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裕固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教育
一、口耳相传的传统家庭教育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裕固族产生和发展的特殊历史形成了其教育发展的特点。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继承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为一切社会所必需。裕固族教育随着宋元明时代裕固族的形成而产生,随着裕固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宋、元、明封建社会时期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实践中产生,在近代民族抗争中得到初步发展,在自治县成立后得到扶持和全面发展,并对其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民族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裕固族逐步形成于宋元明时代,生存环境不固定,裕固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因此,学校教育就难以自发产生。裕固族在形成过程中,长期与藏族、蒙古族生活在一起,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裕固族全面地接受藏传佛教并吸收优秀的藏传文化。但在裕固族地区,历史上基本没有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治状态,直到20世纪30年代,学校教育还没有产生。这时期的教育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所以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场所来进行。教育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进行的,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很简单的,而教育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实际行动的模仿。无论对于生产经验的传授、民族的历史、习俗的传递,还有道德品德的培养等,都是一面靠口耳相传,一面靠观察模仿。歌谣、谚语、传说、故事、神话、竞技、游戏等,都是用口头传述作为教育的手段,即原始的老一代给新一代的口传手授,如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中,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授给下一代。
裕固族牧民的社会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主要以谋求民族生存为目的,经济以个体私有游牧业为主,手工业尚未单独分离出来,兼营极少的农业、狩猎业和商业。男子以放牧、狩猎、商业活动为主;女子以简单的手工业、家庭生产劳动、生儿育女、赡养老人为活动内容。长辈们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畜牧业生产生活经验给下一代,教育形式是个体性质的,集中在家庭、家族中进行。家长、老人向下一代传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的基本技能。
裕固族伦理非常强调尊敬长者,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在社会生活中,长辈总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后代传授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民族礼仪、互助放牧、礼尚往来等社会道德知识。裕固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宗教在裕固族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家庭、部落、重大节日、婚丧嫁娶、生活习俗、人生礼仪等方面都染有宗教色彩,在活动中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下一代接受了宗教教育,多子家庭要送一子到寺院当和尚。这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活动增强了裕固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裕固族有语言没文字,与生产生活实践直接相连的文化习俗以口授传给下一代。裕固族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包括历史传说、故事、谚语和歌谣等。民歌具有独特风格,曲调朴素优美,流行的有《黄黛琛》和《萨娜玛珂》,是反封建婚姻制度的歌曲。民歌可分情歌、叙事歌、婚礼曲、劳动歌、酒歌等。叙事歌类似说唱,流行广泛的有《说着唱着才知道》,记述了裕固族的来历。流传广泛的故事传说有《神箭手》和《洋人盗宝》。这些口头文学的传录以及后代的不断丰富,陶冶了新生代的性情,使他们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
服饰习俗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民族特点鲜明突出的表现之一,他们的服饰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服饰是这个民族民俗和日常生活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这是裕固族人民的智慧创造的,也是他们生活情趣的再现。裕固族是个擅长造型艺术的民族,他们编织的毛毯、手袋,都装饰有美丽的图案,连马缰绳上也不例外,通过服饰文化和手工艺制作,对裕固族新一代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
裕固族十分喜欢体育运动,在寺院的祭祀“鄂博”会上,民间婚礼、集会、庙会活动时,一般都由部落组织摔跤、赛马、射箭、拔棍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活跃了裕固族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自身素质,锻炼了裕固族勇敢、顽强的意志。裕固族牧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因地制宜防病治病的土方验方:受风寒引起的腰腿痛、胃痛、肚子痛用羊皮热敷法,治疗因受阴引起的头痛、关节痛用按摩法和扎针,治疗刀伤或碰伤把羊毛烧成炭灰撒在伤口止血,用麝香治牙痛等。
下一代接受教育是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实施和完成的,并未从生产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所以教育没有层次,教育形式是社会化的。受教育者主要是模仿学习,模仿长辈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模仿获得了下一代生存的经验,这就是裕固族现代学校产生前的教育。
二、裕固族早期学校教育的产生
裕固族农牧民在祁连山一带同蒙古族、藏族友好相处,祁连藏民因文化落后,对开办学校竭力反对。到20世纪初,裕固族与藏族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在宗教信仰上,两民族共同信仰藏传佛教。民国时期顾嘉堪布七世曾是祁丰区藏族与裕固族共同的宗教领袖,在顾嘉堪布的血管里,流淌着藏族和裕固族的血液,七世顾嘉堪布其父为藏族,其母为裕固族。顾嘉堪布颇具卓识,因常与当时的蒙藏委员会调查组人员接触,渐渐了解教育的重要,对于兴建祁连民族学校慢慢热心起来,但他所属部落的头领们都反对办教育,一时办学愿望难以实现。
民国27年(1938年)秋,顾嘉堪布、马罗汉在慈云寺召开抗战建国宣传大会,蒙藏委员会酒泉调查组人员会同顾嘉堪布、马罗汉等,对与会的民众,除宣传抗日救国外,特别注意对教育与经济文化关系的阐述、宣传,从自身利益上发挥教育之功用,以引起民众之求进心理。
民国28年初即1939年,蒙藏委员会酒泉组人员与顾嘉堪布、马罗汉等组织“祁连山藏民抗战建国宣传团”,在所到之处都宣传教育的功效,劝导办教育,以提高祁连民众文化水准,改善经济生活,祁连民众反对兴办教育的心理逐渐消除。1939年夏天,祁连四所小学创设计划得以逐步实现。各校暂借莲花、慈云、红湾、西藏各寺的房屋,略加修改做校舍,先成立校董会,由顾嘉堪布、马罗汉任正副董事长,以各寺喇嘛头人为董事,并聘请蒙藏委员会调查组人士为名誉董事,以协助其工作,开办费除朱司令赏赐的茶缎变价外(民国28年春顾嘉堪布、马罗汉等组织“祁连藏民慰问团”,赴兰州献金献旗,因而受赏赐茶缎等物),并由各旗酌量乐捐,以促其成。1939年下半年的经费,则以蒙藏委员会补助的600多元为主,各旗略有凑捐,四所小学先后得以实现。以往怀疑的僧众头人,都变成了提倡兴办教育的主力,四所小学也走向正规并得到顺利发展。
设立四所初级小学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莲花寺初级小学设于西海子莲花寺旁,以东西海子为学生来源,均操“维吾尔”语,年长者通汉语,识汉字者仅三五人,但居民对教育的作用已渐明了。慈云寺初级小学设在高台县境南,学生来源为黑黄番区内的几个大家庭,居民多操“维吾尔”语,均通汉语,以游牧为主,但识汉字者,仅有一两个头目,因此,居民对办教育很热心。红湾寺初级小学设于临泽县境内,学生来源为黄番区域之东西七族,居民200余户,以放牧者最多,识汉字者太少,对教育之功用缺乏明了,但因宣传功效,对设学尚不反对与逃避。西藏初级小学设于酒泉县境内,属东乐克黑番区域,居民约200户,以畜牧业为主,操藏语、通汉语,但识汉字者很少,对创设学校,居民热心支持。
四所初级小学校舍简陋,各校校舍借寺院或寺院附近的普通民房。如莲花寺初级小学借用普通民房稍加改造而成,正屋三间,为教员办公室兼宿舍,左右各三间,一间作教室,一间作食堂,另外三间为厨房。红湾初级小学借用红湾寺三间喇嘛住宅为教室,课桌凳也不齐全。西藏初级小学是借用喇嘛住宅修建而成,正屋三间为教员宿舍兼办公室,左右厢房各三间,一边为饭堂,一边为学生宿舍,房前有332.7平方米的操场一块,竖有旗杆,为学生升降旗场地。教学设备方面也比较简单,有的学校除课桌凳以外只有几幅新生活挂图,有的学校有几幅防空防毒常识挂图。
组织与行政:各校设校长、教员各一人(藏文教员未计入),教员秉校长的指示,处理校务与教务工作,以校董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施教情形:
学制:四二制初级小学。
班级:暂办一年级一个班。
课程:国文、藏文、算术、习字、唱歌、体育。
课本:采用生活书店战时读本、中华书局新编小学课本。藏文和算术则由口授。
训育方面:根据当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训育实施外,以童子军训练为中心内容。各校学生数额为20~30人不等,学生的年龄为7~21岁。
教师情况分两类:一类授汉文、算术、体育课,一般毕业于高台新霸小学、酒泉县立小学、中央政治分校肃州分校;另一类教员为僧官、宗教领袖、喇嘛、大家族的管家,授藏文,一般是义务职务。
经费方面:每校一般全年需要1200元的经费,由学校附近的大家庭分摊,为汉藏学生的补助。1939年起,蒙藏委员会给祁连四小各补助1200元,用于购买学生书籍、学校文具、办公用品和补助学生伙食津贴。直到全国解放,肃南裕固族地方相继又建立三所学校;自治县成立前肃南裕固族学校已发展到8所。
裕固族的早期学校教育,不论从办学主体还是经费来源看,都带有民办公助性质,因此,也可划入民间教育范畴。
三、裕固族早期学校教育的特点
肃南裕固族虽然和蒙古族、藏族常年生活在一起,但肃南裕固族历史上没有形成“政教合一”的状态,因此,肃南裕固族地区学校教育产生比较晚。至1939年,肃南裕固族历史上的现代学校产生了,先后创办了莲花寺等五所初级小学,这对裕固族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为后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民族干部,而且在当地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
1.初级小学设在寺院内及附近
设立学校最初由宗教领袖倡议,因此,学校设在寺院及寺院附近的民房里。
2.学生大多为大家族及头目之子
寺院归大家族头目统辖,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主要是统辖寺院的大家族子弟,藏族、裕固族头目的子弟。虽然牧民对教育的作用渐渐了解了,希望孩子上学,但因少年儿童要放牧,干一定的家务活儿,牧民的孩子已成为一个或半个劳力,牧民送子女入学还不十分踊跃;有的牧场离寺院即学校太远,住校需交一定的伙食费,牧民的子女因贫穷上不起学。
3.学生年龄差别大且都是男生
学校刚成立,招收的学生年龄差别大,最小的7岁,最大的22岁,因学校是初创时期,入学者无年龄限制,经济条件许可者均可入学。由于学校设在寺院或寺院附近,入学者都是男生,无一女子入学受教育;教师也全部是男子。女子的活动范围是放牧、手工业劳动、家务劳动,不识汉字、世代劳作,女子没有上学识字的先例,因此,教师中无女教师,学生中也无女生,这是裕固族最早现代学校的特点之一。
4.教师分为义务和非义务两类
授汉文、算术、体育课的教师,一般都毕业于师范学校,来自酒泉和榆中,年纪较轻,都在35岁以下,月薪80~120元不等,外加补助小麦24石40斗左右。另一类教师是宗教人士、喇嘛、头人,他们担任授藏文课,没有薪水,义务教学。
5.办学条件简陋
肃南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畜牧业经济,教育经费短缺,教室是简易的寺院房屋和普通民房,基本没有教学仪器、设备,只有几幅挂图,宿舍破旧、拥挤。
6.校董会管理学校
学校成立了校董会,顾嘉堪布任董事长,以各寺头人喇嘛为董事,当时喇嘛、头人管理社区。肃南裕固族社区管理、关心教育的历史由此而产生。
7.学校教育产生晚、发展快
肃南裕固族学校产生于1939年,产生很晚。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发展整个教育事业的同时,对民族教育事业给予高度重视。从教育方针、政策、学制、课程、教材、经费以及学生待遇、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和对民族发展教育事业的特殊照顾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人民政府从内地派汉族教育工作者,并拨给教育经费,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到肃南县成立的时候,全县有初级小学8所,在校学生307人。1956年全县学校发展到15所,学生107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94人,占55.2%;教师4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人,占12.5%,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8.4%。
裕固族民族教育起步晚、发展迅速,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在学校教育的模式、教学内容方面更为现代教育奠定了蓝图。1996年裕固族自治县实现了全民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当然与裕固族自治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领导、社区重视教育有关,更重要的是为裕固族早期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