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蓝图”早下手
人生需要规划,生命也会因规划而美丽。趁早规划出人生这张“蓝图”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道路上摇摆不定,一事无成。
人生规划的定义:有计划地去实现或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人一生中有许多阶段,不管是哪个阶段,只有提前规划好未来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顺。
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比尔·盖茨,20岁前并未展现出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天赋,不过这位人类罕见的天才在13岁的时候就预言自己将在2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
其实说出这样的“大话”,比尔·盖茨并不是无凭无据,而是根据对IT行业的憧憬,预计IT领域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重要规划,一步一步地完成制定的目标。
20岁那年,他从哈佛退学,组建了著名的微软公司,成为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先供应商创始人;30岁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富翁;39岁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位于“福布斯”榜首。
有人说,比尔·盖茨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所以他才能取得这样令人艳羡的成就。这或许没错,但是我们也应该试着去看看成功人士背后的东西,包括他所做的小细节。
据比尔·盖茨的前秘书说,比尔·盖茨是一个很喜欢制订计划的人。他会把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很早就规划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直到目标一个个成功完成。
所以,我们也可以试着去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像比尔·盖茨一样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走好每一步。
规划好人生这张宏伟的“蓝图”,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打开了一盏路灯,为我们前进指明了方向。
前央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曾说过:“一次幸运不可能带给你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自己来规划。”
杨澜确实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国内最权威的媒体,做了一个节目主持人。但如果说杨澜此后的成功全凭第一次的好运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从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杨澜走的每一步都异常成功。回顾她走过的每一步不难发现,她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她的合理规划和严格迅速执行是分不开的。
1986年,杨澜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读于英语学院。杨澜并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但她异常用功,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为自己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杨澜经常这样说:“一个女人要成功,就必须自强自立,不依赖别人。”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许多问题,她独到的见解、大胆直率的作风总是受到他人的赞赏和好评。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的时候,杨澜正面临大学毕业,于是学校举荐她去电视台应聘。
到了现场,辛少英导演让大家依次做一下自我介绍。轮到杨澜时,她并没有按照要求做自我介绍,而是先声夺人,向导演提出问题:“导演,我想问您一下,贵节目为什么非得找一个女主持人呢,而且还要求她特别清纯?这样挑选的动机是不是打算给男主持人做个陪衬?关于自己,我不是很漂亮,但我有气质。”
最终,杨澜的镇定大方、大胆直率以及出众的口才打动了辛少英导演,她幸运地被录用了。
杨澜始终觉得第一次的成功有些运气成分,自己的各方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厚实,而且经过几年的职业历练,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她不光想做一个传媒人,还想拥有自己的文化事业。因此,她决定沉下心来,做一个长远规划,并付诸行动。
经过慎重考虑,杨澜决定出国留学。不过这也意味着她要抛掉身上很多东西:眼前已有的名与利、美好的前程、央视的舞台、无忧无虑的生活。她深信,眼前的牺牲是为了今后更大的成功。
做好规划的杨澜立即开始实施计划。1994年,26岁的杨澜远赴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国际传媒专业。谈起这段生活,杨澜回忆说:“有些人天生就要遇到很多困难,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轻而易举完成,都需要经历磨难和历练。”虽然如此,杨澜对自己此次规划还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事业的沉淀与家人的支持。
留学期间,她曾和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华人社会变化的纪录片,片长只有两个小时,却获得业内不少专家的肯定。后来,她又和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这档专题节目。
紧接着,杨澜开始了规划的第二步:做一个全面的传媒人。1997年7月,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在这档节目上,杨澜不但要负责节目的选题、策划、提纲、编辑等工作,还要负责节目组各种预算开支,压力非同一般。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1999年2月,杨澜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这意味着杨澜进军文化产业的规划正式开始。从凤凰卫视辞职后不久,杨澜的阳光文化便问世了。至此,杨澜的规划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从央视主持到远涉重洋的学子,再到凤凰卫视的名牌主持,最后到创业者,杨澜正是用一次次的规划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最终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