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 北回归线上的奇秀风光
桂平西山,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名“思灵山”,因位处广西桂平县城西侧而得此名。西山地处北回归线,是我国有名的佛教名山,素以人文胜迹和旖旎风光著称于世,有“秀盖南天”之美誉。
桂平西山有五绝:“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山脚下的思灵湖,四周青山环绕,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思灵湖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蓝天白云倒映其上,美丽的小鸟掠过水面,倏忽飞进山林,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圣灵之地。
桂平西山洗石庵山门
桂平西山古井
西山脚下的思灵湖
西山如同一个绿色的王国,这里堪称树木的海洋,品类丰富,数量巨大,阔叶林,针阔叶混合林,针叶林,依山而上。清绿、翠绿、灰绿、墨绿,依山势而不断变幻。这里几乎随处可见合抱不拢的巨树,据说整个西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8%,山上树龄达百年乃至千年的古树就有1500多株,受北回归线特殊气候的影响,这里四季常青,植被茂密,人们既可以看到盘根错节、绿冠如盖的古榕,又可以看到苍翠挺拔、傲然矗立的老松;既可以看到亭亭玉立、枝叶婆娑的鱼尾葵,又可以看到高可参天,被誉为“木中金子”的大叶楠;其中高大茂盛的龙鳞松,是西山特有的树种。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南下来到桂平西山,见此地风光如画,遂兴致大发,酣游以至汗流浃背,于是把“龙袍”脱下,挂到了两棵松树交互的老枝上,从此,松树便长出了“龙鳞”。
龙鳞松
虬枝盘旋,老皮翻叠,状如鱼鳞。
西山的林木丰茂秀美,石头也是千姿百态,从鲶鱼溪石拱桥沿石阶而上,经李公祠、洗石庵,“凌风直上碧山岭”,再到龙华寺、乳泉享、中山飞阁,登“天门”百二台阶,看观音岩、彩虹桥,直至“一线天”。一路上,各种奇石或小如墨斗,或大过山丘,或如仙人飘然山上,或似神兽盘踞路边。有齐整如砥的棋盘石,也有不知来处的飞来石,可谓一石一奇,鬼斧神工。据地质学家观测,西山是黑云母花岗岩地貌,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露出地表的多是板状花岗岩,风化之后就形成了各种令人赞叹的形态。巨石上还留有历代文人学士赞美西山的诗词、对联等文字石刻。
花岗岩质地坚硬,不易受到溶蚀,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节理裂缝之中,便容易积水成泉,受地貌影响,西山泉水众多,龙华寺左侧的乳泉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久负盛名。据史料《浔州府志》记载:“此泉清冽如杭州之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宽、深各约1米,冬不枯,夏不溢,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21~22℃的水温。据说在大雨过后,泉水中会忽然冒出一串串白色乳状的泡沫,好像一锅煮沸的牛奶。后经科学家考证,白色乳状的泡沫是氡气喷发造成的。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暴雨后会随着地下水移动,从喷泉中喷挤出来形成泡沫,仿佛喷乳一般。乳泉水质洁净,杂质特少,最适宜饮用。
乳泉的右侧,是西山上规模最为宏伟的佛教建筑——龙华寺,古寺左临灵溪,右倚乳泉,背靠姚翁岩飞阁,下至碧云天。登上龙华寺的文昌阁,凭栏望远,可以饱览西山美景。
得益于东南季风和北回归线的偏爱,西山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因此最适宜茶树的生长。西山茶早在明代就已经在粤、桂、湘等地享有盛誉了,这里的茶又称“棋盘仙茗”,汤碧、幽香、醇厚,“色清绿而味芳冽”,饮后齿颊留香。在山腰的陡峭处,有一株“百年茶王”,高10余米,树干直径达30多厘米,树冠覆盖面积10多平方米,枝繁叶茂,青翠碧绿。据专家称树龄至少有五六百年,是广西最古老的茶树之一。
西山茶香,亦须精心炒制,据说,至今西山茶炒制技术最为精湛者仍是洗石庵内的尼姑。坐在洗石庵绿荫下的石台旁,用甘甜的乳泉水泡一壶茶,茶杯缓启,怡人的茶香已扑鼻而来,顿觉周身舒畅,神清气爽。
洗石庵因位于龙泉寺的下方,故又称“下寺”,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圣地,也是全国十三大佛教圣地之一。洗石庵依山而建,自东南向西北分列着山门、三帝殿、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神像,还有弥勒大佛、关公和山墙线刻神佛菩萨像88幅。传说以前庵门前还有个“烟月池”,是专供佛祖“洗石”用的,因为“西山之石身居瘴乡,粗莽唐突”,必须要让自然界的“瀑、雨、露、烟、月、潭”不断地洗刷、濯磨,才能玲珑剔透,返璞归真,洗石庵的名字也是这样形成的。
看奇石、览美景、饮甘泉、品香茗,大自然用北回归线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赋予了西山无与伦比的美景;中华文明又用她数千年的积淀,赋予了西山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龙华寺
又名上寺,据说始建于唐末宋初,几经修葺,1990年重修开光,至今已传四十余代僧,现为广西佛教协会驻寺。