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巴里·迪勒——50岁才自己做老板的网络巨人
他是用低成本投资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成功的先驱;他曾成功让濒临破产中的派拉蒙影片公司东山再起;他与鲁珀特·默多克共同创办福克斯网络。然而,事业巅峰之时,他却选择从好莱坞激流勇退,转而大规模投资网站,全心全意打造世界电子商务。他就是巴里·迪勒,被誉为美国“最具远见和天赋”的商人之一。
从收发室谈起
1942年2月2日,巴里·迪勒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犹太商贾家庭。后来举家迁居洛杉矶贝弗利山。迪勒考取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但中途主动退学。1961年,迪勒在演员经纪公司威廉·莫里斯代理所谋得一份工作。正是这份收发室的工作给他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他喜欢读名人档案,甚至从头到尾读完了所有名人档案。迪勒说:“我读完了整个娱乐界的历史。”
几年后,迪勒升任中层职员,但是作一个演员的经纪,并不是他的梦想。1966年,迪勒遇到ABC公司的电视部主管伦纳德·戈德堡。24岁的迪勒和戈德堡进行了漫长而激烈的辩论,戈德堡后来说,“他的博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时是多么年轻啊。”
不久,戈德堡离开公司创业,他邀请迪勒作自己的助手。随后,戈德堡成为ABC公司电视节目总经理,迪勒跟随戈德堡来到纽约。两年后,迪勒当上了公司黄金时间节目的副经理,负责购买在周日晚间播放的电影故事片。那段时间,他一手打造了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这两类经久不衰的电视节目播映模式。
1969年秋天,公司第一部电视剧播放了,这部名为《全线出击》的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个二战老兵回国的的故事。后来声名雷动的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为迪勒拍了自己的处女作《决斗》。电视剧吸引了全部电视观众的33%,后来又增加到了38%。
当时微型电视连续剧正在兴起。迪勒被赋予了另外一项工作——进行节目革新。
进行了几次试验之后,迪勒大胆地选择了著名小说《根》进行改编和拍摄。《根》描写的是一个黑人家庭被带到美洲大陆当奴隶,几代人受尽折磨,终获自由的故事。由于涉及种族问题,这个故事曾引起极大的争议,许多制作公司都拒绝拍摄。
1977年,微型电视连续剧《根》终于开播了,它充分体现了美国式的想象力。尽管拍摄耗资超过预算,但是《根》在电视历史上创下了同类节目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巴里·迪勒的大胆和创新能力获得了回报。彼时,他已成为派拉蒙电影公司的总经理。
派拉蒙的辉煌
派拉蒙就是好莱坞电影厂之一。但20世纪70年代,派拉蒙正处于历史上的低谷时期,尽管有辉煌的过去,未来却岌岌可危。
1974年,32岁的迪勒就任派拉蒙影片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一位观察家评论说,“这个消息给了好莱坞当头一棒,因为迪勒不仅是制片厂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经理之一,还是第一个出身电视业的人。”他完全通晓这一新的领域。像第一代电影巨头一样,迪勒指挥着制片过程的每个方面,从读剧本直至监督明星的个人生活。他从第一手经验认识到,事必躬亲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影片的质量和利润。迪勒对派拉蒙进行了彻底的改组。
迪勒改变了派拉蒙的命运,其成功的明显标志之一是,1980年,在5部获奥斯卡最佳提名的影片中,有两部是派拉蒙出品。迪勒说:“当电台宣布提名的时候,我正开车去制片厂,听到这个消息,我差点撞到了墙上。”
实现老板梦
从1973年到1995年,迪勒先后在派拉蒙影片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家庭购物频道QVC、有线电视公司John Malone担任CEO。
虽一直身居要职,迪勒却总渴望拥有自己的公司。
1992年,时年50岁的迪勒已成为好莱坞风云人物。但50岁生日刚过,迪勒就宣布辞去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总裁的职位。放弃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位,告别好莱坞——他想自己做老板。
迪勒的辞职让所有人吃惊,连他自己也一度对自己产生过怀疑。“我那时想,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迪勒对CBS记者莱斯莉·斯塔尔说,“我内心充满不安,因为我脑子里(对未来)一点打算都没有。我也问自己:‘我到底要做什么?’”
辞职后第四个月,迪勒开始对整个传媒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实地调研。他拜会了美国电脑业中的几大知名人物,包括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斯蒂文·乔布斯。参观了微软公司以后,迪勒只说了一句话:“所见所闻都像是给我洗了一次脑。”
他目睹如此经济有效的自动化销售系统,可以24小时不停地工作,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程度,可称得上“天衣无缝”。
1993年夏天,迪勒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小城西彻斯特,这里是QVC电视购物网的总部。迪勒宣布就任QVC总裁,开始为QVC公司工作。
那时,电子商务尚未流行,但迪勒却从电视购物节目中预见到未来商务的发展趋势——只需与屏幕互动,就能轻松实现购物。他决定收购QVC公司。尽管这个决定和当初告别好莱坞的决定一样,让很多人认为他“没脑子”。虽然在最后的竞购中,迪勒未能如愿收购QVC公司,但他明确了未来商务的互动“脉搏”,坚定了自己当初的想法。
次年,他向派拉蒙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发起了敌意并购,结果失败了。QVC董事要求他辞职。
1995年,迪勒购买了有线电视零售商HSN和电视集团银色王国,开始建造自己的媒体公司USA Networks。
1996年,迪勒收购了QVC公司的竞争对手“家庭购物网”。随后,互联网迅速崛起,迪勒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不断收购各种各样的网站。凭借一桩又一桩成功并购,一个庞大而零碎的零售帝国——IAC公司渐成雏形。CBS记者斯塔尔在报道中评价说:“IAC公司是巴里·迪勒一块一块拼凑起来的网络巨人。”
蒸蒸日上
IAC公司旗下的一些网站逐渐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好助手。Expedia、Hotels和Hotwire等旅游代理网站拥有美国旅游服务网上代理业务30%以上的市场份额;票务网Ticketmaster则占据美国音乐会和体育比赛网上订票业务中90%的市场份额;约会中介网Match、城市向导网Citysearch、在线贷款服务网Lendingtree等,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但问题是,很多人知道或使用过这些网站,却对IAC公司闻所未闻。在外人看来,迪勒的公司仿佛“一盘大杂烩”。因此,如何整合公司旗下网站,成为迪勒面临的新任务。
通过公司新开发的搜索引擎Ask.com,迪勒巧妙地将网站悉数“串联”起来。网络用户可以利用搜索引擎,链接到公司旗下的网站,查询地址、预订机票、购买商品,甚至寻找约会对象。
同时,为提升公司名气,迪勒还聘请全球知名建筑师弗兰克·格里为公司设计新的总部大楼。如今,这栋大楼已矗立在曼哈顿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上。
IAC公司旗下目前已拥有60多家网站,且整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美国《财富》杂志最近将IAC公司列为全美“最受推崇”的网络服务公司,排名超过名气更大的电子港湾(eBay)、亚马逊(Amazon)、雅虎(Yahoo!)和谷歌(Google)。
迪勒对于网络世界的热情仍在升温。2001年至2003年,迪勒陆续收购了旅行网Expedia,世界最大的旅行折扣酒店提供商Hotels.com,美国领先的旅行折扣产品提供商Hotwire,成为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当别的投资者纷纷远离网络之际,迪勒却认为这是他建立自己庞大帝国的绝好机会。
他说:“这里可以创新、建树、并购,很有意思。”
由于IAC公司各大网站已经有了庞大的固定用户群,迪勒便有了与各大商家进行讨价还价的资本。迪勒的做法是以批量折扣价格从商家那里买断服务,然后再以高于折扣价、但低于市场标准价的方式向网民们进行差价销售。由于迪勒的用户群数量很大,因此许多商家在大多数条件下都会答应IAC公司最大程度折扣价格的要求。否则IAC公司就会采取另选合作对象的方式来“惩戒”那些不予合作的商家。
完美结局
凭借IAC公司的成功,迪勒2004年以14亿美元资产,首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迪勒计划将IAC公司的业务拓展到零售业之外。他把目光投向方兴未艾的互动娱乐网站。他买下校园娱乐网站CollegeHumor.com,希望通过加入原创视频、报道、资讯等,创建一个年轻人热衷的互动娱乐网站,他说:“今后几年内,我们可能会为此投资数百万美元。”
对于迪勒在事业上的成功,他的妻子菲尔斯滕贝格评价说,这来源于他卓越的洞察力和远见。“他有本事提前看到别人尚未看到的事情,”她说,“促使他拼命工作的,是他的远见,而绝非金钱。”
迪勒和菲尔斯滕贝格的情感故事始于好莱坞。迪勒在事业如日中天时,结识了菲尔斯滕贝格。那时,两人都是“流浪的百万富翁”。“我28岁,迪勒33岁。我们都小有名气,”菲尔斯滕贝格笑言,“他是‘大亨’,我是‘小亨’。”
但两人并没有顺利走到一起。相处6年后,两人分手,但仍是好友。又过了近20年,在迪勒快到59岁生日时,菲尔斯滕贝格对迪勒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在你生日时结婚吧。”
外界似乎并不看好他们的婚姻。《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称他们的婚姻是一桩“合并”。但菲尔斯滕贝格说:“我们结婚,是因为我们的‘爱情长跑’达到高潮……我们的结合是水到渠成。”
问及他们是否是彼此最亲密的工作顾问,菲尔斯滕贝格回答:“我们是对方的一切。”
性格的渐变
在一些人看来,迪勒是个孤僻的人。他很少向外人提到自己的私人生活。1994年,迪勒被选入电视艺术名人堂,入选的还有其他6人。据一位参加者描述,所有入选人的身边都簇拥着他们的家人、朋友,还有众多向他们表示祝贺的人,个个脸上都神采飞扬。只有迪勒是个例外,他站在那里显得很孤单,没有人为他鼓掌。不是说他身边真的一个人都没有,他只是没有像其他几个人一样,享受到应有的、衷心的祝贺。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成功的路上,采取的冷酷无情的手段,让许多人对他敬而远之。但也正是这个人,被称为冒险主义者,在保守的好莱坞世界,不停地挑战新事物,追求速度与激情。
迪勒曾经表示,自己最喜欢的影片是《公民凯恩》,这部影片以回溯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报业大亨的一生,他性格强硬、喜欢挑战,同时对身边人非常冷酷。凯恩最后寂寞地死在自己的宅院,但仍留下“玫瑰花蕾”的秘密,供世人猜想不休。
迪勒虽然已经60多岁,但是身体结实、衣着讲究,领带永远系得服服帖帖,衬衫上没有一点皱纹,办公桌上的记事本、杯垫等杂物也堆放得整整齐齐。多年担任总裁的经历,使他养成了一种强硬的个性和喜欢事事插手的习惯。
他对待经理人就像对待自己的领带一样,管得死死的,与很多高层领导关系紧张。一位已离职的经理说:“即使你是最伟大的,但在迪勒公司呆上一个星期,你也没什么价值了。”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迪勒意识到,自己的强硬作风必须改变。他听从了公司总管的建议,结束了经理会议吵吵闹闹的传统。以前,在每周经理人会议上,他总是鼓动大家相互攻击对方,直到双方说话带刺才介入调停,结果弄得会议室充满火药味。因此他在宣布结束这一作风时,“公司上下一片欢呼”。
尽管统管着全公司,迪勒却从来没有对公司前景进行过清晰的表述。在有些领导人以有远见自居时,迪勒却对这样的评价感到非常难堪:“第一次听别人说我有远见时,我还以为指的是视力表。其实,我对自己的眼光也没有100%的把握,我只是能看到感兴趣的东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