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前端技术展现Web系统(蓝桥杯软件大赛培训教材-Java方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蓝桥杯”软件大赛

1984年,被称作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这一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传达室内,一家新技术公司成立了,时年40岁的柳传志担任主管经营的副总经理。在上任前,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找柳传志谈话,问他对公司有什么打算,他信誓旦旦地说:“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

这家公司,就是后来的联想。2013年,它成为了世界第一大PC厂商,市值超过100亿美元。

柳传志当然想不到联想的扩张会如此地迅速,当然,他也未必能预测到,另外两家成立于1998和1999年的小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会超过1000亿美元。

联想、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什么会有今天?没人否认柳传志、马化腾和马云的智慧,但他们成功背后的信息化浪潮也许更为重要。谷歌科学家、腾讯副总裁吴军在《浪潮之巅》一书中说: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这些公司里面大大小小的人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一次浪潮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是何其幸运,能够赶上人类社会的一次大变革。所谓时势造英雄。而所有学习软件的学生,这种幸运比之普通人,则更多了一个量级。因为你们近水楼台,有先得月的优势。也许你最终不会像上述名字那么显赫,但你已经有了不平庸的机会。

整个IT领域的快速成长,也反映在中国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上。根据统计,全国设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超过1000所,以满足企业源源不断的人才需求。

但一个吊诡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就业难。2013年,全国有699万大学毕业生步入就业市场,这一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其中,求才若渴的IT领域,也并不例外。

为了了解整个软件行业的人才现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并研究如何来解决高校软件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通过与高校和企业座谈,以及实地调研,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的软件人才是结构性偏差。

企业,并不缺乏就业机会。我国IT产业在过去的五年里,经历了28%的年均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收入2.4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首次迈入2万亿台阶;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万亿元。

企业所苦恼的,是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其实际需要。如果企业自己培养,则需要付出高额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加重企业的负担。

高校,并不是不想改变。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相得益彰,成为一段佳话。但全世界的成功案例,也寥寥无几。那些名声赫赫的大学,也同样在苦恼于如何去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身处在改革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则更多了一份挑战。它们所苦恼的,是学生技能,如何对接到现实的市场需求。教育体制改革,绝非一日之功,而学生需求,则时不我待。

为了改变软件人才短缺制约产业发展的状况,加快培养、选拔和输送优秀的软件专业技术人才,缓解企业人才招聘压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筹办了“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自2009年开始,“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参加比赛的高校规模达到1100多所。全国大部分的“211”、“985”、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及其他院校参赛,每届参赛的大学生超过20000人。大赛同时吸引了全国100多家知名软件企业参与其中,直接面向参赛大学生进行招聘,并对获奖者提供“绿卡”,获奖者毕业后可以免试入职这些知名企业。

基于多次研讨确定的软件行业人才选拔和培养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组织了部委、高校、企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联合IBM教育学院,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和组织,设计了培训课程,并编写了系列教材作为课程的核心和基础。课程根据所用技术、面向职位不同,又可分为Java方向课程、软件测试方向课程等,本套教材是Java方向课程所使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