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闪亮的日子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微软亚洲工程院(以下简称“工程院”),访谈人次近百。从院长张宏江博士,到在工程院实习的大学生;从严谨细致的测试人员,到天马行空的设计师;从业已离开的“元勋”,到加入不到一年的“新丁”……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激情、自信,感受到了他们遭受挫折时的沮丧,也亲历了他们在岁末晚会中的自由释放和澎湃热情……
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工程院,给我的最大感觉是:这里“很微软”,但又不那么像微软。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和工程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007年初夏,我在写一篇关于微软移动业务的报道时,了解到工程院有一个团队在做相关的研发,便发了一份采访提纲过去,结果很快就得到了回复,并约好了采访时间——这样的响应速度超出了以往我对大型跨国企业的认识。
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尽管事先我曾说明,对工程院的采访将只占报道的一小部分,但除了工程院相关业务的负责人和工程总监萧圣璇外,院长张宏江也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尽管他们的话语很平实,但他们热诚、开放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采访结束后,他们还向我展示了一款正在孵化中的“千元智能手机”Fone+。多年以后,我才了解到,这个项目虽然在争议和遗憾中被暂时搁置,却成为工程院追逐“中国梦”的一块里程碑(这个故事将在本书中呈现)。
“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当结束采访,走出希格玛大厦时,我忍不住这样对摄影记者说。而这种特别的感觉也伴随着之后我每一次对工程院的采访,变得愈来愈强烈……
为什么工程院很特别?随着我一次次走近工程院人,答案逐渐明晰。去年冬天一个周末的晚上,在采访工程院成立之初的“四大金刚”之一的林斌时,我更确信自己找到了答案。当林斌回顾他六年前在工程院工作、生活的往事时,在近千度的近视镜片后面,他的双眼始终闪耀着清澈和激情四射的光芒。
那一刻,我想到了两个字:创业。
是的,他们的投入、执著、勇往直前、心无杂念,不正像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吗?但是这似乎又是一种悖论,因为,他们分明正身处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
正因为如此,微软亚洲工程院才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结合体。“含着金钥匙出生”,让工程院人似乎比一般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资源和支持。但外界看不到的是,在一个成熟的体系中“创业”,工程院必须打破更多的藩篱。
在本书的第一辑里,我试图通过编年史式的讲述,还原工程院在过去几年,尤其是早期的“创业”经历。我们会看到:当时工程院的团队是如何打破常规,“掠夺”资源,向微软总部充分展现中国市场的活力和人才优势,竟然从史蒂夫·鲍尔默那里获得“特许”,可以不受限制地“招兵买马”的——只要他们能从总部的产品部门拿到足够多的项目;为了拿到足够多的项目,他们几乎动用了各自在总部的所有资源,甚至“打入”产品部门的内部会议;为了获得足够多的人手,他们一方面从总部“挖墙脚”,一方面在国内高校四处出击,“捕猎”那些有潜力的新人……
在过去的几年间,工程院人的“捕猎”行动战果颇丰——他们不仅把“中国智造”灌注到微软产品的血液中(例如Exchange Server、Windows Mobile、Office、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等),更让他们骄傲的是,在此过程中,一批批年轻人在“创业”的环境里孜孜不倦地付出努力,逐渐从生涩迈向成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尽管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后来离开了工程院,甚至离开了微软——这令张宏江和工程院人略感惋惜,但同时也感到宽心——这些年轻人离开时并非两手空空。他们会把为微软开发大型软件的经验和工作方式带到新的工作中,这对国内亟待升级的软件产业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第一辑的第二篇“创新自修六堂课”中,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客观地梳理工程院的创新机制和流程,对创新人才的管理和文化,以及在创新实践中的不断反思。
在介绍了工程院的全貌后,我会在第二辑中引领大家认识一下这个机构的灵魂人物,或者说,被称为这个大家庭的“Father Figure”的人——张宏江院长。
把张宏江召唤回国,加入微软的人,是李开复和张亚勤——他们现在分别是创新工场的创始人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以下简称“研发集团”)的主席。20世纪90年代末,三人从海外回国,怀着一个相似的梦想:帮助国内更多的年轻人,发掘他们的潜力,以他们的力量改变中国软件业起步晚的局面,甚至“改变世界”。
在“星光熠熠”的微软,张宏江的故事更像是一段普通的有志之士辛勤耕耘的奋斗史。但正是因为如此,在了解他的故事和思想的过程中,我感同身受,不断地被感悟、启发、激励……
我最初认识的张宏江院长,是一位严谨、平实、温文尔雅的长者,但后来竟意外发现他还有很“酷”的另一面。那是在工程院2010年的年会上,他带领几名高管,一身Michael Jackson的打扮,大跳“No Body”。在员工们的强烈要求下,张院长还模仿了“MJ”的招牌动作,让台下几百名员工及家属,包括他的太太和孩子几乎笑翻了天。原来,这些工程师们不仅能研发出很“酷”的技术和产品,还能很“酷”地娱乐观众——因为他们总是敢于突破,敢于想象,勇敢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第三辑中,我收集了多个发生在工程院的小故事,希望通过工程院人的个人得失、思索甚至困惑,展现他们多姿多彩的成长之路。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工程院人,我越来越觉得,这些满怀梦想和活力的人恰如满天的繁星,虽然每一颗星星的夺目程度不同,并非每一颗星星的名字都能让人铭记,但他们共同组成的“工程院”这个星座,正在名为“微软”的天文体系中熠熠生辉。
最后,我要感谢众多的朋友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是:刘皎、岳阳、石丹、李雯。当然,也要感谢来自微软的朋友: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虽然他们是两位风格迥异的长者,但每次和他们谈话,我的收获都完全超出了文字所能呈现的范围——他们智慧的人生态度和见地是需要细细回味的。我还要特别感谢另外两位朋友:商容和吉敏。由于她们不辞辛劳地架设桥梁,才让我有机会走近研发集团,走近工程院。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吉敏已远赴大洋彼岸,但正是她在过去几年中点点滴滴的“渗透”,才使我对工程院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有了集结此书的冲动及责任。
关于微软亚洲工程院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由于笔者才疏笔拙,本书讲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为一个成熟的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在一个庞大的机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可以从微软亚洲工程院的创业、成长故事中获得一些启迪,更希望有兴趣的读者继续关注这个独特的、富有活力的团队,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