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国际直接投资借助国际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实现了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一揽子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的优化与配置,从而大大增强了国际间的研发、金融、生产和贸易联系,推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引进外资,可以弥补本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填补技术上的空缺,提高东道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因此,各国政府深刻认识到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吸引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消除国际投资的投资壁垒,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相应地,各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其全球化战略的指导下和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也纷纷加大向国外的投资,这直接导致了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数量、规模的飞速发展。
根据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方案,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编写了这本教材。本教材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介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发展、理论、环境、动机、方式和企业组建形式。
本教材第二部分从微观角度介绍跨国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产生和发展、作用、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及其演变。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将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依靠其价值链增值方向进行全球区位的选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人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整个世界因为跨国公司而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逐步走向繁荣。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趋势和特征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和特征,因此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必然与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密切相关。
本教材第三部分,专门介绍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等问题。《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11年FDI流入量达到124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269亿美元);FDI流出量达到651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九,居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香港、比利时、瑞士和俄罗斯之后。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内向FDI存量估计约为7120亿美元,外向FDI存量约为3660亿美元。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动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把经济学和管理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本教材突出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两个主线,国际直接投资是经济学涵盖的范畴,而跨国公司属于管理学范畴。针对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授课效果,本教材把《国际投资学》教材中的国际直接投资部分和《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教材中与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相关内容筛选出来,编写《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这本教材,因此这一点是本教材与同类教材最大的区别。
(2)理论联系实际。每章我们都遵循从基础知识入手,由浅至深、由理论至实践的编写思路,对于理论的介绍,会用图形、图表说明,形式生动,浅显易懂,同时,与课堂授课需要紧密结合,融入案例分析、知识链接和知识拓展等栏目,在内容上力争展现给读者一个结构清晰、知识体系深入浅出并且“与时俱进”等特点的教材。
(3)教材的理论性淡化,实用性和生活化突出。教材中选用的案例新颖、生动、贴切,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生动的案例促进读者对相关知识点的进一步掌握,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4)为了便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巩固课堂授课内容,结合各章的知识点,在课后附上形式多样的课后练习题,强化相关知识点。特别是配合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每章附有案例,便于学生讨论。
(5)建议在每个章节后,列出与该章有联系的重要网站或需要查阅的文献,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同时,向读者提供数据、资料的来源和出处,为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思路和素材,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提供方便。
本教材可以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管理学专业、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学生,同时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读材料。此外,它也可以作为涉外企业和关注跨国公司读者的参考读物。
本教材由李辉、姚丹和郭丽担任主编,何丹担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李辉编写第1~4章,郭丽编写第5、7、9章,姚丹编写第10~12章,何丹编写第6、8章。全书由李辉负责确定框架并统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教材、著作和文章,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对先行者的参考文献尽量详细列明,但也许会有遗漏。同时,教材的编写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相关领导和编辑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尤其是常淑茶副编审在编写过程中,结合其他教材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并参与了本书的整体策划。另外,张荣和杨忠钦同学对整个教材进行了反复和细致的校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