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50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孩子,不要紧,试试看

1.孩子,试试看

“孩子,别害怕,试试看,说不定你会做得很好呢,先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不要紧。”

现代父母虽然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但是却习惯了对孩子说“不许……”和“一定要……”并不善于用“试试看”三个字。通常,家长们习惯用命令的口吻,而不是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时非但不鼓励,反而在孩子主动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一口回绝,并不多加思考,只能说,这种父母的做法非常不明智,把孩子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白白毁掉了,还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当不会洗碗的孩子总想跃跃欲试时,别对他说:“不行!你会打烂碗的!”而是给他一个盆,放上几只碗,让他洗个够;当不会扫地的孩子总来抢你的扫把时,别简单地拒绝:“去去去!越帮越忙!”而是给他一个小扫把,让他扫个够,即使他真的把地扫得一团糟,也不必太计较,在赞扬了他“真能干,会帮妈妈扫地了!”之后,再悄悄地把地面收拾干净;孩子要吃辣椒,不用担心他被辣着,尝试一次后他自然会选择以后还要不要吃;孩子去摸菠萝,用不着告诉他上面有刺,只是在他大喊疼痛的时候对他说:“真能干,发现了菠萝会刺手。”

孩子第一次做某件事情,难免因为担心失败而有许多犹豫和顾虑,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给予鼓励的。父母说一句“试试看嘛!”会让他轻松不少。至少让他明白,结果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努力的过程。那种过于严肃与正式的气氛也可能因这句话而被打破,孩子的紧张心理也能够慢慢消除。

时常给孩子机会做他没有做过的事,他的经验和阅历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对自己也逐渐产生了信心。同时也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苛求结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一次尝试获得经验,锻炼能力,建立自信。结果只是一个形式,最实质的内容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真正受益。所以,在你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强调他一定得成功,那样只能给他更大的压力。第二,不论孩子失败与否,都要对他的勇敢尝试给予赞扬。尽管孩子做得并不好,作为父母,你应该对孩子说:“真行,第一次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做父母的,不要吝惜你的称赞。它对于孩子的意义,是让孩子明白他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试试看”三个字暗含了“你能行”、“我相信你”和“失败了也没关系”三层意思,孩子是能够从父母的话语和眼神中感觉出来的。这三层意思,一是肯定了孩子的能力,二是表示了父母的信任,三是表明了结果并不重要。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毫无心理压力,而且兴致被调动起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就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经常这样鼓励孩子,孩子也就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他在不断的尝试中,建立了自信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再遇到什么事情,不用父母说,他都会主动去尝试。这是一个很有益的循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父母的作用巨大,大多数孩子的智商和能力都是相差不多的,所以还是看父母如何正确引导了,想想我们自己还不是一样,在受到朋友鼓励和支持的时候,自己不仅做事情有热情,而且还非常开心,所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孩子做得好坏与否已不是最主要的。在生活中,要让孩子有机会尝试、锻炼。我们要相信孩子,在行动中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生活环境的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同龄的孩子在学习能力、生活自理上就会存在差异。看到孩子表现突出,家长会情不自禁地叫好,看到孩子能力偏差时,也不要灰心和指责,而同样要用恰如其分的话语鼓励孩子。

例如:让孩子发碗、发勺或唱歌讲故事时,有时可以用“激将法”。对孩子说:“这件事你可能不会。”当孩子反驳说:“我会!”家长要顺势说:“试试看,好让我相信。”孩子们被激得积极性很高,做事既主动又认真。就连平时能力差的幼儿,也高兴的表现自己,能力明显提高得快。

对孩子要耐心,新的技能要教给孩子,教了方法之后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对胆小、依赖性强的孩子,要鼓励孩子“试试看”,或用激将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同时,家长要耐下心来,具体的去指导孩子。在家里,可以陪孩子一起画画,可以和孩子比赛穿衣,还可以一起听故事、弹钢琴。在指导孩子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切忌一切包办代替。

2.孩子,错了没关系

要告诉孩子,错了没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敢于尝试。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这个做家长的在工作上出了一点差错,领导对你大发脾气,把你臭骂一顿,你会是什么心情?要是领导并没有过于指责,而是给你机会去改正错误,挽回损失,你又会是什么心情?如果你对此有切身的体会,那么,请不要为难你的孩子,请你也给孩子一次机会,请你学会对孩子说:“错了没关系。”“孩子,没关系,这只是一件小事,妈妈知道你是无心的。”“错了没关系,下次别再犯就行了。”这样简单的话,比任何话语都更能激励孩子。

人的一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古人早就总结出了这个道理。然而,大人们往往用它来安慰自己,而不肯借它来原谅孩子。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也有共通的“法则”,为什么大人们常常偏袒自己,而对孩子那么苛刻呢?这太不公平了吧?

“我早就说过你做不来的,看看,现在吃到苦头了吧?”“你为什么老是犯错误?就不能聪明一回吗?”父母们最会这样责骂孩子了。一旦孩子犯错,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具体怎么回事,斥责的话就说出口了。孩子难道就愿意犯错误吗?其实,父母也知道,在生活中,犯错误是件多么平常的事。只是,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基于这样的原因,即使是有把握的事,孩子也不敢去尝试了。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稳妥,不犯错,可是他们又不能接受孩子通过“试错法”去积累经验、锻炼能力,而是在一边泼冷水,甚至说风凉话,使孩子没有机会获得新的体验。

家长要学会以宽容之心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凡事肯定有利也有弊。过分的宽容是不可取的,但是在该宽容的时候,我们决不能过于苛刻。

孩子做错了事,你一句“错了没关系”,会让他心里轻松很多。父母的宽容会让孩子心生感激,他会努力去改正错误来作为对这种宽容的回报。此时,你也是给了他改过并获取成功的勇气。孩子不是木头啊,他懂得感情的回报。

不过,仅仅是一句“错了没关系”还是不够的。宽容也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它也有个度。在你谅解了孩子的错误时,也不要忘了告诉孩子,他为什么错了,该如何去改正。你必须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没有关系,但必须了解犯错的原因,并且及时改正。这样,孩子就会在尝试中改正,在鼓励中成长。

也许有的父母担心这种宽容会让孩子无所顾忌而犯更多的错误。其实,一个孩子怎么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逐渐地告诉孩子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错再来告诉他是非。如果你的孩子在宽容之下犯了更多的错误,那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教育不当了。3.孩子,你能行“总有一天你能学好的,妈妈相信你。”

“只要去做,你一定能行!”

“好吧,你来试试看,爸爸知道你能行。”

做父母的,内心里都有一个潜意识,觉得孩子小,对孩子做事不放心,对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也有的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让孩子去尝试他没做过的事。一旦孩子提出要做什么,家长就说“你怎么行”之类的话。

“妈妈,让我来切菜吧。”

“爸爸,我出去买东西吧。”

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类似的要求。但是,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表示反对,开口就说:“你太小了,做不了。”因为孩子初次做的事通常难以做好,父母要花许多时间来指导,还要替他们收拾烂摊子。同时,也担心孩子的安全。这样想,的确没错,但是经常如此,对孩子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父母想过吗?

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话能造就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道理了。试想,当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总是说“你不行的”、“你做不好”这类的话,孩子本来潜在的能力或许就从此被遏制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到最后,孩子自己很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觉:“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了。”长期下去,他会慢慢对事物失去兴趣,那个时候,也许就真的“什么也不会做”了。

还要注意,孩子的好奇心永远都是难以捉摸的。有时,他得不到父母的允许,会自己偷偷地去做想做的事,这比在父母的指导下去尝试更危险。

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事都不敢做,甚至畏首畏尾的人吗?

如果不,那么就别吝啬你的鼓励和赏识。

教育理论上,有一种赏识教育。父母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这样的话应该经常说:

“孩子,你能行的,妈妈相信你。”

“好吧,爸爸让你来,你可以做好的。”

在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不妨给他机会去尝试。当然了,也许某些事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只要父母事先告诉孩子做事的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并在一旁静静观察,就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好是保持冷静,并且做个绝对的“局外人”。一切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这是个锻炼孩子的好机会,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孩子没做好事情时,给他泼冷水,说“我就说过你做不了”这样的话。明智的做法是帮他找原因,鼓励他重做一遍。

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努力中,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便是你对孩子不吝鼓励的结果。

赏识和信任,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让孩子潜能得到发挥的契机。你试试就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

对孩子的赏识要发自内心。

很显然,并不只是对孩子说句“你能行”就算是对孩子的赏识。赏识是一种建立在对孩子的性格、能力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看法。说得简单些,它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你是否在心里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较过,遗憾于孩子的短处,而对他的长处却视而不见?

你是否在嘴上说着“你能行”的时候,心里却还是很不情愿让孩子尝试去做他想做的事?

你是否在孩子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一边说“你能做好”,一边忍不住地伸手帮忙?

如果是,那么只能说,这种赏识是你讨好孩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要让孩子学到什么东西。

怎么才叫发自内心的赏识?就是你对孩子说“你能行”的时候。

永远学不会对孩子放手的父母,不仅自己累,还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的锻炼机会,记得让孩子试试看,你将会看到孩子成长的飞跃。

家长,让我们放开双手,让孩子们自由、快乐地崭露才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