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以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企业物流是一个能承受外界环境干扰作用的具有输入—转换—输出功能的自适应体系。相应的,企业物流活动就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回收物流4个部分。

2.2.1 企业采购物流

采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还很难对它进行统一的定义,根据环境的不同,它可以有不同的定义。狭义地说,采购是公司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行为;广义地说,采购是一个公司取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然而,采购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各种活动的机械叠加,它是对一系列跨越组织边界活动的成功实施。因此,采购是指客户为获取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货物和服务而必须进行的所有活动。采购是企业向供应商购买货物的一种商业行为,由采购部门执行,采购员完成采购活动。企业生产或经营活动所需的货物都通过采购获得,它是企业物流管理的起点。有效的货物或服务的采购中,“按需采购”是前提原则,即尽量做到以最小的费用、最低的价格购进企业所需的各类货物,这对公司的竞争优势具有极大的作用。

1.采购工作的重要性

在许多行业中,原材料投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原材料的质量影响成品的质量,并由此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和公司的收益。采购对于收入、成本和供应链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采购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1)采购工作是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和生活消费都离不开市场供应。企业开展和组织采购,就是为了掌握适合生产和消费的各类货物或商品,通过生产和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搞好采购工作,对保障生产和市场供应,稳定物价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采购工作能及时反馈消息。在采购工作过程中,市场供应和销售信息经常是动态变化中,企业必须很敏锐地及时掌握。如果生产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那么采购工作就处于被动状况,同时销售企业所能采购的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那么采购工作也处于窘迫之地。因此采购工作不仅仅是纯粹的货物或商品采购,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信息处理,及时接受市场信息,反馈市场信息,才能有助于生产和销售系统。

(3)采购工作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企业中,企业的采购资金约占产品销售额的40%~60%,这说明了采购成本对企业利润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采购工作不能为扩大生产和销售起作用,那么赢利水平一般很难提高,其影响效果远远大于在其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虽然增加利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最为明显,体现了杠杆作用原理,抓好采购工作这一环节,企业一大半的资金效用也就大大提高了。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他的价值链理论中说明了采购的战略重要性。采购物流包括了对新的供应商的资质认定、各种不同的投入物的采购和对供应商表现的监督,因而采购在供应链成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典型采购过程的简介

采购过程通常跨越公司内部的功能边界,如果在交易中不是所有组织的配合,就不能有效地完成采购过程。成功地实施这些活动,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能取得尽量大的价值,因此它使得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

(1)需求的确定或重新估计。采购一般是对新客户或老客户的要求做出反应,客户是指公司中的个人或部门。在某些情况下,已有的需求必须重新估计,因为它们可能发生了变化。在任何情况下,一旦需求被确认,采购过程就可以开始了。需求可以由公司的不同部门确定,甚至由公司以外的人员来确定,如客户。

(2)定义和评估客户的需求。一旦需求确定下来,必须以某种可以衡量的标准形式来代表。标准可以是简单的,如复印机的用纸可以是具有一定重量的白纸。如果公司要购买高技术的产品,标准也很复杂。通过这些标准,采购专业人员可以把这些客户的需求告诉潜在的供应商。

(3)决定是自己制造还是购买。采购方应决定是由自己来制造产品提供服务还是通过购买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即使做出了自己制造提供服务的决定,采购方也必须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某种类型的投入物。目前,这一步骤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做出外包的决策,以便集中自己的核心业务。

(4)确定采购的类型。采购的类型将决定采购过程所需的时间和复杂性。按时间和复杂程度采购可以分为3种类型:直接按过去的惯例采购或重新采购;修正采购,需要对目前供应商或投入物做些改变;全新采购,则由全新的客户需求引起的采购。

(5)进行市场分析。供应商可以处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或在一个寡头市场,或垄断市场的情况下。了解市场类型有助于采购专业人员决定市场供应商的数量、权利与依赖关系的平衡及采购的方式,如谈判、竞争投标等。有关市场类型的信息并不总是明显的,因此必须做一些研究,参阅有关图书资料、行业协会信息等。

(6)确定所有可能的供应商。这包括找出所有能满足客户要求的供应商。在这一个阶段,把所有可能的、过去未被选中的供应商也包括在内。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找出所有的供应商具有挑战性,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并进行一定的研究。

(7)对所有可能的资源进行初步评估。当对客户需求进行定义和评估时,区分需求和期望是很重要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对客户是很重要的,而期望是可以进行商谈的。初步评估将可能的供应商减少到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几家。在某些情况下,初步评估非常简单。例如,复印用纸,供应商可以定期检查手头有货或没货。对计算机配件,可能还需要内部技术人员进行一系列测试。

(8)剩余供应商的再评估。如果已将供应商减少到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几家,就有可能确定哪家供应商最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或期望。如果采购项目既简单又标准,并有足够数量的潜在供应商,可以通过竞争招标来实现。如果这些条件不存在,则必须进行更详细的估计,使用工程测试或模拟最终的使用情况。

(9)选择供应商。供应商的选取也决定了买卖双方将建立的关系,决定了这些关系的“机构”将如何组成和执行。这一活动也决定了与未被选上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将如何维持。实际选取将依据依次讨论的数据来进行,如质量、可靠性、总价等。

(10)接受产品的发运和服务。这一活动随供应商满足客户需求的活动而发生。这项活动完成后,便产生了下一个活动所需的表现评价数据。

(11)进行购买后的表现评价。一旦服务完成或产品发运,应对供应商的工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控制”活动。如果供应商的工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确定发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以上讨论的所有活动都受到采购专业人员控制范围以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决定每一个活动执行的效率,它包括公司之间、公司内在的内部因素及政府的影响等外部因素。比如,市场需求或制造过程的改变可能要求在第一轮循环完成之前,重复部分或所有的活动。

3.企业采购物流管理系统

建立现代企业采购物流管理系统应该按照“强化管理,理顺职能;明确职责,规范业务;杜绝腐败,降低成本;高效运作,增加收益”的原则。企业采购物流管理系统由以下7部分组成。

(1)采购计划与预算子系统:采购预算是采购部门为配合公司年度销售预测或生产计划(包括产品品种、数量),对所需求的原料、物料、零件等数量及成本做翔实的估计,以利整个企业目标的实现。采购计划与预算是企业年度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要以年度生产计划、用料清单和存量管制卡为依据,设定物料标准成本指标体系和监控价格涨跌变化之规律,针对现实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行动态滚动管理方法,提高采购计划与预算子系统在实际过程中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供应商开发管理子系统:正确考察、评估、认证和选择适当的供应商,是采购物流工作成功的关键。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采购最怕找错供应商”。不管价格如何便宜,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日后会后患无穷。供应商的开发是为今后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供应商的确立必须成立评选小组,确定科学、合理和系统的评审指标,一般包括经营状况、企业资信、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品质性能、管理绩效等指标进行评审,把合格厂商按A(最好)、B(良好)、C(较好)分级建立档案。每半年重审评估一次,根据《供应商评估制度》,从品质、成本、价格、服务水平、交货周期、履行合约的承诺与能力等得分高低重新划分调整,进行动态管理,没有终身制,把供应商开发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采购环境的最佳选择。

(3)采购物流子系统:采购物流子系统是指任何物品从卖方(供应商)到买方场所(公司)进行的转移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信息、管理等方面。采购物流子系统由包装运输物流、暂存检验物流和物料入库物流3部分组成。采购物流子系统的结构是由位移载体、存放载体、位移路径构成。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采购物流子系统,并且使之运作富有成效,是现代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之一。优化采购物流子系统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送货计划性强,批量规模采购合理,协作配送效率高,物流路径最优,信息电子网络化管理,最终建立企业的采购供应链模式,从而使之快捷高效地运作。

(4)采购绩效评估子系统:包括采购部门目标绩效考评制度,采购人员绩效考评制度,供应商绩效考评制度。在建立采购绩效评估子系统时,要正确、重点设定与选择最能反映和代表采购绩效的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考评的目的、原则、程序与方法,合理选定考评人员和设置考评机构,正确地及时地反馈考评结果和认真搞好考评工作总结,保证考评内容重点化、考评指标定量化、考评手段科学化、考评结果客观化。一般来说,采购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包括采购(计划完成及时率)、物料质量(来料合格率)、采购成本(价格差额比率)、采购周期、供应(供应准确率)、库存(库存周转率)、服务满意度等,与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和采购人员绩效指标体系是有所不同的。企业如能建立部门绩效子系统,并持续进行评估,就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善的措施和解决的方案,确保采购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提升。

(5)采购信息子系统:由资料数据库存、业务操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决策支援系统、电子商务系统5个部分组成。为了迎接全球电子化的挑战,企业界导入或引用电子商务已是大势所趋,更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采购信息子系统的全面导入不仅能提升采购效能,更能给采购部门及整个组织管理带来明显的收益。现在企业经常使用的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能获得更多、更新、更全面、更精确、更及时的资讯,利用这些资讯拓展采购视野,帮助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掌握主动权,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流程,有更多的时间放在采购策略和绩效提升等重要工作上去。

(6)采购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动作程序与作用流程子系统:为了全面、准时、有效地完成采购物流工作,实现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同物料采购三者之间的同步运作与均衡制造,达成整个组织的目标,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的工作标准,以适用的运作程序和合理的作业流程为前提。在这里可以把采购管理组织分成4个层次:一是管理制度,主要是制定解决采购组织部门的方向、关键与重大的管理问题;二是工作标准,按工作岗位拟订、衡量工作做得好坏的基准,以用于检验考评工作人员是否称职;三是运作程序,规定采购物流工作层面各接口环节的运作程序;四是作业流程,更为详细地制定出各项具体业务的作业流程图,明确指导采购人员按作业流程正确执行工作指令,及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这些都是采购物流系统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有利于采购管理工作全面走上正轨。

(7)采购策略规划子系统:采购策略规划子系统包括采购政策(大政方针)策略规划、成本价格策略规划、采购品质策略规划、支持供应策略规划、环境变动策略规划和存储策略规划等。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炽化,促使企业经营的策略规划与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制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最佳策略,并付诸实施,无疑是企业决策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正因如此,实施采购策略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策略性的规划管理,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结合外部采购环境的变动,并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优劣因素,以求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抓住外部的机遇,克服自身的弱点和规避外部的风险,采取积极的对策迎接挑战,使企业采购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从而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采购收益。

2.2.2 企业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伴随着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物流的过程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材料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的是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并且又和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同时出现的物流活动。例如,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便会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物流活动,实际上,一个生产周期,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加工的时间。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研究的潜力、时间节约的潜力、劳动节约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企业生产物流研究内容很多,如生产流程如何安排,从物流角度看才最合理,各生产活动环节如何衔接才最有效,如何缩短整个生产的物流时间,和工艺过程有关的物流机械装备如何选用配合等。

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主体,生产物流活动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社会物流,生产物流的活动主要有以下4项内容。

(1)工厂布置。它是指工厂范围内,各生产手段的位置确定,各生产手段之间的衔接和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些生产手段。具体来讲,就是机械、装备、仓库、厂房等生产手段和实现生产手段的建筑设施的位置确定。

(2)工艺流程。工厂的工艺流程既是生产流程,对于加工类型的工厂又是加工流程。它是工业生产从原材料投入,通过设备、机械、传送带、管道的不同加工、反应、变化过程直到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

(3)装卸搬运。生产物流中,装卸搬运是其中一种发生最广泛、发生频度最高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甚至会决定整个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例如,用转送带式工艺取代“岛式”工艺,大大缩短了工艺时间,提高了工艺水平,提高了质量。同时,“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研究,实际是研究工人搬运作业的时间、方法和定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装卸搬运耗费巨大,所以实际上它是在生产领域中物流功能要素的主要体现,是生产领域中物流挖掘的主要“利润源”。

(4)生产物流的物流节点。生产物流中节点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必须设置这种节点,在生产物流系统中没有物流节点的是极为罕见的。生产物流节点,主要以仓库形式存在,虽然都名为仓库,但生产物流中各仓库的功能、作用乃至设计、技术都是有区别的。

2.2.3 企业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利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客户的物流活动。如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环境是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要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客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这便是销售物流的难度所在。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以达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领域是很宽的。

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又一个衔接点。它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成品的销售任务。

企业在产品制造完成后,需要及时组织销售物流,使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完好地送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为了保证销售物流的顺利完成,实现企业以最少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企业需要在产成品包装、仓储、库存管理和监控、发送运输、订单及信息处理、装卸搬运等方面做好工作。

(1)产成品包装。包装是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终点,也是销售物流系统的起点。产品包装,尤其是产成品的运输包装在销售物流过程中将起到便于保护、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的作用。因此,在包装材料、包装形式上,既要考虑存储、运输等环节的方便,又要考虑材料及工艺的成本费用。

(2)产成品仓储。保持合理库存水平,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是产成品仓储最重要的内容。客户对企业产成品的可得性非常敏感,缺货不仅使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还会提高企业进行销售服务的物流成本。产成品的可得性是衡量企业销售物流系统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

(3)库存管理。为了避免缺货,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存货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当一个客户的生产线上需要流进成百甚至上千种不同的零部件时,其供应阶段的库存任务是非常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帮助客户管理库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能够稳定客源、便于与客户长期合作。

(4)库存监控。随着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能力的提高,许多供货商为客户提供库存控制自动化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计算机化的订单处理和库存监控。另外,客户希望供应商在客户附近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以降低自己的存储空间需求。有时候,客户希望完全取消库存,让供应商从客户的客户那里得到订单,然后由供应商直接把货物运送给他们的客户。

(5)订单及信息处理。为使库存保持最低水平,客户会在考虑批量折扣、订货费用和存货成本的基础上,合理频繁地订货。企业为客户提供的订货方式越方便、越经济,越能影响客户,如免费电话服务、预先打印好的订货表,甚至为客户提供远程通信设备。客户非常关心交货日期,希望供货方能够将订单处理与货物装运的进程及时通知客户,特别当与预期的服务水平已经或将要发生偏差时,更是这样。随着计算机和现代化通信设备的广泛采纳,企业跟踪订货状态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使得客户与供应商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购买生产线产品的工业客户来说,了解订货与装运状态虽然重要,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保持生产原料的可靠的连续供应,因此他们更关心交货日期的可靠性。

(6)发送运输。不论销售渠道如何,也不论是消费者直接取货,还是生产者或供应商直接发货给客户,企业的产成品都要通过运输才能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而运输方式的确定需要参考产成品的批量、运送距离、地理等条件。

对于由生产者或供应者送货的情况,应考虑发货批量大小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费用,因为配送是一种较先进的形式,在保证客户需要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提高运输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运输方面的服务包括:运输速度快,及时满足客户需要;运输手段先进,减少运输途中的商品损坏率;运输途径合理组织,尽可能缩短商品运输里程;运输线路选择合理,减少重复装卸和中间环节;运输工具使用适当,根据商品的特性选择最佳运输工具;运输时间合理,保证按时将商品送到指定地点或客户手中;运输安全系数高,避免丢失、损坏等情况发生。

(7)装卸搬运。客户希望在物料搬运设备方面的投资最小化。例如,客户要求供应商以其使用尺寸的托盘交货,也有可能要求将特殊货物集中在一起,这样他们就可以直接再装运,而不需要重新分类。

2.2.4 企业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节,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废与不废是相对的。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物资资料都有它的特定属性和用途。“废弃物”一词具有相对的内涵。“废弃物”只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而言的,资料的形式或用途发生了变化,而它本身可以被利用的属性并没有完全消失,只要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后,它就可以变成有用的资源。所谓回收物流是指废旧物资通过一定的手段回收、加工,重新投入使用所要经过的一系列的流动过程。

1.企业废旧物资产生的来源

(1)企业生产的工艺性废料。生产工艺废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化工类型生产企业中化学反应的剩余物、排放物和副产品等;金属轧钢生产企业中产生的切头、切尾、汤道、钢渣、炉底等;采矿企业中产生的剥离废料、尾矿排泄物等;造纸企业中产生的废液等;金属加工企业中产生的废屑、边角余料等。

(2)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并不是企业生产工艺的必然产物,但无论是成品、半成品或各种中间产品都有可能产生一定数量的废品。

(3)企业生产中损坏和报废的机械设备。企业机械设备的损坏多数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同的事故造成的。企业机械设备的报废是由于设备经过使用产生的正常磨损到终极限度而退出生产过程的设备。改革开放前,中国设备折旧年限和更新周期平均在25年以上;现在一般为7~10年。设备的更新周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而逐渐缩短。设备更新周期越短,报废的旧设备就越多。

(4)企业生产维修过程中更换下来的各种废旧零件和材料,以及设备的各种包装废弃物。

(5)由精神磨损产生的旧材料、旧设备等。精神磨损也称为无形磨损,它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某些设备继续使用会产生不经济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时间不断缩短,有些产品甚至一年内要更新几次。在经济发达国家中,一年内更新的产品要占全部产品的40%以上。应当指出,由于精神磨损而淘汰的设备,使用价值并没有失去。因此,受精神磨损的设备归入废旧物资应有一定的限度。

2.对废旧物资的认识

废旧物资的使用价值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某种废旧物资,在一定时期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可能会失去使用价值或成为“废弃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废旧物的潜在使用价值,使其重新使用,这时,废旧物资就变成一种有用的新资源了。

(1)废旧物资残存着物资的使用价值。有些产品在消费使用中,部分或大部分使用价值丧失,但仍有少部分使用价值残存。

(2)物资在某一应用方面消费后,使用价值丧失后,其另一方面的使用价值仍然尚存。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废旧物资与原物资,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可按原来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如金属材料、麻布等物资的边角余料,原使用方向可能在规格、尺寸、形状等已不能满足要求,但在另一个使用方向上还具有其他的使用价值。

(3)废旧物资经简单加工恢复其使用价值。对于一些回收的废旧物资经过简单加工,既不改变使用方向,也不减少使用价值,就可重新投入使用。如回收的包装箱、酒瓶、酸罐等经简单整理、清洁就可以重新发挥原来的效能。

(4)废旧物资经深加工恢复到原来的形态,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废旧物资的深加工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废旧物资恢复到最初的原始形态。如从电子器件废料中提炼铂、金;从洗相废液中提炼白银等。

3.回收物流的特点、功能与网络

(1)回收物流的特点。包括:① 逆向性。回收物流中退回的商品或报废的物品的流动与正常的商品流的方向刚好相反,即消费者→中间商→制造商→供应商。② 不确定性。表现在回收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是不确定的。正向物流则不然,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的基本要求。③ 复杂性。表现为发生回收物流的地点较为分散、无序,不可能集中一次向接受点转移;另外,退货商品或报废的商品处理过程复杂,从而导致管理的复杂。④ 处理费用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商品通常缺少规范的包装,又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商品需要人工的检测、判断和处理,极大地增加了人工的费用,同时效率也低下。⑤ 价值的递减性。对于退回或召回的商品而言,由于在逆向流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运输、仓储、处理等费用,因此都会冲减其价值,所以,这类产品的价值具有递减性。⑥ 价值的递增性。对于有的报废的商品而言,它对消费者没有价值,但通过逆向流动后和经过再处理后,又重新获得它们的价值,因此,这类产品具有价值的递增性。

对于一个包含产品回收处理的物流系统而言,有7项特征使得回收物流系统的控制变得非常复杂:① 回收产品的时间和数量的不确定性。② 需要平衡回收产品的需求和供给。③ 需要将回收的产品分解。④ 回收产品所需物料数量的不确定性。⑤ 需要回收物流网络的支持。⑥ 物料配合的复杂性。⑦ 对于修护以及再制造作业所需的物料,其处理流程是随机的而且是不确定的,同时其处理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很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回收物流在管理上比正向物流复杂得多,而究其原因在于回收物流比正向物流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会使整个回收物流的绩效变差。

(2)回收物流系统功能。尽管不同的回收物流系统涉及的具体活动可能不一样,但一般都包括以下5种功能。

① 收集: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将分散在各地的废旧物品收集起来,运往处理的地点。该步骤可能包括收购、运输和仓储等环节。由于从分散的消费者处收集废旧物品涉及大量的小批量运输,因而导致收集费用很高,在回收物流总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此外,该过程的运输也是回收物流中引起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废旧物品收集过程应该尽量采用合并运输策略,如利用正向物流中的回程运输,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② 检测和分类:对回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据此进行分类。该步骤可能包括拆卸、破碎、检测、分类和仓储等环节。早期检测和分类可以及早识别没有回收价值的废品,节省对无用废弃物的运输成本,但检测和分类需要昂贵的设备,只能在有限的地方设置,因而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③ 再处理:对回收产品或其零部件进行处理,以重新获取价值。该步骤可能包括清洗、零部件替换和重新组装等环节。其中,再处理方式主要有再使用、再制造和再循环。再使用针对只需清洗或少量维修工作即可直接再使用的包装、产品或零部件,如玻璃瓶、塑料瓶、罐、箱、托盘等包装容器,复印机和打印机的墨盒、一次性相机,二手家具、服装和书等;再制造是指保留废旧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特性,通过必要的拆卸、检修和替换,使其恢复得同新的一样,如飞机和汽车的发动机、计算机、复印机和打印机部件等;再循环是指循环利用废旧物品中的原材料,如废旧金属、纸、玻璃、塑料等。专业的再处理设备需要高昂的投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回收物流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因此,一般要求回收品数量较大且集中处理,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④ 废弃处置:对那些出于经济或技术上的原因无法再利用的废旧产品或零部件进行销毁。该步骤可能包括运输、填埋或焚毁等环节。

⑤ 再分销:将处理后的再生产品运往市场进行销售。该步骤可能包括销售、运输和仓储等环节。该过程与正向分销物流类似,需要在运输的合并和快速反应之间进行权衡。

(3)回收物流网络类型与结构。根据废旧物品种类及其回收处理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回收物流网络类型和结构,如再使用回收物流网络、再制造回收物流网络、再循环回收物流网络和商业退回回收物流网络等。

① 再使用回收物流网络。可再用物品中最常见的是各类包装,广泛应用于啤酒或软饮料、食品、化工和集装箱运输等行业。其中,玻璃瓶等商业包装的回收再用物流网络类似于再制造回收物流网络,不同的是前者只需简单的清洗和检测,而后者需要复杂的修复或再加工。对于集装箱等工业包装,闲置时一般存放在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集装箱站场,一旦有用箱请求,则被送往发货方,用过的空集装箱从收货方收回,并进行简单的清洗和维修。

② 再制造回收物流网络。典型的可再造物品包括飞机和汽车的发动机、机电设备、复印机和计算机部件等价值较高的产品,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对上述物品进行增值修复以获取经济效益。再制造需要产品生产的有关知识,因而通常由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来完成。由于新产品加工和旧产品修复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新产品和修复产品的销售市场可能重合,因而可以将再制造物流网和传统生产分销物流网进行集成,综合考虑两者的设施共用和运输合并。目前,再制造回收物流网络大多是在已有正向物流网络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形成的多级闭环物流网络。

③ 再循环回收物流网络。物料循环利用由来已久,如废旧金属、纸、玻璃、塑料等。收集的废旧物品价值一般较低,但需要先进的处理技术和专用设备,投资成本很高,因而要求回收处理设施比较集中,进行大批量处理,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再循环回收物流过程涉及的活动不多,网络结构较简单。

④ 商业退回回收物流网络。商业退回主要源于商业回收或客户投诉退货,如错发或有缺陷的商品、零售商的积压存货等。为了减少成本、降低库存和增加灵活性,可以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设置一个分销中心,集中处理来自不同地区的退回商品。对退回的商品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以选择:质量好的商品可以送回原商品库,进行再次销售;质量不好的商品,可以作为处理品销售;如果退回商品无法直接销售,或通过修复、改制可以显著增加商品售价,那么在出售前可以先完成上述操作,然后作为修复品或再制品进行销售;如果上述选择都无法进行,则对贵重的或可循环的材料进行回收,再以最低的成本对其进行废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