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摘要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关于教育的目标、作用、对象、内容、过程、方法等教育管理思想散见于《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文献之中,尤以《论语》最为集中。儒家关于“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温故而知新”等教育管理思想,对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过程、树立新的教师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家 教育管理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 借鉴意义
中国的教育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而其中一直被认为最伟大的莫过于源自于2500年前的儒家教育思想。说到儒家教育思想就离不开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但是随着现代化教育的进展,西方化教育的比率上升,本土化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从一些发达的非西方国家的教育史来看,西方化教育初始曾经促进其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后期阶段,教育以西方化和本土化两种方式共同磨合促进,才得以进一步发展。我们也正在纠正近百年来有些人对待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尤其是教育管理思想的偏颇态度,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而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一、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特点
儒家教育管理思想散见于《论语》、《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学记》等儒家经典文献之中,尤以《论语》最为集中。《论语》阐述了孔子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和观点,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管理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关于教育的目标。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和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大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礼记》中的《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观点与看法。
关于教育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做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表明了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关于教学内容。儒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
关于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使知识内化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于教材建设。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后来被荀子尊称为“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二、儒家的“因材施教”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认为这是优秀的教学思想而大力提倡。实际上“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事业上是有局限的。
1.因材施教无法抵达连施教者自身都不熟悉的领域
正如同没有一家餐馆能供应天底下每一道菜肴,孔子也和古今中外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无法摄尽所有的学问。《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的问题,就好像有人进到一家中餐馆却要点法国菜。碰到樊迟的这种情况,孔子只能徒具因材施教之精神,其“教”的内容却硬是施展不出来。由此可知,光是具备因材施教的精神并不够,施教者还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学识领域,确实拿得出够水准的材料来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求。施教者的学识领域越是广阔且又能照顾到深度的进展,其因材施教之精神也就越能落实。孔子凭借一己之“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不仅自身的学养被公认为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巅峰状态,也造就了他的许多学生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大科目各有专长的表现。因此,类似樊迟的这种情况,固然成为孔子以因材施教为主的教育事业上的一大局限。孔子很清楚自己的局限所在,并且毕生都尽心尽力在他能够探问的领域不断往广度与深度去拓展一己的学养。
2.师生的遇合关系对因材施教的影响
虽然教育的内容的确是孔子所熟悉的,但是师生的遇合关系却使孔子有些手足无措,以致难以或根本无从教起。一般而论,孔子基于自己“有教无类”的胸怀,开创了一生多彩多姿的教育事业。但在另一方面,孔子保持相当程度的“道德严格主义”,其严格的标准不易松动,以至若有学生无法或不愿将自己的德行修养提高到合乎孔子要求的标准,那就几乎再无其他办法可让师生的一场遇合在教育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人格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我们可以针对学生身上的不同特点而进行相应的教育。在现实教学中,老师们正像孔子一样,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孔子能因材施教,却只从3000弟子中培养出72贤。而现在人们对“因材施教”喊得很响,却为什么难以见效呢?在目前高一级学校招生实行省级统一命题考试,选招新生,基础教育学校全面追求升学率和班级制教学的时代,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我们不可能因学生智商等条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改革做出重大决定,调整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结构,大力举办职业院校,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不同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条件。这是现代教育对“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实践,为全社会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和人人成才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三、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借鉴意义
现在的国人中真正懂得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是很多,一些自以为懂得的人,可能对相当一部分内容把握得很不准确。例如多年以来,人们通常把“学而优则仕”理解成“学习好了就能做官”,加上旧时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读书做官一时成为读书人追求的唯一目标。其实这样理解“学而优则仕”是相当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学而优则仕”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子张》,原文整句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开展边做事边学习、学习与做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工作最真实的写照。关于对“优”和“仕”的理解,中华书局1936年版的《辞海》分别做了详细的注释。其中“优”的解释为:(1)饶也,有余也;(2)良也,“劣”之对也……对“仕”的解释为:(1)学也;(2)入官也;(3)察也;(4)通“事”;而“凡人类所作所为皆曰事”。如果用这两个字的第二条解释,那么这句话的后半句就可以解释为“学习好了就能做官”。这就是我们通常的理解,这也可能是“读书做官论”和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思想根源。但如果按照这种解释,前半句应该解释为“官做好了就应该学习”,这是解释不通的。可见我们按通常理解这句话是不合适的。如果采用“优”的第一种解释和“仕”的第四条解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句就可解释为“事情做好了(有空余时间)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有空余时间)就应该做事”,而学习好了就能“做官”只是“做事”的一种。“仕”的这一种解释绝不是穿凿附会,还可以从孟子对孔子的称颂中得到明证。据《孟子·万章下》中记载,孟子称孔子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懂得“适当其时”、“恰如其分”行事的人。可见我们通常的理解“学习好了就能做官”,是极端片面地理解了儒家的思想本源。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开展边做事边学习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育人过程中把“做事”与“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对于我们现在在职业学校倡导的工学交替、业余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对于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等现代教育思想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四、儒学的“温故知新”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师观的借鉴意义
当今社会,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做老师。而教师资格证的获取,不过是考几门课程而已。《礼记》记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现在对教师资格的考察,还只是局限于记问之学。以孔子的教师观看来,这样还不足以做老师。《论语·为政》篇中记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说是孔子的教师观。正确认识“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对培养胜任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于“温故而知新”,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郑玄的解释为代表,一种以何宴的解释为代表。传统所认同的是郑玄的观点。郑玄认为,温,是温习。温习旧知识,而有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这种解释的影响很不好。温习旧知识而有新体会,是人人都会有的,是不是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呢?不能!现实也不认可——所以要有教师资格证。何宴认为,“温”是寻找的意思。他说:“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矣。”在这里,“故”不是指旧知识,而是指“缘故,缘由”。“新”是什么意思呢?“新”指伐木之基,引申为“凡始基之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这里“新”指知识的由来、来由。这句话的完整意思就是:“寻找缘由,而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才可以为人师。”这才是孔子的本义,这才是孔子的教师观。
正是这种“温故而知新”,才使得孔子没有把知识看成是死的知识,而能够从生活的本质中找到合理的解释给学生。宰予认为守孝三年太长了,一年就行了。孔子不是以老师的权威强迫学生接受三年的礼制,而是充分地讲明三年守孝的来历,是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这样的讲解,从学识的根源讲起,学生自然容易接受。古代教学,很注重潜移默化,把知识还原于生产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切身体验。《礼记·学记》中说:“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意思是说君子在教学生时,把知识藏起来,装饰它,(不直接教),而在学生休息、玩耍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它。教者有心,学者无意,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现在很多教师,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知识的来由,只是照本宣科,把知识从课本灌输进学生的头脑。现在学生学知识好像就是为了考学,不清楚知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用来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教师的悲哀,更是学生的悲哀。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践脱节,感到学知识就是为了做题,觉得如果不考学,所有所学的知识就没有一点用处。不光学生会有这种认识,很多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甚至在课堂上明确告诉学生,“如果不考上大学,回家种地,学的知识没有任何用处”。每年高考结束,每个学校都会出现学生烧书撕本的现象,以发泄十多年来对学习的厌恶。我们的学校如果培养的都是对学习充满厌恶,感觉不到一点学习乐趣的学生,中国的未来就堪忧了。振兴中华,能靠这些对学习极度厌恶的学生吗?这一切,都缘于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教师观,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最主要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些人类的知识是怎样从实践中发现的,让知识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打破知识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而不是神秘。只有教师知道知识是怎样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来的,才能把知识还原于生产生活实践,让学生从中发现知识,从而体会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发现创造的欲望。如果我们教师只是教授学生知识,学生对知识会有一种隔膜感,会觉得知识太抽象,无法与实践接轨,无法应用于实践。只是记忆知识,对枯燥的知识会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厌学。
“温故知新”,注重知识的来源探究,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敬畏感,使他们乐于学习,勇于发现,让他们每天的学习都充满乐趣。重新正确认识孔子的教师观,补充教师的知识缺失,调整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传授改为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学生必然学得深刻、学得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不但乐学,而且会学。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3 杨进.论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 杜承忠.现代教学管理中的儒家思想探微.三峡大学学报,2002,(1)
6 何克抗.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四大支柱.http://www.e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