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区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现代社区的构成要素

1.2.1 人口要素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的存在,这个基本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社区。也就是说,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是社区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个或数个家庭迁移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儿定居、开荒、世代繁衍,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社区。而有的社区,它们原本比较繁荣、兴旺,但由于战乱或自然灾害等原因,社区人口或者死亡,或者逃往他乡,结果导致该社区逐渐衰落、消亡。这些现象表明,如果没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人口,任何社区的存在都是不可能的,即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构成社区要素之一的人并不是孤零零的个人,他们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是进行着共同活动的人群。他们是社区生活及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成社区的主体。

社区的人口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区人口的数量、社区人口的结构和社区人口的分布。

社区人口的数量是指社区人口的多少。它对社区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由于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小区的建设,社区人口数量激增,给社区的管理、交通、卫生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

社区人口的结构是指社区人口的构成。它主要包括社区人口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社区人口的性别结构反映一个社区内全体人口中男女人数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男女人数分别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有时也用男女人数比例表示,这叫性别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特别关注出生婴儿性别比,即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社区出生的男婴数与出生的女婴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我国目前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女比例是117∶100,而国际公认的正常比例是(103~107)∶100。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调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和人口的再生产。

社区人口的年龄结构也是社区人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关系到社会分工、消费需求、文化教育甚至人类自身的繁衍。现在国际上通常按照三分法划分年龄组:0~14岁为少儿组,这组人口比例越高,人口就越年轻;15~64岁为成年组,属劳动年龄人口,这组人口比例越高,潜在的经济活动人口和负担年龄人口就越多;65岁及以上为老年组,这组人口比例越高,人口就越趋于老年型。

教育程度结构是指一个社区内具有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占社区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社区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是衡量一个社区人口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衡量文化教育程度结构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文盲率、就学率和大学教育率。

文盲率即一定年龄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与一定年龄以上的总人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就学率即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相应年龄组的人口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大学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反映大学教育状况的指标一般用每10万人口中的大学生在校人数表示,即大学教育率。其计算公式为:

社区人口的分布是指社区人口在社区地域范围内居住与活动的分布情况。社区人口的居住情况与社区内住宅建设和分布密切相关。

小资料

社区究竟该多大?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涉及现代都市“社区划分”及“社区规划”的问题。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社区是自然产生的,它形成多大规模就是多大规模。在传统社会学中,最小的社区是家庭或夫妻共同体;再大的就是邻里自治的村落;最大的是拥有共同宗教习俗、语言文化的小城市共同体。因此从理论上说,社区的人口规模最小可以由两个异性组成,最大则没有上限,唯一的前提条件是能够不依赖外界因素独立进行人口和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

传统的社区都是边缘清晰、自给自足、自我发展、井然有序的“地域小社会”。现代大都市的“社区治理”理念是一种模仿传统社区机制、对空间上漫无边际的大城市或城市带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一般是按一定的人口数量把城市区域划分成若干“区位”,使其在政治体制上作为一个选区,在城市管理上作为一个“市镇自治体”。

美国纽约市实施的是“社区管理体制”。整个纽约被划分为几十个社区,按规定每一个“社区区域”人口不超过25万,一般把居住、工作和其他日常人口以及旅馆、饭店或其他夜间人口都考虑在内。实际上,根据1995年的资料,约有730万人口的纽约全市被分成了59个社区,每个社区自治体所服务的人口在11万~18万人之间。城市国家新加坡的治理更是“社区治理”的一个典型。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新加坡分设了23个社区“市镇理事会”,平均服务人口约13万人。“社区规划”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基础开展的。

新加坡的社区结构“自下而上”形成三个层次。一是邻里组团中心。一般由4~8 幢组屋组成,约1000~2000户,应设有儿童游乐场和小型商店等。二是邻里中心。一般包含6~7个邻里组团,约6000~9000户,应建有一幢建筑面积约5000~10000平方米的综合楼,并设有购物场地、银行、邮政、诊疗所等;三是市镇中心。一般含有5~8个邻里中心,约4~10万户,应配套的公共设施集中在市镇中心及其周围,主要有学校、办公、商店、娱乐、图书馆、邮政、诊疗所、民众联络所、安老院、体育场馆、游泳中心、宗教设施、公园、公交转换站等(而机场、码头那些对外沟通设施则属于大新加坡市政)。这三个层次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治体,但由于各个层次的“区位”功能不同,其自治的内容也就不一样。

在我国,随着单位体制的弱化,建立新的城市管理体制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社区管理模式仍在探索过程中。关于“社区的规模”,我国尚无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根据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的规模“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从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尚未出现“市镇”层次这种十几万人的功能社区,部分城市结合街道体制改革,初步进行了设置“市镇”层次社区的尝试,但还不具备全面实施社区发展预算项目的功能。目前,大部分城市主要是建立在“邻里中心”这个层次,即组建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探索。社区的规模一般在3000~10000人。

思考:现在有的社区有几百户,有的有几千户,达上万人,青岛和北京的有些社区甚至拥有一两万户,达四五万人。那么,一个社区究竟拥有多大规模才算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