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一个国家的发展已不能独善其身。只有融入世界的发展,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的好经验,这个国家才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中国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成果,是与中国博采世界各国之众长分不开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同样,也成就了中国的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探索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确立了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为中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012年5月14—16日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职业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中国召开,一方面是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无疑,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肯定和期待。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行。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开放的30多年。回溯中国职业教育这30多年,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只有拓宽全球化的大视野,运作现代化的大手笔,在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的本土化进程之中,去创造、创新、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需要一个坚实的、科学的、睿智的研究的支撑,以辨清方向,寻求规律,确定对策。为此,只有对世界经济以及为其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有所认识、有所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自20世纪“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为严重的衰退。为促使经济迅速复苏,各国动用了强有力的政府调控和国家干预措施。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产业的深度调整。基于这一背景,世界产业呈现出如下三个发展趋势:一是从“高碳”到“低碳”,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各国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各国竞争的新焦点;二是从失衡到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性回归,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开始实施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救助实体经济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三是从“浅层”到“深度”,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其转移的重心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无疑,也给职业教育带来新思考。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密不可分。金融危机使各国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由此,各国纷纷颁布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重要驱动力,成为教育改革的新亮点。纵观世界各国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一是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国家战略;二是不断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不断完善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五是不断更新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六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
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也指向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此,中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突出地表现为:由经济大国变经济强国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基础;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支撑;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动力;由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前提。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系统设计,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体系的内涵外延、体系的结构层次、体系的运作机制等焦点问题。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及发展十分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及其相关研究,经历了“旅行者说—拿来主义—比较选择—本土化”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研究”,进而“比较研究”,直至“内涵研究”,在“复制—重构—迁移—创新”之中,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里,有一个长期在职业教育战线上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课程开发、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研究者,这就是本书的作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由他主持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以创新的维度,开阔的视野,哲理的思考,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主体脉络,旨在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实现新的发展。我认为,这一研究恰逢其时。
本书首先从横向的“定界向跨界的延伸”、纵向的“定阶向进阶的递进”和纵横的“应然与实然的交替”三个维度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又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中的每一案例现象的表述及其对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大规律性趋势的细化诠释。接着,本书在规律性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并推演出教育层面的发展脉络,即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这种经由现象描述、规律归纳及推演导出的趋势研究,颇有些哲学的味道。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资料,是一本值得研读的新书。
姜大源研究员主编的另一本书——《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2005年获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首届职业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又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本新书,可以说是其“姊妹篇”。我期待着,姜大源研究员能够在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还需要指出,该课题成员多达38人,都是职业教育一线的研究人员、教师,还有领导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绝大多数都有在研究对象国留学、进修或工作的经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高职称,而且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力的研究团队。我期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参与到职业教育的科研之中,共同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水平。
在本书的前言中,姜大源研究员有两句诗令我印象深刻:
“驰骋才知世界小,斟酌倍感方寸深。”
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就是要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不去纵横驰骋,何以能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不去斟酌推敲,又怎能知道“方寸之中,海阔天空”呢!
把握整体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部,了解趋势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下。当今时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我们每一位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了解和把握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做好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王继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