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创造来自于读书之中

有人说读书与创造是一对冤家,读了书后会被书中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不敢大胆创造。其实不然,书籍像土壤,孕育着作者创造的智慧,阅读像耕耘,播种出读者的创造灵感。从读书中受到启发,并有所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发明者从书本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所摩擦出来的智慧火花。火车的发明者斯蒂芬逊自幼家贫,但他酷爱读书,阅读了大量有关蒸汽机原理的著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火车。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了读书与创造相辅相成的关系。创造的基础在于扎实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从书中找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就会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郭沫若曾说过:“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在实事求是的读书中“异想天开”地去创造,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清代诗人袁牧曾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如果说“食桑”“采花”可比做读书,那么“吐丝”“酿蜜”就是创造了。创造与读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大脑不是知识的容器,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要运用脑子把知识加以创造,使它放射出更加夺目的色彩。

读书是创造的基础,而创造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不仅需要“食桑采花”,而且更要去吐丝酿蜜,富有创造精神,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需要的创造人才。

灵感并非只属于某一部分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所有,更不是天才的专利品,它是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一般地说,思考者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的丰富程度,同他获得灵感的可能性是相对应的。任何人,包括未成年的孩子们,也有可能通过阅读,开动脑筋,进行创新。

只读书而不去创造相当于不读书。英国有一个叫雅克顿的人,他可以算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7万册藏书都读遍外,他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笔记。但是,他只贮存知识,从不创新,结果终生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读书是也需要去创造。

由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了解太多,因此阻碍了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困。我们应该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进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日本的索尼公司,曾经是一个小公司,经过一翻努力,一跃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公司。成功的原因很多,有一点是:他们将我国的《孙子兵法》成功运用到商业领域中,由此而打开了产品的销路。《孙子兵法》由军事而推广到商业领域,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这个创造又是以读书为基础的,如果不读书,就不可能知道这本书,也就不可能了解书的内容,更谈不上由此进行的创造了。

阅读创造,是指在透彻掌握各种读物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转换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观点,提供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方法,从而拿出创造性的成果。古今中外,无论是科技精英,还是创世领袖,无论是文艺大师,还是思想巨匠,大凡做出非凡业绩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化学家诺尔在读书时,看到“硝化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思维一动,成功地解决了硝化油运输的问题。让我们也向诺尔一样在读书时去创造,那么也许下一个诺尔将是你。

如果把自然和社会比作一座森林,要想全面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就不仅要走进这座森林,还要能走出来看这座森林。别人的著作,就好比是森林中的一个个火把,他们可以照亮你,但是路还需要自己发现。如果见着火把就走,那么你就很难快速地走出森林、全面地认识森林。把读书当作创造的过程,有六个字需要把握:怀疑、比较、发现。怀疑,就是敢于对书中的观点提出疑问,不能囫囵吞枣、人云亦云,生怕记不全、记不熟;比较,就是对同一个问题,比较不同的认识,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吸纳知识、深化认识,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发现,就是思考,要善悟,兼收并蓄,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此,不仅书中正确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而且,联系实践去发现,还能够拥有书中所学不到的东西。

读书中坚持创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创造在于积累,在于联系实际和敢于实践。单纯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即使有创造也是空的。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财富。读书是一种理论上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统一起来,相互促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调查研究。把读书当成是一种创造,书读起来才不会枯燥,才能把书读活。

在透彻掌握各种读物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转换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观点,提供新的材料,运用新的方法,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这就是阅读的功效。有朝一日你的孩子也会成为科学精英,文艺大师,思想巨匠,成为一个杰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