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企业物流的基础知识

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实体。工厂购进原材料,经过若干工序的加工,形成产品后再销售出去;商场根据用户的要求购进商品,进行流通加工后再销售出去;运输公司按客户的要求将货物输送到指定地点等,这些都属于企业物流管理的范畴。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物流的基础。它是诸多观念、原理和方法的综合,有来自传统的市场营销、生产、会计、仓储、采购和运输领域的理论,也有来自应用数学、组织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规律。因此,企业物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1.1.1 企业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1.企业物流的概念

根据整个物流系统的性质,物流可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两类。

(1)社会物流的概念。根据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社会物流(External Logistics)也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是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社会物流是指以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带有明显的宏观性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的概念。根据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企业物流的定义,企业物流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它是和社会物流这个名词相对应的。

延伸阅读

长期以来,对企业物流存在不同的认识,各自突出了企业物流的某些方面,如:

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认为,企业物流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的典型领域。

物流专家刘志学认为,企业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和配送等物流活动。

物流专家崔介何认为,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营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企业物流是“研究对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始点到消费终点的流动与存储进行有效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要的科学”。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是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物品从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在内的物流活动。由于企业物流涉及众多的活动,因此决定了企业物流的复杂性与基础性。

2.企业物流的内涵

企业物流的内涵非常丰富,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企业物流也可理解为是一个承受外界环境干扰作用的具有输入—转换—输出功能的自适应体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所需生产资料的输入,即供应物流,它是企业物流过程的起始阶段。供应物流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企业生产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规模大、品种多、技术复杂等特点,再加上专业化、协作化、共同化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间的生产技术活动愈加密切,决定了供应物流的复杂性及艰巨性。能否适时、适量、齐备、成套地完成供应活动成为保证企业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供应物流具体包括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输送等。

延伸阅读

①采购。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是根据企业生产计划所要求的供应计划制订采购计划并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在完成将采购物资输送到企业内的物流活动的同时,它还要承担市场资源、供应厂商、市场变化、供求信息的采集和反馈等任务。

②供应。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它是根据材料供应计划、物资消耗定额、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作业的活动组织。供应物流是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③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供应物流的核心部分。库存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要依据企业生产计划的要求和库存的控制情况,制订物资采购计划、库存数量和库存结构的控制,并指导供应物流的合理运行;另一方面,库存管理又是供应物流的转折点,它具有完成生产资料的接货、验收、保管、保养等具体功能。

(2)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物流,通常也被称为厂区物流、车间物流等,它是企业物流的重要核心部分。生产物流包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这些实体在流动过程中,与企业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流程及工艺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延伸阅读

生产物流包括:各专业工厂或车间的半成品或成品流转的微观物流;各专业工厂或车间之间以及它们与总厂之间的半成品、成品的流转。生产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始于原材料、配件、设备的投入(即供应物流),经过制造过程转换为成品,止于从成品库再运到中转部门或直接配送给用户或出口。生产物流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紧密相关,并且不时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并向社会输送产品和服务的开放系统。

生产阶段的物流是指企业按生产流程的要求,组织和安排物资在各生产环节之间进行的内部物流。生产阶段的物流作业要求主要包括物流的速度即物资停顿的时间尽可能地短,周转尽可能地加快;物流的质量即物资损耗少,搬运效率高;物流的运量即物资的运距短,无效劳动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生产物流管理主要就是如何以最有效的手段达到这些方面的要求。

(3)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出。企业物流的输出系统的重要内容就是销售物流,它承担完成企业产品的输出任务,并及时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馈。销售物流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延伸阅读

销售物流是连接企业物流与宏观物流的重要环节。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的终点,同时又是宏观物流的始点。宏观物流接受企业经营所传递的企业产品、信息以及辐射的经济能量,进行社会经济范围的信息、交易、实物流通活动,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社会再生产系统。如果不能很好地组成企业的销售物流,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或脱销,系统的功能则无法实现,企业经营活动都将面临考验,产品的劳动价值将无法得到补偿和实现,产品也不能最终成为现实有用的产品。

销售阶段的物流是企业为了实现产品销售,组织产品送达用户或市场供应点的外部物流。对于双方互需产品的工厂企业,一方的销售物流便是另一方的外部供应物流。商品生产的目的在于销售,能否顺利实现销售物流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大问题。销售物流对工业企业物流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当成为企业物流研究和改进的重点。销售物流是服务于客户的企业物流,其运行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客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给自己的经济造成影响。

回收物流主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如由于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或用户因各种原因的拒收,而使产品返回原工厂或发生节点而形成的物流。

废弃物物流则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主要是指通过销毁、填埋等方式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予以处理的物流过程。这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是由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三部分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所组成的。这是从企业物流内部的视角来观察物流活动。若从宏观角度来看,若干企业物流的产成品的输出相互交织成社会物流。而社会物流也正是企业物流活动的条件和环境,这种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之间不断地循环,形成了完整的物流过程。

企业物流内涵也可从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来考察,企业物流组成的水平结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企业物流组成的水平结构关系

3.企业物流的特点

供应物流及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接口,这两种物流形态虽然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是企业生产物流(或内部物流)向外的延伸,但其物流特点与社会物流是很相近的。真正反映企业物流特点的是企业内部物流,尤其是生产物流。企业物流的特点,更多的是指企业生产物流(或企业内部物流)的特点。

(1)与社会物流相比,企业物流价值的实现不同。企业生产物流一般是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完成的,其空间距离一般变化不大,空间转移消耗相对较小。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储存和社会物流的储存目的大不相同,企业生产储存是对生产的保证,而不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独立功能,因此时间价值相对不高,反而会占用大量企业资金,降低企业效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伴随着生产加工过程而进行,主要是以实现生产加工价值为目的。

(2)与社会物流相比,企业物流主要功能要素的作用不同。社会物流的功能要素是运输、存储和配送以及其他作为辅助性或次要功能或强化性的功能要素。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则主要是短距离的搬运活动与生产活动所需物料的库存活动(或及时的供应管理)。许多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物料不停的搬运过程,在不停搬运过程中,物料得到了加工,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的、物理的或机械的变化,变化是在不断“搬”、“运”活动中实现的。

(3)企业物流过程与生产工艺关系紧密,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企业物流伴随着企业工艺过程不同而不同,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及生产流程决定了企业物流过程具有确定性,同时,物流也成为了工艺的重要考虑因素,企业物流过程的确定性使得企业物流具有更强的计划性与可控性,一旦进入企业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性与可变性余地则大大减小。对物流过程的改进也必须与工艺流程的优化同步进行,这方面与随机性很强的社会物流有很大的不同。

(4)企业物流运行的伴生性,伴随着生产过程而运行。企业物流的运行对生产过程具有极强的伴生性,往往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伴生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物流很难与生产过程分开而形成独立的系统,生产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的这种伴生性更为明显。应当指出,在整体体现出伴生性的同时,企业物流中也存在与生产工艺过程可分的局部物流活动,这些局部物流活动具有本身的界限性和运动规律。主要包括仓库的储存活动、接送货物流活动、车间或分厂之间的运输活动等。

(5)企业生产物流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企业的生产物流不但充实、完善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活动,而且把整个生产企业的所有孤立的作业点、作业区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企业内部生产物流。企业内部生产物流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物流过程,整体上呈网络结构。静态的如厂区配置、运输条件、生产布局等;动态的如生产物流运动的方向、流量、流速等,它是使企业生产处于有节奏、有次序地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基础。

(6)物料流转是企业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流转贯穿于生产、加工制造过程的始终。无论是在厂区、库区、车间与车间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机台之间,都存在着大量、频繁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流转活动。生产过程物流的目标就是保证提供畅通无阻的物料流转,保证生产过程顺利、高效率地进行。因此,在对物流的流转进行分析时要明确对物料搬运的要求,通过物料流转分析可以确知需要搬运物料的种类、数量、频繁连续性、机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搬运作业的起讫点、空间限制、次序等。对于大多数企业,下一道工序生产过程需要的零部件由前一道工序供给,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等都由下一道工序决定。如广泛采用的“看板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前一道工序的产品全部流入后道工序而形成半成品和配件大量积压的情况,使企业物流更加合理化。

延伸阅读

看板是一种在生产上实现JIT的方法。在日文中,看板大致翻译为卡片、公告板或标记。看板的种类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卡片、零件箱看板、指示灯或小圆球看板等。看板的功能表现在:提供提料、物料搬运和生产指令方面的信息;防止过量生产和搬运;作为目标管理的工具;防止不良品的发生;揭示存在问题和进行库存管理。某企业的一种生产管理看板如图1-2所示。

实施看板系统必须遵守一定规则:①下道工序必须准时到前道工序领取适量的零件。②前道工序必须及时适量地生产后道工序所需的产品。③决不允许将废次品送给下道工序。④看板的数量必须控制到最少。⑤看板应具有微调作用。

(7)在企业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二律背反性。在企业物流功能之间或物流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在构成企业物流的诸种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追求保管的合理性必然牺牲运输的合理性;追求包装费用的节省会影响其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的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而造成经济损失。这样一方成本降低,另一方成本增加,即形成了成本“二律背反”状态。企业物流管理要实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大任务,这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整个物流合理化需要用总成本评价,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2 某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看板

4.现代企业物流的新特征

现代物流作为一项社会经济行为系统,它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如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进度、运输配送、库存控制、仓储、包装、订单处理、客户服务、退货、返还、废弃物、回收等。现代物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第一目标的服务特性、组织结构的一体化特性、系统的最优集成特性、信息网络支持特性,以及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或无人化特性等。

1.1.2 企业物流的分类

1.按企业性质不同的企业物流分类

按企业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不同种类的企业物流:

(1)工业生产企业物流。工业生产企业物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主要包含四个子系统,即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及废弃物物流子系统。工业生产企业种类非常多,物流活动也有差异。按主体物流活动区别,工业生产企业物流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如表1-1所示。

表1-1 工业生产企业按主体活动区分的四种企业物流

(2)批发企业物流。批发企业物流是以批发据点为核心,由批发经营活动所派生的物流活动。这一物流活动对应于批发的投入,是组织大量物流活动对象的运进,产出是组织总量同量物流对象物的运出,但是批量变小,批次变多。在批发点中的转换是包装形态及包装批量的转换。

商物合一型的批发企业和商物分离型批发企业的上述物流过程是同样存在的,只是发生的地点有所区别,一种是商物合一的据点,另一种是独立的物流据点。

延伸阅读

不同地位的批发企业物流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①大型企业销售网络中的批发企业。这种批发企业面对固定的零售网点或固定的生产型、消费型用户,这种批发企业的物流特点是销售物流网络固定,因而网络组织完善,销售物流有有效的规划和组织,水平较高。

②独立批发企业。这种批发企业依靠本身经营和市场开拓同步组织物流活动,用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而销售物流难以形成固定渠道和网络。

(3)配送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物流是指以配送中心为核心的由配送活动组成的物流。这一物流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从事配送中心内部的分货、拣选、配货等物流活动,这种企业物流中的生产物流与工业企业生产物流有着较大的区别。

(4)仓储企业物流。仓储企业是以储存业务为盈利手段的企业。仓储企业的物流以接运、入库、保管、保养、发运或运输为流动过程的物流活动,其中储存保管是其主要物流功能。

(5)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通常也被称为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通过签订合作协定或结成合作联盟为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具体的物流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及附加的增值服务等。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和实物的快速、准确的协调传递,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

(6)零售企业物流。零售企业物流是以零售商店或零售据点为核心的,以实现零售销售为主体的物流活动。

延伸阅读

零售企业物流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类型:

①一般多品种零售企业。这种类型企业物流重点在于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供应物流。这种物流一方面可保证零售企业的销售,保证不脱销、不断档、不缺货;另一方面则是保证不以库存支持这一销售。尤其在“黄金地段”的零售企业更强调降低库存以保证最大的售货面积,少占用库存场地,突出依靠供应物流保障零售企业的补货。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零售企业销售物流,主要是以大件商品的送货和售后为主要服务内容。大部分零售企业是在销售后由用户自己完成物流,所以销售物流不是这种类型企业的主要物流形态。

②连锁店型零售企业。这种企业的物流特点集中于供应物流,和一般零售企业供应物流不同,连锁店的销售品种是相同的、有特色的,其供应物流是由本企业的共同配送中心完成的。

③直销企业。这种企业物流特点,重点集中于销售物流,销售物流决定了销售业绩。由于直销手段的品种不多,因而供应物流及企业内部物流较简单。

2.按照物流活动主体不同的企业物流分类

按照物流活动的主体进行分类,物流可分为企业自营物流、专业子公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1)企业自营物流。企业自营物流是指企业自备车队、仓库、场地、人员,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经营企业的物流业务。

(2)专业子公司物流。专业子公司物流一般是指从企业传统物流运作功能中剥离出来的一个独立运作的专业化实体(子公司),它与母公司(或集团)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它以专业化的工具、人员、管理流程和服务手段为母公司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3)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TPL或3PL)。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以及降低物流成本而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做法。

1.1.3 企业物流的功能与目标

1.企业物流的功能

企业物流的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

(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是保证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物流部门依靠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求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的困难,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因此在许多场合,把它作为整个物流的代名词。运输活动包括供应和销售中用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输送、生产中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输送。对运输活动的管理要求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输送方式及联运方式,合理确定输送路线,以实现运输的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要求。

(2)储存功能。储存功能在企业物流管理中主要是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形成的,物品通过保管产生了商品的时间效用。保管活动是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品的堆码、保管、保养、维护等工作,以使物品的使用价值损失下降到最小的程度。保管的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仓库的库存量,建立各种物资的保管制度,确定保管流程,改进保管设施和保管技术等。保管活动也是物流的重要核心之一,与运输活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3)包装功能。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包装活动繁多,主要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包装大体可分为商品包装与工业包装。工业包装属纯物流的范畴,它主要是为了便于物资的运输、保管,提高装卸效率、运输车辆的装载率。商业包装则是把商品分装成方便顾客购买和易于消费的商品单位,其目的是向消费者显示出商品的内容,这属于营销部门研究与考虑的内容。包装与物流的其他职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推动物流合理化有着重要作用。

(4)装卸搬运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在全部物流活动中装卸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运输和保管活动的正常作业是离不开装卸的,其内容包括物品的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对装卸活动的管理包括选择适当的装卸方式、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机具、减少装卸事故和损失等内容。

(5)配送功能。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配送活动以配送中心为始点,而配送中心本身具备储存的功能。分货和配货工作是为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货物进行流通加工,配送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运送。

(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在物流活动中大量信息的产生、传送、处理活动为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物流信息处理对上述各种物流活动的相互联系起着协调作用。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渠道,正确选定信息科目和信息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法,以保证指导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代信息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手段,为达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提供了技术条件。

(7)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功能又称为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与生产加工有着极大的不同,通常表现为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2.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

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是相一致的,在设计和运作企业物流时,必须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为目标。它的作业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的能力。企业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把企业物流作业的重点从预测转移到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而做出迅速反应上来。信息技术的提高为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最小变异。最小变异就是尽可能控制任何会破坏物流系统表现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客户收到订货的时间被延迟、运输中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坏、货物交付到不正确的地点等。传统解决变异的方法是建立安全储备存货或使用高成本的溢价运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积极的物流控制成为可能。最小变异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物流系统的所有作业领域都可能遭到潜在的变异,减少变异的可能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内部物流作业和外部物流作业的顺利完成。在充分发挥信息作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物流控制手段可以把这些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提高物流的生产效率与服务水平。

(3)最低库存。企业物流系统中,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提高周转率,就意味着库存占用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因此,保持最低库存的目标是把库存减少到和顾客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以实现最低的物流总成本。“零库存”是企业物流的理想目标。伴随着“零库存”目标的接近与实现,物流作业的其他缺陷也会显露出来。所以企业物流设计必须把资金占用和库存周转速度当成重点来控制和管理。

(4)可靠的物流质量。企业物流目标是要寻求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持续、不断地提高物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物流无论是对产品质量,还是对物流服务质量,都要求做得更好。如果一个产品有缺陷,或者对各种服务承诺没有履行,那么物流费用就会增加。同时,物流活动本身必须执行所需要的质量标准,包括流转质量和业务质量标准,如对物流数量、质量、时间、地点的正确性评价。随着物流全球化、信息技术化、物流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是“零缺陷”的高要求,这种企业物流在质量上的挑战强化了物流的作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