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明之光(1)
1.长城——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伟大的革命领袖和导师毛泽东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只有像毛泽东一样见过长城雄伟面貌的人才知道,长城有怎样一种豁达豪迈的胸襟。只有像毛泽东一样登临过长城的人才知道,长城代表的是怎样一种文化和精神。
长城位居塞外,依山而建,它俗谓万里,却又不止万里,其总长度达七千多公里,接近一万五千多里,如一条巨龙般在崇山峻岭之间沿山脊蜿蜒曲折。如此浩大的工程并非是在某一个朝代,由某一个君主单独建造的,它的故事绵延几万里,横亘数千年。
追溯到春秋战国,先民们就开始修筑长城来防范和抵御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着力北逐匈奴,又征调全国的民夫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构成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防御体系。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和建筑机械的情况下,要修建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难怪因为长城,还流传出来凄美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此后,历朝历代都将长城作为一项重要工事来修建,从不懈怠。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几千年来岁月的锤炼铸就了长城的伟岸,也使得它位列于世界七大奇迹之林。
作为一座见证中国历史的实物丰碑,长城本身就蕴藏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内涵,除了城墙、关隘、城台和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名句,至今响彻天籁,传唱不绝。
长城这个集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东方、中国的标志,其深层的文化意味超越了建筑本身,更多地寄托了中国人的自我身份认定的强烈意识。到长城旅游,与其说是观景,不如说是寻找一颗中国心。
长城全程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市、自治区。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季节不同,长城的韵味也不同,秋季萧瑟,长城肃杀之气最为浓郁。在长城各段中,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嘉峪关等地则最具美感。
八达岭长城距北京市区约70公里,历来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史称天下九塞之一。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其岭口的关城建于明代,东西两面各有关门,西面的关门刻有“北门锁钥”四字,意为这里是北京门户,一旦八达岭失守,北京将首先受到严重威胁。八达岭长城墙体由巨大整齐的条石筑成外壁,城上有砖砌女墙和垛口,每隔约一里,设有敌楼、烽火台等设施。1986年,八达岭长城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1992年又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的第一名,2007年,八达岭长城正式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居庸关长城位于北京昌平郊区的峡谷中,距市区50公里,为古代北京的西北屏障,长城三大名关之一。这里山峦起伏、山花遍野,既有陡峭的长城,又有雄伟的关隘。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乾隆皇帝也在此御笔亲题“居庸叠翠”四字,成为著名的“燕山八景”之首。此外,在居庸关附近还有五郎庙、弹琴峡、穆桂英点将台、詹天佑铜像等诸多景观。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北郊的怀柔县境内,明朝名将戚继光曾在此建关驻防。这里地势山峦重叠,长城依山就势,建筑在山脊和谷口,两侧均有垛口,城楼多建在外侧陡峭崖边,易守难攻,敌楼密集,并出现了三座敌楼相并列、三道长城汇于一楼和长城修筑在奇险的山峦之巅等奇观,是明长城的精华部分之一,自古即有“危岭雄关”之称。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北的金山岭上,全长五千多米,有敌楼三十五座,是至今仍保留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集“惊、险、奇”于一身,这里危岩险涧、孤峰险楼、陡壁险梯、悬空险墙随处可见。如果说长城是一个奇观的话,那司马台长城则是“奇中之奇”。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关城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地势险要,巍峨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2.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秦陵兵马俑后如是说。秦陵兵马俑自从被发现开始,就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因为秦陵的兵马俑不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是无可比拟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距古城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兵马俑的发现纯属偶然。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些碎陶人。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碎陶人是秦始皇时期留下的遗迹,从此拉开了兵马俑发掘的序幕。
7月份,考古学家用“洛阳铲”钻探遗址范围,随着钻探范围的扩大,不时有“此处有俑”的消息开始传递,坑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最后探明这个俑坑呈长方形,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考古队称这里为“一号坑”。一号坑内总共埋藏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以车兵为主体,共9个车兵和步兵组成的联合编队,共同排列成一个庞大的主体军阵。
不久,考古队又在一号坑东北侧约20多米处,发现了另一个兵马俑坑“二号坑”。二号坑平面略如曲尺形,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坑内有4个独立方阵组成的大型军阵,有战车89乘,驾车陶马356匹,骑兵鞍马116匹,各类武士俑约1000余尊,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1976年5月中,考古学家又在一号坑的西北侧发现了一个兵马俑坑“三号坑”,此坑的面积比一、二号坑都小,只有500余平方米。该坑呈“凹”字形,内有战车1乘,马俑4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据推测该坑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后来又勘探出一个“四号坑”,但由于这个坑尚未完全建成便被废置,故而一般并不提及。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见证了秦始皇时期的非凡国力。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帝王,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为今天统一的中国描绘了一个雏形。秦始皇深感自己的伟大,于是在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让人毁誉参半的事,设置兵马俑即是其中之一。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247年,秦始皇一即位,就开始征调全国的劳动力为自己修建皇陵。公元前211年,秦始皇陵完工。陵墓仿都城皇宫的布局而造,墓内极为奢侈,“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又“墓内设机弩矢,以防盗掘”。由于种种原因,秦始皇陵至今尚未开始发掘。
至于兵马俑,其制作原因却未见有史载,所以流传下来很多说法:有人认为这是以秦始皇陵为京师,它是京师外围用来保卫京师的宿卫军工;有人则认为它是秦始皇用来显示自己不世功业的纪念碑;还有人认为兵马俑根本不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不管兵马俑是怎么来的,至少它已真真正正地被发掘出来摆在了人们面前。而且,从三个坑被整理完备成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它布局严整、结构奇特的壮观景象,就使这儿游客如云了。
三个兵马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兵马俑的塑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发式、手势各不相同,人像表情刻画入微,游客甚至能分辨出人物的相貌年龄,揣摩出每个武士俑不同的心理状态。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30岁上下的兵马俑,略蓄胡须,手持长戈,目光凝视远方,表情肃穆,仿佛背负着重要任务一般。从服饰上判断,很可能是一名千夫长。这些俑的逼真造型体现了秦代时的高超雕塑技艺水平。
在兵马俑博物馆,还能看到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也是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两乘铜马车用近7000个零部件组成,出土时虽然已经破烂不堪,但经过精心修复,现已基本恢复原貌。这两乘马车是按照实用车的二分之一缩小制作的,其造型逼真,工艺考究,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秦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
为便于游人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采光良好,游客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二号坑由于是最为复杂的一个坑,因此这里设置了上下两层参观廊,游客可俯视二号坑全貌。
二号坑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内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第二单元位于俑坑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每列8乘,共有8列。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观赏性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兵马俑还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国内外学者、专家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雕塑家眼中,它是雕塑艺术的精品;在军事家眼中,它展示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在史学家眼中,它是研究秦朝历史的直接证据;在陶塑艺术家眼中,它又是陶塑艺术史上的瑰宝。
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兵马俑带给世界的都是一个奇迹。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3.庞贝——化石之城
歌德告诉人们:“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带给后人如此巨大的愉悦。”在世界上,也许只有庞贝,才能以瞬间的毁灭为代价,穿越千年的时空,用化石的方式将一座古代城市完整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庞贝城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脚下。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样,庞贝城的发掘也充满了偶然性。
18世纪初的某一天,一群意大利的农民正在维苏威火山脚下劳碌着。忽然,农夫的铁锹似乎碰到了什么金属物,仔细看后,发现那竟是一堆古钱币!
很快,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寻找金银财宝。直到有人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庞贝”的字样。通过意大利科学家的考究,大家才知道,这里就是曾经被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火浆掩埋了的罗马古城——庞贝城。
庞贝城所在地区风景如画,气候温和。公元前6世纪,罗马人就在这里修建了城市,并开垦土地,种植橄榄、柠檬、葡萄等农作物,生活美满幸福。但美中不足的是,城北有一座休眠火山——维苏威火山。
公元79年8月24日,庞贝城像过去一样,迎来了又一个盛夏的黎明。25000多居民陆续走出了房间,人们各自忙碌起来,城市苏醒了。
上午8点左右,街道上已是车马如流,人群熙攘。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竟是这个繁华都市的末日图景呢。
5个小时后,即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点,庞贝城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巨大的火山灰喷涌而出,顷刻之间,整个庞贝城被淹没在死亡的火山灰下。
在这场灾难中,有2000余人丧生。如果不是一个幸免于难的16岁少年把当时目击的灾难情景写成文字寄给了罗马的朋友的话,后人恐怕就难以了解庞贝城毁灭时的景象了。
现在,庞贝城又重见天日,但这里的一切却已经成为一个古罗马城市的遗址,它展现给游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宏伟的场景,更是一个个被冻结的瞬间,还有那已经逝去千年的活生生的生活场景。
庞贝夏季较为湿热,冬季则是来此旅游的最佳时间。在游客眼中,庞贝就是一个“天然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1.8平方公里,四周是坚固的石砌城墙,总长4800米,设有8座高大的城门。城里纵横方向各有两条笔直平坦的大街,呈井字形把全城分成9块地区。每个城区又有许多小街小巷纵横相连,路面都用碎石铺成。大街铺的是石板,宽10米,非常平整。街道两旁还铺有人行道,设计十分合理。
街道的十字路口,有雕花石块砌成的水池,里面盛着清凉的泉水。池里的水是从城外的山上通过渡槽引入城中的。大街两旁有酒馆、商店、水果摊、手工作坊等。一家商店墙上写着出售卫生用具和好酒的广告;另一家商店墙上写着横幅标语“水果商贩支持普里斯库担任高级行政官”。在一个面包作坊,1900年前烤好的面包如今仍旧放在烤箱中。
大概当时的人们已有养狗的风气吧。今天在有的别墅地面上,还可清楚地看到用马赛克拼成的狗像,旁边还有提醒来客注意的“小心狗咬”字样。除了赤贫人家,庞贝城的一般住家都有水管,设有浴室……
庞贝的娱乐业具有罗马特色,在公共浴室的墙壁上,可以发现世上独一无二的色情壁画。在古城一条主要街道的转弯处,还有一个画有生殖器官的路标。经考证,公元前庞贝古城就有妓院,这个图形路标就是告诉人们妓院的方向。
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集中在城西南的一个长方形广场四周,这里是庞贝城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残存的雕花精致的大理石门框、祭坛和高出地面三四尺的青石地基,让人可以想象出这座庙宇当年的雄伟壮丽。政府大厦的议会厅、办公室十分宽敞明亮。法院是一座长方形的两层建筑物,设有法庭和牢房。它的另一半楼房,分给了商人,作为进行交易和订立贸易协议的场所,东方的香料、宝石、中国的丝绸,非洲的象牙,都在这里议价成交。
庞贝古城中最使人震惊的是那些受难者的石膏像。当年火山爆发时,来不及逃走的人们被泥石流吞没,窒息而死。时间久了,人体就枯干了、消失了,只剩下一些空壳。考古学家将石膏浆灌到里面,制成了很多和真人一样大小的石膏像。这些石膏像逼真地反映了当时遇难者的各种神情,许多人绝望地掩面哭泣,一个小女孩紧紧地抱着妈妈,一个乞丐茫然地站在街头……
“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庞贝城出土的一只银制饮杯上刻着这样的话,相信刻出这句话的庞贝人并不知道死亡在即。这只银杯被挖掘于存放葡萄酒的房间内,同时被挖掘出的还有横躺在酒杯旁的一具女性的遗骸。
这就是庞贝,它向人们完整地展现出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城市的真实面貌。尽管庞贝古城如今还只向游人开放了三分之一,其余部分还埋在地下。但目睹过庞贝遗址的人,却无不为其不可思议而震惊。
4.兰毗尼——佛祖诞生地
兰毗尼也许是寂寞的,但是,也只有寂寞的兰毗尼,才能保有其他圣地中少见的恬适静谧与清澈安详;包容人们在其中沉思异想;才能保护那位千年前忍受着阵阵剧痛的皇后,产下将为世间点燃明灯的圣者。
兰毗尼,位于尼泊尔兰毗尼专区的鲁番德希县,距印度只有20多公里。兰毗尼在梵文里是“可爱”的意思,原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故得名为“兰毗尼”。
公元前623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在兰毗尼。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的母亲摩耶夫人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妻子。相传摩耶夫人在45岁时才怀胎。按照印度的习俗,妇女要回娘家分娩,于是摩耶夫人赶回娘家。但走到兰毗尼,她手扶一棵无忧树生下了释迦牟尼。据说摩耶夫人选择兰毗尼生子,正是由于兰毗尼的宁静祥和感染所致。
自此以后,兰毗尼即作为佛祖的诞生地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各地佛教徒渴望朝拜之地。因为佛教的关系,兰毗尼也成为见证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友好交往的地方。早在公元406年,东晋高僧法显为寻找佛祖降生地,就曾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葱岭,经印度来到兰毗尼附近的迦毗罗卫城,成为访问尼泊尔的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公元635年,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也曾专门来到兰毗尼朝敬。
法显和玄奘的游记中记载了兰毗尼当时佛教兴旺的场面,也正是根据玄奘游记的叙述,考古学家在兰毗尼找到了早已被霹雳击倒,埋于地下的阿育王石碑,从而证实了这里确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兰毗尼现在虽只是一个不大的村庄,可它却依然美丽如初,这里绿树成荫,景色如画。当然,最吸引游人的还是与佛祖诞生有关的历史遗迹。
兰毗尼遗址共占地约770公顷,分为三个部分。一为以阿育王石柱、菩提树、水池、摩耶夫人庙等遗址为主的花园圣地;一为各国佛教组织兴建的寺院区;一为以种植树木为主的绿化区。
佛祖诞生的花园圣地呈方形,四周以铁栅栏围住。圣园的东南角有一株巨大的菩提树,树干需七八人才能合抱,绿色华盖参天而立。据传释迦牟尼之母用手抓住树枝从腋下产下佛祖的那株无忧树就在这附近。只是时光如梭,当年的无忧树早已枯死,取而代之的这棵菩提树便成了人们朝拜的对象。兰毗尼园也因此与佛祖初转法轮的鹿野苑、佛祖成道的菩提伽耶和佛祖涅槃的拘尸那城婆罗双树林并称为佛教的四大圣迹。现在来到兰毗尼的很多游客都愿意在树下打坐留影,效仿当年佛祖修行的遗风。
菩提树旁有一池清水,相传摩耶夫人见花园中奇花异草,池水香洁,便下车游园洗浴。水池旁边竖牌也有标示“摩耶夫人生佛之前,曾在此处沐浴”。
离水池向北不远,矗立着高7.79米,周长2米多,呈圆柱形的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是古印度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也是印度最为著名的一位古代君王,有“伟大的阿育王”之称。阿育王笃信佛教,曾在公元前251年到兰毗尼朝圣,并立下石柱。石柱上刻着以古印度北部方言普拉克利语刻写的敕文,言明石柱为阿育王在对兰毗尼进行朝拜后证明此处为佛陀诞生地而竖立的。
摩耶夫人庙是遗址的核心区,这是一个白色方形两层建筑,是在联合国兰毗尼开发委员会倡导支持下发掘与新建的。庙内安放着摩耶夫人诞生佛祖的石雕。石雕下方有一清晰可辨的脚印,据说这就是佛祖诞生时落地的地方。庙内另有一组石雕群,雕有小释迦牟尼和他的母亲、姨妈及两位印度女神。庙南有一些新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内摆放有释迦牟尼的巨大塑像,寺内墙上还绘有反映释迦牟尼生平的彩色壁画。
出了圣园,就是寺庙区了。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建起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佛寺。其中最显眼和规模最大的当数2000年5月落成的中华寺,这里气度不凡:琉璃瓦、朱红墙,碧绿的草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有着浓郁的中国佛寺本色。大殿中央巨大的佛祖塑像金光焕发,法相庄严。正殿大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的一副对联:“此地最庄严历经数劫尘复现光明大世界,莲座拥祥云运广长舌相即是婆娑极乐国”。
寺庙区的常驻僧人并不多,但各国僧人间相处十分融洽。每每月圆之时,僧人们都要聚集在阿育王石柱周围轮流诵经,而无论哪个寺庙有活动,都会主动邀请其他国家的僧人参加。
在兰毗尼以西27公里的地方,是当年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和王后摩耶夫人的王宫所在地梯罗拉廓特。这里有当时王宫、佛塔、寺院的遗迹。最为著名的是悉达多太子出家时走出的东门。在梯罗拉廓特的东北尼吉拉瓦,有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石柱的两个碎片。此外还有萨嘎哈瓦和阿罗拉廓特等古迹。
兰毗尼拥有如此众多的佛教遗迹,使它当仁不让地成为一个佛教徒参觐和怀想的地方。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寻觅佛迹和参谒佛祖。在尼历的五月,兰毗尼还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当地人把佛祖像放置在一辆装饰华丽的木轮大车上到处巡游,佛徒们云集在此朝觐。寺庙中经声不绝,香雾缭绕。
5.佩特拉——玫瑰色的石头宫殿
英国诗人约翰·威廉·贝根说:“令我震惊的唯有东方大地,玫瑰红墙见证了整个历史。”这个玫瑰红墙,就是寓神秘、美丽、奇幻于一体的约旦古城佩特拉。
佩特拉位于约旦西南,靠近摩西河谷,通过一条狭窄且危险的峡谷与外界相通。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也许所有人都无法想象,在这茫茫大漠中突然冒出的群山中,还隐藏着这么一座古城。
佩特拉在希腊文中是“岩石”的意思,圣经《旧约全书》称其为“塞拉”,意思也是岩石,这是因为佩特拉几乎完全是在岩石之上雕刻而成,并以岩石的玫瑰色彩而闻名于世,因此佩特拉又有“玫瑰红城市”之称。
佩特拉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最早的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约在公元前6世纪时进入该地,并在这儿凿岩为城,建立了首都佩特拉。当时,这个地方越过阿拉伯谷地向西直通地中海港口,是阿拉伯商队东西贸易的隘口,纳巴泰人由于控制了贸易通道,变得强大而富有,佩特拉也得以日渐繁荣,鼎盛时期人口一度达到3万人。
由于佩特拉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一条狭窄的山峡。几个强盛的帝国如希腊、罗马曾经几次侵犯该地,但均无功而返。公元106年,罗马军队采用“断水计”,切断城内水源,才艰难占领该地,使之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罗马人手里,佩特拉继续扩建,一直是东西商路的重要中心,也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佼佼者。此后,佩特拉又先后被拜占庭、伊斯兰帝国统治,在这里留下了各种风格的建筑。
但是,佩特拉的好景不长,随着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南北商路被打通,货物可直接从苏伊士一带进出,佩特拉便逐步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渐渐衰退。1500多年前,一场地震更是加剧了佩特拉的灾难,大多数居民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侥幸存活的人也逃离了此地。到636年,佩特拉被彻底废弃,成为一座空城,渐渐被人遗忘。
直到1812年,一个叫约翰·路德维格·布克哈特的瑞士探险家才重新发现了它,当看到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石头城”时,布克哈特惊呆了:2000多年前经过无数工匠雕琢的佩特拉,气势磅礴,雄伟壮大,这里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险峻、幽深的峡谷,更有奇石怪峰,绚丽的色彩和古城本身传奇般的历史。
佩特拉还是传说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藏宝地。而在《圣战奇兵》等众多电影中,佩特拉又成为主要的取景地。2007年,佩特拉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4月的佩特拉气候温和,是来此旅游的黄金季节。佩特拉主要参观景点包括蛇道、卡兹涅宫殿、陵墓群、古罗马剧场、女儿宫等。
蛇道是佩特拉的门户,长近1500米,最宽处不过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两边石壁高70米至100米,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砍斧削。顺峭壁仰望苍穹,蓝天一线,壮观而又美丽。石壁上还有两条水槽的遗址,有的地方还残留着陶制水管。顺着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可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转过这段峡谷,美轮美奂的佩特拉古城就在眼前。
卡兹涅宫殿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具有典型的古希腊后期古典式建筑风格,正面宽27米,高40米,分上下两层。每层门前都有6根直径2米多的巨大圆柱支撑着,构成堂皇的柱廊。二层有三组高大的亭柱雕刻,中间一组为圆形,共有九尊罗马式神像浮雕,现在虽已残缺,但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是深入到山体中的石室,内有壁画和圣像。壁画的色彩虽然暗淡,但粗犷的线条依稀可辨,粗糙中还透露着精致。圣像雕凿在岩柱上,圣母、天使和带翅的武士均栩栩如生。卡兹涅宫殿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岩石壁里,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粉色、红色、橘色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神奇无比。
史书记载,卡兹涅宫殿刻凿于公元前1世纪,是纳巴特王国阿尔塔斯三世的陵墓。据说,当时的纳巴特王国繁荣富庶,作为国王的陵墓,这里面藏有无穷无尽的宝物。因此一直以来,卡兹涅宫殿又被称为“法老的宝库”。
卡兹涅宫殿旁的陵墓群大小不一,均镶嵌在沿途山壁上,坐落在半山腰的大墓穴有几十米高,有的还与多间石室相连。在山脚有很多几米高的小墓穴,用来装殓小孩和老年人。
从卡兹涅宫殿往前,就是古罗马剧场遗址。剧场开凿在山坡上,舞台和观众席也都从岩石中雕凿而出,看台是阶梯式扇形,有34排座位,能容纳3000多人,剧场周围有4根粗大的石柱。
古剧场往前有长近2公里的开阔地段。这里是佩特拉城的中心,街道比较整齐,依山修建有神庙、宫殿、澡堂、宅屋。在罗马人占领时期,街道两旁曾修建有高大的廊柱,因此有“廊柱大街”之称。目前,这里挖掘出有上、中、下三个古老市场。
女儿宫是古城山脚下一座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古庙建筑。相传当年城市水源缺乏,国王下令若有人能引水入城,便以公主相许。后来有一位建筑师成功劈山筑渠引水入城,果然娶得了美丽的公主。国王为此专门修建了女儿宫供他们居住。
来佩特拉的游客,如果愿意,可以买回一种很有名的纪念品——沙瓶。它是将当地巨大完整的岩壁石块研成细粉,再把不同颜色的石粉分门别类,注满玻璃瓶,多彩的粉末能勾画出各种图案。这个时候,古老、神秘、雄伟的佩特拉似乎也变得轻盈灵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