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皮影戏的起源与传播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这就是皮影。“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将灯光照射用牛皮镂刻成的人物,再把剪影投射到挂起的白幕布上,艺人一边操纵皮影表演,一边用戏曲唱腔演唱戏中人物对话,由二胡、锣鼓等乐器组成的小型乐队伴奏,是融文学、戏曲、音乐、美术等于一炉的民间综合艺术。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明珠。目前,中国皮影艺术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皮影戏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包括唐剧、华剧、陇剧等十余个地方戏,都是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戏还启发戏剧舞台上创造出了风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红军桥》、《济公斗蟋蟀》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
关于皮影的起源历来有着种种说法,最为流行的就是皮影渊源于古代方士巫术招魂,晋代的《搜神记》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早夭,汉武帝思之甚切,齐人少翁言能为其招魂,“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皮影起源于唐代,唐代的木偶戏与皮影很相似,当时唐明皇曾作一首《傀儡吟》(一说是梁鲤所作):“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从这首诗可见木偶在当时的制作和表演技巧是相当成熟的,诗中关于操纵木偶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皮影的演出。但是对于皮影戏是否在唐代出现,却没有史料的记载。也有人认为皮影之所以起源于唐代跟当时的俗讲有联系,俗讲类似于说唱形式,是将佛经改编为说唱体格式,在讲演时,利用图像或者活动的纸人来照图解说,以吸引听众,佛教正是利用了这种民间的演艺形式来宣扬教义,称作“纸影演故事”。但是,皮影在民间的表演活动不得而知,也没有文字的确切记载,在唐代小说、杂文以及唐诗中都未有关于影戏的记载。再者,唐代虽然已经兴起城市,但是没有夜市,唐代有禁夜的规定,而皮影的演出必须在黑暗的环境下才能借以灯光在屏幕上显影,既然唐代实行禁夜,那么可想而之,皮影戏在当时是没有表演条件和市场的。
皮影的起源在民间亦有不少传说,山西晋中一带的皮影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为祖师爷。据艺人们讲,早在殷商时代,黄龙真人与他的外甥剪兽皮呈人形在窗前自娱,后人据此剪成纸窗影人,随之才有后来的纸窗影戏。按照湖北皮影艺人傅金龙的说法,皮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末的楚汉之争,传说张良为了“策反”,利用皮影戏在城楼上丑化项羽,韩信则以玉箫吹奏楚曲,楚兵因此引发思乡之情,纷纷弃项羽而去。民间的这些流传大都是各地不同特色皮影、不同流派的传说,都是出自当地艺人们之口,不足以佐证。
因为时间久远,史料稀缺,皮影的真实源头众说纷纭,但是皮影艺术成熟于宋朝则取得了一致的共识。皮影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形成之一。这方面的史料很多,如北宋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记载:“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讲三国者,或采说加缘饰,作影人史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焉。”又如北宋张耒所著的《明道杂志》所说:“京师(指汴梁)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缓之。”由此可以确认,影戏在北宋时已经形成。
北宋时期,政治文化中心东移至河南开封,影戏便在开封兴盛起来。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影戏出现后,随着商品的交流,必然流传到各地,尤其是邻近京都的地方或省份会早一些。南宋时期,皮影戏向东南亚诸国传入,可能与海上国际贸易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宗教的传播。皮影戏得到传播发展,一方面是受和平时期的文化交流活动影响;另一方面是强迫性的传播,在极其残酷的战争中,胜利者将影戏艺人掳为奴隶供自己享用,并随军带往各地,虽极不人道,但毕竟使影戏艺术在新的土壤上生长和发展起来。金人攻破开封时,一部分皮影艺人随偏安一隅的朝廷南迁到了临安(今杭州)。杭州处于长江中下游、京杭大运河的南端,交通便利,文化繁荣。影戏作为一项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此很快扎根并发展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影戏艺人南渡经过两湖、安徽、江苏、江西等地,也播下了影戏的种子。而金人掳走皇室贵族时,也掳走了弄影戏等倡优伎艺150余家。中原影戏一部分随北归的金兵传播到山西、河北、东北。宋代徐梦萃编著的《三朝北盟会编》,真实地记录了北宋灭亡的资料,从中也可以了解到汴梁各种珍宝、文献、各行工匠、艺人被金兵掳掠的情况,被掳的工匠、艺人,有的留在金朝皇室、贵族和军中,有的被转卖,有的在押送途中因疾病和饥饿死于荒野,还有部分工匠和艺人可能被押解到平阳,甚至关外各地。同时,伴随着艺人们苦难的历程,皮影艺术也传播到各地。从此,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
金元影戏承袭宋代发展脉络,使影戏发展、传播得更广。1980年在山西省孝义县榆树村发现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里,有皮影头像壁画。这是金代影戏传到北方边远地区的写照。元灭了金朝,金兵掠夺的财宝、工匠和艺人便另易其主。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1955年发现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两侧绘有纸窗大影的壁画,并写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字样。这里供蒙古族享用的影戏,或许是宋京影戏的后裔,也说明当时影戏艺人的伎艺是在家庭内部代代传授的。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娱乐,蒙古族南征和西征,随军带有皮影戏,蒙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皮影也随之陆续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等欧亚大陆的广泛地区以及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这些东南亚国家。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只是它渐渐失去了在城市瓦舍勾栏里立足的社会根基,并受到日益繁盛的戏曲的排挤,但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的发展并未衰退、断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瞿佑《看灯诗》,还能看到影戏在瓦舍勾栏的影子:“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而且在此时期,影戏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传播局面。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甘肃东部地区和陕西南部地区,将皮影艺术传播到临近京都的涿州,又从涿州传到北京的西郊和北郊。那时用的是大影人,唱高腔,用打击乐器伴奏,有西北高亢的风格,后称为涿州影。在这之前的明正德二年,北京城内举行“百戏大汇演”时,也有皮影参加。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在这一历史时期,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其影响波及全国。滦州皮影后来在隶属滦州管辖的乐亭县兴盛起来,所以又有“乐亭影”之称。它的创始人是滦州安各庄人黄素志,他精通绘画和雕刻,喜爱流行于民间的“大影”(古典影戏),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并改进“大影”,后来他用羊皮制成了经久耐用的皮影人。现在的“唐山皮影”即为滦州皮影的后裔。“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就是这一民间艺术的真实写照。
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把中国皮影介绍到法国,1767年曾在巴黎剧场做过表演,后来又传入英国伦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曾于威蓝博览会上介绍中国皮影戏,1781年他曾主持过以德国故事为内容的皮影演出。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称中国的皮影戏为电影的先驱。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悬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于是当时严缉影戏艺人,迫使北京城内的影戏班子全部解散。嘉庆帝曾五次颁诏禁戏,令烧毁戏箱,驱杀艺人。直至1821年道光即位后,影戏在全国才渐渐恢复起来。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解放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又获新生。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又遭“破四旧”的历史劫难。十年浩劫,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艺术毁失殆尽,传艺断代。改革开放后,皮影戏濒危的处境开始扭转。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要使皮影艺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才能使皮影艺术走出低谷,重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