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体的标识与定位
标识是对物体基本特征信息的标注。对整体对象而言,如一个汽车部件有轮胎、转向盘,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标识。在这个标识里面,一种是这类的标识,另一种是具体物件的类标识。就像条码一样,排在前面的信息是类,后面的是具体产品。标识也需有层次结构,一个物体有很多的标识,标识之间怎样映射,标识和服务之间怎样映射,标识之间怎样兼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内容。
物联网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能够查询全球范围内每一件物品信息的网络平台,物联网的索引就是EPC代码。产品电子代码“EPC”是目前对物品进行标记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强调适用于对每一件物品都进行编码的通用的编码方案,这种编码方案仅仅涉及对物品的标识,不涉及物品的任何特性。每一件物品的EPC代码在物联网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相当于一个索引。很多概念并不是有了物联网概念后才有的,如EPC概念能付诸实施,靠的是最底层的RFID系统。EPC系统的基本组成在硬件方面,包括电子标签和阅读器。
EPC是一个代码,选择射频识别的方式作为一种载体。EPC标签就是一种电子标签,也称为射频标签。通过物联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任何东西都在物联网上,每个物品都有唯一的EPC代码,这样就可以通过物联网查到其档案情况,防伪等一系列问题也都可以得到了解决。这样看来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也是由众多已有的概念和技术合成的代名词。
RFID技术发展的历史已有很长时间,它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将EPC标签(RFID)放到一本书上,当这本书通过阅读器时,阅读器则将EPC标签里面的信息采集到系统中。因阅读器和计算机网络是连接起来的,通过中间件连到物联网系统,存入EPCIS服务器中。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资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资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记忆体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资讯。应用中将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品上,作为待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传资讯,通常的情况是由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收到的阅读器的命令,将记忆体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这种通信是在无接触方式下,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耦合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的。有关电子标签的内容将在第2章中进行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物联网中的物和物之间的沟通标准,如人类的语言,如用同一种语言就可以在任何地点都不会产生语言障碍。EPC并不是摒弃当前的标准,而是充分考虑如何将当前应用的编码方法与标准整合进去。如同从一维条码到二维码到射频技术的发展中,各种读写器的使用使各种信息可远距离地进行规范和统一的操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物联网中的定位技术,是物品针对性服务的基本要素。3G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卫星定位的服务,使现有的系统很容易达到10m以内的定位精度,为城市内的人员、车辆、导航定位,以及高精度的紧急救护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常用的服务有:移动多媒体会议电话、会议电视服务。3G网络高带宽的优点使得移动多媒体会议电话、会议电视服务由原来只能由专用网络提供,变成通过3G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向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者可以在旅途或车上,使用便携式计算机或其他3G终端设备(如移动PDA),通过3G网络访问企业网络,处理业务问题,利用3G手机、移动PDA查询交通状况,接收大型会议定制的用户服务,为运动会、演唱会、展览会定制的服务,以及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公众媒体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