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
ICSI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入卵母细胞浆内使之受精,然后将胚胎移植回子宫腔内,以达到妊娠的技术。1992年Palermo首先使用ICSI技术获得成功。
一、适应症
1.严重的少、弱、畸精子症;
2.不可逆的梗阻性无精子症;
3.生精功能障碍;
4.免疫性不孕;
5.体外受精失败;
6.精子顶体异常;
7.需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查的患者。
二、禁忌症
1.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严重的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性传播疾病;
2.患有《母婴保健法》规定的不宜生育的、目前无法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遗传性疾病;
3.任何一方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
4.任何一方接触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于作用期;
5.女方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
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它避开受精和精子选择需要的自然步骤,如精子透明带结合及卵黄膜融合与穿透等。与IVF-ET相比较,ICSI极大地降低了对精子数量、活力及受精能力的要求。目前,不论来自新鲜收集的精子或冻存解冻的精子,还是取自附睾与睾丸的精子或冻存解冻的睾丸、附睾精子,甚至是精子变形尚未完成的圆形精子细胞,均可行ICSI并能成功获得妊娠。
影响ICSI结局的因素也有多种。女性因素有:年龄、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子宫内膜容受性;实验室操作技术因素有:精子注射入卵胞浆前是否完全制动、精子是否真正注入卵胞浆内、显微操作中对卵母细胞的损伤与否、卵母细胞的激活等。而对男性因素,如精子的来源、精子参数是否会影响ICSI的结局,国内外至今仍无定论。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附睾来源精子与射出精子,ICSI后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并无统计学差异。
WHO关于男性不育治疗指南中对ICSI指征选择规定非常严格,需依次进行精子密度、形态学分析及活率的综合评估:无精症及精子密度<1×106/ml者经过遗传学评估和咨询后可选择ICSI受精方式,精子密度>1×106/ml者应先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并结合精子制备后的总活动精子数,如总活动精子数<(0.3×106~2×106)/ml可选择ICSI受精方式。由于该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因此世界各国在此基础上都结合自身国情制定了相应标准。由于ICSI在克服受精困难中的效果明显,其应用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包括既往IVF受精失败、不明原因不育等,甚至有的中心对于年龄大于38岁的妇女直接使用ICSI,有时在卵子数目较少时为了保证受精,亦采用ICSI助孕,这些选择是否合适目前尚有争议。Bhattacharya等报道ICSI对非男性因素的治疗并无优越性。必须明确ICSI在自然情况下很难受精的精子直接注入卵母细胞内,不可避免地对卵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且逃避自然选择的精子也有可能将基因缺陷传给下一代,如Y染色体微缺失的患者,遗传缺陷可通过ICSI传递,造成男性后代不育等。由于在临床应用之前缺乏足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验证其安全性,因此其应用应仅限于有适应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