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把握说话场合的分寸——话随境迁慎选择
场合是衡量说话分寸的试金石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与会同志和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尤多。当轮到两位受欢迎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谢辞的时候,他们对大家的赞誉作了深情的感谢。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
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中引发了感触,并做了颇不恰当地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话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不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的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
这时,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作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为尴尬。
这是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不妨把它叫作一个“不会说话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引出几点发人深思的教训来:
一是那位退休老教师的教训:不该作无谓的比照。
比照,是谈话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用得好,可以使谈话产生某种积极的效果。这里,“积极的效果”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在退休欢送会这样的场合,人家所说的往往都是一些富有情感而又不失其真的人情话和好话。对于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好话,听话者要善于倾听,善于应答,大可不必拿别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的短处,从而引起自己的不快。
二是那位青年教师的教训:不要在别人失意之火燃烧时加油。
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不愉快,虽然可能因为老先生平时在某些方面不善为人处事而与自己伤了和气,然而在欢送会这种场合,却不能趁别人一时失言,抓住不放,图一时之快而说出那些不合人情的刻薄话,在这种场合,无论如何,还是要在“欢”字上多考虑一些,“欢送欢送”,“欢”而“送”之,要尽可能多留一点美好的想象给人家。
三是那位领导的教训:应注意避开敏感话题。
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表现在原则性上,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某种始料未及的尴尬局面时,他没有直接去批评那位言之有失的青年教师,而是竭力肯定那位老教师的贡献:具有这种应急应变意识并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具体应变能力和言语技巧一面看,却又显得很不够。照理说,在这种场合,他应竭力避开“先进”这个敏感话题,“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使欢送会的气氛由暂时的不欢重新转向欢快,并顺势掀起新的高潮,而不是如他所做的那样在敏感话题上唠叨不休。能否机敏地避开某些不宜多说的话题,对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检验。
三方面的教训合为一点,就是: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一种拙劣表现。
人,总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在公关的口语实践中,人们总要以一定的身份向别人表达思想,交流信息。为了达到公关的预期目标,说话者不仅要准确表达意思,还要考究话语形式能否与自己和对方的身份相符。合乎身份,就“得体”,否则就“失体”。
身份在公关活动中首先表现为说话人的“角色”。按照社会学理论,人在社会生活中,就像演员在戏剧中一样,总在担当一定的角色。这个“一定的角色”必须按社会结构赋予他的规范行事,且这“一定的角色”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一个男人在家庭之中,有夫妇亲子关系,“丈夫”是对自己的妻子而言的,“父亲”是对于自己的子女而言的,“儿子”则是对于自己的父母而言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角色地位,也就有了一定的身份。角色和身份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年龄、性别、辈分、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在实际双方相互关系中的位置等,是由这些方面综合决定的。人在公关中的话语行为符合自身角色的行为规范,即为得体。
然后,说话要理解对方的心境,只有理解对方的心境,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与尊敬,把话说得恰如其分。
某电台“青年信箱”的播音员曾收到三位青年听众的来信,说他们听了优美动听的播音,很想见播音员一面,但知道这不可能,所以希望能得到播音员的照片。播音员理解听众的心情,说了一番既动情又恰如其分的话:“三位听众朋友,首先,我非常感谢你们的好意。你们也许听过这句格言:‘知人知面难知心’,看来,交朋友最难的是交心。那么,还是让我们做知心朋友吧!”可以想象,这三位听众听后一定会喜形于色,倍感亲切。
说话时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能看出你是怎样一种性格的人。例如,你究竟是一个冷漠无情或乐观快活的人,还是一个自暴自弃或诚实向上的人,或者一个漫不经心或小心谨慎的人,等等。
人们也应该学会随着场合的不同而改变言语的态度、称谓,包括语速。看看一位英国女王的小故事。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其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相亲相爱,感情和谐。妻子是一国之君,整天忙于公务和应酬,而丈夫却不太关心政治,对社交缺乏兴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经深夜了,她回到卧室,见房门紧闭,就敲起门来。
问:“谁?”
答:“我是女王。”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维多利亚。”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你的妻子。”门开了,维多利亚走了进去。
女王回到家里,场合改变了,她就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位妻子。在宫廷上对着王公贵族说话是一种情形,回家说话应该是另一种情形。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曾经听过一个“秀才买柴”的故事。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但是听懂了“过来”,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下卖柴的人是彻底听不懂了,于是担着柴走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良沟通案例。
说话是很需要看场合的,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又在很多时候遗忘了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自古已然。倘若你想在复杂的商界大显一番身手的话,更得如此。否则,话说多了,歌唱错了,一笔大生意也就白白泡汤了!
虽然你在商场上面对的是公众,但公众却并非是“千人一面”。你和这个人谈话,可能会觉得“知心的话,万言不赘”;但和那个人谈同样的话时就可能“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们的特点,比如,性格、心理、年龄、身份、 习惯、知识面等都不同。假如你对年逾古稀的老农推销化妆品和时装,那无异于对牛弹琴;对学生谈论经商之道,对孩童谈论新闻时事,或因不感兴趣, 或因阅历不及,这样的谈话怎么可能继续下去?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阴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因此,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