ15、R28等都称为定形尺寸。

图1-23 挂钩

3.定位尺寸

确定几何元素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例如圆心的位置尺寸,直线与中心线的距离尺寸等。如图1-23中两条垂直相交的中心线就是该图形的尺寸基准。

二、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依其尺寸是否齐全可分为3类: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 已知线段:具有齐全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作图时可以根据已知尺寸直接绘出。

◆ 中间线段:只给出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为中间线段,其另一个定位尺寸可依靠与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求出。

◆ 连接线段:只给出线段的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可依靠其两端相邻的已知线段求出的线段为连接线段。

仔细分析上述3类线段的定义,不难得出线段连接的一般规律: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任意个中间线段,但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

第五节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

本节将主要介绍机械工程中使用AutoCAD制图的国家标准,并熟悉图层的建立、常用的文字样式和尺寸标注样式的设定等。

一、制图基本原则

在AutoCAD中绘制机械工程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凡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中绘制机械工程图样时,如涉及本标准中未规定的内容,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 在机械工程制图中用CAD绘制的机械工程图样,首先应考虑表达准确,看图方便。在完整、清晰、准确地表示机件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 用CAD绘制机械图样时,尽量采用CAD新技术。

二、图线组别

为便于机械工程的CAD制图,将GB/T 17450—1998中所规定的8种线型宽度分为以下几组,如表1-5所示,一般优先采用第4组。

表1-5 图线宽度

三、图线颜色

屏幕上显示的图线颜色,一般应按表1-6中提供的颜色显示,并要求相同类型的图线采用同样的颜色。

表1-6 图线颜色

四、字体规定

机械工程的CAD制图所使用的字体,应满足GB/T 13362.4-1992和GB/T 13362.5-1992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 数字和字母一般应以斜体输出,汉字一般用正体输出,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和推行的简化字。

◆ 小数点和标点符号(除省略号和破折号为两个字位外)均为一个符号一个字位。

◆ 汉字在输出时一般采用正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字体与图纸幅面之间的选用关系如表1-7所示。

表1-7 字号的选择

字体的最小字距、行距及间隔线或基准线与书写字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如表1-8所示。

表1-8 字间距

画重点

当汉字与字母、数字混合使用时,字体的最小字距、行距等应根据汉字的规定使用。

五、尺寸线的终端形式

机械工程CAD制图中所使用的尺寸线的终端形式(箭头)有如下几种可供选用,其具体尺寸比例一般参照GB 4458.4中的有关规定,如图1-24所示。

图1-24 尺寸线终端形式

在图样中一般按实心箭头、开口箭头、空心箭头、斜线的顺序选用,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互相垂直,同一张图样中一般只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的形式。当采用箭头位置不够时,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

第六节 课堂练习

前面我们详细讲解了有关AutoCAD 2012机械制图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了让大家加深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下面以一手柄平面图形的绘制实例来说明一般绘图的方法及步骤。如图1-25所示为手柄的平面图形。

图1-25 手柄平面图形

课堂练习

多媒体教程\练习\Ch1\练习1.dwg

多媒体教程\视频\Ch1\练习1.avi

操作步骤

01 作出图形的基准线。

02 画已知线段,即具有齐全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作图时,可以根据这些尺寸先行画出,如图1-26所示。

图1-26 绘制的基准线和已知线段

03 画中间线段,只给出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需待与其一端相邻的已知线段作出后,才能由作图确定其位置,如图1-27所示。

图1-27 画中间线段

04 画连接线段,只给出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需待与其两端相邻的线段作出后,才能确定它的位置。R60的圆弧只给出半径,但它通过中间矩形右端的一个顶点,同时又要与R104圆弧外切,所以它是连接线段,应最后画出,如图1-28所示。可见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任意个中间线段,但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

图1-28 画连接线段

05 校核作图过程,擦去多余的作图线,描深图线,如图1-29所示。

图1-29 描深图线

第七节 课堂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其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机械图样的尺寸标注、绘图工具及其应用、几何作图、绘图方法及步骤等。

对于学习机械制图,或者学习AutoCAD的初学者来说,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后续的课程中读者才能进一步地了解其他应用及操作方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