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简明敷贴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敷贴疗法的作用机制

敷贴疗法是将药物制成散剂、糊剂、膏剂、饼剂等,敷贴于病变部位或穴位上而起治疗作用的方法。敷贴疗法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其可能的机制有如下3个方面:

(1)药物对相应经络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2)药物吸收后的局部或全身药效作用。

(3)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经络穴位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气血运行出入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脏腑气血在运行中的汇聚之处,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的场所”。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映相应脏腑生理、病理情况,也是临床上治疗脏腑疾病的刺激点。邪于内致病,当于在外的经络腧穴有所反应,故用穴位敷贴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感传,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产生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药物敷贴于特殊经穴,迅速在相应脏腑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当药物敷贴于皮肤及相应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患处或脏腑精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功能。敷贴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局部代谢产物的排泄,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

对具有不同特性的药物,在皮肤、经络腧穴辨证用药后,通过病体的皮肤及相应经络腧穴进行吸收,并对局部产生一定的刺激,某些成分易于透入皮肤而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散布于全身,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敷贴疗法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产生影响,可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

局部或全身药效作用

药物的敷贴吸收除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有关外,还与皮肤有关。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即表皮途径和附属器途径。表皮途径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扩散至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它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另一条是皮肤附属器吸收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但因附属器数量少,故其不是主要途径。

药物敷贴后在敷贴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皮肤水化,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并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表皮温度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敷贴制剂中的基质多含有机溶剂,这有助于药物的跨膜转运。一些芳香药物及敷贴药物的透皮促进剂可促进药物吸收。

综合作用

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的局部和全身作用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应用以敷脐疗法为代表。

脐部神阙穴属任脉,与诸经百脉相通,又为冲脉之经所行之域。冲脉可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任、冲二脉经气相通,更由奇经纵横,通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肉、筋、膜。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血管丰富,屏障功能最弱,药物容易穿透并弥散而吸收,并且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较强,因而脐部皮肤给药,更有利于药物吸收。脐部皮肤除了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网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从现代医学上说药物在脐部皮肤穿透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人体循环,所以经脐部皮肤吸收比较迅速。现代医学也证明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更高。

脐疗的实践表明,穴位敷贴作用于人体主要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并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其次是药物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病变部位、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从而对机体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