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简明敷贴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冷热敷熨的操作方法

冷敷熨操作方法

冷敷熨是以冰凉的物体对患处或穴位进行冷疗的方法。《小品方》记载:“又若患淋者,为久坐温处,或乘鞍马,坐处大热,热入膀胱故也。但冷食,冷水洗,冷石熨腹,不过每日即差止。”“又若患腹背热,如手如杯如盘许大者,以冷石随处熨之。”将所用药物煎后冷却,或加凉开水若干,用毛巾或纱布浸透,湿敷患处,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后予以更换,始终保持患处有一种“清凉”之感,至肤温下降,感觉舒适为止。

热敷熨操作方法

热敷熨:以温热的物体或药物对患处或穴位进行熨治的方法。大多数熨法属于此类。

1.药包热敷熨:将选好的药物和匀,分作两份,先取一份入锅内文火煸炒。炒至烫手取出,装入布袋,适时再炒另一份,亦可将药末先装入布袋,旺火蒸热取出。趁热把药包放在治疗部位上熨烫,可由医者或家人慢慢转动药包或旋转摩揉,温度低到微湿时,再换另一包,边熨边换,直至皮肤温热潮红或病情缓解为止。或将所用药物研成细末,不经加热,用布包裹或直接将药末撒于穴位或患处,上面再用熨斗、热水袋、烫壶或炒热的盐、沙、麦麸等加热物体热熨。

2.药饼热敷熨:将药研为细末,根据患者病情,取面糊、水、酒、醋、姜汁等制成大小厚薄不等的药饼,放于治疗部位,其上覆布,取熨斗、热水袋、水壶、玻璃瓶或将盐、沙、表麸等炒热,用布包后置于药饼上热熨。

3.药液热敷熨:将药物熬煮,用纱布蘸取药液,直接贴敷于患病部位。

4.药渣热敷熨:将选好的药物熬煮,去汁存渣,用其药渣热敷于患处,并覆盖纱布等物,再用热药汁滴沾,以防散热太快。

5.盐熨:取粗盐500~1000克,稍厚布袋2个,先将一半的粗盐倒入铁锅内,用旺火炒至烫手,立即倒入布袋内,扎紧袋口,即可熨烫,温度低后换另一半炒热的交替使用,可边炒边熨,熨30~60分钟。

6.麦麸熨:取麦麸500~1000克,布袋2个。将麦麸分成两份,一份炒热,装入布包扎紧袋口,即可熨烫,再将另一半炒热,待一袋不热则换另一袋,交替使用,可熨30~60分钟。

7.沙土熨:取干净细沙或干净黄土或灶心土500~1000克,另备布袋2个,将一半沙或黄土入铁锅内炒热,装入布包,扎紧袋口,即可熨烫。再炒另一半装袋,两包交替使用,熨30~60分钟。

8.壶熨(热器熨):用烫壶、热水袋、盐水瓶等盛满热水,直接在穴位或患处,或在已敷药物的部位或药包上进行熨烫,熨30~60分钟。

9.沙热敷熨:取适量沙粒,放入铁锅内炒热至人体能耐受程度,直接热敷于患处或用布等物包裹,热敷于患处。

10.铁末敷熨:取适量干净铁末,倒入铁锅内炒红,取出降温,装入布袋,并在铁末中洒适量陈醋,双手揉搓,使铁末与醋充分搅拌均匀,待铁末有热感,再继续揉搓10分钟,然后置放患处贴敷。

11.蜡热敷熨:是利用加热熔化的医用蜡涂抹贴敷于人体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蜡疗”。它具有温中散寒、消肿止痛、改善运动功能,促进愈合之功效。

冷热敷熨的功用和特点

1.祛风散寒、蠲痹除湿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邪善行而数变,寒邪凝滞收引,湿邪粘滞重着,三合侵犯人体,阻闭经脉,气血凝塞,脉络不通,以致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发为痹证。痹证病在经脉,风邪易犯肌表,挟寒湿痹着,此病若借热力由表入络,逼邪外出,方取效速捷。熨法本具热性,又可兼辛香之气药或气味俱厚之生猛药物,走经窜络,活血利气,搜邪逐痹,更兼肌表用药,直达病所,又能作用于穴位、皮部,激发经气,鼓舞卫阳,以消阴翳,气血畅达,则痹痛能除,常用于各种风湿、寒湿痹症。

2.解表散寒、疏风解肌

风寒之邪由表入侵,客于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及咳嗽等症。故外邪侵袭,首犯肺卫,肺主皮毛,卫司卫外,邪尚轻浅,止犯皮毛。熨法借其湿热之性,并借助药力的作用,最先起到温煦体表卫阳、宣通肺卫之气、疏通皮部及其脉络的作用,从而振奋卫阳之气,疏风散寒,驱邪外出。临床常用于风寒感冒之头痛、身痛、咳喘,各类伤寒及外感发热等疾病。

3.温经通脉、舒筋活络

《素问·皮部论》曰:“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血气而营阴阳。外邪由表客于经脉,经气被邪所遏,气血运行不利,导致肢体筋脉痿废不用,或筋肉食削挛急,或关节僵硬失用。熨法以温则能行、通则祛病功能,其热力宣达经脉,使气血得热则行、筋脉得热则舒,气血畅达,关节筋肉皆有所养,则能恢复其肢体的柔韧伸屈功能。用于治疗一切因脉络不通所致肢体关节筋肉的疼痛、肿胀、麻木、瘫痪、挛缩等病变。

4.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百病生于气”、“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共同周流全身,发挥着营养温煦脏腑、经脉、四肢骸的作用。气血畅达则百病不生,一有外邪、情志、劳倦等阻遏气机,致使气机不能正常升降出入,进而血行不利,脉络痹阻,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各种痛证相应而生。应用热熨疗法能使经脉气血得热则行,行气开瘀,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目的。常用于各种痛证,如头痛、胁痛、腰痛、面痛、腹痛等。

5.消积导滞、开郁散结

人体多由七情郁结,或由饮食内伤,导致气机郁滞、肝脾受损,则破血内停或痰湿交阻,蓄积留止,发为积聚、食滞、痞气等症。熨法热能行气、温能散结,气血得热则行,结聚得温易散,又兼舒肝健脾、活血行气、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作用,共同调整脏腑经脉的功能,使之积消滞散。故此法可用于治疗积聚、痞气、食滞、痰核、瘰疬等疾病。

6.通阳启闭、化气行水

人体水液的排泄依赖于膀胱的气化功能,而膀胱的气化正常有赖于肺、脾、肾三脏的宣发、转输和温煦作用,共同完成对机体水液的代谢,特别是下焦元阳的温煦是膀胱气化的关键所在。对临床常见的久病、产后、术后失血等导致窿闭之症,可直接慰烫于下焦小腹之处。温熨下焦元阳以助阳化气,更兼生葱一类通阳之品,振奋膀胱气化功能。通阳启闭,化气行水。故本法可用于小便不利之癃闭证。

7.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则有昏不知人,四肢逆冷之厥证。其病机主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熨法以其温热之性,熨于关元、中脘、命门等穴,直达经脉,温暖脏腑,振奋阳气以消阴翳,驱散阴寒,回阳救逆,用于治疗各种厥证,是自古以来民间抢救危证急证的一种常用方法。

8.益火之源、温补元阳

命门之火,寄寓元阳,乃人体先天之本,实为生命之根。如因秉赋不足,劳倦过度,或因房事不节,久病失养,皆可导致元阳虚损。元阳乃一身阳气之源,脏腑阳气皆本于此,元阳一虚,诸阳不振,则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黧黑、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大便溏泄、男子阳痿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一系列阳虚生内寒之症。此症可用热敷贴疗法,其药物多为辛香温通之品,内服久用恐伤阴耗气,取其外熨,敷于关元、命门等穴,则能透皮入经,温补元阳,久用无妨,缓缓收功。用于一切下焦虚冷、元阳衰惫之证。

9.调和营卫、调整脏腑

热敷贴疗法不仅有温热的作用,也有药物的作用,虽然熨在体表、皮部、穴位,但可以通过经脉的沟通内外的作用进而内达脏腑。经脉乃营卫运行的通道,气血得热则行,所以本法在外可调和营卫,在内可调节脏腑。外治大师吴尚先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调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可见敷贴疗法也是如此,虽加治于外,亦能起到调节全身功能的作用。

10.祛病养生、延年益寿

《理瀹骈文》:“气血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苓为补也”。本法温通气血,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在病理状态下,能激发经气,提高脏腑功能,驱除邪气,恢复机体的相对平衡;而在生理状态下,则能进一步促进气血流通,经脉调畅,脏腑协调,各种功能趋于旺盛而不衰。所以,本法实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自疗自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