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天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大多数人认为,“人刚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者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当然,这样的观点也有其片面性,它在强调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的作用时,忽视了他们在天赋上存在的差异。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两只小狗,它们由一母所生,并由母狗把它们一起养大。但是,两只小狗却完全不一样。其中一只狗聪明伶俐,另一只狗愚蠢痴呆。这种差异完全是由于它们的天性不同造成的。

而另一个例子则证明了相反的观点。

有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位庄稼人去喂养。但那个庄稼人非常贪得无厌,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用它来驮运货物。最后,这匹小马变成了无价值的驮马。而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在他的精心喂养下,最后这匹小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

以上这两则小故事代表了有关天才与成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前者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的大小决定的,而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与此相反,后者则几乎视环境的作用为万能,天赋的作用则毫不重要。

自古以来,在关于孩子的成长问题上,很多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孩子的天赋当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好一点,有的孩子差一点。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取决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有发挥出来。如果对一个智力平平的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禀赋,也会优于生下来天资聪颖但受到教育不完全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非常聪明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

根据上述的理论,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高禀赋的孩子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他的发展就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分挑剔,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因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而半途而废的“天才”不是少数。

培养孩子需要足够的耐心,更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人如同制作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也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

不可偏信智力测试

有些机构对孩子进行智力测验,通过检测的手段来衡量孩子的智力水平,也就是测量孩子智商的高低。

智商是指智力测试的商数,也就是说,用你的智力年龄除以你的实际年龄,再乘以100。通常认为,智商在80~120之间属于正常,智商120以上属于超常。当然,测试的结果只告诉相关的老师和学生父母。

其实,最早的测验,并不是用来测试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1904年,法国巴黎一个生物实验室的教授,受政府教育部门的委托,考虑通过一种测验把一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区别开来,这些学生通常是在班里学习跟不上的。

这个教授采取分年龄实验的办法,比如让学生数数等方法,从中找出每个年龄的中间数值(比如100),在这个数值以下一段(比如80)的是需要帮助的学生。但后来,有人把这种测验发展了一步,用它作为测试一个人将来是否有发展前途,能否取得成功的标准,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智商。

智力测试通常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语言、数字和图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智力包括记忆力、敏感性、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归类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等。人类具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个人心理调节七种智能,而这些智能,目前的智力测验是不可能全部测试出来的。

从实际测试情况中不难发现,智力测验并不能说明和解决多少问题,因为这种测试题考的是选答题的技巧,考题更多的是知识性的东西。比如有这样一道智力测试题:“以下哪一个人不是科学家。”里面有一个莎士比亚,如果我们知道莎士比亚,那就可以把他选出去,至于试题中可能还会有例如茨威格这样的题目。他是谁,可能孩子们很少有知道的。像这样的智力测试题,其实是在考答题的技巧或者说是在测试知识面。

影响人的智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遗传和环境。

人与人的遗传存在差异,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所以智力也就存在差异。这种智力差异,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热衷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智力与脑袋的大小有关,脑袋大就聪明,后来又认为与大脑的重量有关,大脑越重人就越聪明。但大脑的重量在人们活着的时候是无法测量的,于是,人们便期望可以用测验的办法来测量一个人是否聪明。

除此而外,智力测验还受许多客观因素(比如测试环境、被测试人的心理状态)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同一个测试题,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答案就会大相径庭。此外,儿童的智力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用一次几十分钟的测验来对孩子的前途下结论,非常有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智商不高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而另外一些智商很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却不怎么样。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将来在社会上能否成功,与他的智商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来测试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

许多父母都很关心孩子智力的发展,一些学校和有关医院也给学生做智力测试。我们应当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可塑性的。特别是儿童少年,在良好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下,智力水平会有一定变化。一次智力测验,特别是在年幼时的测验,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因此,对智力测验的结果,既不要完全否定,也不必奉若神明。

智力开发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

100年前,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鼻祖威廉·詹姆斯曾经把婴儿期说成是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的确,过去我们不十分了解婴儿究竟有多大能力。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新生儿和婴儿是毫无能力的。很多人认为,培育好新生儿和婴儿就是让他们健康发育,等他们会说话、会走路之后,才能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种观点,西方人一直坚持到20世纪60年代。在此之前,也有很多教育家提到过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但由于科学研究技术的限制,人们并不清楚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理活动特点。60年代以后,由于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了许多关于新生儿和婴儿心理能力的事实,一些心理学家感叹道:“新生儿真是令人惊异!”“我们过去太低估新生儿和婴儿了!”七八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参与到对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理活动研究项目中,积累的新资料也越来越多。

◆ 诱导孩子发挥潜能

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是隐秘地潜藏在人体内,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在的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才。因此,天才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可是,要想完全发挥这种潜在能力,并不是很容易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孩子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才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然而现实生活中天才是极少见的,这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方法不得当,人们的这种潜在能力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天才?最重要的就是及早诱导孩子自由地发挥出这种潜能。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的。也就是说如果儿童刚出生时的能力是十成,从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这个孩子十成的能力就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如果从孩子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发挥出他八成的能力,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发挥出六成的能力。换句话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潜能发挥得越少。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孩子潜在能力的浪费呢?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强调:教育必须从婴儿出生那天开始进行。俄国著名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早期教育越早开始越好。”这里的早期教育不等于开发智力,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性格培养、非智力品质培养等。

◆ 怎样教育新生儿

用各种信息刺激新生儿的感觉细胞是发挥他的潜能的重要手段。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每分钟大脑会分裂25万个细胞,这时候不断地用各种丰富而适宜的信息进行刺激,可以使这些细胞膨胀。科学研究的智力曲线表明,0至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是不同的。如果大脑接受了充分而适当的外界刺激,其智力水平将发展到相当高度。

刚出生的婴儿不具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象原封不动地做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婴儿的这种模式识别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依靠类似动物的一种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是成人远远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换言之,如果你把正确的模式,经常、反复地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从而形成其素质。

◆ 三岁看到老

就像老人常说的“3岁看老”,孩子到3岁时,就已形成了长大之后一些基本性格的素质。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所有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其3岁以前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们性格形成及素质的影响。所以,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应该“硬灌”大致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总之,对父母来说,生下一个健壮的孩子,这只是刚刚开始,以后的路更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当起教育者的重担。

孩子在快乐时学习最有效

欧美教育学者经多年研究后得出结论:从学习的生理心理过程看,在学习新知识信息时,信息通过感觉通道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评价,进而进入大脑皮层加以深入判断。判断为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就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活性物质,促使神经系统网络易于接通,信息被接受和储存,孩子如果感到有意义,认为重要,便学得快乐,大脑被激活,能轻松愉快地学,效率高。反之,若孩子认为知识信息不重要、没有意义,就不愿学。大脑就不释放活性物质,神经网络就不被激活,知识信息就进不了神经网络,储存不牢,记不住,学得苦、学得累,效果差。

所以说,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是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而且还指学习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学习知识技能或读书本来就是很快乐的事,好奇心满足使人感到很快乐,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快乐的,掌握了某些技能又是快乐的,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也非常快乐。因此,教育者应当努力让被教育者确立学习是快乐的信念。只有孩子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学习,才会在学习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

反之,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的乐趣已无,或产生厌倦心情,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动积极性已不存在,主体的大脑活性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消极状态,知识信息难以输入、储存和提取。有专家说,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也就跟着停止。传统教育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教学方法单调,一味地灌输、拼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无乐趣,效果非常差。因此,欧美国家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要把乐趣归还给学生。由于许多学生不善于学习,不会运用学习策略方法,只知死读书、机械背诵、死用功,因此学得不快乐,效率低下。每个教育者的使命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善用方法,把乐趣归还给学生,否则是难以取得学习成功的。

不要代替孩子定爱好

如何看待子女的兴趣、爱好、才能?是包办代替还是量材选择?有的父母是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孩子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女儿爱学手风琴,母亲却非要她放弃手风琴学钢琴;儿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为他选择理科……

当然,父母这样“难为”孩子,是望子成龙心切,是善意的。但是,这种“善意”有可能带来“恶果”,因为,这等于抑制孩子的长处,扬孩子的短处,有时可能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有了兴趣。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再说,父母认为没有出息的爱好也并不是一定就没有出息。“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因此,在孩子的爱好方面,父母还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的好。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后代,不仅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还应该延续自己的事业,或者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变为现实,而孩子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自己应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两代人之间发生了冲突。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当孩子为自己将来做出选择时,即使他们的选择是不合大人意的,也应该先肯定他们的这种独立意识,然后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方向。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好事,非常可贵。“小荷才露尖尖角”,千万不要连根拔起。兴趣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这能把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父母坚决反对,不理解孩子的选择,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勉强顺从、消极应付或公开对抗。此时,激情和创造力都会受到抑制,客观上会影响他们事业的成功。对待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家长不妨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善于发现子女的兴趣、爱好、才能。孩子一般都是有好奇心的,而好奇心往往是兴趣、爱好和才能的先导。许多孩子天才的闪光就蕴藏在他们的好奇心之中。

第二,父母要善于引导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才能。一个孩子才能的萌芽与顽皮的性格常常是混杂在一起出现的,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甚至要从孩子的一次恶作剧中看到他颖悟的因素,从而加以妥善的引导,将其特有的兴趣、才能发挥出来。

第三,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能。生活中,许多儿童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形成明显的兴趣、爱好,这就要靠我们去培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母亲十分爱好文学,她把莫泊桑引上了文学之路。后来福楼拜成了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更使他迅速成长起来。父母要利用孩子可塑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自觉勤奋地学习。

第四,要善于保护子女的兴趣、爱好、才能。一是不能捧,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一点特长当成摆设,经常在大庭广众下炫耀,这样容易诱发孩子某些消极品质,滋长自高自大、求名求利等不良思想。因此,对有一定特长的孩子,更应注意德育。二是不能压。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快,就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学习上逐渐加码,结果造成学习疲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正确引导孩子的读书兴趣

孩子的读书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的,这需要后天的慢慢培养,更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唯有激发起孩子的浓厚兴趣,才能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大有收获。下面是美国著名教育专家们对家长们提出的一些培养孩子读书学习兴趣的家教方法。

◆ 了解孩子们喜欢哪些书

玛丽·伦纳德是一位知名女作家,著有《让孩子爱上阅读的99条法则》及《孩子们爱读的100本书》。她说:“你应该一直进行尝试,直至发现哪类书籍能够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如果你的孩子一读到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打瞌睡,那么你可以给他或她提供趣味性比较强、文字浅显易懂的书籍。

◆ 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阅读空间

“家长需要确保一点,就是孩子所选择的阅读书籍,对他或她的身心健康没有任何害处,”儿童教育家拉尔夫特说,“除此之外,重点应该放在能够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快乐的书籍上。”当你的孩子阅读《简·爱》之类的书籍时,要比阅读其他没有多大意义的书籍,更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打动,他或她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也更容易被激发起来。拉尔夫特所教的班上,有些学习成绩非常突出的学生,却时常喜欢看些“轻量级的”书籍。班上学习最好的一位学生,过去常常去逛书店,等着新一期的《保姆俱乐部》到货。然而,正是这位学生高中毕业后,考入了世界闻名的牛津大学。

◆ 让孩子自己产生阅读的渴望

如果你的孩子没把一本书读完就不再读了,那么你不要对孩子表露出失望。“孩子开始读一本书,即便是没读完就不继续读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拉尔夫特说,“你应该为他或她手中经常拿本书读而由衷地感到高兴。”

避免给孩子规定读书的数量,也不要用奖励或惩罚措施来迫使孩子读书。“如果一个孩子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才去读书,那么他或她是不会坚持多久的,”在罗得岛大学从事图书馆与信息研究的苏姗·罗森维格说,“你应当让孩子本人产生阅读的渴望。让孩子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这一点你靠硬性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 在家中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个非赢利性儿童文学组织的前任主席洛斯·格雷弗斯说:“许多家长时常等到孩子上床睡觉后,才静坐下来,安心读书。家长虽然一直在读书,但由于孩子睡了,因此孩子不曾知道家长有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也根本不会把家长视为热心的读者。这么一来,在家中创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也就无从谈起了。”专家们纷纷建议,应当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在读书。

尽管成年人可能会把读书视为一项个人活动,但孩子们却希望加入进来。小孩子们不仅喜欢听爸爸妈妈给他们读书,而且喜欢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读书,随时听到爸爸妈妈的指导与讲解。许多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则喜欢找本自己爱读的书,给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们朗读。如果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可能想就他或她所读的书,与你进行讨论,那么你应该对他或她所读的书比较熟悉,以免孩子问你对这本书有何见解时,哑口无言。

专家们认为:引导那些不情愿学习的孩子热爱学习,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家长永远也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

热爱学习,是父母可以赠给孩子的最伟大的礼物,这比父母花很多钱安排孩子上好学校更好,比赠送孩子一台电脑,甚至比哈佛大学的学位更好。因为孩子们一旦热爱读书学习,那么就可以改变一切。

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对孩子说:“来,我教你算术吧。”孩子把头一扭就往一边走。这可怎么办呢?

不少父母也有这样的经历: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孩子对父母说:“快来看,雪花在跟我玩呢。”吃甜苹果的时候,孩子对父母说:“这里面放了糖,你知道吗?”

◆ 发挥孩子性情的作用

这给父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孩子都是“性情中人”,他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情绪,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情色彩。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童话故事,原因就在这里。只有让孩子接触感情性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也才会产生兴趣。在孩子的心目中,雪花是朋友,是玩伴。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情绪状态,把学习变成生动活泼的过程。

有一个优秀教师给学前班孩子上课,很受欢迎。例如,叫学生发言,他不是靠学生举手再点名,而是准备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上把“发言球”扔出去,嘴里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有的听课的老师不理解,这不是多费一道手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老师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却没有了强烈的发言兴趣。

这种回答是很有道理的。

孩子都是情绪化的学习者,教育者不为他们制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就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有些孩子在某个教师的班里很聪明,而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里就变“傻”了,可能奥妙就在这里。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常常使用成人化的方法,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弄得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反过来父母却又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其实,有很多时候,又懒又笨的恰恰是父母自己。他们对孩子的心理一窍不通,又懒得去研究去学习,而自以为是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愿学习,又去责怪孩子。不客气地说,应该责怪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 孩子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

孩子认识事物,一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的,这是孩子情绪化的另一个特点。在孩子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很直接的联系。孩子吃苹果感觉到了甜,他不认为甜是苹果本身所具有的,而认为是里面加了糖。这显然是孩子吃奶时加糖的生活经验的反映。

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反映了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父母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才便于孩子理解,否则就会出力不讨好。而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体验,就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且很多父母和很多幼儿教师,都不愿认真研究孩子的心理,但是这种事是不做不行的。

◆ 学习的最佳方法是游戏

专家一致认为,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幼儿园、学前班就是如此,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有些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早学知识、多学知识,认为做游戏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让天真烂漫的幼儿像成人那样学习是不行的,对孩子来说,害处大于好处,等于“强迫”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明白,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有些父母可能会问,孩子在幼儿园只知道玩,一旦上小学进行正规学习不适应怎么办?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不是不准孩子学习,而是主张让孩子在情绪化的氛围中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要让孩子学到一些知识,还要使孩子形成一种好习惯,更主要的是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和潜能。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教师也会比较巧妙自然过渡,不会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过于突然和生硬。

把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人为地把知识学习和游戏割离开来,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让两者互相隔绝,一个极端是“傻学”,另一个极端是“傻玩”,孩子就会在这两个极端来回摇摆,结果自然是学得死板,玩得无味。

有些父母和老师以为“带着孩子玩很容易”,而“教孩子学习很困难。”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设计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游戏才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而拿着书本照本宣科,当个教书的机器,则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开发出更多的潜能,就应该制造很好的氛围,让孩子在情绪化中学得更好,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只要科学地耕耘,就会有很好的收获,这是教育孩子的不二法门。

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本领

英国的著名化学家彼得·米切尔,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生物转换能并因此开创了崭新的生物能学这一学科。但是,他的成果没有得到普遍承认而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米切尔所撰写的论文晦涩难懂,实在令人费解。很多人根本没法接受他的观点,最后还是剑桥大学的化学家盖伊·格雷维尔为他做了综合转述,才使生物能学这门学科得到肯定,使米切尔在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琴发现X射线的报告结构严谨、语言清晰简练,有人称赞为达到“一字不能加,一字也不能减”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这几篇高水平的报告对传播科研成果来说功不可没。

有人说:“要想成为语言的巨人,就要同时拥有巨人的两条腿——口头语言和写作能力。”我国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工程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空口无凭,真正落实到笔头上才是真本领。写作能力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因为只有写成的文章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宽广和久远的影响。但是,父母们也要认识到写作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要循循善诱,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

◆ 写作的准备阶段,该做哪些事情

写作能力是表达能力的最高阶段,所以一定不是生来就有的。要经过后天有目的的逐步训练,才能够有显著的提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孩子复述故事

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朗读少年读物给他听,然后让孩子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锻炼他的表达能力,鼓励孩子把语言表达清楚准确,尽量把意思表达得完整一些。在这个时候,父母既要做好导演又要做好听众,多给孩子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然后诱导孩子绘声绘色地再讲出来,父母在一旁好好地倾听。在孩子讲完以后一定要记得表扬孩子,这样才能保证他的积极性,为写作打好基础。

(2)让孩子博览群书

中国有句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形象地比喻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好书,比如古今中外的名著,描写生活的散文等。还要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甚至与孩子一起读书。

(3)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让孩子在看了书刊杂志以后,做好读书笔记,把书中的经典句式和用法记下来,甚至将名家的名篇熟记于心,以后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好的句子、词汇信手拈来,做到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而不会“理屈词穷”了。

(4)积累素材

常带孩子出门走走,到大自然中去爬爬山、玩玩水,看看祖国的美好风光。经常带孩子去看看电影,去体会片中人物的生活。在孩子被什么事情感动的时候,要及时抓住机会,让孩子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让他学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素材积累多了,感情丰富了,孩子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搜肠刮肚。

◆ 写作的练习阶段,又该做些什么

生活中常有些人,口若悬河,说话头头是道,但是要让他用纸笔表达心声的时候就开始抓脑袋了,这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所以在给孩子做准备的同时,要鼓励孩子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准备与练习是同步又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让孩子练习写作的时候,父母要注意把握这几个方面。

(1)鼓励孩子写

写作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对孩子们。所以,父母们要想自己的孩子真正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就要不时地鼓励孩子,增强孩子写作的积极性,即使孩子写出的作品不是很好,也不要批评他,而是要想办法找出其优点,真心诚意地表扬他,再指出他的不足,他才会愿意改正并坚持继续写下去。

(2)坚持写日记

在孩子读书识字以后就可以要求他坚持写日记,让写日记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以后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懒得动笔了。但是父母要注意不要随便翻看孩子的日记,尊重孩子的隐私。要达到检查的目的,可以让孩子挑出一些他认为可以公开的内容读出来,这样,即使他没有写的话,能够流利“读”出来,那写作能力也一定提高了。

(3)让孩子写信

也许生活中孩子没有多少写信的机会,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与自己互相通信,让他自由地表达对父母行为的意见,然后父母再通过回信给予答复。这样既能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很好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可谓“一石三鸟”之举。

(4)多写读后感

在送给孩子新书、带孩子去看电影以后,让他多写一些读后感,写下自己对这些文艺作品的看法。可以是对其中所描写内容的感受,可以是对作者表达手法的评价,当然还要包括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收获。

(5)帮助孩子修改作文

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家长会涉及给孩子修改作文的问题,要知道这对加强孩子写作能力可是个关键阶段。父母要是大笔一挥,对孩子的文章大动手脚的话,这作文的作者到底是谁呢?所以,在给孩子改作文的时候,父母只需要提供思路、简单发表意见就好了,最终落实到笔头上还要靠孩子自己。

让孩子学会用电脑写作。现在的孩子都对电脑很感兴趣,可以借此让他们学会用电脑写作。这样,能够避免手写当中反复修改的麻烦,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以前孩子所写的东西以便随时拿出来借鉴。另外,在电脑中写作,孩子可以自己利用相应的软件纠正拼写错误。

怎样辅导孩子作文

孩子把作文写好,这是家长的共同心愿。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作文分数不高或老师批语不佳,便为之苦恼。他们或埋怨孩子不用心写作,或认为孩子不是写文章的材料,有的家长则埋怨老师教学水平不高等。其实,孩子何尝不想把作文写好?殊不知他们有他们的困难,需要家长帮助。据笔者的观察和体会,孩子能否把作文写好,除了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外,还要依靠家长的帮助。这一点往往被一些家长忽视。其实,家长也是孩子作文的辅导老师,家庭应是孩子作文的第二课堂。

写好作文,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功:一是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对作文感到头痛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遇到的难题是面对作文题目感到没有内容可写。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写作方法老师结合语文课教学都讲到了,对每个学生来说,只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而已。而每篇作文的内容却要常换常新,内容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学校的作文课,是以课堂集体训练为主,老师所出的作文题,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平时对生活善于观察的学生,作文时不觉得困难;而生活积累少的学生作文时则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勉强写出的文章必然枯燥无味,得分也不高。

孩子作文时感到没有内容可写不足为怪,因为他们的生活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每天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上课、活动、做作业所占的时间比较多,即便是星期天,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也少。这对孩子通过生活搜集、积累素材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家长必须投入一定的辅助力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 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作文素材

平时在茶余饭后,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家长可介绍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新鲜事及社会见闻等,尽可能讲得情节完整、生动有趣,并加以分析,让孩子知道写哪一类作文时可以运用这些内容,必要时,还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简要地记下来。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必须做有心人,首先自己要关心周围的生活。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切忌一曝十寒。

◆ 孩子写作文时家长要启发帮助他们寻找素材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写不出作文来,就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晚上,为了让孩子早点休息,第二天好向老师交作业。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可取。不如根据题目要求帮助孩子寻找素材,引导、启发孩子回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让他们自己动笔练习。

◆ 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平时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在周末、节假日中,也要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是逛逛市场,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家长还要注意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体察生活,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把孩子整天关在家中看书做作业,结果,孩子的生活面很窄,孤陋寡闻,这不利于孩子丰富作文素材。

◆ 经常检查孩子的作文本

有些孩子接到老师发下来的作文本,往往只看一下得分和评语就过去了,他们不太关心文章中老师批改的内容。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消化老师的评语,真正理解老师提出的优缺点;同时要引导孩子琢磨老师的修改,使他懂得其中的字、词、句、标点符号修改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孩子作文的水平。

◆ 形成有利于孩子作文的氛围

在家庭中,家长要经常关心孩子的作文情况。业余时间可与孩子谈谈有关写作文的事,或就生活中双方都熟悉的事件命题,一起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拟出写作提纲,作为一种口头练习。另外,要培养孩子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家长发现书报上对孩子写作有帮助的文章,要推荐给孩子阅读。一些家长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担心影响学习,这是因噎废食。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适当地看些有益的书籍报刊,有利于丰富知识,激发写作兴趣,能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培养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在学校作文课堂教学的同时,家长若能同时进行课外辅导,孩子的作文水平将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教给孩子一些记忆方法

无论是在科学还是政治领域,无论你做经理还是当学生,记忆力强总会使人领先其他的同伴。良好的记忆力从何而来,关键是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有效的记忆方法会给孩子受益匪浅的帮助。记忆方法很多,下面列举的几种记忆方法,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这是许多父母教孩子增强记忆力的经验结晶。

◆ 形象记忆法

试想一下蛇咬所造成的创痛及恐惧,便能与蛇的形象建立了牢固的联系,以至看到形似蛇的东西,便立即产生痛苦的回忆,往往不需要多次重复也能维持很久,甚至终生不忘。父母可利用首次强烈印象的作用来建立正确的记忆。记忆者首先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首先要有明确的形象。其次,记忆者通过记忆目标的外部特征及其本质,由表及里,力求认识全面。最后,你也可以给孩子多方面的介绍。例如,给儿童放映一部关于蛇的科教片,从蛇的外形、被蛇咬的惊险场面,到防蛇、捉蛇,再到利用蛇,花几分钟时间便能使他们建立一组生动的联系,留下深刻的记忆。用这种办法获取知识,快速有效。

◆ 趣味记忆法

心理学实验证明,形象生动、内容有趣的材料,在头脑里留下的记忆保持量远远超过内容枯燥乏味的材料。由于有趣的事不容易忘掉,我们就应把记忆对象尽量塑造成有趣的形象,以增强记忆。例如,对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肌肉是马达,代表原动力;肌腱是皮带,传送动力,带动齿轮;骨骼就是齿轮,接受动力,产生动作。这样一来,简单明了,一听就懂,容易记忆。

◆ 选择记忆法

许多伟人在与他事业无关的方面反应迟钝,而对与他事业有关的信息,记忆却灵敏得像电火花。有所不为才能大有所为,这就是选择淘汰。要提高有用记忆的比例,就要对每天的记忆对象进行选择,在精力最好的时间记最重要的、最有用的。记忆有详略要求,重要的详记,用各种记忆法加以增强;次要的可记个梗概;对无用的则不予理睬。因为每个人的记忆专长发展很不平衡,不同的环境与教育、不同的经历与爱好,总是使人的记忆在某方面更强一些。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扬长避短。

◆ 同类记忆法

我们可以想象在郊游中的孩子在水库里钓了许多鱼,在山野间采了许多野果、鲜花。傍晚回家时,他们把东西归类,用绳子把鱼穿起,野果装在篮子里,用野藤捆好花束,满载而归,什么也没有遗漏掉。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东西很丰富,犹如森林中采集的花果,如果归类,一点一线也许就会引出一大片的知识。孔子称这种方法为“默而识之,一以贯之”。不少学生采用睡前回忆的方法进行归类记忆、效果很好。因为白天活动多,大脑皮层被各种刺激兴奋着,容易掩盖记忆;睡前所记忆的事物,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刺激覆盖它、冲淡它、抑制它。父母可以让孩子睡前静坐片刻,默默回忆一下当天的学习和活动,归纳分类,使同类知识联系起来,这对掌握新知识大有裨益。

◆ 列表记忆法

现在很多东西用表来陈述,例如英语时态、化学元素等,不列表对比极易混淆,且无法用几句话来概括。说不清楚,当然就记不住。通过列表,繁杂的内容即可简单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查阅和记忆。列表的过程,就是抓特征、分类归纳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借助书本上或前人列的表,还应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综合加工,列表对比,经过自己的消化和分析,也就记住了。

◆ 规律记忆法

抓住规律是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角函数有许多诱导公式,但这些公式所表达的三角函数的关系,都存在一个共同规律。抓住这个规律,便可统一为“函数同名称,符号看象限”两句口诀。只要记住这十个字,就可以推导出全部诱导公式。

◆ 概括记忆法

概括是一种能力,即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例如,学习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可简略为“一青”、“二募”、“三农”、“四方”、“五保”等几个字。

◆ 谐音记忆法

家长应该知道字与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就叫谐音。借助谐音,赋予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意义,常可收到简便易记且经久难忘的效果。

◆ 提纲记忆法

提纲记忆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古人说“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即知识之间的关系虽然纵横交错,但只要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部位,次要的、从属的部分就迎刃而解了。

提纲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脉络,既要体现材料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突出自己的语言风格,做到恰当地表述。

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习记忆方法时,还应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综合各种方法是否恰当就要看家长的运用技巧了。让孩子在进行记忆时应“不拘一格”,举一反三。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记忆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

怎样让孩子学会自觉地学习

“我的孩子凡事都提不起劲。”“都要考高中了,孩子还不懂得自动自觉地读书!”“孩子的成绩不好,我为此请了家庭教师,可是他自己却不用功,补习费等于白花了。”这是一般父母经常面临的烦恼。在这些问题上,也不乏杞人忧天的父母,比如说,父母担心孩子要考高中却还不用功,事实上,他们的宝贝孩子,现在还不过只是初中一年级而已。孩子没有干劲,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

孩子并不是很需要太多的干劲时,父母却强求他干劲十足地去面对功课的挑战,孩子就会显得没有干劲。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能产生目的意识,认为这件事努力去做很有必要。这才是支持干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件事做了之后对自己并没利益时,孩子也会提不起劲。报酬并不单指具体的物质或金钱,还包括此种行为能被肯定的精神上的肯定。同时,当孩子产生这件事自己办不到,或是这件事太困难等先入为主的想法时,也会失去干劲。不管任何事,只要能产生自己去做便能完成的达成感,就会成为支持孩子干劲十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达成原则”。

一件事并不困难,完成之后也可得到报酬,可是有些孩子因为对此不感兴趣,所以不愿去做。反过来说,一件工作完成之后没有报酬,还加上有一点困难度,但若是孩子对它感兴趣的话,仍然会干劲十足。

一件事就算拥有强烈的目的意识,完成后可得到报酬,也能享受达成感,然而孩子已对它产生厌烦之心,也无法持续干劲。认为自己已没有再做下去的必要,这种自大的心态,也是干劲的大敌。此外,太容易的功课或是要求的水平太低,也会使孩子无法产生干劲。

◆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欲望

如果你仔细观察用餐时的状况,便会发现成人和孩子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那就是成人一般都会将自己喜欢的菜肴,留待最后再吃,而孩子却往往由自己喜欢吃的菜开始吃。孩子的学习也存在这种心理,每当遇到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时,便会在课堂上打瞌睡,所以总是挨老师的训斥。孩子做功课总是先做自己喜欢的科目,而留下不喜欢的科目,这样不喜欢的科目自然一直没有起色。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让孩子先做完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再做自己喜欢的科目,这样才能较好地克服避免不喜欢科目的心理。因为孩子若不先把不喜欢的科目做完,便不能做自己喜欢的科目,于是只有硬着头皮向讨厌的科目挑战。一般来说,孩子从自己讨厌的科目做起,做完之后再做喜欢的科目,这样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欲望。

◆ 利用“同步心理”

有时,孩子不想用功做事,不想用功读书,不想帮父母做家务,这时,最好利用“同步心理”让孩子去做原本不想做的事。举例来说,当迷你裙流行时,许多女性不管自己的腿部曲线是否修长,都纷纷一窝蜂赶时髦。这种和其他同伴一样心态的想法就是一种“同步心理”。人都有“同步心理”,喜欢和他人有相同之处,以免受到别人的排斥。

孩子与成人相比,“同步心理”所占的比例更大,对孩子来说,没有一件事会比离群的感觉更可怕。例如,孩子央求父母买某种东西,而父母不答应时,他便会理直气壮地问道:“人家隔壁的小明都有,为什么我没有?”这是孩子最常使用的“理论”。做父母的不妨用这种孩子唯恐离群的不安心理,用这套方法激励孩子用功,可以说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样能迅速击中孩子的心理,使其主动学习上劲。此外,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说,孩子不愿帮忙做家事时,可以对他说:“隔壁的小明都会帮忙做家事呢!”相信大部分的孩子在听了这句话后,都会很乐意协助母亲的。

◆ 不要为孩子安排过于舒适的环境

有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生,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生性活泼,经过智力测验发现,他的智力比同年龄的孩子高出甚多,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深深地以他为荣,决定要给他一个最好的读书环境。这位男孩子非常幸运的诞生在一个经济环境很好的家庭中,与学习有关的生活条件一样不缺。但是他却慢慢开始改变了,读书虽然仍旧认真,但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干劲,不再有向功课挑战的心了,成绩也逐渐退步了。后来经过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物质环境太好的缘故。如果对一切都很满足,就不会产生打破现状、努力突破的前进欲望。

一般来说,欲成就大事业,便需要有“吃苦精神”。正如孟子所说:“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孩子自然也不例外。而能克服障碍或逆境的精神动力,往往会在过于满足的生活中,受到侵蚀而不自知。

◆ 经常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考试成绩不太好,心里很难过,再加上怕父母训斥,心里一定会忐忑不安。这时,如果父母再训斥一顿,效果不但不好,反倒还会产生负作用,使孩子丧失自信心。作为父母应轻描淡写地说:“我相信以你的实力,应该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绩,这次考试大概没有完全发挥吧!妈妈相信你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这样孩子不但不会丧失自信心,而且还会增加干劲,发奋图强,比把孩子训得发憷好得多。

不知是否因为母亲的这种鼓励,阿黄的成绩的确逐渐进步,后来竟挤进了好学生之列。大概是母亲常向阿黄表示:“你应该做得到!”使他产生了自信,一旦碰到困难的问题时,便会努力不懈,直到解决为止。偶然间解决了某项问题,知道自己还是有实力的。这种暗示越来越强,最后就成为真正的自信。只要带着这份自信读书,以后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为人父母者,若能经常引发出孩子的潜在能力,孩子的成长有时会出乎父母的意料之外。对于看轻自己的孩子,这种鼓励方式,无疑是最有效的。

◆ 不要老是说“反正”“还是”

父母要慎说“反正”或“还是”。当孩子递给你一张满红的成绩单时,相信有不少的父母,为了安慰沮丧的孩子,会无意识地说:“没关系,反正这个科目你不行!”或“还是跟上次一样的低分数?”做父母的也许是为了安慰孩子,但这样的言词,不单不会给孩子带来安慰或鼓励,反而会使孩子灰心丧气。

“反正”或“还是”,无疑表示要孩子放弃努力,若父母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时,心里就会升起“我反正做不成”或“大概还是做不到”的想法。这种不利的自我暗示,相当于不战而败,当然不可能会产生学习的干劲,面对任何工作,都会以马马虎虎的态度应付了事。

比如说,某次考试得了高分,就会认为“这次算我走运!”容易产生此种否定性的想法,纵使师长或父母夸奖他,也不会从心底高兴,更不会将此种夸奖,化为下次努力的能量。使用严厉责骂的方式,企图激发儿童的反抗心,使他产生干劲,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反正我就是这么没用”的心理,这样无无异给了他不利的暗示。父母对孩子说:“反正……”、“还是……”,即等于是向他宣布了,父母对你根本没有期望,一个相信自己没指望的孩子,是不可能产生干劲的。

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父母如何指导孩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

首先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很多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其中,人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心,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让孩子保持一个较为开朗的心情,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让孩子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孩子也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要提高学习效率,要使孩子搞清自己的生理规律和有关外因,合理地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一般来说,大多数孩子早晨适合记忆、背诵,下午适合理解疑难问题,晚上适合巩固知识和进行联想式复习。一天之中,有三个睡眠高峰:上午九点,正是课间操时间,可用来闭目养神;下午一点,正好睡;晚上十点多,上床休息。

要提高学习效率,要切记“张弛结合”,“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一定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也别忘了体育运动。比如,跑步上学或回家,课间跳绳、踢毽子,体育课上打乒乓球……这样,既锻炼了体魄,不至于因为感冒、发烧等小病耽误学习,同时也放松了神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要提高学习效率,要让孩子在独自钻研之余请教师友,共同探讨。“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阐述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理清思路,修补漏洞。在倾听别人见解的过程中,不仅可学到“死”的方法,还可启发“活”的思路,想出更高明的招儿。

要提高学习效率,有时也需要告诉孩子应有一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观念,不去钻牛角尖、死胡同。特别是英语、语文,有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忌生搬硬套,死揪不放,浪费时间和精力。

要提高学习效率,父母可以在孩子平时做作业时为他们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制,尤其是考试时感觉时间紧张、不够用的孩子,平常更要自觉训练自己,加快做题速度。

怎样让孩子集中精力

孩子在学习时,有时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眼睛盯着老师,听着听着,思想却不知溜到哪里去了,结果老师讲什么也没听清。做作业也是这样,注意力老是集中不起来,结果时间也花了,效果却很差。不少孩子都为此而苦恼。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都会时间花了不少,收效甚微。因为我们不论要看清一样东西,还是要听明白一件事,理解一个问题,都必须集中注意。如果没有注意,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俄国的大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很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座“门”,认为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若不集中注意就等于自己把这扇“门”关闭了。外面的东西(比如你所要学的知识、老师所讲的话……)又怎么能进得了你的心灵呢?这样当然会对你的学习造成影响。要想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必须先找出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去克服才会收到好的效果。注意力不集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 外界环境干扰

比如,学习环境不安静,外面不时有汽车喇叭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窗外行人的谈笑声、脚步声、音响声……一切与当前活动无关的外界事物都可以成为集中精力的干扰因素。如果你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分心的,那么对策就是要培养你的抗干扰能力。

有人说“心静,则境宁”,这是很有道理的。在嘈杂、吵闹、杂乱的环境下,首先自己要明白,绝对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是没有的(你总不可能在密闭的隔音室里学习和工作吧),因此遇到环境干扰时切忌烦躁,本身给注意力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强烈!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环境的工作使它在一定程度上掩蔽外界的噪音,也能使人心情平和下来。例如可以清理一下桌面上和桌子周围堆放得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可以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等。

◆ 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去集中注意的重要因素。比如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感兴趣的小说往往就会全神贯注。相反,若对某种事物没有兴趣,就很难集中注意。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你要想集中注意力就得培养自己的兴趣。为此你还得检查一下所学东西是否符合自己的水平,如果过深、过难,恐怕还要补补基础,如果过浅,不妨请老师给点额外任务。

◆ 自控能力比较差

自我控制能力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需要我们注意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都感兴趣的。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我们必须经过意志努力,才能对它集中注意。所谓“与分心作斗争”,实际上就是靠意志力,还得加强意志的锻炼。

◆ 身体上的疲劳

过于疲劳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因此,在感到疲劳时,与其硬撑,倒不如休息一下。休息后,往往由于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工作和学习可以事半功倍。

◆ 情绪处于波动之中

情绪波动也时常会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比如,受到批评,会使人不高兴或满腹牢骚,相反,有时太高兴,比如刚打胜了一场球而乐不可支。学习也是一样,在情绪波动状态下,要集中注意去做些即使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也是困难的。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使自己的情绪平定下来,要“消气”。重要的方法是使自己的注意力尽快从引起情绪波动的事件上转移开去,待情绪平静后再去干应该干的事。

下面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下让孩子集中精力去专心用功的方法。

(1)要让孩子有具体的时间观念

我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耽误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那么,对于孩子可不可以说,时间就是素质,时间就是业绩呢?答案当然是。不要让孩子总是对时间只有个大体的概念,而应该有更具体的时间观念。与其规定他每天读书到4点,倒不如规定4点15分,这么一来读书时间的长短,才更有具体性。换句话说,唯有透过严格的时间划分,才能让孩子了解他所拥有时间的重要性,也更能让孩子集中精力专心用功。

用闹钟决定读书结束的时间。正值爱玩耍年龄的孩子,之所以能在上课时安静地坐在教室中,能在考虑时集中精力考试,都是因为有下课铃之故。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铃响一切就都结束了。如果没有这种时间限制,只告诉孩子在今天要做这种考试,孩子绝不会产生认真答题的集中力。

当孩子在考试前,以不安的表情做最后冲刺时,不妨把闹钟设定好睡觉的时间,然后告诉孩子:“今天晚上若不好好睡觉的话,明天考试时脑筋便会转不过来喔!”把闹钟当做是“睡眠钟”,指示孩子何时该结束读书上床睡觉。孩子在想到只要一听到铃声响起时就必须结束读书,便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拼命的集中精力用功。

(2)让孩子内心充满宁静

所谓注意力涣散,指的是对于自己置身的状况感到厌恶,使得内心产生动摇。若是能“心静”地埋头于书本之中,便不会感受到痛苦。只要内心充满宁静,便不会产生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一个人注意力涣散,要想恢复便会感到相当的困难。即使一位得道的高僧,有时也会为了无法达到无我的境地而苦恼。为了去除心中杂念,他们便以诵经、坐禅等方式,在诵经声、木鱼声、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等规律而单调的声音中,使心灵平静、精神专一。

对于注意力涣散、无法专心读书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暂时闭上双眼,静静地听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也很有效果。这种暂时的冥想,可以使人的心情平静下来,每天持续这样做,就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中力。

孩子坐在书桌前却无法集中精神用功,大多是因为没有具体学习科目的关系,孩子只是在脑海中想着要读书的内容,因此精神无法集中。

遇到这种情形时,除了让孩子脑海中做思考作业外,同时也让他做具有具体形态的作业,这样或许能使孩子的精神集中。比如说大声念课文、抄写课文,这些作业本身就是精神集中的催化剂。

该玩时要玩。到野外或游乐区时,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带着书本去的孩子。其实既然出来玩了,就应该尽情地放松自己,孩子带书来,大概是不愿意破坏自己的读书进度。结果其他的孩子在开心玩乐时,他们由于担心着功课,所以等于没玩,这点作为父母应该值得注意。

这种难得的意志力,表面上似乎值得大为夸奖,可他们却忘了一点,制订工作或读书计划,只是一种使工作和读书有系统地进行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像前述的例子,手段成为目的,如果不遵照读书计划来进行,孩子内心便会感到不安。当孩子无心读书时,若是只因预订的计划而逼着自己去书桌前,那么一定仍无法达到预定读书的进度。这时,不妨改变读书计划,孩子为了赶上落后的进度,便会自己找时间用功,把落后进度补回来。

读书计划表只是预定的,它是任何情况下都可变动的。比如说,平常孩子在放学回家后,总是按照做作业、复习、预习的顺序进行,有时刻意把这个顺序颠倒的话,也许更能集中精力去用功。

(3)告诉孩子“机会只有一次”

王山为孩子购买了多媒体课堂光盘,想让上初二的女儿利用电脑学习,可孩子在电脑上学了几次,却把光盘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并没有如他想的那样使学习更进步。在她看来,反正是咱家的东西,早学晚学还不都一样。有位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他为了收看电视上播放的电影,买了一台录像机。他使用定时录像装置,把所有的电影都录了下来,朋友问他是不是看得很过瘾,可是他却说:“真糟糕,最近我几乎没看什么片子。我总是想反正随时都可以看,今天不看明天还有时间,结果反而慢慢就没有想看的念头了。”

这种“随时可看”的心理安心态是夺去集中力的原因之一。如果切断了这种想法,孩子自然会产生集中力。

有一所幼儿园便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而得到惊人的效果。这所幼儿园的园长热心地制作了幼儿教育的录影带,放给孩子们观赏,每天在看的时候,都对孩子们说每天只能看一次。如果孩子要求再看一次,园长绝不答应。

如此一来,原先存着好玩心理来看录像带的孩子们,由于影片只有看一次的机会,所以个个都专心地看。这种预先宣布的“限制效果”,在培养孩子的集中力方面,效果相当惊人。

(4)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完一件事

欧洲的孩子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们都会帮忙做家务,可惜现在中国的小孩子却很少如此。父母一切以念书为优先,完全不让孩子去插手家中的任何杂事。孩子也习惯了父母的这种态度,一遇到父母叫做一点小事,他便会以要念书为借口来推托。其实这正是造成孩子集中力衰退的主要原因。

刻意的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乃是消除时间过于充裕的一种手段。因为心里想着时间不够用,人才会特别集中精神,培养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完一件事的习惯,对于增强集中力相当有效。

“考前猜题”——省力读书。这里所指的“猜题”,并不是指投机性的行为或者类似赌博之类的东西。它是一种“省力读书法”,必须要具备相当的智慧和技巧。

所谓考试,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从前所学过的课业,到底了解了多少、对重点是否能掌握。若能猜中题目,即表示孩子已掌握了学习的要点。任何知识都以死记的方式去读的话,便会完全没有乐趣。如果用这种方法读书的话,孩子自然会感兴趣,尤其是考期临近时,没有充分的时间把每一科都仔细地读,注意力便会随之降低。此时,母亲不妨告诉孩子不必全部记住,只要了解其中的重点就可以了。这样反而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在掌握重点时,等于也把整体浏览了一遍,这样便建立了真正的功效。

(5)用“仪式”使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有一位书法家,在检讨最近的书法教育时,认为我们有重新评估磨墨意义的必要。他认为所谓的书法或习字,不光是为了要写漂亮文字,还有助于品性的修养,尤其是培养集中力方面,书法具有很大的效果。而研墨的步骤,最能培养此种修养。很多人写书法,只想尽快地写完,所以便使用方便快速的墨汁,这样等于是本末倒置。

这不是否定使用方便墨汁的价值,从教育方面考虑,这位书法家的话确实有其道理存在。其实不单是书法,其他像读书、修行、工作等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事,在开始进行前,借着一种固定的“仪式”,也可以使注意力保持集中,更快进入这种状态。

因失眠而困扰的人,需有“就寝仪式”,每天在睡前做一些固定的动作,做完之后也许便会感到较容易入眠。孩子在读书前,不妨让他削铅笔或静坐一分钟,孩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容易集中精力的状态。

(6)确实去做,什么时候都比想重要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头小毛驴,在它的旁边有两堆草,小毛驴看看左边这堆,觉得很鲜美,看看右边那堆,觉得也不错,是先吃哪一堆呢,小毛驴做起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可是斗争来斗争去还是决定不下来先吃哪堆好。最后,小毛驴因为决定不了先吃哪堆草而饿死了。当我们手上有数件工作,常常会令我们不知该先做哪一件才好。后来把心一横,索性不先考虑由哪开始做起,不管什么工作,先做了再说。

孩子面临的各科学习任务、各科老师留的作业,有时与大人碰到的问题十分相似。这时应该告诉孩子的一句话,就是确实去做,什么时候都比想重要。

用学习时间做标准不如用完成量来要求。孩子的集中力,并不是靠念多少时间书的限制产生的。我们只要稍加思索便可以知道,时间的流逝和孩子的集中度与达成度,是全然没有关系的。尤其是平日就无法集中精力的孩子,这种方法更不适合。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即使长时间坐在书桌前,也是一件无意义的事。甚至还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要对这样的孩子以时间设定标准的话,只能以30分、1小时极短的时间为单位。

但即使使用这种短时间的方法,孩子是否就真能集中精力,谁也不能保证。对这种孩子,与其用“时间”来做标准,倒不如以几页、几题、几十次等“量”做标准,还更容易使他集中精力。此外,再加上暗示他若是专心的话,便可提早完成,这也会成为孩子产生集中力的动机。

不可粗暴对待成绩差的孩子

“望子成龙”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有不少差生,这使得一些家长“神童梦”破碎,思想悲观从而粗暴地对待孩子,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身心和学业上的恶性循环,后果堪忧。

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孩子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智力发展滞后,大脑受到伤害等。另外儿童思维大都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没能及时地发展起来,赶不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一些抽象性、逻辑性知识的时候就会跟不上。孩子学习差,多半是这个原因。

②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习惯不合理等。若孩子年龄较小的话,性格、情绪方面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自制力较弱,理智感不强的时候,情绪高涨时成绩会直线上升,情绪低落时成绩则大大下降。性格外向的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内向的则容易背上精神包袱。

③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师水平有限,上课枯燥无味,让学生厌学;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或者视而不见,随便训斥孩子;或者包办代替,不能正确地启发、帮助孩子。

④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若学校学风不好,设施、设备不完善,势必对孩子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孩子在课余时间没有好的活动场所,没有丰富的活动内容,与社会上各种不良分子接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会使成绩下降;在家庭中,家庭的结构、条件、气氛、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与孩子成绩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此家长要抓住主要原因,如帮助孩子树立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教育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其中关键是对孩子既要理解宽容,又要严格要求。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换情况,共同磋商,找到好的方法。一般来说,孩子学习成绩差,只是其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波折,只要家长重视,并加以适当的教育,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这时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需要父母首先做的是放弃过高的期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

容易厌倦的孩子可以先让他学习10分钟、15分钟,完成后好好表扬孩子一番,日后将时间逐渐拉长,当能完成30分钟后,1个小时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了。最终目标可以很高,但中间目标不宜过高,应该是孩子易于接受的,这样能不断地给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标逐一实现,这种积累终将成为一座大山。

据报道,南方有一位中学生因学习不好长期受到父母的粗暴对待。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未达到父亲规定的标准,父亲罚他双膝跪地,头顶一盆凉水,不准晃动,稍一晃动就打。孩子不堪忍受这种折磨,不久就离家出走了。

孩子学习差,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着急、气恼,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粗暴对待孩子,既无益于孩子学习的进步,也加深了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不利于进一步的教育。家长对学习不佳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态度是很重要的。现在家长一般以孩子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学业优劣的唯一标准。分数高者,家长十分高兴,给予各种奖励;分数低者,家长非打即骂,给予的则是各种处罚。考试并不能检查学业的全部,家长不要两眼盯在分数上。只有对孩子的学业不佳的原因有了正确的认识,家长才能避免粗暴地对待孩子。家长只有信任孩子,对孩子满怀期望,才能调动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才能具有追求进步的内部动力。家长应该了解,学业不佳的孩子对他人的态度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家长可与学校老师联系,共同分析出孩子学业差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进步。

孩子如何才能在考试中保持好心态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惧,是指因考试压力过重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能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甚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无法参加考试。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甚至发展为精神障碍。但是,虽然我们今天已经不主张应试教育了,但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会经常要经历考试的,因为考试毕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客观手段。如果孩子因为不能摆脱考试焦虑、难以达到良好的心态而失去种种机会,与大好前程失之交臂,岂不是可惜?父母一定要指导孩子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 考试焦虑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主要与个体的个性、抱负、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考试焦虑是后天形成的心理障碍,是个体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下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多数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因此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

②考试焦虑程度与自身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③考试焦虑程度与期望值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焦虑的状况。

④考试焦虑程度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重大、将要遭到淘汰的人越多、竞争越激烈越易产生考试焦虑。

⑤考试焦虑程度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的孩子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⑥考试焦虑程度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焦虑,如生理状态不佳的话,也会产生因考试而不安的状况。

◆ 帮助孩子在放松精神

因为考试焦虑是一种心理障碍,父母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减轻压力,放下包袱。有效地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考试焦虑常常随着考试的结束而迅速消失。但对学生来说不能避免考试,因而应优先考虑在不影响正常学习情况下减压。考试压力是考生主观认知在客观条件下作用的结果,老师,特别是父母负有相当的责任。教师和父母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评价,改变“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引导孩子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保持恰当的压力就可以了,要学会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的最终成绩。可以通过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来减轻压力。

端正动机,改变认知。考试焦虑是孩子对考试这件事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产生的异常现象。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乃至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们改变对考试的错误看法,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才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在同样的迎考中,其他学生没有过高的考试焦虑,通过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放下包袱,端正考试动机。要相信只要平常自己努力了,考试结果就不会差的。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孩子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问题。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指导他们合理用脑,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能够有效防治考试焦虑。

学会放松,保持平常心。多数考试焦虑的孩子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而父母们有必要帮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行为再造,使他们在紧张时能够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有必要的话,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更为有效。

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孩子通过上述措施是能够明显好转的。但是,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由于考试焦虑发生率很高,对父母来说,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正确的应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