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自己干起来再说

涅金、马斯洛夫和加夫里洛夫三位苏联专家顾问仓促离开后,苏联方面又派来一名顾问,名叫鲍利斯?列捷耶夫。也许他吸取了前面三位的教训,来中国后基本不说话,年轻人向他请教原子弹的知识,他王顾左右而言它,就是不说正题。他自己整天在屋子里坐着,什么也不干。刘杰代表部里找他请教,希望他给院里的人安排工作,过了好久,他只提了三条:一是组织已经调来的全体人员学俄语,二是新来的大学生要学一本苏联出版的书——《流体力学》,三是已经调来的一部分技术工人,重新返回工厂实习。至于搞原子弹研究,还早着呢,不急。

时间一长,大家就称列捷耶夫为“哑巴和尚”。

一天,教室内,胡思得、丁健飞、张洁等一帮年轻人聚在一起,就一个技术问题讨论着,争论着。胡思得说:“这个问题要是列捷耶夫能结合实际给咱们讲讲就好了。”

丁健飞认为不可能请动列捷耶夫,邓稼先已经碰多少回钉子了,他从不给面子,何况咱们。有人提议,让张洁去试试,说没准一见到漂亮姑娘,哑巴和尚就会开口。一群人跟着起哄。张洁壮了胆子:“去就去!”

丁健飞急忙道:“我也去!”一群人笑着把丁健飞拦住了。有人喊:“张洁,听食堂大师傅讲,老列每天午饭后都要吃冰棍,去买根带过去!”

张洁果真带着冰棍去了,她敲了敲办公楼二楼列捷耶夫办公室的门,手拿一根冰棍,笑眯眯地推开门。列捷耶夫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张洁,用中文说:“你好。”张洁用俄语说:“您好,列捷耶夫先生。”

张洁走过去,把冰棍递给列捷耶夫。列捷耶夫没有推迟,说声谢谢,接了。张洁学了一阵子俄语,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交谈。她说:“列捷耶夫先生,我是来学习的,我能问您问题吗?”

列捷耶夫点点头。张洁欣喜地:“您知道,在中国还没有人见过原子弹,您能给我讲讲,原子弹是什么样子吗?”

列捷耶夫思索着,一眼看到墙角的一个西瓜,他做了一个手势道:“噢,就像一个西瓜。”

张洁略愣一下,继续道:“那中子源呢?”

列捷耶夫又想了想:“就像一个苹果。”

张洁继续道:“那原子弹的外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列捷耶夫思索一阵:“就像……就像一个装苹果的箱子。”

张洁生气,不问了,看着列捷耶夫。

列捷耶夫直视着张洁,似乎有些歉意,说:“我知道,我的回答不能让你满意,抱歉了。但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懂了,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是对的,事情本来就是这么简单。”

张洁失望地走了,几个年轻人听了她的复述,哈哈大笑。从那以后,没人再找列捷耶夫请教。

这个时候,邓稼先担任主任的理论部已经有了十多个人,有从各大学分来的,有几个从苏联回来的。他们除了学俄语,就是啃那本《流体力学》,尚没有能力独立进行原子弹研究。邓稼先一遍遍带领大家上课,结果有年轻人不干了,发牢骚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外地来京的同学面都不敢见,卯足劲要搞原子弹,谁知道吃饱了躲在这儿跟这本书较劲,说出去都脸红!模型等不来,资料等不来,专家来了不教,咱自己又不懂,老邓,原子弹咱到底还搞不搞啊?不搞让我们走,搞别的去,免得在这儿浪费国家的粮食……

邓稼先也没办法,只好劝大家耐心一点,说时候一到,就自己动手干。

宋任穷认为,原子弹模型和资料拖着不给,又来个不说话的专家,我们不能再这样傻等了。他对党组成员说:“聂帅不是说毛主席让我们做好两手准备吗?那只手我们管不着,我们自己这一只手得干了,干起来再说!”

原子弹工程很大,感觉大得无边无际,其实就三大块,一是理论设计,二是制造,三是试验。理论设计是龙头,因为你设计不出来,就没法制造,更谈不上试验了。而设计这一块,任务就在核武器研究院。眼下,只有邓稼先的理论部,人员比较充实,其它部门,还在筹划之中。

二机部领导觉得,必须大力加强核武器研究院的力量。眼下李觉在青海主持施工,而且他是个将军,院里这边主要是吴际霖抓总,下一步,大批科学家要来,在将军和科学家之间,需要一位既是科学家,又能做组织工作的。对于这样一个人选,宋任穷找到钱三强说:“三强同志,请你考虑一下。”

钱三强马上就说出了一个人:朱光亚。

朱光亚是湖北人,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后转入西南联大。1946年8月,他和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等5名青年才俊被蒋介石派往美国考察和学习制造原子弹。后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49年6月,25岁的他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初,他和52位留美学生在纽约《留学生通讯》上发表《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回国效力,参加新中国建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他本人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踏上了回国路程。回国后,26岁的他到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副教授。1952年,他穿上志愿军军装,来到战火纷飞的朝鲜,作为翻译参加了志愿军谈判代表团与美军代表团进行的较量,亲眼看到美国人作出的包括使用原子弹的威胁恫吓。有许多次,敌人的飞机就在附近狂轰滥炸,这使他想起当年在西南联大躲避日寇飞机轰炸的情形,那时他经常背着吴大猷的夫人——他的师母跑警报,这样的亲身体验,使他深感祖国还很孱弱,祖国需要尽快强大起来。

1957年,钱三强把他秘密调入原子能所,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方面的研究,用钱三强的话说,他这叫“归队”。不久,他担任二室副主任,主任是钱三强夫人何泽慧教授。

钱三强对宋任穷说,据他观察了解,朱光亚既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又能做组织领导工作,虽然只有35岁,名气不大,但正是干大事的年纪,他来核武器研究院辅佐李觉,是最合适的。

朱光亚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他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由他主持,邓稼先等人参加,把那次听三位苏联专家讲课的六个笔记本,从部保密室里借出来,整理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经朱光亚审查后,他写了一个序言,后来原子弹攻关,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紧接着,在二机部大力支持下,在钱三强等指导下,朱光亚围绕理论物理、试验物理、中子物理、爆炸物理自动控制和弹体弹道六个方面,组织人马,一点点摸索,做攻关前的准备工作。

几十年之后,朱光亚参与原子弹研制这件事情开始在报章上披露,当年和他一同出国的李政道获知后,说:“当初蒋介石派出去学做原子弹的几位,选我是选错了,我没有学做原子弹,仅仅在纯物理的领域中工作,其他几位也都没有去做原子弹。只有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国来是参与做原子弹的。”

由于一系列的变故,最初设想的1962年爆响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已无实现的可能了。

1960年初的一天,毛泽东在广州约见几个部长,其中有宋任穷,当时康生在场。毛泽东询问原子弹的情况,宋任穷说由于苏联的原因,二机部再三研究,估计即使尽到最大努力,爆炸时间也得推迟到1964年。康生插话说,1964年爆炸太迟了,还是应该1962年炸。宋任穷一听,心里很恼火,他怕毛泽东也跟着点了头,就会成为一种决策,但事实上又绝对办不到。他很着急,一再坚持说,1964年不可能爆炸。康生和他争了半天,毛泽东一直没有表示,最后只讲了一句话:“康生,你去当二机部长吧!”康生一听不对,再也没说什么。宋任穷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1960年春天,国家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陆续选调人才。到这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储存了一批核物理、核化学,以及力学方面的精英人物。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原子能所和核武器研究院,他们中有钱三强、赵忠尧、王淦昌、彭桓武、何泽慧、朱光亚、邓稼先、朱洪元、杨澄中、杨承宗等,另外还有中美日内瓦大使级会谈开始后陆续回国的张文裕、王承书、郭永怀、汪德昭等,还有分散在各高校、各级研究机构工作的程开甲、胡济民、吴征铠、周光召,以及陈能宽、曹本熹、汪德熙、于敏、秦元勋、姜圣阶、黄祖洽等等。在这些科学家的带动和培养下,一支比以往强大得多的科研队伍逐渐形成,这一人才资源在不久后的大攻关中,成为了中国尖端科研战线的精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