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亨德尔的生平(3)
除此以外,他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虔诚,除了在他的晚年,双眼完全失明使他中断了和朋友的联系,几乎与世隔绝,才笃信上帝。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霍金斯经常看到他积极参加本教区教堂——汉诺威广场的圣乔治大教堂——的礼拜仪式,他双膝跪地,“以庄重虔诚的姿态,流露出最强烈的宗教热情”。他在弥留之际说道,“但愿我能在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离世,希望我能在耶稣复活的那天,追随上帝的脚步,与亲爱的上帝和救世主同行。”[22]
但是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当他精力充沛的时候,几乎从不去教堂。他出生在路德派教徒的家庭中,他在罗马学习的时候,人们试图改变他的宗教信仰,他带着讽刺的口吻回答道,“决定到死也不背叛把他养大的宗教,无论这种宗教是真是假,”虽说如此,他还是毫不费力地成为了英国圣公会教徒,还被人看做不大虔诚的信徒。
无论他的信仰如何,他在内心里都是虔诚的教徒。他对艺术的道德责任有着崇高的理念。《弥赛亚》在伦敦首演成功后,他对一位出身贵族的音乐爱好者说,“阁下,如果说我的音乐给人们带来了快乐,我感到十分遗憾,我本来打算让他们变得心地善良。”
在他的一生中,用贝多芬自豪的自我评价来说,“他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即使在他备受争议的时期,眼光敏锐的仰慕者也能从他的艺术作品中发现道德和社会价值。1745年,英国报纸上刊登了诗歌,赞扬他的清唱剧《扫罗》拥有颂扬受难从而抚平创伤的神奇力量。1739年4月13日,《伦敦每日邮报》发表的一封信中写道,“能够欣赏《以色列人在埃及》音乐的民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感到恐惧,哪怕面临外敌入侵也会奋起反抗。”[23]
世上再没有别的音乐会产生如此强大的信仰。这种信仰像摩西的手杖那样,能够排山倒海,开凿坚固的岩石,流出永恒的泉水。亨德尔清唱剧中的某些章节,比如耶稣复活的呐喊,如同拉撒路从坟墓中重生一样,简直是活生生的奇迹。在《狄奥多拉》的第二幕,上帝雷鸣般的召唤打破了死亡悲哀的沉睡:
他大声喊道,“起来吧”,年轻人站起来了。
在《葬礼赞美诗》中,再次出现了如痴如醉的呼喊,快乐中掺杂着痛苦,这呼声出自不朽的灵魂,抛去肉身,向上帝伸出双臂。[24]
最有道德气魄的段落,莫过于《耶夫塔》第二幕结束时的合唱。再没有什么比这部歌剧的创作更能让我们洞察亨德尔英勇的信念。
1751年1月21日,他开始创作这部歌剧,尽管他当时已经66岁,但是身体非常健康。他用了12天就写完了第一幕,期间创作从未间断。作品中完全没有令人忧虑的迹象。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这么自由奔放,完全不在乎创作的主题[25]。就在谱写第二幕的过程中,他的视力突然变得微弱模糊。开头清晰可见的笔迹,此时已经混乱无序,横倒竖歪。后面的旋律也变得悲伤起来[26]。此时他开始谱写第二幕结尾的大合唱:“上帝,你指引我的道路多么神秘!”。他刚刚写下起始乐章,就不得不停下笔,这是一段抑扬顿挫的悲伤慢板。他在这一页乐谱的下面写道:
“2月13日,星期三,到此为止。因为左眼看不清,我写不下去了。”
他中断了十天。到了第十一天,他在手稿上写道:
“2月23日,略有好转,恢复创作。”
他为这句歌词谱了曲,其中的悲剧意味暗示了他的不幸命运:
我们的欢乐化为悲伤,如同白昼变成了黑夜。
他非常吃力地用了五天时间——通常他在五天内可以写完一幕歌剧——勉强写完了这首悲伤忧郁的合唱,音乐的光辉照亮了围绕他的黑暗,证明了他深受病痛折磨时坚定的信念。在低沉舒缓的旋律结束后,几个声部(男高音和男低音)轻柔低回地唱道:
毕竟一切……
歌声迟疑了片刻,似乎是在调整气息,接着各个声部加入进来,坚定了不可动摇的信念,毕竟一切——……都是美好的。
亨德尔的英雄主义和他无所畏惧的音乐,充满勇气和信念的旋律,就这样在垂死的赫拉克勒斯般的呼喊中画上了句号。
[1]伯尼说道,当亨德尔演奏古钢琴的时候,他的手指弯曲并拢,看不出有什么动作,别人也很难分得清他的手指。
[2]参见W·布罗姆利(W.Bromley)为亨德尔画的肖像。画中亨德尔正襟危坐,两腿分开,一手握拳放在腿上,另一只手握着乐谱,昂首挺胸,双眼炯炯有神,眉毛浓黑,头顶白色假发,身穿紧身外套,散发着健康、自豪和热情的气质。
[3]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讽刺作家、政治家,代表作品有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
[4]这段描写参考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纪念碑,以及同时代人马特松、伯尼、霍金斯和考克斯的记述。在舍尔歇(Schoelcher)和克里桑德(Chrysander)为亨德尔写的传记中也有提及。
[5]以1736年到1738年为例,此次亨德尔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以下是他在此期间的创作年表:
在1736年1月,他写下了《亚历山大的盛宴》。从2月到3月,他指挥了清唱剧演出季。在4月份,他谱写了歌剧《阿塔兰塔》和《婚礼赞美诗》。从4月到5月,他指挥了歌剧季的表演。在8月14日和9月7日间,他谱写了《朱斯蒂诺》,从9月15日到10月14日,他创作了《阿米尼奥》。在11月,他指挥了歌剧季的演出。从11月18日到1737年1月18日,他创作了《贝蕾妮丝》。在1737年2月和3月,他在这个季节中指挥了歌剧和清唱剧演出。
1737年4月,亨德尔中风偏瘫;整个夏天他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经过亚琛的温泉治疗才得以康复,他在1737年11月初返回伦敦。
11月5日,他开始创作《法拉蒙度》;12月17日,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演出了《葬礼赞美诗》;到了24日,他就完成了《法拉蒙度》;在25日,他开始谱写《瑟西》,在1738年2月14日完成了这部作品。在2月23日,他举办了新集成歌剧《亚历山大·塞维鲁》的首演。几个月后,他开始创作《扫罗》,从1738年7月23日到9月27日完成,在10月1日开始谱写《以色列人在埃及》,并于当月28日完成。在10月份,他出版了第一版的《管风琴协奏曲》,同时向出版商交付了《七首三重唱和奏鸣曲并两声部伴奏》的乐谱集。
[6]诗人罗西(Rossi)在歌剧《里纳尔多》的序言中写道,亨德尔几乎没有给他时间来写作歌词,包括歌词和音乐在内的所有创作是在两周内完成的(1711年)。
[7]歌剧《时光倒流》于1727年7月27日在勒雷巷剧院上演。
[8]这段话引自作家梅因沃林(Mainwaring)的记述。亨德尔喜好说法语,运用起来驾轻就熟,甚至法语成为他在写信时唯一使用的语言,就算与家人通信也不例外。
[9]克里桑德指出,他曾担任过皇家千金的音乐教师,只有200英镑的薪水,比舞蹈教师安东尼·拉贝(Anthony l’Abbé)的报酬还低,此人的薪水有240英镑,名字位居前列。在1735年兼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风琴演奏家和音乐督导的莫里斯·格林(Morice Green)——同时还是宫廷乐队和皇家教堂的指挥,直至后来交给约翰·埃克尔斯和柯夫顿博士——薪水有400英镑。
[10]据霍金斯说,他是个勤勉用功的学生。他的父亲想让他学习法律,1703年,亨德尔依然在哈雷大学法学院学习,他的老师是声名显赫的托马修斯(Thomasius)。他在度过十八岁生日后才最终投身于音乐事业。
[11]出自《伦敦每日邮报》1741年4月9日收到的来信[12]引自1760年伦敦的《绅士杂志》
[13]法国作家拉伯雷所著小说《巨人传》的人物。
[14]亨德尔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63岁了。
[15]亨德尔的母亲于1730年12月27日逝世,在1731年1月2日举行了葬礼。亨德尔在《波罗》的手稿上记下了这些日期:《波罗》的第一幕完成于1730年12月23日,第二幕完成于1730年12月30日,第三幕完成于1731年1月16日。
[16]指文章《1745年的亨德尔》,选自1909年在莱比锡出版的《黎曼文集》。
[17]在《葬礼赞美诗》和《育婴堂赞美诗》,以及他晚年作品《狄奥多拉》和《耶夫塔》的一些章节都有体现。
[18]他深爱的姐姐于1718年去世,他的母亲于1730年逝世。后来,他非常疼爱姐姐的女儿乔安娜·弗雷德里克(原姓米凯尔森),把自己的全部财产留给了她。
[19]这一点体现在医院和慈善组织的建立上。这场运动大约在十八世纪中叶,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遍及英国,爱尔兰对慈善事业的热情尤为高涨。
[20]1902年5月1日的《音乐时代》披露了许多和育婴堂有关的材料,表明亨德尔参与了这家机构的管理。
[21]济贫医院是六位外科医生在1726年成立的。
[22]他在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的早上与世长辞。
[23]这封信的原文如下:“天主教集结所有力量意图进犯我们。”这些话给亨德尔留下了深刻印象。七年后,英格兰遭到天主教军队的入侵,觎位的查尔斯·爱德华逼近了伦敦城门,亨德尔当时正在创作《应时清唱剧》,这部伟大的史诗赞美诗在第三部分借用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精彩段落,祈祷上帝保佑英国。
[24]葬礼合唱段落《他的光辉直到永远》中,反复出现了这句歌词“他的身体已经在坟墓中得到安息。”这个主题是亨德尔借鉴了十六世纪的德国音乐大师杰克布斯·卢斯·亨德尔的创作。
[25]伊菲斯的几首歌借用了舞曲旋律:第一幕中的《微笑的晨曦》使用了布雷舞曲,第二幕中的《欢乐迎接》使用了加伏特舞曲。
[26]音乐的变化出现在第二幕,当耶夫塔看到自己的女儿出门来迎接他,发出了恐惧的叫喊。剧情开始笼罩在悲哀的气氛中,耶夫塔、母亲和伊菲斯唱出悲歌,然后响起了四重唱,伊菲斯的父母表达出自己的哀伤。伊菲斯用纯真的歌声宽慰父母,他们不禁流下了眼泪,在宣叙调的伴唱下,天堂的大门缓缓打开;紧接着是一段简单质朴的咏叹调,充满无谓的勇气,抚平人们对未来的恐惧和忧伤。情绪的变化更加紧凑;耶夫塔吟唱的宣叙调,让人想起阿伽门农在奥利斯献祭依菲琴尼亚的情景;在结尾处,这段宣叙调越来越低沉微弱,充满哀伤和痛苦,随后戛然而止;这些段落和贝多芬的风格相似。在写作第二幕悲壮的合唱时,亨德尔已经完全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