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春与生命的自觉
——读《我看》
1938年2月至4月,穆旦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一起由长沙西迁昆明,经历了长达68天的“三千里步行”。6月,在美丽的边陲小城蒙自,他写下了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诗——《我看》,深情地唱出了他蕴积在心中的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这次西迁途中的所见所闻,给年轻的诗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这是年仅20岁的他第一次那样长久地贴近自然和原野,第一次接触到广阔的现实社会。对于穆旦这样一个一贯自觉地体验社会、体验个人心灵成长的诗人来说,这是一段重要的经历。从这时起,他开始了对自然、对生命、对时间、对永恒等巨大命题的追问与思索。这种哲思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我看》就是其早期的一个代表。
《我看》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在西迁途中就已开始了酝酿,在《三千里步行》组诗之二——《原野上走路》一诗中,他热烈地表达了对青春与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永恒伟力的崇拜。当年轻的诗人第一次离开“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甚至“不断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转身投入“自由阔大的原野”时,他的激动可想而知。他用全身心感受着原野——看缤纷的色彩,闻甘美的果香,“倾听着春天激动的歌唱”,他拥抱“春天”和“阳光”,就是在拥抱以它们为代表的自然与生命的力量。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时间的久远和自然的永恒,他看到“年青”的自己是“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心中燃烧的是“那曾在无数代祖先心中燃烧着的希望”。从这些诗句里不难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渴望融入自然,获得永恒。
如果说,《原野上走路》是年轻的诗人在原野里尽情欢唱的旋律,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的自然流露,那么,《我看》则是诗人在跋涉结束之后延续下来的更为深入与冷静的沉思。
《我看》共有五节,前两节可以看做一个段落,它具体描绘了一组在诗人眼中反映出的自然风景。之所以说是从诗人眼中反映出来的,而不是客观的景物描写,是因为在每一句诗句前面,诗人都用了“我看”两个字,这就凸现了一个抒情的主体。于是,描摹景物的同时就是主观抒情的过程,诗中的景物渗透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这是一幅暮春傍晚的图景,带有南方温润的特点,首先给人带来自然界平和宁静的优美感受,同时传达出一个北方青年心中新鲜温柔的喜悦之情。这自然之美并不是静态的美,风和飞鸟在寂静无声中由近及远,从“我”的面前去向了“远水”和“深远的晴空”。流云和大地更是在沉默中静悄悄地变化,变得“红晕”和“沉醉”。这是一幅静中有动的图画,它不是对自然粗略的一瞥,而是用身心与自然交流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的美丽生命的流动。这幅图画是在描绘青春、生命的流动与发展,更是在这动静之间传达一种对时间的敏感,暗示时间无声流转的过程。
诗的第三节,开端就是诗人一声直抒胸臆的吟哦,仿佛是他在长时间的凝望之后发出的一声情不自禁的感叹。接着,诗句里出现了“你”,诗人有了一个面对面直抒情感的对象。这个“你”,就是代表了生命和永恒的自然。“我”“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与“你的心胸”相比,是那样的渺小和“枉然”,个人的恩怨情感在自然的“丰润的生命”面前被淘洗得纯净无比。诗人是在大声赞美自然与生命,更是在渴求一种对个体生命局限性的超越,希望把自己的天地融汇在自然的天地之间。这一节的最后一句“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无疑是对前面两节诗句的最好诠释。
第四节依然是诗人对自然永恒和人生短暂的对比思考,但他似乎找到了一种精神升华的途径。自然是永恒的,它从远古时候起就在接受着哲人“怀着热望”的“咏赞的叹息”。这“热望”一定也是对永生的热望,这“叹息”也一定是对人生苦短的叹息。穆旦在这里不仅是与“远古的哲人”产生了共鸣,更是与人类世代共求的理想产生了共鸣。但是,他知道,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无法像自然那样长久,所以,“远古的哲人”并不能获得永生,全人类的肉体生命也都不可能获得永生。然而,肉体的消亡并不是结束,“生命的静流”——哲思——却可以“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那就是说,热爱自然的生命可以融入自然,渴望升华的人格与精神可以获得永生。
如同一部乐曲,诗的最后一节进入了高潮,一种咏叹调的旋律强烈地响起,并且鲜明地点出了主题。生命渴望着“飞奔”和升华,渴望着与鸟、云、树一样舒展和富有生命力,渴望着被“天风”挽着“坦荡的漫游”,与自然完全交融在一起。他祈盼“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那样,个人的“欢笑和哀愁”就不再“枉然”,个人的生命也就超越了物理意义的生与死,而像自然界中的花朵那样在季节的转换中“燃起”和“吹熄”,周而复始,永无止息……
读这首诗,如同浴入美妙的音乐。诗人甜美浪漫的思绪随着如歌的行板时卷时舒,使人想起音乐家瓦格纳的一句话:“诗人的最完整的作品应该是那种作品,它在其最后的完成中将是一种完美的音乐。”那个时候,穆旦还没有系统地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他诗中的感受方式和传达方式都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与他日后充满智性的诗作相比,这类作品虽然缺乏一定的深度,但更具有轻灵天真的性情。在这种性情的支配下,他的沉思避免了沉重,充满了年轻人特有的明丽色彩。虽然这里也有“忧戚”和“哀愁”,但并不让人感到“强说愁”的感伤,相反,它给人以健康积极、毫无矫饰的美好印象。
(张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