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书的内容提要
上篇一共分三章,主要围绕中国企业要不要变,首先从什么地方变,变革的目标何在的主旨在讲。
第一章:“登高壮观天地间”由四节组成,第一节“两个问题”和第二节“三面蓝旗”意在为“中国企业要不要变”提供一个判断的标准。第三节“形似神不似”是拿上面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的“世界工厂”和“家族企业”,指出两者都谈不上优越。第四节“中国企业的路在何方”还是拿上面的标准,来得出中国企业需要变,需要以现代企业管理为标杆来加以变的结论。
第二章:“别求新声于异邦”由四节组成,第一节“两大反动”指出中国企业既不想变,也不能正确地变。第二节“他山之石”讲日本成功变革的关键是先全盘地学,再循序渐进地用。第三节“老老实实”讲中国企业应该像日本那样,先全盘地学,而不是有选择性地学,只有全盘地学懂学通了,才能正确地用。第四节借助对“所谓中国式管理”的否定来为中国企业的“老老实实地学”扫清道路。
第三章:“以权力制约权力”由三节组成。第一节“第一观念”是拿《基业长青》中有关制度建设的论述做佐证。第二节“第一阶梯”以我的“三阶梯管理”模型为依据,说明制度管理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第一步。第三节“第一变革”讲在中国企业进行的众多变革中,都必须以制度建设、以法治为基础,没有法治其他的变革都会被一一异化;第一变革的本质必须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没有“以权力制约权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中篇一共分三章,主要围绕中国企业该怎样变的主旨在讲,由此推出本书的核心理念“以权威破除权威”。
第四章:“谁主宰商鞅变法”由四节组成,讲的是一个进化了的权威和计划等是体制内变革成功的支撑。第一节“秦孝公→光绪”通过中国古代成败两方面的政治变革的个案对比,来证明体制内的变革必须以权威、计划等做支撑。第二节“杜邦→科龙”通过中外企业成败两方面的变革个案的对比,来证明企业内的变革同样要以权威、计划等做支撑。第三节“总是相似”是从共性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变革的成败得失,进而指出权威、计划等是体制内变革成功的不二法门。第四节“各有不足”同样是从共性的角度来总结中国企业变革的成败得失,进而指出权威、计划等是企业内变革成功的唯一途径。
第五章:“生态与权威进化”由四节组成,讲的是变化了的生态环境,正在促使中国企业的人治权威向规范的法治权威进化。第一节“怀疑一切”讲人治的权威只能存在于排斥竞争的农耕社会,而在主张竞争的市场社会,则必须讲究法治的权威,讲究法治规则下的怀疑一切。第二节通过对李光耀的“亚洲价值观”的否定,来主张东方社会一样需要法治,一样需要竞争。第三节“随波逐流”讲中国企业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已到了与时俱进,彻底抛弃人治,建立规范法治的时候。第四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人治权威如何自我进化为法治权威。
第六章:“以权威破除权威”由四节组成。讲的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的人治权威必须要由进化了的法治权威去破除。第一节“私人所有”讲中国企业的变革是体制内的变革,人治的权威,也就是老板如果不变,则变革不可能成功。第二节“以‘毒’攻毒”讲面对企业内大权在握的保守势力,必须靠法治的权威才能革除。第三节“一元‘服’始”讲企业内任何变革的推行,必须以全员的服从为起点,没有服从,再多的制度也不行。第四节“顺水推舟”由自我进化的老板自上而下地推行企业的第一变革,亦即“以权威破除权威”。
下篇:一共分三章,主要围绕如何在科学的变革理论指导下,将“以权威破除权威”的变革手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和谐演变路线图”来讲。
第七章:“‘不争论’的智慧”由三节组成,讲按目标计划进行变革的重要性。第一节“绵里藏针”讲清晰的变革目标对成功变革的重要性。第二节“凡事预则立”讲切实可行的计划对成功变革的重要性。第三节“项目管理”讲中国企业的第一变革应充分借鉴项目管理的经验,系统思考。
第八章:“大海航行靠罗盘”讲第一变革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次险象环生的远航,应坚持按科学的变革规律办事。第一节“上上下下”讲中国企业的第一变革必须是战略正确与战术灵活的高度统一。第二节“骑驴看唱本”讲中国企业的第一变革必须不断地对照目标找差距,不断地修正,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第三节“科学指引”讲中国企业的第一变革旨在建立法治,法治对应于科学,必须坚持科学,按科学的变革规律办事。
第九章:“和谐演变路线图”由三节组成,讲“和谐演变路线图”具体分几个步骤,重点在什么地方,以及相关的解释、论证。第一节“连接导线”讲新文化培育是中国企业第一变革的先导。第二节“和而不同”讲和谐演变的重要性,怎样做才能实现中国企业的和谐演变?第三节“循序渐进”讲中国企业第一变革的八个步骤,并指出“以权威破除权威”与“新权威主义的本质区别”。
如果说,在中国企业搞变革是难上加难的话,那么,要想将这部“中国企业变革的必读本”讲得透透彻彻,其中的难度亦可想而知。因为“以权威破除权威”本身所具有的错综复杂性,使我在叙述过程中不得不“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这不免要给那些指望仅仅靠一目十行,就能一目了然的读者带来困难。为此,我写下了这篇导读。它无疑要算是总揽本书的一张地图,我恳请尊敬的读者诸君能经常回到这里看一看,这将大大有助于你的阅读,不信的话,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