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览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民俗(7)

做寿是一项相当古老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寿诞礼仪还不甚完备,但是这类仪式已经比较盛行。如《诗经·豳风·七月》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天保》有“如南山之寿,不塞不崩”的记述,表明当时不但已经有做寿礼仪,而且做寿时还有要表达祝福的习俗。至汉代,尊老敬老成为流行的社会风尚,做寿被看做是孝顺的一个表现形式,因而做寿仪式也是办的越风光体面越好。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做寿礼仪。唐宋时期,则是做寿礼俗发展的高峰阶段。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曾将自己的生日称做“圣寿节”,开了中国皇帝庆寿的先河,民间的做寿风气则更为盛行。到明清时期,做生日的意义已经逐渐不再仅限于原始的祈求长寿、保佑健康的目的,开始成为人们享乐、炫耀和相互攀比的机会,因此做寿规模越来越大,寿礼也越来越贵。在当今社会,做寿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手段,讲究礼尚往来的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向寿星赠送礼物。西方文化中的生日蛋糕、生日蜡烛以及生日聚会等元素也逐渐融入中国的做寿礼仪。

做寿的礼仪在各地都有不同特色,一般来说,男子办虚岁,女子办实岁,整岁生日要比其他年份办的更为隆重。做寿礼仪比较繁复,讲究的人家通常在生日前一天就开始做寿,称为“暖寿”。生日当天,会设置寿堂、摆好寿烛、挂上寿幛,张灯结彩等待仪式开始。寿堂的布置一般是在正厅墙壁的中间悬挂南极仙翁(为男性做寿)或瑶池王母(为女性做寿)或其他象征高寿的画轴。寿堂中央设置礼桌,桌上摆上寿桃、寿糕、水果等物。做寿当天,寿星端坐于寿堂中间,接受亲友宾客的祝福和晚辈的叩拜,称为“献寿”,通常平辈只是作揖,晚辈则需叩头。献寿仪式结束以后,主人家摆开寿筵,大家依次入席,品尝寿桃、长寿面等食物,富贵之家还会请来戏班表演,总之越热闹越好。

寿桃、长寿面、寿筵等是寿礼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

关于寿桃的传说众说纷纭。据说,当年孙膑十八岁离开父母,到遥远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此后埋头苦学,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其间,他既没回家,也没有给家里写封信。这一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他老母八十岁的生日,禽兽尚且知道要报答抚育之恩。而他却有十二年没有回报母亲的恩德。于是他决定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临走之前,鬼谷子送给孙膑一个桃子,并且嘱咐他说:“这个桃子是不会轻易送人的,你在外学艺未能报孝母恩。就送给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接过桃子就谢别师傅上路了。当他风尘仆仆赶到家中时,全家正在为老母亲做寿。孙膑取出师傅给的桃送给母亲说这是师傅所赠的礼物。母亲见到孙膑回来非常高兴,接过桃吃了一口后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发生了返老还童的变化:满头银发变做青丝,满脸的皱纹全都消失,以往昏黄的双眼重又变得明亮,掉光的牙又长了出来,就连走路也不用拄拐杖了。看到母亲的变化,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也纷纷仿效孙膑的做法,在做寿这天送桃子给父母,希望他们也永远年轻,健康长寿。由于鲜桃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于是在没有鲜桃的季节,人们就用面粉做成桃子的样子给父母拜寿,称做寿桃。

古往今来,长寿面在做寿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角地位。传说汉武帝有一氏与群臣聊天,说到人中与寿命关系重大,人中每长一寸,人的寿命就多一百年。东方朔笑言,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那不是有八寸长的人中吗?群臣想到八寸人中的长脸(面)人,不由得大笑。这虽然是戏言,但经过长期流传,人们逐渐相信人中真的与寿命有关系,为求吉利,就在做寿时赠送长寿面给寿星祝寿,祈求获得长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因为面条的形状比较长,且“面”与“绵”谐音,容易使人联想到寿命的绵绵不绝,表示延年益寿,因此做寿要吃长寿面。《清稗类钞》中记载:“馈人以米面及炒热之面,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因此,在做寿之日吃面条的习俗,就逐渐的流传开来了。寿面一般三尺长,每一束约百根以上,盘成塔形,顶部插上寿字,再在上面罩上红纸作为寿礼,敬献给寿星,通常准备双份,在祝寿时把寿面置于寿案之上。寿面是过生日时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广开寿筵是做寿时的重要环节,有时富贵人家甚至会摆出流水席。在先秦两汉时期,做寿的礼仪还不完整,只是在举行宴饮、庆贺活动日寸“献酒上寿”,在敬酒的时候表达祝愿。后来,寿筵就逐渐成为做寿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献寿仪式完毕之后,人们依次入席,共饮寿酒,吃长寿面,祝福寿星长命百岁。寿筵中寿桃、长寿面等食物必不可少。清代,康乾时期的几次规模空前的寿筵盛会,使民间祝寿风俗更加兴盛起来。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生日宴会,当数乾隆皇帝举办的干叟宴。这一年乾隆已经年逾古稀,又喜得五世玄孙,于是他自称是古稀天子,十全老人,颁诏请天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代表共计六干余人,来紫禁城参加他的生日寿筵,庆祝自己的生日。皇帝如此,万民自当效仿,一时摆寿筵的风气大盛。

被邀请来参加寿筵的亲友宾客往往都会备一份礼物作为寿礼。寿桃、寿烛、寿联、寿图等都可以用做寿礼。一般寿礼上都会加上些象征长寿的图案,如松柏、龟鹤、寿星等,都是与长寿有关的吉祥物。寿联是一样常用的寿礼,一般分为自寿联和贺寿联两种。自寿联的内容往往诙谐有趣,讲究以自嘲的笔墨抒发个人志趣情怀,或是感慨人生心得,通常写得文雅又个性鲜明的为上品,如郑板桥的六十自寿联:“常如做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干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而一副贺寿联往往既能表达撰写者的祝福,也称颂寿星的业绩,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祝寿礼品。如乾隆皇帝八十寿庆时,纪晓岚所写的寿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既庆贺了乾隆的八十大寿,又点出他在位五十五年国泰民安的功绩,使得乾隆十分高兴。寿礼表达了亲朋好友对于寿星的祝福,在讲究礼尚往来的社会也具有一定的交际作用。

做寿礼仪发展到今天,有许多繁复的仪式已经消失,但是在生日当天表达祝福、庆贺生辰和祈求长寿等做寿的内在意义却依然存在。摆寿筵、送寿礼、吃长寿面等习俗都很常见,并且还融入了很多时代元素,比如送旅游机票给父母作为生日礼物等,既表达了子女的心意,也能使老人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健康长寿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做寿习俗也会继续不断地流传下去。丧礼

人们把悼念死者而举行的殓殡、祭奠等一系列仪式称为丧葬礼。具体来讲,丧礼是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礼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丧葬礼俗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是中国孝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古代人们灵魂不灭观念的一种反映。

原始社会初期,人死之后并不掩埋。后因为不忍亲人遭受野兽和蚊蝇的伤害,人们才渐渐开始掩埋尸体。丧葬礼俗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西周时期中国的丧葬礼仪已基本确立。西周把一整套的丧葬礼仪称做凶礼,属周礼五礼之一。《礼仪》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以及《周礼》、《礼记》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在崇尚礼仪的周代,丧葬礼仪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三日大殓、饭含、棺椁制度、明器制度等葬俗已经形成。秦汉时期丧葬礼仪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葬前之礼,包括停尸、招魂、沐浴、饭含、大小殓、哭丧等;二是葬礼,包括告别祭奠、送葬、下棺;三是葬后服丧之礼。唐宋时期丧葬礼进一步制度化。明代的丧葬礼仪依据《仪礼·士丧礼》、《开元礼》和《朱子家礼》制定。清代沿袭明代的丧葬礼仪,有少量变革。

丧葬礼仪大致有以下几项程序:

停尸。死是人生旅程的结束。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死者咽气前,亲属要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其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死者在弥留之际,亲属必须为其准备寿衣,一般寿衣没有扣子而是用带子系,以表示后继有人。沐浴更衣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这是我国古代“含玉”习俗的遗留,后世多发展成含铜币,东北满族人死后多含乾隆制钱,拉祜族多含银或银元。

报丧。死者家人亲自或派人前往亲友家,告诉他们某人已死亡的消息,并通知他们某日某时出殡,称为报丧。现代远方亲友,也用信函或电话报丧。有些地方报丧习俗非常严格,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到外婆家报丧。

招魂。按照古俗,死者亲属要到上屋去招魂,手持寿衣面北呼叫。共呼三长声,以示取魂魄返归于衣,然后下屋,将衣服敷在死者身上。近世受佛教影响,有向西方呼叫的,多为子呼父母,词多为“走西方大路”之类,祝死者拜佛成正果。招魂是古代习俗,现多已省掉。

吊丧。吊丧先要布置灵堂,灵堂中挂家人或亲友送的挽联,摆放花圈,灵前安放一张供桌,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未殓前,长明灯要昼夜点燃,不能熄灭。死者子女按尊卑长幼顺序跪在棺材两旁,来宾吊丧,主人哭拜还礼。吊丧期间,亲属亲友禁忌颇多,通常非丧事不谈、面垢禁洗、女忌脂粉以示哀恸。吊丧是丧葬礼中的关键仪式。

入殓。入殓有大小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上入棺的寿衣,一般在死后第二天进行。大殓即入棺仪式,主人在执事人的帮助下亲自捧尸入棺。大殓时间在小殓后一天即人死后的第三天。棺材底要铺上一层谷草然后铺一层黄纸,表示死者的灵魂可以升入天堂。合棺之前要往棺内放些葬物,如在死者身下放铜钱、银币,也有将死者生前喜爱之物放进棺材的。钉棺盖的钉子数也有讲究,一般是五根,四角各一根加有红布的长钉,棺材天头中间的一根是加有五色小布条的小钉,俗称“子孙钉”。封钉好后,死者的长子起身用牙齿把子孙钉咬起,谓之“出钉(丁)”,这钉要保持到出灵后才可以舍弃,是表示希望该家以后会“出丁”,子孙世代昌盛。

悬棺出殡。出殡是指将灵柩送往墓地的过程。出殡前,民间不论贫富,都要请风水先生选一块“风水宝地”,以便日后子孙发达。然后是择日出殡,扶柩安葬。出殡时按习俗有序进行。死者较近的后辈,如侄子、外甥等,一人端着死者的照片,一人端着神位,走在前面,棺材紧随其后,死者的儿女媳妇等号哭随后,后面是送葬者。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竹棒),另有两人,一人提灯表示为死者照亮去阴间的路;一人丢纸钱表示为死者留下买路钱。快到墓地的时候一般宾客在孝子的拜谢下返回,孝子在“辞客”后则起灵去墓地。

下葬。下葬指的是将灵柩安放入墓穴或掩埋的过程。到下葬吉时,用大绳将灵柩缓缓降入墓穴中。此时,孝子等跪灵,奏送葬鼓乐。山东一带在下葬前,孝子还要把用谷草或树枝编的五谷囤(内放五谷,上盖一烙饼)放到墓穴里。在墓穴的另外一头还要放一个陶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作为长明灯,有的还在墓内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灵柩下葬时,长子要把五谷烙饼拿出来,每个亲属都要吃一点儿。棺木入穴后。亲属们每人要抓三把土撒在棺盖上,然后才掩土筑坟。随后丧家要感谢吹鼓手和其他亲属,举行辞灵仪式。

灵柩安葬之后,葬礼虽告一段落,但实际上整个丧葬礼仪还没有真正结束,通常丧家还要守孝一段时间。人死后的七天要举行“做七”仪式,每逢七天一次,“七七”四十九天结束。到了第四十九天,要做“断七”仪式,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称为“保太平”,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可脱下葬服换上常服。守孝期一般最长是三年,为报父母三年“怀抱”之恩。守孝期过后,每年清明、除夕人们还是要祭祀止者。

传统的丧葬程序比较繁琐,葬式葬法也多种多样。古人认为“入土为安”,土葬是最普遍也是最早的葬式,此外又出现了火葬、水葬、树葬、崖葬、天葬等许多葬式。

土葬是将死者直接或以棺木收殓后埋葬于土地中的形式。火葬也称火化、熟葬。它是用火将死者尸体焚化的丧葬方式。在中国,火葬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火葬。近代以来由于土葬占用和浪费土地,所以政府大力提倡火葬,禁止土葬。

在崖葬中有一种悬棺葬,流行于南方。有的利用绝壁上的天然平台和石墩,有的在崖上凿孔钉桩放置木棺,悬棺越高表示对死者越尊重。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崖葬与人类早期居住的山洞有关。道教产生后,认为人死“羽化升天”,崖墓高出地面,是成仙的场所,故流行崖葬。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流行天葬。

树葬是将死者的尸体架于野外的大树上或特制的木架上风干或使尸体腐烂后再埋骨的葬法,也有是将尸体直接或火化后填入树洞的。树葬是一种比较古朴而原始的葬俗,它起源很早,主要流行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水葬是将死者或其骨灰投入江河湖海任其随波而去的一种葬法。它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死者的遗体投入江河中,属于直接水葬;一种是将尸体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水中,或连盛骨灰的器皿一起投入水中,这称为间接水葬。实行水葬的地区一般同时有多种葬法。暴病、天死、凶死或贫民实行水葬,富人和正常死亡者用土葬、火葬等其他葬式。

祖先崇拜

在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从文明的源头就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了解得很少,觉得自然物和自然力很神秘,对它们从敬畏、依赖到顶礼膜拜,出现了天象崇拜、山川地石崇拜、火崇拜、动植物崇拜等。此外人们感到自身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非常神秘,于是又产生了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人们在对自身由来的认知中形成的崇拜体系,它既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现象的神秘化理解,又是对先祖亡灵的崇拜,其产生的前提是灵魂观念的出现与发展。古人相信,祖先的灵魂对于血缘后代有两重作用,既可以造福子孙,又可以降祸子孙。为了祈求祖先的保佑,祖先崇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祭祀也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对祖先的崇拜常与仪礼结合,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通过各种祭祀的手段,可以求得祖先灵魂的保护,维护族内的团结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