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安邦治国故事(2)
东汉安帝时,内侍江京和中堂侍樊丰等人诬告太子刘保谋反。安帝信以为真,打算废掉太子刘保,为此征求文武大臣的意见。大将军耿宝等人主张废掉太子,大臣来历则认为太子年幼无知,其主要责任不在他,不应废掉。汉安帝不采纳来历的意见,还是坚持把刘保废为济阴王。
来历见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便约祋讽等十多个大臣一起到安帝那里去为太子说情。安帝见此情形,便派人拿着诏书去威胁这些大臣说:来历、祋讽等人不识大体,居然敢和一些小人在一起吵吵嚷嚷,这哪里是对待君主的态度呢!
朝廷广开言路的本意是让大家尽量发表意见,他们却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如果谁再坚持己见,就处死谁。来历由于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罢了官。
国人皆曰可杀
“国人皆曰可杀”形容罪大恶极的人,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战国时期,一次孟子和齐国国君齐宣王讨论关于考察和选拔使用人才的问题。
孟子说:选拔人才,应当抛弃地位观念和亲疏观念。有时,地位低下的人可能会比地位高的人更有才能,关系疏远的人可能比关系密切的人更有才能。因此,地位高、同国君关系亲近的,并不一定都是贤能的人才。
然而,地位低下、同国君关系不密切的人,往往不容易了解和被认识。所以,在考察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时候,需要特别慎重,而不能偏听极少数人的意见。就拿君王周围的情况来说吧,如果您的左右都说某人贤能,这个人未必就可以用;如果诸大夫也说这个人贤能,也未必可以用;但如果举国人民都说这个人贤能,君王再经过考察证实这个人确实贤能,然后才可以委以重任。如果您的左右都说某人不行,您先不要轻信;如果诸大夫也说其人不行,您也先别轻信;如果举国人民都说这个人不行,大王再经过考察证实这个人确实不行,然后再罢免。如果您左右的人都说某人可杀,您先不要轻信;如果诸大夫也说此人可杀,您也不要轻信;如果举国人民都说此人可杀,大王经过考察,证明这个人的确该杀,然后再杀他。
这样,杀他的不是大王你个人,而是全国人民了。
黄池大会
这个故事是讲越王勾践养精蓄锐了很多年,终于借黄池大会的机会打败了吴王夫差。
此典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
六月丙子,越王勾践伐吴。……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宰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于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公元前486年,夫差为攻打齐国,动用大量的人工挖掘运河,直通淮河,贯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如此来就可以利用运河率领水军从水路攻打齐国了。公元前484年,在艾陵(在山东省泰安县)打败齐军,抓获齐国的大将国书。齐国的副将高无丕几乎送命。夫差获胜,更让他相信水上进兵的方便。
于是他就征集了比上次更多的民工继续挖掘运河,北通沂水,西通济水。这样一来,吴兵从吴都坐船,一路可以从运河直上北方,从长江到淮河,再从淮河到泗水、沂水、济水。巨大的挖掘运河工程完成后,南北水上交通方便了,夫差要做霸主的心愿就可以实现,但是吴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得差不多了,如果再出现其他情况,就很难支持了。
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十四年、晋定公三十年、齐简公三年、鲁哀公十三年、卫出公十一年(公元前482年),夫差与鲁哀公、卫出公一起到了黄池(卫国的地方,在河南省封丘县西南),派人去请晋定公开会。晋定公不想去。赵鞅劝他说:“夫差这回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到中原来,气势非常强大。他诚心跟咱们挑衅。他派使者来请咱们去开会,这是‘先礼后兵’的意思。如果不去,反而中了他的诡计。我想不如领着大队人马上黄池去,无论会发生什么事,到时候随机应变。”晋定公就带着赵鞅去会见吴王。
到订盟约时,他们为争次序,争执了很多天。
次序先后关系重大,谁也不肯让步,会议陷入了僵局。
正在僵着时候,吴国派人来见夫差,偷偷报告:“越王勾践派范蠡为大将,亲自率兵攻打吴国。太子友、王孙弥庸已经阵亡;大将王子地抵挡不住,退到城里去了。情况非常紧急。请大王赶紧回去。”夫差听了,心里虽然焦急万分,却不露声色。他说:“咱们不能再跟晋国耗费时间了,你立刻。你把三万六千士兵准备好,明早就向晋君进攻,逼他订立盟约。”王孙雄说:“还是回去要紧。”夫差说:“不这么办,怎么能回去啊?
晋国不敢跟咱们对抗。不把会盟办完撤兵,赵鞅会来为难咱们。”王孙雄和伯很佩服吴王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二天,天刚亮,夫差击鼓,三万六千兵打起鼓。赵鞅急忙派人打听。夫差说:“天子令我主持会盟。晋候不服,非要耽误时间,你就去对他说,无论答不答应都必须在今天给个答复。”那人回去,告诉晋定公。鲁哀公和卫出公都在场,赵鞅劝晋定公让步,但夫差也得让步,中原诸侯才有面子。晋定公派人对夫差说:“天子既然有令,我们哪敢不听呢?贵国既然尊重天子,同样是天子的臣下。这吴王的称呼就不妥当。
请把王号去了,改称‘吴公’,我们听从吴公。”夫差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用“吴公”的名义先“歃血”,晋侯第二个“歃血”,接着鲁侯、卫侯跟着“歃血”。黄池大会就“圆满而散”。夫差带军从江淮水路回去。
夫差害怕齐国宋国不服,派使者上成周朝见周敬王说:“楚国不尊重天子,阖闾征伐楚国,把他打败。如今齐国也不尊重天子,只好出兵征伐。托天子洪福,打了胜仗,特向天子奉告。”天子连忙慰劳吴国的使者,捎话给夫差:“伯父辅助王室,我就放心了。”周敬王还赐给夫差一张大弓和一块祭肉,以表明承认他为霸主。
吴王在半路上听到一个坏消息。士兵知道国内打了败仗,加上远途劳累,都无心打仗。越国的兵马经过几年训练,强大起来,两军交手,吴国的兵马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夫差问伯:“你不说越国绝不会背叛吗?现在这是怎么回事了?还不赶紧去跟越王讲和求饶!”
于是伯就带着贵重的礼物来到越国兵营,跪在勾践面前,央求双方讲和。范蠡对越王说:“吴国不是很快就会灭掉的,不如答应伯,也算报答他从前待咱们的好处。”勾践答应跟吴国讲和,退兵回去了。
这回黄池大会不只给越国一个进攻的机会,还引起了卫国和楚国的内乱。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比喻愈是在困难的情况下,愈要用人得当。
此典出自《史记·魏世家》:“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一天魏文侯对他的谋士李克说:“谚云:‘家贫则思贤妻,国乱则思良相。’我想: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都很好,因而不知道到底让谁做相国好,你觉得两人谁强些呢?”李克说:“你拿不定主意,是由于平时考察不够。考察一个人的标准是:平时要看他亲近些什么人;富裕了要看他和什么人做朋友;当官了要看他推荐什么人;不做官了,要看他哪些事不屑于干;贫穷了要看他哪些钱不屑于拿。通过考察这五个方面,就可以决定这两个人谁强些。”魏文侯说:“行了,你休息吧,我知道该封谁做相国了。”
李克出来,遇见了翟璜,翟璜说:“听说文侯找你商量谁能够做相国,决定了没有?”李克说:“魏成子为相国。”翟璜不服气地说:“我哪一点不如魏成子?国王缺西河太守,我荐举西门豹;国王要攻打中山,我推荐乐羊;国王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屈侯鲋。结果是:西河大治,中山攻克,王世子品德日益增长。我为什么不可以做相国?”李克说: “你怎么比得上魏成子呢?魏成子的千钟俸禄,百分之九十用来招揽人才,所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个人都从别的国家应募而来。这三个人,魏文侯都以师礼相等。而你所推荐的人,不过是魏文侯的臣仆,你怎么比得上魏成子呢?”翟璜思忖了一会,惨然失色说:“你说得没错,我是比不上魏成子。”果然,魏文侯让魏成子当了相国。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意思是高举义旗,起来反抗。现在多用它指人民起义。
此典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过秦论》是贾谊早期论述秦帝国灭亡的重要著作。
这段话意思是说:陈胜一个用破瓮口做窗、用绳子闩门轴的农民的儿子,是一个没有土地的雇农,被流放的罪犯,论德才既没有孔子、墨子的贤德,也没有陶朱公(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弃官到陶地经商成为巨富,号陶朱公)、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在猗氏经营盐业成为巨富)那样富有;迫于生计他来到军队,不久,便率领士卒以木棒为刀枪高举义旗,天下穷人纷纷响应,山东等地的豪杰纷纷起义,于是秦王朝很快就被推翻。
近悦远来
人们用“近悦远来”形容附近的人得到恩泽而感到高兴,远方的人也闻风前来归附。
此典出自《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
‘近者悦,远者来。’”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诸国,宣扬其政治主张,希望各诸侯国的君主能够采纳和运用他的主张。一次,孔子来到楚国,叶公向他请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回答说:“要使那些在你统治下的老百姓感到高兴,使那些不在你统治下的老百姓前来投靠你。”
晋国苦奢
这则典故说明一个道理:“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对群众产生影响,关系到世运人心,必须谨言慎行。
此典出自《尹文子·卷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
无几时,人绵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这段话意思是说:
从前,晋国流行讲排场、摆阔气的风气,晋文公便决定以身作则,用俭朴节约的作风去纠正它,他不穿华丽高贵的丝织品,不吃美味佳肴。
果然没过多久,人们都穿起了粗布衣服,吃起糙米饭来。
宽猛相济
“宽猛相济”指施政时宽大与严厉要相辅而行。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执政后,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并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
因而不久就使国力增强,威信提高。
公元前522年,子产病危。临死前,他对大臣子太叔说:“我死以后,由您执政。只有有德的人才能用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是严厉了。火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轻慢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就很多。
因而宽大不容易做到啊!”
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他不忍心严厉,而实行宽大,结果郑国出现了很多盗贼,并且聚集起来侍机闹事。子太叔后悔地说:“我早听子产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了。”于是发兵攻打盗贼并全部杀掉。这一来,其他盗贼也就收敛了。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非常赞赏子太叔的做法。他说:
“好啊!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了就用严厉来纠正。严厉了百姓就伤残,伤残了就实施宽大。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这样政事就调和了。”
离朱之明
“离朱之明”形容目光敏锐,能洞察秋毫。
此典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同“圆”)。’”
汉代赵岐解释说:“‘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这段话意思是说:
黄帝时,有一个人叫离娄,也叫离朱。
他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在百步以外看清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一次黄帝丢失了玄珠,就派离娄去寻找。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眼力、公输般(春秋末期鲁国人,亦称鲁班)那样高超的技巧,如果没有圆规和直角曲尺,仍然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路轼怒蛙
这个典故说明“上之所以率下,乃治乱之所由也”。越王路轼怒蛙,便能鼓舞民气,英勇赴敌。
此典出自《尹文子·卷上》:“越王勾践谋报吴,欲人之勇,路逢怒蛙而轼之。
比及数年,民无长幼,临敌,虽汤火不避。”
越王勾践处心积虑想报吴仇,想让人民都英勇坚强起来,走路碰到一只发怒的蛤蟆都要凭轼伏身以表敬意。
过了几年,人民无论老少和敌人打起仗来,就是赴汤蹈火都不退缩。
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是立国的根本,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靠人民,而不能违背民众的意愿。
此典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夏朝的国君太康,本来是大禹的孙子,他在继任国君后荒淫无度,不问国事,一天到晚只知打猎寻乐。所以,老百姓都非常怨恨他。有一次,太康到洛水的南面去打猎,连续一百天不回京城。有穷国的君主羿趁机起兵反叛,并鼓动夏国的老百姓,把太康阻止在黄河南岸。于是,羿篡夺取了夏国的政权。
太康有五个弟弟,当羿起兵反叛时,他们用车载着母亲从京城逃了出来。虽然他们都非常怨恨太康,但心想:“我们是夏国的子孙,怎么因羿叛乱就躲得远远的呢?我们一定要恢复夏国。”因此,他们就和母亲一起在洛水之滨住了下来。
后来,太康的五个弟弟一起作了一首歌,赞扬大禹的功劳,谴责太康的荒淫,其中一段歌词是:“英明的祖先告诫我们:
人民不可鄙视而只能亲近。国家有了人民,好比大树扎下了稳固的根。一个人统领着万民,就好比用腐朽的绳索驾驶着快马在奔驰,随时要战战兢兢(“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太康死后,弟弟中康做了国君。后来,羿也荒淫无道,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中康和他的弟弟们趁机起兵,恢复了夏国。
牛头马肉
“牛头马肉”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允许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月而国莫之服’”
这段话意思是说:
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妇女女扮男装,结果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全国妇女都穿起了男装。
于是灵公就派官吏禁止这种现象,下令说:“凡是女扮男装的,一律撕毁所穿衣服,扯断所系带子。”
然而,尽管人们亲眼看到有人遭到惩罚,但是女扮男装的风气依然禁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