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能看见事物的“魔镜”
镜子的诞生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中国镜子产生于殷商时代,都为铜铸造而成的铜镜。这种镜,一面磨光发亮,一面铸刻花纹。因铜镜主要用于照出自己的面容,故也叫“鉴”或“镜鉴”。战国时,铜镜就开始盛行,制作的轻薄精巧。到汉代,制作更加精美,花纹除几何图形外,还有鸟兽、人物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了浮雕的画像镜,精美绝伦。唐代,制镜艺术尤为讲究,打破以往圆形镜的模式,创造了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样,平脱镜、螺钿镜则更新颖别致、富丽堂皇。明代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镜子逐渐普及。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是用一种稍凸出的磨光金属盘作镜,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纹,最早的镜子是带柄的手镜,到公元1世纪出现了全反射的大镜子,中世纪时,手镜在欧洲普遍流行,通常为银制或磨光的青铜镜。背面涂金属的玻璃镜子是12~13世纪之交出现的,到文艺复兴时期,纽伦堡和威尼斯已成为著名的制镜中心。
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球时在内部涂一层锡汞金属漆。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化学分解析出银,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酸钾钠化学物质。1929年英国的皮尔顿兄弟以连续镀银、镀铜、上漆、干燥等工艺改进了此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镜子的成本降低,各种各样曲面镜的出现,使镜子的使用日益广泛,具有了除映照仪容以外的更多的用途。如汽车上用的后视抛物面镜,在望远镜中用于聚集和在探照灯中用于反射出平行光的抛物面镜等。
制作方法
1.清洗玻璃:按规格裁好玻璃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正反两面,然后将铁红粉带水涂在要镀的一面,待干后擦去铁红粉,清水洗干净。
2.再用微量的氯化锡化学物质溶液擦洗玻璃要镀的面。洗后用水冲净残余的氯化亚锡化学物。最后用干净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冲一下玻璃。
3.镀银:将洗干净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条上,取银液一份和还原液一份搅拌均匀倒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约每平方米200ml左右。
4.待其渐渐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晾干。
5.干后再在上面涂一层铁红底漆或其他防锈漆液便成了镜子。
知识链接
相传,古代使用的第一面镜子是黄帝的妃子嫫母发现制作的。那时,皇宫里的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敢抛头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
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块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气力很大,挖石块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皇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嫫母就用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摩擦,不大一会儿工夫,石片表面全部磨平了。她用来一照,比原来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镜子)。”。从此以后,嫫母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
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通一声跪在黄帝面前。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件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