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奇趣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6.口罩二三事

口罩的出现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元朝时,曾在中国游历和居住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著书说:“凡是伺候可汗(元代帝王)饮食的人,他们的口与鼻上,一律要戴上蚕丝与金丝制成的巾,保证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致传到御用的食物上去。”从这段记载上可知,我国在700多年前已经用上口罩了。

不过戴口罩的习俗最早并不产生于我国。考古学家发现,在伊朗西部距今约2500年前的古墓里,刻有许多口鼻上戴着罩子的浮雕形象。相传,公元前6世纪时,古代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信仰一种索罗亚斯德教,他们对象征光明的火顶礼膜拜。教徒们认为,自人体排出的一切都是不清洁的,所以在拜火时,除了浑身遮裹以外,还必须戴上口罩,以免不洁的气息触及“圣火”。后拜火教东传,史书记载我国唐代长安就建有拜火教寺殿。戴口罩的习俗可能就是在那时传入我国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口罩的功能由宗教习俗变为有利于健康卫生的习惯,当然是一个进步。

到了近代,口罩与外科手术变得密不可分。1897年,德国外科医师莱德西担心自己的长胡子及说话会给病人的伤口带来细菌感染,便用一块纱布把口、鼻、胡子包起来,这就是现代医用口罩的雏形。其他医生效仿后,觉得直捂不便,久戴气短,于是设计在口罩里面加了铁丝支架,变单层为多层,又缝两条带子往头颈后一系。经过不断改进,口罩变得轻巧而实用。以后口罩在手术室之外也派上了用场。

如今,防菌、防尘、防烟和防毒等不同用途的口罩竞相面市,适应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国研制的一种“逃生口罩”,是一种纸制的火灾防烟口罩,内设一层碳过滤装置,遇火灾戴上它可使逃生机会大增。日本研制出一种花粉症过敏者使用的防尘口罩。这种口罩用极细的合成纤维无纺布制作,具有网眼状过滤器双重结构,可有效地阻挡颗粒细小的灰尘和花粉,花粉症过敏者和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戴上它可平安外出。日本还研制出一种“防鼾口罩”。有打鼾习惯的使用者在入睡前,将这种自黏性很薄的特殊织物口罩贴在嘴上,能避免睡眠中打鼾,同时睡眠中也不会有不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