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年鉴(201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市场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关键的环节。为加快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一方面需要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需要整顿和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同时,也需要重视电子商务投融资环境的建设。

5.1 银行与社会信用环境

5.1.1 银行信用环境

我国一向重视信用体系建设。近年来,从信贷征信起步,各地区、各行业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201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被明确列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专项规划。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进《征信管理条例》出台进程。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征信市场情况调研,召开研讨会听取市场主体与国内外专家意见,对《征信管理条例》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配合国务院法制办修改《征信管理条例》,并准备《征信管理条例》的相关审议材料。

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运行的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该系统已于2006年正式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截至2010年年底,该系统已分别为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累计查询量达到1.52亿次,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总查询量达到8.12亿次。调查显示,仅2010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利用征信系统,拒绝高风险客户信贷业务申请661.9亿元,预警高风险贷款480.7亿元,清收不良贷款47.3亿元。

随着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和农户信用档案不断充实、完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户贷款难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累计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息213.4万户,已有25.7万户补充完善信息的中小企业取得了银行授信意向,其中14.8万户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贷款余额27501亿元,累计获得贷款总额50519亿元。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已有245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2157个县(区)已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全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1.27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对其中8037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展了对广东云浮、陕西延安、河北廊坊等地的实地调研,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更新和应用工作,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档案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还联合团中央青农部召开工作会,在2010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按“一省一个”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创建工作。截至年末,全国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43亿户,其中,评定信用农户9360万户,获得银行贷款的农户近8185万户,贷款余额1.52万亿元;补充完善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信息226.54万户,其中,取得银行授信意向的企业36.36万户,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21.66万户,贷款余额4.28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运行3年多来,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机构的广泛欢迎,登记量和查询量持续增长,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成效突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量已经超过28万笔,累计查询近36万笔,其中中小企业累计登记笔数达到16.49万笔。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为保护质权人利益提供了支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不动产资源有限问题,成为适合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型担保方式。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完善征信系统功能。一是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截至年末,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分别收录有8.05亿自然人和1809.2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开通查询用户19.8万个和12.6万个,全年累计查询2.41亿次和0.69亿次。二是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动产融资登记公示系统运行平稳,登记量和查询量显著上升,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融资租赁业务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截至年末,应收账款系统累计发生登记50.18万笔,查询64.00万笔;融资租赁系统累计发生登记4.72万笔,查询1.27万笔。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制订了信用评级业务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违约率检验系统功能,对系统全部数据进行了核查、校对和数据重报,提高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总经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信用评级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度的实施,对于指导信用评级机构开拓市场、创新业务,进一步拓宽信用评级的业务品种、推动信用评级报告的应用,启动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评级试点工作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1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共完成信用评级业务4.92万笔,较上年同期增长14.97%。

5.1.2 社会信用环境

2011年10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优化信用环境、维护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强调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从信贷征信起步,各地区、各行业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很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务艰巨,迫在眉睫。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尽快改善各行业、部门、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强化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和评级机构;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同时,还要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