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言语谦和好处世,行为低调好做人(2)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笼统地以“说”与“不说”,“争”与“不争”这一形式来衡量的。“说”与“不说”从表面看来,是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获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从人的接受心理来看,从说话的场合来看,有时候“不说”却能收到“说”所不能收到的特殊效果。不说,不是不会“说”,而是会说而不说。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的办事、交际的策略。事实上,在特定场合下,它是一种更好的进攻方式。
“争”与“不争”也是如此,“不争”不是心如死灰、古井无波,而是一种波沉井底、波澜不惊,“不争”不是人为的做作或故作深沉以掩饰一种生命的无能与脆弱,而恰恰是一种自信、一种自尊、一种高贵、一种理智,一种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
爱默生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墙壁都是门。”终有一天,不争的人会发现,所有的墙壁都会变成门。
心处世,谦恭得人
做人应该虚心处世,诚心待人,哪怕历经磨难,也要秉持一志。因为虚心,所以无所藏,无所私,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而做人,讲话可以直,但不可以直作为打击他人的手段,最忌讳的是在背后论人长短,攻击他人。对待下属之道,贵在诚,不贵于权术。
曾国藩是晚清的重臣名臣,他认为:对待自己身边的人,一定应该诚心、虚心,这样才可以团结大家的力量来做共同的一件事情。在这个权术被一些人广泛地运用的时代,再看看曾国藩的话,不仅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当然在斗争当中,权术的正确运用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但却不是唯一的处世方法,因为,除了对手还有朋友、拍档,对于这些人就不适合再用权术了,否则就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朋友的人,心灵一定是干枯的。
那些在背后说人坏话而当面奉承的人,一定是干不成大事业的人。因为干大事业的人心怀宽广,以诚待人,不主观臆断,因而能够成为大家的首领。因为心诚就能够志气专一,胆气十足,虽历经千折百磨也照样意志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诚心最主要的用途。不要以为权术是成功的要诀,没有了诚心,没有了底气,权术再多也照样会被人摧垮。
真正的谦虚,表现为自信和大度,自信中蕴藏着智能,大度中蕴藏着宽容,它与现代社会强调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适者生存”的理念并不予盾,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但是现实生活中,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自吹自擂者大有人在。有些人,确实有一技之长,在某一领域显得出类拔萃,应该说,这种人是我们队伍中的“杰出人才”,值得大家尊敬,如果能发扬光大,再接再厉,必定会取得事业上一个又一个成功。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居功自傲起来,喜欢以己之长比人之短,结果比来比去,竞然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大有“超然物外”、“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是一种悲哀。
管子曰:“言不得过其实,实不得过其名”。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要扎扎实实,要有分寸,千万不要过了头。过分夸大自己,只能走向事物的反面,也会使人们改变对一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人的本性有争强好胜的一面,但应体现在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和进取心上,如果目空一切,飞扬跋扈,不仅成不了大事,得不到别人应有的尊重,而且还会对工作、事业造成阻碍,其原有的长处演变成短处,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往往是一位虚怀若谷的人,他有骄傲的资本,但他从不吹嘘自己,这并不妨碍他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他的看法,反而更加赢得人们的尊重。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是人生哲理。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做人做事就要像水一样善于以柔克刚,善于包容。一句古话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心高气傲,不自谦,不虚心,将会造成眼光狭隘,成功也会从他眼皮底下跑掉。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跳出“井底之蛙”这个小圈子,放开眼界,站在宇宙的大背景上,明悟“我”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为人处世,不事张扬,谦虚待人,同时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要知道向上级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恭是和善,向下级谦恭是高贵,向所有人谦恭是修为。为人处世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花仰面花”做铭,自然可以活得高贵,行得洒脱。
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低调
“心事宜明”是做人的原则,“才华须韫”是做事的原则。那么细细品味,总结起来,做人与处世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低调。
人生在世,能减少一些麻烦,就多一分超脱世俗的乐趣。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困扰,闲言乱语减少就能避免很多错误和懊悔,思考忧虑减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聪明睿智减少就可保持纯真本性。假如不设法慢慢减少以上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反而千方百计去增加这方面的活动,那就等于是用枷锁把自己的手脚锁住。
东汉的西域都护班超直到七十多岁高龄,朝廷才允许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请教对治理西域的忠告,班超对他说:“兴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要他以简易宽和为主。任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就抛之脑后,还对人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后来不过四年,任尚因过于严苛急躁,失去与边疆民族的和睦关系,导致西域各国纷纷叛汉来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经营的疏勒根据地,靠疏勒人的保护才捡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却全部丢失了。可见求大同、存小异,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经营西域达30年,得到西域各民族的钦佩和拥戴,使汉朝扬威异域直达中亚细亚。因功拜定远侯,正是依靠这一要领。可见这乃是英雄人物处事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做人术中,“大智若愚”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乐毅率燕军踏平齐国,田单又率齐人大破燕军,功成名就之时,却都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于是亦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
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广结天下豪杰,广纳天下贤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窃符救赵”,违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却使魏王难以容忍,“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马上施以离间之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仍然视作心腹大患,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
韬晦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人术中发展最为充分,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善于避让那些看似胸无大志,实际暗伏杀机的身边人。无不以弱者的形象做出强者的举动。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是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聪明者。
用平常心做平常事
要有好人缘就不能不重人情,但是要赢得好人缘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大事,立多大的功劳,其实,注重细节,用平常心多从平常的小事入手,更能体现出你的做人做事的闪光之处,这同样可以为你赢得好人缘。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开始时因不被重用而满腹牢骚,后来得到了孟尝君的礼遇。孟尝君的封地是一个叫薛的小地域,人口也不多。但还是产生了债务往来。孟尝君在一次宴会中突然想起在薛地还有一些债未收回来。便问大家谁能帮他要回在薛地的欠款,大家都知道要债难,没有人吭声。这时,冯谖大声说:“我能。”第二天冯谖去收债前,来给孟尝君辞行,说:“我要去收钱了,东家需要买什么回来吗?”孟尝君不耐烦地说:“你看我这儿缺什么就买点回来吧!”
冯谖到了薛地,由于当地欠债的百姓无钱还债,就都不敢来见他,他就把债户们都找了来,并买了好酒好肉真诚地招待他们,在一一核对完所欠款项后,他对大家说:“孟尝君这次叫我来是专门来看望大家的,他让我看看他封地的百姓日子过得是否好,如果日子过得仍然不好,无力偿还的欠款就取消了,不再让大家付款了。”然后他当着大家的面,烧掉了所有欠条。薛地的人看到这一幕,均感激涕零,没想到孟尝君这样仁德,个个欢欣雀跃。
冯谖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孟尝君对于冯谖如此迅速的回来感到疑惑,便不高兴地问道:“先生这么快就把钱收回来了?买回来什么了?”冯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您说‘看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东西’。我自己认为,您房屋中堆积珍宝,狗和马装满了外面的马厩,家里面什么也不缺。只是缺少‘义’啊!所以我就私自决定为您把‘义’买了回来。”孟尝君说:“如何买的义呢?”冯谖说:“现今您只拥有小小的薛地,却不像抚爱子女一样地爱那里的民众,还像商贾一样从他们那牟利。我私自妄传您的命令,将债务赏赐给了所有的民众,因此烧了他们的债券,民众们高呼万岁。这就是我所给您买的‘义’。”孟尝君听了没有说什么,只对冯谖说:“先生请回去休息吧!”
过了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孟尝君被罢免了齐国宰相的职位,只能狼狈地回到自己的封地,这时薛地的民众见到孟尝君,高兴地奔走相告,夹道欢迎,并表示愿意拥戴他……孟尝君非常感动,此时终于理解了冯谖的苦心。而这时孟尝君养的一些门客大都背弃自己远走,而冯谖依然留在自己身边,孟尝君便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我现在看到你给我买的‘义’了。”
也许有些人说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什么小事,对于家财万贯的孟尝君来说,区区的租金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而且家中的门客上千,上千个门客中的一个做出了如此平常的事,怎么会引起孟尝君的在意呢?要不是后来的失利,孟尝君是不会体会到他的这一小舍换来的情谊的。
柔弱必胜刚强
做人就其低,做事才能就其高。正如老子所说的,弱小者必然会转变为强大,强大者则必然会转变为弱小。从而柔弱必然胜刚强就成了道的基本运动规律,同时也成为老子处世与处事的基本依据,老子也由此而提出了知雄守雌、坚守柔弱以避免“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而永葆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机的处事之道。
当然,老子之所以能够得到这种柔弱必胜刚强的结论和处事之道,与他对于强弱观的理解或者说与他的强弱观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老子看来,玄的对立两面之间的差别不是绝对的或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其无正也”。如弱相对于强者而言才是弱,而相对于弱者而言就不再是弱而是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